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5119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1.知识目标1.掌握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2.熟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3.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洛克、裴斯泰洛奇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2.技能目标1.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应用有价值的经验。2.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的学习,结合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

2、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活动方案。3.【知识导图】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陶行知、陈鹤琴提出学前教育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学前教育观、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瑞吉欧方案、多彩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学法、活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方案、凯米课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颜之推、朱熹等倡导及早施教,重视风化陶染蒙台梭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类发展生态学派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4.第一节 国外学前

3、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时间: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期)主要特征: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5.(一)柏拉图(PlatoPlato,公元前427427前347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师从苏格拉底,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最早论述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学者。代表作:理想国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2.主张儿童“智德统一”3.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 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6.(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Aristo

4、tle,公元前384384前322322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师从柏拉图,自己创办了吕克昂学院,被誉为“人类的导师”。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论理学等著作中。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渡增长 2.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 3.重视习惯培养,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7.(三)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595年)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主张及早教育 2.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

5、书写和阅读,首次阐释了双语教育问题。3.对教师提出高要求,包括热爱儿童、善于观察和了解儿童;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恰当运用奖惩、禁用体罚等。8.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时间: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主要特征: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 、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 9.(一)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波兰、英国、匈牙利和瑞典进行教育改革,其教育思想对这些国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

6、标志)世界图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10.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1.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缺它的话,他们将迷失方向”。(p5)“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p22)捷克夸美纽斯著.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2.11.2.2.家庭就是“母育学校”:(1)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即父母应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儿童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上小学做好

7、准备。判断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准包括: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12.(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含胎教、体育、智育、德育四个方面。胎教:如母亲孕期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体育: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智育:建立了包含自然、光学、天文学等13种学习内容的教学大纲;德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3)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13.(二)洛克(J.Locke,1632J.Locke,16321704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

8、和教育家,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代表作:教育漫话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因而重视学前教育)14.2.教育内容包括:体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 体育问题的教育家)。德育绅士教育的核心,以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实际练习、奖励与惩罚为主要方法。智育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历史、地理等,主张儿童自己学习,寓学于游戏中。15.(三)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

9、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主要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16.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让儿童“回归自然”2.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2)儿童期(2-12岁):“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官教育为主(3)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4)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17.(四)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贫民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杜林(又名贤伉俪)主要学前教育思

10、想:1.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谐发展。2.倡导要素教育论(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18.(五)福禄培尔(F.W.A.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则、教具开发等思想)19.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1.教育与儿童发展(1)统一的原则(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3)创造性活动(4)重视社会参与2.2.儿童教学原则(1)自我活动(2)实物教学(3)游戏教学20.3.3.特色教具恩物的

11、开发及应用(1 1)恩物“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学习材料,目的是让幼儿逐渐认识自然的规律。“恩物”包括各种柔软的彩色线球、木球、立方体、圆柱体和木板等20种积木。(2 2)作业“作业”则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各种结构或制作活动,目的在于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业的材料包括粘土、沙子、纸张和纸板等。21.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特征:正规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建立并逐步发展,幼儿教育理论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实践同步。代表人物及流派:蒙台梭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12、22.(一)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被誉为世界学前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现代幼儿教育家。主要教育代表作: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3)、儿童的发现(1948)等23.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经过多年的“儿童之家”实验和实践,确立了其独特的蒙台梭利教学原则:(1)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的原则(2)直观教学原则(3)环境教育原则(4)个别化教学原则(5)系统发展原则24.(二)精神分析学派 典型代表: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美国的埃里克森(Erik Hombur

13、ger Erikson,1902-1994)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童年期心理发展有五个时期,即:口欲期(0-1.5岁)、肛欲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0岁)、青春期(10-20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共有八个阶段,即:信任对怀疑(0-18个月)、自主对羞怯(18个月-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初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完善感对绝望感(老年期)25.主要观点: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26.(

14、三)行为主义学派 典型代表:美国的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主要观点:1.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开放变化的,每个幼儿的行为强化都不相同。2.关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重视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治疗的价值,认为通过适当的刺激及合理运用强化手段可以控制和改善人的心理问题。3.不足之处是把儿童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否认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典型的“外烁论”思想。27.(四)认知发展学派 典型代表:瑞士的皮亚杰

