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新时代“人类话语”的出场及其重大意义陈建兵,王怀信(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摘要:新时代“人类话语”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背景下生成和出场的。新时代“人类话语”具有丰富内涵,体现着中国回答世界之问所坚守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蕴含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建设所坚持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思想、彰显着中国推动建设美好世界和开创人类美好生活所奉行的主张和行动。新时代“人类话语”具有鲜明特色,即话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话语的科学性与道义性相统一、话语的描述性与引领性相统一。新时代“
2、人类话语”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新时代;人类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23)04-0090-09一、问题的提出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进话语创新并构建“中国话语”,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等“挨骂”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话语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156。同年,习近平总书记
3、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1162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话语创新、提升话语权问题,而且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和谈话中着力推进话语表述创新,为构建中国话语、提升话语权作出重大贡献。其中,“人类话语”是新时代话语创新的重要成果和显著标识之一。新时代“人类话语”是中国国际担当与人类情怀的集中表现,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话语创新及其“新话语”的重要标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新时代“人类话语”的研究,对从学理层面揭示其话语魅力、展现其话语力量、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二、新时
4、代“人类话语”的出场话语(Discourse)是思想理论的鲜明标识和外在特征,虽是思想理论的“冰山之角”,但却扎根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是话语、思想理论、社会实践的内在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蕴含着话语生成的基本规律,即一种新话语的产生和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研究”(21BKS036)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建兵(1976),男,陕西勉县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王怀信(1991),男,江苏丰县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Journalo
5、fthePartySchooloftheCPC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Committe宁 夏 党 校 学 报2023年7月第 25 卷 第 4 期Jul 2023Volume 25,Issue 4090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出场是社会实践创新、思想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和鲜明标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语言”概念表述“话语”、揭示“话语”产生时指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2533新时代“人类话语”的形成和
6、出场也不例外,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从而在理念、主张、行动等层面展现出的独特性话语表述。第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世界之问,这是新时代“人类话语”形成和出场的前提。世界形势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变化的广度、深度和影响却各不相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来概括和表达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内容深刻、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指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格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在
7、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经济力量在世界政治“版图”的塑造中无疑具有革命性、基础性作用,在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生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发展,大国关系、南北关系加快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对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其次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较量出现新态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这个转变过程充满了竞争、斗争和较量。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出现愈演愈烈的系统性
8、“困局”和“焦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高高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斗争和较量呈现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态势。最后是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自启蒙运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经济全球化、全球殖民扩展深化的过程中被打上了“先进性”和“文明社会”印记,西方文明形态所蕴含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行为准则被贴上“普适性”标签。当前西方文明形态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世界文明形态正朝着更加多元、多样的方向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由此衍生而来的世界之问为
9、新时代“人类话语”的出场提供了前提。第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是新时代“人类话语”形成和出场的基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世界之问呼唤着治理的新智慧新话语,作为世界历史活动主体之一的中国究竟能不能生产和提供新智慧新话语,客观上取决于中国的硬实力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与世界关系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以争取民族独立,到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共处、后冷战时代的和平发展,再到当前阶段的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关系塑造力显著提升。目前中国经
10、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量、外汇储备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区域、全球事务及其治理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制度091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体系和治理模式,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这种深刻变化,既为破解当今世界之问、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为新时代“人类话语”的
11、出场提供了底气和硬实力支撑。第三,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并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这是新时代“人类话语”形成和出场的关键。面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没有置身事外,而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等全球性问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4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5 4
12、70中国不仅庄重阐述和表达担当国际责任、贡献中国力量、作出中国贡献,而且实实在在地兑现承诺、付诸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6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2021年)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盛会,主动作为开展主场外交,围绕重大全球性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态度、中国主张。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出低谷、促进经
13、济全球化健康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有为才能有位,做得好才能说话有气场,新时代“人类话语”在中国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担当和作为中得以形成。三、新时代“人类话语”的科学内涵话语绝不是单纯的修辞表达和语言现象,在语言和表述这一话语形式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话语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6213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时代“人类话语”是在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如何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个重大问题上以“话语”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中国立场、态度、理念、思想、主张、行动等丰富内容的集合。首先,新时代“人类话语”体现着中国回答世界之问过程中所坚守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
