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83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刘建成周志宏摘要:劳动教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任重道远,面临的挑战有:管理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社会认可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基于此,高校要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优化劳育课程设置、创新教育宣传格局、健全教育评价体系等,构建高校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升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效。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价值;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刘建成,湖南省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志宏

2、,湖南省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本文为 2021 年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科 研 项 目“加 强 新 时 代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劳 动 精 神 培 育 研 究”(项 目 批 准 号:21C1497)、2022 年中共湖南省委“芙蓉计划”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项目批准号:湘人才发202214号)、2022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2BDY012)阶段研究成果。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习近

3、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部于 2020 年 3 月发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大纲(试行),提出劳动教育要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化、全员化、全程化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2。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劳动教育形成了新期盼、提出了新要求。系统探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价值、挑战、对策,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意义重大。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蕴含(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中,锤炼了以艰苦奋斗、勤

4、劳勇敢为内核的劳动品质,孕育了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重视实践、崇敬劳动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劳动的阐述更是多有论及,普遍认为劳动是塑造高尚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劳动有助于人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的价值被尊为自然界中的大德。如在周易这部古代经典中,就强调了劳动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导向;礼记 尚书等古代经典文献也突出了劳动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地位。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教育水平提升、教育质量飞跃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都强调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

5、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14劳动教育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 年第 8 期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这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劳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既要提升大学生劳动技能,又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4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劳动,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锤炼优秀劳动品质将使其终身受益。新时代,

6、国际国内形势异常严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紧迫形势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职业素养、专业水准等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扬劳动教育优势,塑造大学生劳动精神,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二)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高校德育要内化于理论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应以此为遵循展开。因此,劳动教育也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有关劳动教育

7、的知识,而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劳动情怀、劳动实践能力的人。”6劳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系统科学阐述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提升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积极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政教育活动,对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遵循,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鞭策大学生提升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劳动热情,投身劳动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美好未来的创造,伟大梦想的实现,需用强大劳动

8、精神凝魂聚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好势头。”7我国劳动教育虽然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机制、课程设置、社会认知、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导致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不畅,教育实效不强,最终降低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逐渐成熟。但是较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劳动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一,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出台专门政策和制度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其二,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缺乏系统管理,导致劳动教育“停滞于理论说教层面,缺乏针对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专项培训课程。”8其三,劳动教

9、育的管理部门、组织部门和实施部门权责不清、相互推诿,劳动教育的管理、组织和实施杂乱无章,导致高校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监督。(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还需要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9反观现状,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其一,劳动教育课程地位不清晰。部分高校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缺位。即使部分高校已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对劳动教育既无教学要求,又无课程规定。“劳动课教师被动应付教学检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缺乏教育性关照。”10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0、无法凸显。其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不是简单培育大学生劳动技能,而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目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目标非常模糊,狭隘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技能培训,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技能培训课,忽视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24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劳动教育领、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育等,导致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际严重脱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三)劳动教育社会认知不充分虽然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它的重要性却没有被社会公众所普遍认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社会公众普遍认为,从事体力

11、劳动者处于社会下层,读书人居于社会上层,家长们更加坚定“劳动教育影响学业”11的理念。因此,家长们对学生考试成绩高度重视,而对学生的劳动能力却熟视无睹,认为劳动教育费心、费时、费力,并且常给孩子灌输“不读书就只能劳动”的不良思想,这对学生的理论探索、专业学习、素质提升等产生了极大消极影响。长此以往,大学生们误认为劳动是无知识人的专利,于是将学习与劳动完全对立,甚至瞧不起体力劳动者。殊不知,劳动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增益心智,更能完善人格,家长们重成绩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劳动教育实效。(四)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是全面提升劳动教育实效的关键。现阶段

12、,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评价还存在明显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而且消解了大学生对劳动育人的自信。其一,评价标准过于片面。部分高校仅以大学生完成项目的数量、参与劳动的时间作为标准,从而造成考核单一化、形式化。这种评价标准不能有效激励和鞭策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劳动教育,也不能全面、深入、系统反映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成效。其二,评价方式过于主观。部分高校没有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仍然采用教师打分单一评价方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缺少大学生互评和其他教育者参评,忽视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技能提升、情感体验、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主观性过强的教育评价方式,导致劳动教育评价有失公平

13、,难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2高校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宣传格局、健全评价机制等,打开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一)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首先,优化劳育格局。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育人工程,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技能,锤炼大学生劳动品质,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价值感。因此,高校首先要确立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使其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纲,对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具体教育政策、出台相关文件,在全校形成“多维引领、多方互动、多部协同”的劳动育人格局

14、。其次,夯实劳育基础。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劳动教育相关政策,为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奠定基础。如建立劳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为他们定期开展培训,确保劳动教育有序开展。增强劳动教育课程魅力,以学分制方式覆盖各专业并成为毕业硬性要求。加强与政府、社区、企业等的联通互动,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志愿服务和实践教学新场域,鼓励大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研、扶弱助残、交通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大学生勇于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激情。再次,完善管 理机 制。高 校 要 严 格 遵 循关于深化高校劳动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 等文件精神,建立劳动教育质量评价机构,协调