15、(Jean Piaget,1896-1980)、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主要的教育思想1.1.皮亚杰的主要观点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只能通过看、听、触、摸、尝、嗅等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感知动作图式,并从反射动作过度到智慧动作;(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拥有了客体永久性,能在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绘画、语言等领域有所表现;28.(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的智慧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群集运算、空

16、间关系、分类和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的思维能力在该阶段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29.根据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为依据,即:课程结构内容:应与儿童智力发展的结构相互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应三个原则:遵循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认知能力、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综合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的临床教学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难题的两难故事法,利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成人之间互动的社会交往法,利用“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的”活动法。30.2.2.维果斯基的

17、主要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1.(五)人类发展生态学 典型代表: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主要观点:1.人类发展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间、外层、宏观和时间等五个系统。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由大小不同的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核心是发展的人。2.幼儿作为生态系统的因素之一,具有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其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变化外,还应该关注以幼儿为中心

18、的其他各层系统,以谋求更佳的幼儿教育环境。32.第二节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时期 主要特征: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实施,并没有产生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一)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背景 从统治者角度看,“学而优则仕”成为教育儿童的指导思想。从家庭及个人角度看,“光宗耀祖”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从文化角度看,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33.(二)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典型代表: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颜之推(531约595年)、朱熹(11301200年)、王守仁(14721528年)较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思想:1.胎教是立

19、教之本 2.倡导及早施教 3.重视环境的风化陶染 4.注重德性的教育 5.倡导学习具体的事物6.提倡积极正面引导34.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时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特征:我国开始尝试社会化学前教育,民国时期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为代表的诸多教育家投身于幼稚教育改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满足中国国情需要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35.(一)学前教育理论形成的认识基础 1.1.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儿教育也应当普及”。2.2.关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的认识 。幼稚园必须“中国化、省钱化和平民化”;“要解决我国的幼稚

20、教育,必须认清三点:一是儿童在幼稚园时候身心发展的情形。二是我国社会的现状。三是应如何根据社会现状来谋求民族的改造,同时,根据儿童的需要,谋社会基础的建设。”3.3.对儿童的认识。“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36.(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1.1.学前教育目标 包括社会目标、个人目标2.2.学前教育课程 生活课程 “活教育课程”“行为课程”活动课程37.3.3.学前教育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学教合一”4.4.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艺友制”、设置完善的幼稚师范课程标准等)38.三、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时间:新中国成

21、立至今主要特征:新中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以教育文化的引进和本土化为变革主线,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嬗变中前进发展。39.(一)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1949-19781949-1978年)1.总体教育目标:在前苏联的影响下,学前教育以全面发展教养为指导,关注科学教育和加强智力开发,提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体系。2.课程模式:采用分科教育模式,强调学科结构和追求卓越知性。3.在教学内容上围绕是否教幼儿识字展开了探讨4.教学形式: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学前教育任务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40.(二)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19781978年至今)1.学前教育观念质变与新

22、型的个性教育观正在形成;2.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从“重物”转向“重人”,从“重教师”转向“重儿童”;3.课程组织由“分科教学”走向“活动教学”4.课程评价取向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41.第三节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一、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方案教学:于1900年首次被提出,是指由学生自己计划,采取一连串的行动,按照预定目标去进行活动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各种问题解决能力为宗旨。意义:表现在探索过程本身充满变化、充满兴趣与自发性的学习机会;强调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步骤性”,关注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性,突出“做”和“思考”的要素。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形成于“二战”后,是瑞吉欧教育系

23、统中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2.(一)瑞吉欧方案的理论来源 1.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3.布鲁纳的认知理论 43.(二)瑞吉欧方案体系 1.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定位于“有利于儿童经由连续不断的与他人及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融合的过程,而形成创造性的智慧,使孩子有机会透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获得个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事物的敏感度。”2.课程设计及内容选择:课程设计强调儿童、教师、家长三主角共同主导 内容选择:只要是儿童感兴趣的都可以成为活动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与儿童的生活是否密切相关,是否能包含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等3.课程评价:主要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表现性目标的达成,强调对儿童