14、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关全球和全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摆在了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的面前。中国在破解和回答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世界之问时不仅具备了作出中国贡献的资源条件和力量基础,而且主动作为、展现大国担当和大国气度。在奋斗目标的表述上,明确将和平梦、发展梦、共赢梦纳入中国梦内容之中。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话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39。中国梦具有厚重历史底蕴、鲜明民族特色、极强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而且是和平梦、发展梦、共赢梦。2013年,习近平总书
15、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1275将和平梦、发展梦、共赢梦纳入中国梦的内容之中,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架起了中国自身发展目标与世界理想的桥梁。在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的表述上,明确“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重要时间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仅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坚定不移为人类092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发展进步事业而奋斗。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
16、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542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高屋建瓴的总结,明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7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担当,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交往中的大党地位、大党形象,有力支撑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气度。其次,新时代“人类话语”蕴含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所坚持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思想。中国在回答世界之问、解决当今世界和全人类发展问题上作出中国贡献绝不是什么空洞的外交辞令和高调表态,而是立足
17、中国、胸怀天下、顺应时代潮流、站在全球和全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全球治理的理念和思想,为回答“世界之问”切切实实地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一是,坚定不移倡导开放发展。开放不仅是新时代中国自身发展所坚持的新发展理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健康发展开出的一剂“药方”。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调整,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叠加”,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暗流。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坚定不移倡导开放发展,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好发展。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
18、发言中旗帜鲜明指出:“各 国 经 济,相 通 则 共 进,相 闭 则 各退。”1337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5485二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度、世界各国交往的广度,使得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具有了坚实基础,应对和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世界各国联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19、、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72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在双边和多边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场合积极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同,被写入联合国系列“决议”中。三是,积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加深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弘扬又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奠定价值基础和引领,中国坚持和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20、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512。最后,新时代“人类话语”彰显着中国推动建设美好世界和开创人类美好生活所奉行的主张和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中国在回答世界之问、解决当今世界和全人类发展问题上作出中国贡献绝不是止步于表态、提出理念和思想,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使新时代“人类话语”具有了实际行动的坚实支撑。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贸合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合作模式,中国倡导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093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
21、点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共建“一带一路”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设立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5 97
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8。此外,中国在地区维和、国际援助、气候治理等事关全球和全人类发展问题上积极作为、作出重要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不确定性”和人类发展“被逆转”的背景下,中国不仅实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大幅度提升,而且在支持全球紧急议程、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Trankmann)表示:“中国在促进人类发展,包括2020年消除极端乡村贫困、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力度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9中国在回答世界之问、推动建设美好世界、开创人类美好生活方面作出的实际行动,是新时代“人类话语”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四、新时代“人类话语”的鲜明特色新时代“人类话语”是新时代话语创新及其“新话语”的重要标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人类话语”具有鲜明特色。首先,新时代“人类话语”凸显了话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与邻为善”、“兼济天下”、“和谐万邦”、“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人类话语”生成的重要文化渊源,赋予了新时代“人类话语”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色。自古以来,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中始终坚持“与邻为善”,用“天下体系”这一文明型秩序观念构建“和谐万邦”、“美美与共”的世界秩序,坚守“天下一家”的伦理观念,追求“天下大同”的终极目
24、标。新时代“人类话语”是中国作为话语主体,同时又放眼世界、胸怀天下而对当今世界和人类发展问题所进行的理论言说和话语表达,这是新时代“人类话语”民族性的又一重要体现。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始终关注着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面对人类面临的各类全球性问题,中国积极主动作为,不断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作用,为解答“世界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问题给出了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胸怀天下”的大国形象。新时代“人类话语”呈现鲜明民族性的同时,呈现出世界性的特征,所关注的话语议题、所言说的话语内容、所回答的世界之问均
25、是关乎全人类命运的世界性问题。中国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外部环境的稳定就无法实现中国内部的改革与发展,这一认知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所证实。中国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将构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视为自身的国际责任,立足自身积极发挥应有的国际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坚守和平外交路线,旗帜鲜明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从对外立场、对外理念、对外行动等方面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