15、学校各个部门,开展劳动教育评估。同时,该机构也应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以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完善高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高校能够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才环境。(二)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习近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3课程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34劳动教育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 年第 8 期义重大,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国家意志。劳动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主渠道。高校要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构建“两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课程教学既能传道授业又能解疑释惑、既有知识教学又要精神塑造,展现劳育课程的科学性、时代

16、性和创新性,使劳动教育真正贯穿教书育人的始终。首先,筑牢劳育课程“主渠道”。其一,确保劳育教学课时。高校要遵循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落实劳动教育教学课时和学分标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高校要巧妙地将劳动教育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军事训练课等有机融合,促进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齐头并进,逐渐深化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其二,丰厚劳育课程内容。开足劳育课时是前提,丰厚课程内容是关键。高校要将劳动法规、劳动纪律、劳动社保、劳动经济、劳动安全等知识有机融入劳育课程教学之中。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劳动价值论;

17、剖析劳动精神与职业目标、人生态度、价值标准等的关系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劳育课程的形式、丰厚劳育课程的内涵、提升劳育课程的魅力,使大学生深刻领悟劳动教育的真谛和劳动精神培育的意义。其次,构建课程劳育“共同体”。劳动教育不是孤立、分散的教育片段,而是一个育人的系统工程。高校劳动教育不能只单纯依靠劳育课程,而要构建包括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内的“课程劳育群”,创建多元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劳育课程格局,使所有课程都彰显“劳育味”、所有教师挑起“劳育担”、所有场域发出劳育“共鸣音”,构建同频共振的课程劳育共同体,产生同向同行的育人功效。通过劳育课程和课程劳育深度融合,不断夯实劳动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劳育课程和

18、课程劳育功效,着力加强大学生道德涵养、致力强化大学生技能培训、奋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新人。(三)创新劳动教育宣传格局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公众关于劳动教育的片面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要创新劳动教育宣传格局,促进社会大众对劳动教育认识的新突破。首先,夯实宣传阵地。高校要坚持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融合,夯实宣传平台,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力,让广大群众全方位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打破劳动教育“无用论”的错误认知。高校要利用板报、橱窗等传统媒介做好劳动教育宣传工作,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凸显劳动教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9、,努力弘扬劳动磨砺人才、劳动光荣伟大的思想。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抖音、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劳动教育政策、文件、方案等,学生、家长、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上述平台反馈建议和想法,形成联通互动劳动教育机制。其次,丰富宣传活动。高校要创新劳动教育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如高校要定期报道劳动教育成功案例,展现劳动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学生代表以及业界精英进校园或者做客网络平台,分享他们对劳动教育的独到见解。要通过网络问答和在线投票等形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提高其认识。要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灵魂风暴、专题会议、

20、辩论赛等,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大众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现路径,增强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认可。通过上述方式,增强社会大众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为进一步解决劳动教育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供科学回答,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4的良好风气奠定基础。(四)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科学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既可评估现状,又可警示未来。由于44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劳动教育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必须加大评价机制改革力度,促使劳动教育评价实现多元化、动态化、智能化。首先

21、,评价方式多元化。劳动教育的评价既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既要把控整体,又要对标成果。由于每个人的基础、能力、特点等各有差异,因此,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评价方式也要因人制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使评价富有弹性。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多元化,还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教育评价目标要多元化,要对标理论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的提升、劳动精神的养成等目标。既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知识,也要考核学生是否提升了动手能力,还要考核学生是否树立了积极的劳动精神。因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综合评估教育效果,避免一元化评价导致结果失衡。其次,评价方式动态化。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对劳动教育成效的评

22、估不能只以一次劳动为依据,而要基于动态变化和长远发展来评估,这样才能真实、全面地体现劳动教育成效。只有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动态评价,及时向大学生反馈评价意见,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才能达到全面、公平、科学的评估目的。再次,评价方式信息化。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优势,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的学业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从而了解其学业状况与现实需要。高校也要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评估与反馈,提高评估效率与效果。总之,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高校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宣传格局、改革评价方式

23、等,不断形成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不断实现劳动教育新突破。参考文献: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2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34.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75.5 1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6 王敏,石秋香,张林欣

24、.劳动教育中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价值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11):79-82.7 刘建成,周志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生成机理、价值意蕴及培育路径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3):80-85.8 王晓艳.大学生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广州高校调查的实证研究J.科技风,2022(34):35-37.9 高红雨,韦雨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2,33(3):2-8.10 朗双菊.基于教育性教学思想的劳动课程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2):75-79.11 刘柳.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策略J.萍乡学院学报,2022,39(4):99-101.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6.(责任编辑:邢西深)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