24、团体的认知、情感、价值观、行为等发展状况作出评价;注重对课程发展、内容等层面的整体性评价。44.(三)瑞吉欧方案的启示 1.注重家园社间的共同合作 2.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 3.形成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45.二、多彩光谱方案 “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做的研究,多彩光谱象征着每个儿童的智能和潜能如光谱般多样和丰富。(一)光谱方案的理论来源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智力是分布的、情景化的,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多维的,可发展的,提出了包含言语语言智力在内九种智力类型。2.费尔得曼的非普遍性发展理论 儿童发展是由普遍性领域逐渐过渡到非普遍性

25、领域,且这种过渡有一定顺序,即普遍性能力泛文化的能力文化的能力学科的能力个人专长个人的独特性。46.(二)光谱方案体系 1.1.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发现并确定其多彩智力中的优势智力以及与优势智力相关的关键能力,并通过教师的协助支持优势智力和关键能力的快速发展,把优势智力和关键能力的成长经验迁移到其他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中,从而促进儿童和谐发展。2.2.课程内容及组织 (1 1)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以儿童同时拥有多彩智力,优势领域与弱势领域并存、个性化智力为依据,教学材料的选择强调丰富性和启发性,以满足各领域智力发展的需要,并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7.(2 2)学习活动形式:通过光谱学习中心进行活动,每

26、一个光谱教室有八个学习中心,根据光谱方案的八大评估领域(运动、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理解力、视觉艺术、音乐、工作风格)以及相关关键技能来建构的学习中心与内容,也可以与社区、地方儿童机构如儿童博物馆联合进行活动,实行导师制。(3 3)活动样板设计:在8大课程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活动样板,每个课程领域由15-20个活动样板组成。48.(4 4)活动步骤和活动类型:具体的活动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1)让儿童见识或接触广泛的学习领域;2)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发现儿童的强项;3)发展儿童的强项;4)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和学业表现中去。具体活动类型:儿童中心的小组活动;教师中心的小组活动;儿童中心的

27、大组活动;教师中心的大组活动。3.课程评估 以发现儿童的强项为评估目标,为儿童的强项与弱项建立联系,创设活动情境并在儿童的活动现场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利于补充、完善课程与促进儿童个体和班级整体发展。49.(三)光谱方案的启示根据光谱方案,我们应以发展所有人的所有方面为教育目标,在幼儿的全方位活动中发现幼儿的优势面,并用光谱教学法使幼儿优势面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弱势面上,从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教师与幼儿应全方位合作,教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适时给以引导、适当评价,以鼓励优势成果为切入点,增强幼儿的创造信心,以保证优势经验的迁移效果。50.三、蒙台梭利教学法 19世纪末20世

28、纪初,工业革命引发世界各领域发生巨变,教育也亟待革新。蒙台梭利运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以自创的“儿童之家”为实验基地,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研究,以期建立一门科学的教育学,以改良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她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幼儿的发展并加以记录,研究结果体现在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方法等著作中。(一)蒙台梭利法的理论来源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和德佛里斯等人的遗传学说,以及法布尔等人的生物学理论 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 51.(二)蒙台梭利法体系1.1.教学目标生物学目的:实现个人的自然发展,社会学目的:促进个体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2.2.教学内容(1)日

29、常生活练习(2)感官教育(3)读写算的练习(4)自然和劳动教育(5)健康教育 52.3.3.教学评价蒙台梭利法中教师的评价是隐形的,是为发展服务的过程性评价。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为了鼓励和引导儿童的活动,根据儿童的观察进行合适的引导,然后通过不断调整教育材料,促进儿童良好发展。53.(三)蒙台梭利法的启示创设一个能够帮助幼儿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设备和用具,使幼儿在环境中能够获得丰富的感觉刺激,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以培养儿童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为主,不以获得具体知识为目标。自由工作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是儿童集中注意力,形成秩序、形成意志力的关键,教师应事先充分设计好丰富有趣的

