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36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李小静1,田 菲1,宋淑红2(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2.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忠诚观培育是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忠诚观培育,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忠诚理论的自觉,植根于对中华民族优秀忠诚文化的自信,成长于对时代问题和发展诉求的自醒。针对当前忠诚观培育地位边缘化、效果不佳、合力不足等问题,以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为基点,强化国家认同价值培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优化教育内容和教学资源,调适教育方式;以协同联动为纽带,形成培育合力,有效提升高校忠诚教育

2、效能。关键词:新时代;忠诚观;生成逻辑;优化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3)01-0029-04The Generating Logic and Optimizing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Loyalty View in the New EraLi Xiaojing1,Tian Fei1,Song Shuhong2(1.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China;2.Hebei Energy College

3、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Abstract:Loyalty cul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becom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oyalty concept in the new era stems from th

4、eir consciousness of Marxist loyalty theory,their confidence in the excellent loyalty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their self awakening to the problems of the times and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marginal status,poor effect and insufficient resultant force in the culti

5、vation of loyalty concept,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value based on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loyalty concept cultivation;t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s the main position,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eaching resources,and adjust the educatio

6、nal methods;take coordination and linkage as the link to form the cultivation resultant forc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oyal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new era;loyalty concept;generation logic;optimization path收稿日期:2022-12-28基金项目:天津市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协

7、同创新中心课题“忠诚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JJSZKY20220405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小静(1982-),女,博士,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第 2 期(总91 期)2023 年 6 月No.2(Sum.91)Jun.2023忠诚观是大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做出的对国家、政党、政治制度、人民的忠诚忠实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

8、央保持一致的取向和行为。忠诚观既不会自然遗传,也不会自然发生,需要在多方条件相互作用下,通过不间断地忠诚观培育经由主体内在的构建逐步生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2这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忠诚观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审视培育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培育路径,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天下至

9、德,莫大于忠。”对国家、政党、政治制度以及人民忠诚忠实,保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性、一致性和肯定性,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新时代强化忠诚观培育,有其坚实的逻辑基础。(一)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忠诚观的理论自觉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离不开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方向引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活动的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30李小静,田菲,宋淑红,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无产阶级及其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忠诚观,回答了为什么要忠诚,忠诚于谁,如何做到忠诚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忠诚

10、观以忠诚于人民为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将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重视人的活动,强调人的能动性,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看来,将异己自我的空洞抽象发展成为“为我”的“现实的个人”,是发展共产主义事业的动力源泉,也是衡量共产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最显著标志。4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要立足于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尊重学生,引导其在自身忠诚观的基础上拥有扎根人民、为人民奋斗的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自觉将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更接近“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忠诚观以

11、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理论本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共产主义是最合理、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就是对科学、真理的忠诚。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必须既立足当下,讲好特定社会物质物质生活发展的现实趋势,又要具有超越现实的价值情怀、前瞻性的眼光和理想性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实用性、策略性的泥淖。马克思主义忠诚观以知行合一为旨归。马克思主义认为,唯有坚守为党为民的纯粹,言行一致、内外统一,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变节、不叛国。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和功利观,把对党、国家、人民的忠诚融于为党和国家伟

12、大事业履职尽责中去,尽己所能,磨砺内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二)历史逻辑:中华民族优秀忠诚文化的继承和转化以正义为形式,以智慧为核心,以坚守为精神,以向善为旨归的忠诚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曾被看作“为国之本”“义礼之归”,是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它要求人们忠于人、忠于事、忠于国、忠于理。5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忠诚文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忠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们将传统的忠君报国理念转化为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忠诚于民族解放事业、忠诚于党的事业的观念,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

13、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人们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忠诚文化影响依然巨大,新旧中国“两重天”的真切感受,使广大人民发自内心地坚决拥护党和党的最高领导人,中国共产党也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中的“忠勤”观念转换为了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引领广大人民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现代性”“理性”“主体性”“自主性”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打破了传统的绝对臣服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汲取传统忠诚文化“家国同构”的精髓,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联系起来,赢取广大人

14、民的认同和拥护。在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用初心与理想信念铸造忠诚,以“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来锤炼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政治品格,赋予了忠诚观新的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内容。(三)实践逻辑: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新矛盾新问题冲击的必然选择和实然要求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不同质性与样态的价值观念、政治文化相互作用,严重冲击了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观念,加剧了大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分化,给忠诚观的培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

15、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当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和多元激荡的思想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敢于亮剑,从理论上讲清讲透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本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辨识和批判错误思潮,聚焦社会发展,引导大学生明析中国成就、问题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进而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可见,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的培育是时代问题和发展的诉求,更是当下高校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科学回答。二、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现实焦虑忠诚是认同和责任担当的前提,对大学生进行忠诚观培育,既关乎其自身的幸福成

16、长,更关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当前大学生忠诚观培育却存在着地位边缘化、培育效果不佳,培育合力不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31(一)忠诚观培育地位边缘化忠诚观培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其培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国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对事业要爱岗敬业、诚信精业,对他人要忠于规范、诚恳待人。但在当前“唯绩点”“唯实用主义”取向的影响下,学生的艺术素养、健全人格、精神素质、道德观提升教育被严重边缘化。目前,一些高校把就业率和考研率作为评判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准,使得与提升大学品德有着重要关系的忠诚观培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目前忠诚观培育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忠诚观培育尚未形成理论体