30、活动,以便儿童自觉自愿的专心参与到工作中。54.四、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案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欧美、日本等国的学前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冲击下,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教育理论,并进行实践,产生“活教育”教育方案。(一)活教育理论的来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55.(二)“活教育”方案体系1.1.目标体系“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 2,课程编制原则及方法 十大原则,包括课程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连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陶冶性和言语性。方法,包括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56.3.3.活教育的保教内容:“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

31、方面,如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方面,如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儿童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方面,如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儿童文学活动 包括音、美、工等方面,如唱歌、节奏、欣赏、画画、做剪纸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读、写、译等方面,如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57.4.4.保教方法:“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原则。课程组织采用“整个教学法”概念: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具体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58.(三)“活教育

32、”的启示在目标制定上,要针对当前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教学目标随时进行微调,以培养当前中国的幼儿。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可多利用民间资源、社区资源,自然资源,以保证资源的丰富性及幼儿对资源的适应性。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幼儿活动为主,教师教为辅,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以“整体性”的观点整合各种独立活动,使活动之间具有相关性。59.五、海伊斯科普方案(high/scopehigh/scope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又叫高瞻课程,1962年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创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所研制,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帮助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摆脱贫苦的学前教育方案。(一)海伊斯的理论来

33、源皮亚杰的认知理论60.(二)海伊斯课程体系1.1.课程目标:最初目的是帮助非裔儿童在公立学校获得成功,其后发展为帮助所有儿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成功。2.2.课程内容:涉及到幼儿认知发展的各个领域:主动学习、语言、经验和表征、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其中各领域具体的关键经验(共49条)如下:61.(1 1)主动学习的关键经验: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索;通过直接经验来探索关系;制作、转换和组合物体;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和进行活动;获得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使用大肌肉进行活动;让幼儿自己做事,解决日常问题。62.(2 2)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有意义的经验;描述

34、物体、事件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用语言表达情感;由教师把幼儿自己的口头语言记录下来并读给他听;从语言中获得乐趣:念儿歌、编故事、倾听诗歌朗诵和故事讲述。(3 3)经验和表征的关键经验:通过听、摸、尝、闻来认识物体;模仿动作;把图片、照片以及模型与真实的场景与事物联系起来;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游戏;用泥、积木等材料造型;用不同的笔绘画。63.(4 4)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分类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征;注意并描述事物的异同并进行分类和匹配;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描述物体;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归属的类别;同时注意到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特征;区别“部分”和“整体”。64.排序比较,如比大小、轻重、软硬、长短、高

35、矮、宽窄等;根据某种特征来排列物体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哪一个最长,哪一个最短等。数概念比较数和量;用一一对应匹配的方式来比较两个数群的数量;点数物体和唱数。65.(5 5)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空间关系:如装拆物体;重新安排一组或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并观察由此而产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观察事物和场景;体验和描述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体验和描述物体和人的运动方向;体验和描述事物之间和地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体验和表征自己的身体;学习确定教室以及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理解绘画和图片中所表征的空间关系;识别和描述各种形状;66.时间: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描述和表征过去的事件;用语

36、言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并为此作好适当的准备;按信号开始或停止一个动作;识别描述和表征事件的顺序;体验和描述不同的运动速度;在讲述过去和将来的事件时学习使用惯例的时间单位;比较时间的间隔;注意观察把钟表和日历当作时间消逝的标记;观察季节的变化。67.3.3.课程组织原则(1)从具体到抽象(2)从简单到复杂(3)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4.4.课程实施步骤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为主的七个活动环节组成的。计划时间:教师给予儿童表达自己想法和计划的机会,让儿童做自己决定做的事,使其体验独立工作的感觉以及与成人、同伴一起工作的快乐。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决定每天活动做些什么。工作时间:

37、“工作时间”在日常活动中时间最长,海伊斯科普所说的“工作时间”在中国指的就是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应该是观察者、指导者、参与者与支持者。68.整理和打扫时间:在此时间里,幼儿将未完成的作品收好,整理其用过的材料、工具,将它们放回原处。小组活动时间:在小组活动时间内,幼儿运用教师选择、提供的材料进行活动,教师此时可根据特定的关键经验来观察和评价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和教师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如跑步、投掷、荡秋千、攀爬跳跃此时的幼儿能对幼儿园环境以及大自然进行更为直接的观察,并在户外尝试操作活动时间的想法和发现。集体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全体幼儿和教师聚集在一起唱歌、自编动作表演歌

38、曲、演奏乐器、做律动、玩游戏,有时还讨论即将到来的一个特殊事件。回忆时间:在该时间段中,幼儿通过多种多样的适应身心发展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学习活动的经验。可以通过讲述活动的过程,重温儿童在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绘画表现活动中所做过的事情等方式进行。69.5.5.课程评价海伊斯的课程评价是根据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即关键经验来进行。关键经验是儿童通过适合自己的多种活动获得的。关键经验不仅为教师观察儿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评价的工具。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为了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并是下一次评价目标的确定即关键经验选择的基础。这种评价重视的是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而不是强调个体的独特性。70.(

39、三)海伊斯课程的启示 海伊斯课程的主要特色就是区分细致的关键经验,并为这些关键经验的获得准备丰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娃娃家区、美工区、木工区等。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计划、操作、回忆来获得关键经验。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材料,以便让幼儿在有计划的活动中自我建构。有计划的活动步骤是支持幼儿有效发展的关键,活动安排应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活动顺序要支持关键经验的获得并得到巩固。教师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是积极的支持者、协助者和引导者、交流者。71.六、凯米课程 凯米和德弗里斯的“衍自皮亚杰的课程试验方案”简称凯米课程,是一个最为纯粹地坚持皮亚杰理论的课程方案。该课程的最大

40、特色,就是运用皮亚杰的思想对各种传统的学前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重新的考察与审视。尤其在科学、数学领域颇有建树,并且根据自身理论开发了初级数学教育的方案。(一)凯米课程的理论来源 主要接受了皮亚杰关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知识结构应该由自然的、社会的、数理逻辑的三方面经验组成的观点吸收皮亚杰的”社会交往对儿童知识发展的重要性“的观点吸收和发展了皮亚杰关于儿童知识获得的建构主义思想 72.(二)凯米课程体系1.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最终目标:儿童的”发展“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与自主性“近期目标:认知、社会性与情感方面73.2.2.课程内容(1 1)日常生活活动:如在幼儿的进餐、散步、自由游戏中,都应有

41、意识地自然地进行施教;教师应该设法把握机会,鼓励幼儿期待、判断,并比较所期待的与实际出现的结果。(2 2)传统活动:从新的角度利用传统活动来刺激儿童的发展。凯米指出,集体游戏包括各种比赛、捉迷藏、猜谜语、合作游戏等,虽不是新东西,但其教育价值远不限于平时所见。74.(3 3)来自皮亚杰理论启示的活动:这类活动主要依据皮亚杰关于知识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知识,构造方法各异的理论。以发展幼儿的物理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活动,是以幼儿自身动作为基础的活动;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知识为目标的活动,是一些团体游戏;以发展幼儿数理逻辑知识和能力为目标的活动,主要是分类活动及一些数学游戏活动。75.3.3.课程设计原则能

42、动性原则: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儿童的学习必须成为儿童主动探索,自我思考、提问、比较、争论的过程,为儿童提供这样的机会,创造这样的气氛和环境是课程的根本原则。充实性原则:课程的目的不在于超越阶段的“加速”发展,而是应对应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打牢发展的基础上下功夫。通过让儿童充分地“犯错误”来完善儿童前运算阶段的认知结构。结构化原则:结构化了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新问题、新信息,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结构。76.4.4.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 1)独自操作的活动 单独摆弄物体(主要是非结构性的材料,如稻草、玻璃球、木头等等形状、质地、重量、大小、颜色等物理属性各异的东西)的