17、系,大多高校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式地传授忠诚知识,学生也仅将其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忠诚知识学习的内化和在社会实践中的恰当运用。(二)忠诚观培育效果不佳高校是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主阵地,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忠诚观培育提供了较好的运行空间。但客观地看,当前高校忠诚观培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单薄。在目前高校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忠诚观培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婚姻家庭教育,但这些内容并没有明确提到“忠诚”,只是蕴含了忠诚的内涵,对此很多教师不做展开讲授。而与忠诚培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在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忠诚观培育内

18、容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方式抽象。由于忠诚观培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抽象性,高校教师在培育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统一的、标准的内容,机械地将权威性的忠诚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致使培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培育形式单一且刻板。三是知行脱节。大学生忠诚观培育在实践环节中缺位,教师在教学中过多注重知识理论的灌输,较少关注忠诚行为的践行,导致大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和体验。(三)忠诚观培育合力不足忠诚观培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和分工合作。高校作为忠诚观培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主要责任,而目前高校培育途径主要依赖于思政课教学活动以及相关专题讲座和报告,尚未与其他学

19、科、其他育人主体形成系统的培育体系。家庭作为忠诚观培育的基础,不少家庭忠诚观念陈旧,重智轻德,教育方法落后,难以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社会作为忠诚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平台,目前教育基础条件不足,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忠诚观培育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而且,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忠诚观培育中尚未真正联系起来,缺少沟通,教育思想不统一,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三、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优化路径(一)以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为基点,强化国家认同价值教育,提升培育的政治高度以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为基点,在忠诚观培育中,一是要以国家认同价值教育为核心,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6,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国

20、家认同教育、忠诚文化教育和情感价值教育,让学生形成认知理性,引领价值判断,升华爱国情感。在国家认同教育层面,要重塑核心价值观念,规范忠诚评判标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在忠诚文化教育层面,要重视历史纽带的作用,加强优秀传统忠诚文化的培育,提炼传统忠德文化中所蕴含的超越时代和阶级的精髓与精神,提高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强化四史教育,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自媒体文化环境,增强主流文化传播,发挥忠诚环境“潜对话”功能;在情感教育层面,要重视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内在情感变化,提高大学生对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忠诚价值意识,树立正确的忠诚价值目标。二

21、是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从大学生的思维水平、觉悟水平、判断能力、认知水平出发,接受他们对忠诚观多元的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忠诚思想,帮助他们形成符合道德规范、有自身特色的正确的忠诚观,以此驱动他们的忠诚认知和践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对忠诚观的关注点可能具体到如何忠诚于自己的感情和如何在就业中履行忠诚行为,作为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形成思想上的共鸣,不仅要讲清忠诚的内涵和外延,还要教会学生应该怎么做,培养学生在面对忠城问题时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关注大学生的个人利益,切忌过分夸大忠诚观的绝对性和忠诚功能的强

22、大性,不能为了实现忠诚片面地要求学生放弃个人利益,而应对如何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进行正面疏导。在历史逻辑方面,教师要积极提炼传统忠德文化中所蕴含的超越时代和阶级的精髓与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规范忠诚评判标准,并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通过社会体认生发忠诚观念。(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阵地,优化培育效果,提高培育的理论深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李小静,田菲,宋淑红,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321234567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N.人民日报,2018-09-1

23、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 N.中国青年报,2022-10-2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8-05-03.刘晓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培育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2021:41.高媛媛.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研究 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7.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03-19.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际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程,其对忠诚观的培育不仅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价值目标,还要基于大学

24、生成长成才的价值需要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价值坐标。对标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版),针对当前忠诚观培育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培育效果: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在指导思想上,从理论和现实、抽象和具象双重维度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及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政党制度上,从中西方对比视角厘清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的利弊,在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中讲清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法理依据,引导学生坚定党的领导;从抗击新冠疫情和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中,引导学生找出中国奇迹的“制度密码”,讲好13 个方面的制度优势,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

25、发展道路上,通过纵横比较,结合时政热点问题的理性解析和辩论,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意识形态上,要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强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意识、遵纪守法的熏陶。对于上述权威的知识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贯穿到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以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二是调适教学方式。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

26、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性人格”,“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是不可避免的”。7但灌输不是用抽象的政治理论和晦涩的学术话语“硬灌”,而要立足学生认知和时代变化进行话语编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中,帮助他们在观点商议、辩论中辨识价值,最后再通过理论升华,以理服人,使之心悦诚服,自觉接受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的价值观念,真正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三是优化教学资源。一方面,营造课堂实践情景,通过情景剧的角色塑造、VR 体验沉浸式教学,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帮助学生将宏大、抽象、与自身距离较远的忠诚对象具象化。另一方面,借助社会大课堂,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进

27、行课堂拓展,通过忠诚文化宣讲团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成果实践调研、忠诚人民服务人民的社区志愿活动、榜样教育讲座等方式,固化大学生的忠诚观,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忠诚”“行忠诚”,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三)以协同联动为纽带,多方发力,拓宽忠诚教育广度忠诚观培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要注重贯通性培育,确保忠诚观培育的连续性。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域下,高校忠诚观培育要在小学阶段“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教育和中学阶段爱国主义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忠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理性化地忠诚于党和国家、忠诚

28、于事业的教育。二是要注重系统性培育。忠诚观培育是高校各学科、多主体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党组织要进行顶层设计,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关人文课程、选修课在忠诚观培育上的协同配合,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和各项德育活动资源,提升忠诚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家庭层面看,家庭是人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发挥着无形的影响作用,因此,家长要协同学校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锤炼自身的忠诚品格,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善良、学会诚信、学会敬畏。从社会层面看,全社会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通过构建社区德育文化,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实现学校与社区的联合培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认忠诚观。参考文献:李小静,田菲,宋淑红,新时代大学生忠诚观培育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