43、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自己的动作与物体变化(运动、位移、形状改变等)之间的关系,获得关于物体的性质、特点等物理知识,形成空间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的认识。77.(2 2)群体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与组内其他儿童的“共同感”。通过设计儿童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主题,教师发起讨论,研究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所需要的条件,从而让儿童通过积极的个人参与,分享集体的责任感并协调组内的各种观点。在对活动所需物体的讨论中对物体的类、数进行逻辑建构。78.(3 3)小组规则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理解并且自觉遵守规则。学习在规则情境中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理解,并对于符合规则要求的任何结果都感到满意。(4 4)实验实际上就是一

44、种有特定目的的物体操作活动或“工作”。儿童利用不同的物体,利用其在形状和数量上的关系,建构他预先想到的或在搭建过程中逐渐明确起来的形象。79.(三)凯米课程的启示凯米课程重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重视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密切结合,重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统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应该大量使用团体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交往中发展认知和社会情绪,这比讲授和说教来得有效。认知发展是通过内容(具体的经验)和结构的相互依存而实现的,两方面均不能忽视。同时知觉、语言、思维、情感、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经验是彼此联系的,各方面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应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这种统一的基础正是儿童

45、的实际生活和活动。据此,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涉及多种领域经验的综合性活动,让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积累经验,不断修正、完善内部图式。80.案例展示 案例一:蒙台梭利幼儿数学教育案例-加法接龙游戏(大班)活动意图:1.会用彩色串珠棒进行连加运算。2.会进行逢交换。3.理解连加的概念。4.加强秩序训练。活动准备:1.绒布块。2.彩色串珠棒各根放在木箱中。3.黑白串珠棒各根放在木盒中。4.的金色串珠棒根放在木箱中。5.厚纸做成的“桥”。81.活动过程:1.在桌上铺块绒布后把教具拿来放好。2.串珠棒的放置:(1)从彩色串珠棒箱中取适量的彩色串珠棒,任意排成一条长龙,将木箱盖好后放在绒布右上方。(2)把

46、黑白串珠棒按的顺序在绒布左上方排成一个金字塔形,将盒盖盖好,放在右上方。(3)将金色串珠棒箱放在的黑白串珠棒旁。3.彩色串珠棒的连加运算:(1)放置好各种串珠棒后,开始数彩色串珠长龙。从左向右用桥一粒一粒地数,数时速度不要太快。(2)每数到“”时就以桥隔开,桥左侧的彩色串珠组合用一根金色串珠棒代替;若某根彩色串珠棒被桥隔为左右两段,则将桥右侧剩下的彩色串珠换成等数目的黑白串珠棒。82.(3)把换下的彩色串珠棒放在绒布右下方。(4)从黑白串珠棒开始重新点数。(5)每数到“”就重复上述交换串珠的步骤,将交换 后的黑白串珠棒放回原位。(6)按同样的方法完成点数与交换串珠棒的工作,最后得到的是由金色串

47、珠棒和黑白串珠棒组合的新“长龙”(若是个位数为“”,就只有金色串珠棒)。(7)请幼儿点数金色串珠和黑白串珠的总量,告诉幼儿:“这就是答案。”83.4.验算:(1)将放在绒布右下方的彩色串珠棒设法组合成,和金色串珠棒相对应(为了便于凑出,可打开彩色串珠棒箱,用绒布上的彩色串珠棒换取箱中等量的串珠棒)。(2)再取剩余的彩色串珠棒与长龙上的黑白串珠棒相对应。(3)若组成“长龙”的彩色串珠棒的数量和新“长龙”上金色串珠棒(加黑白串珠)的数量一致,则答案正确,不一致则答案有误。(4)告诉幼儿这就是“验算”。活动延伸:纸上练习:请幼儿用书写的形式记录长龙链接过程。活动总结:1.幼儿进行此活动的前提是:具备

48、十进位的经验;认识彩色和黑白串珠棒。2.换下的黑白串珠棒应及时归位,便于验算。84.案例二: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活动意图:1.让儿童学会发现并感受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4.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5.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新的脸谱,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85.活动准备: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

49、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为幼儿提供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86.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欣赏京剧选段。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

50、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87.(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教师提问:“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