26、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1062“人类话语”实现了话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094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其次,新时代“人类话语”实现了话语的科学性与道义性相统一。新时代“人类话语”的科学性,是指“人类话语”具有客观现实基础、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交往的深度、广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社会事实上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格局新形态的形成客观上要求新话语样态的产生,这是“人类话语”的现实基础。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大历史”中代表着前进的方向。马克思、恩格
27、斯指出,“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2 552。先进阶级、革命阶级的思想意识及其话语所具有的代表性不仅在国内阶级关系中适用,在人类社会更替和演变中也同样适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从人民立场审视世界性问题,积极倡导以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为根本方向来应对和解决“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新时代“人类话语”还具有鲜明道义性。坚持以人为本、携手共谋全世界人民福祉,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开放包容、普遍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期盼。“人类话语”虽生成于中国,但其立足于人类立场,坚持以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
28、和世界秩序,以增进全世界人民福祉为目标追求,代表着国际社会普遍的价值共识,符合全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呈现出鲜明国际道义与人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10 1。新时代“人类话语”彰显着大国大党的国际责任与使命担当,符合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诉求,具有鲜明的道义性。“人类话语”实现了话语的科学性与道义性的有机统一,赋予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最后,新时代“人类话语”凸显了话语的描述性与引领性相统一。新时代“人类话语”的生成和出场,反映了当今世界空前加
29、深的相互交往和普遍联系,以及中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的客观事实,“人类话语”就是对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和事实的描述与表达。不断加深的相互交往和普遍联系,既是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更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面对联系日益加深、加强的国际社会,中国主张“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5 487,并主动担当作为,在回答世界之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改革者和建设者角色,为国际社会贡献着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新时代“人类话语”是对当今世界以及中国角色和中国作为的客观描述,但又不限于对既存事实的简单反映,而是具有强大引领、构建功
30、能。当今世界仍然以主权国家为行为主体,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发展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人类话语”的出场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好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国际社会一道建设美好世界、开创人类美好生活。“人类话语”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更是时代发展的旗号。当今世界,国际社会需要秉持新的群体立场、凝聚新的价值共识、采取新的共同行动,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共克时代性、全球性问题,构建新的符合人类福祉增进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这是“人类话语”作为时代发展旗号应有的引领和构建功能。“人类话语”实现了话语的描述性与引领性的有机统一,赋予其强大的解释
31、力和引领力。五、新时代“人类话语”的重大意义新时代“人类话语”是中国站在人类发展的全局高度,在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基础上进行话语创新而形成的新话语。新时代“人类话095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语”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新时代“人类话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推动民族国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展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从“自为”向“自觉”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而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
32、际主义,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的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1 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得到广泛实践和检验,同时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理论使命以及斗争原则和策略看,国际话语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前途的立场、理念与行动的集合体。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2。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33、邓小平指出:“到下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3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关系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新时代“人类话语”得以生成和出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自身发展起来的基础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立场;中国不断贡献新的价值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积极主动作为,着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好发展、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支持人类进步事业。不
34、仅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立场、理念和行动,赋予了新时代“人类话语”丰富内容。新时代“人类话语”属于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的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的价值追求、精神实质、基本原则的坚持,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注入新的话语内容和新的话语表达形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第二,新时代“人类话语”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议题。但是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仍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国际形象在很大程度仍然是“他塑”而
35、非“自塑”。在此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提升软实力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形象的塑造需要话语的支撑,中国需要凝练和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努力在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6211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新时代的中国站在历史长河、人类福祉的高度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主动回应和解答当今世界的世界之问,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话语权制高点。主动面对时代变局、回应人类发展需求,中国积极进行话语的传承性和开拓性创新,不断生产出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具人类关怀的“人类话语”样态,实现话语态势从被动“防守”向
36、主动“构建”转变、话语议题的被动接收和“再定义”向主动创设议题转变、话语视野从民族国家向人类社会转变。新时代“人类话语”的出场,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关怀,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而且向世界表达了中国话语、中国责任和中国担当14。同时,新时代“人类话语”096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的出场不是简单的话语表述,而是一种复合型话语样态,是中国在处理与世界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立场、秉持的理念、采取的行动的集中表达,是在现实的国际交往活动中进行凝练和呈现的结果,是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国际社会不断得到认可的话语表征,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以及广泛的国际共识。新时代“人类话
37、语”的出场,对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意义重大。第三,新时代“人类话语”为增进人类整体福祉提供了方向指引。新时代“人类话语”尽管言说主体是中国,但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和角色定位,坚持“和平法则”、“国家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超越了“丛林法则”、“国强必霸”、“强者通吃”的霸权逻辑,使得“人类话语”具有了真实内容和客观基础,是一种富有国际责任感和平等共赢价值导向的话语样态。另一方面,“人类话语”坚持人类立场,致力于国际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增进,不是中国谋求自身权益的工具,是在经过实践检验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
38、上生成的,具有坚实的事实依据和广泛的主体认同,是一种富有实践性和行动指导力的话语样态。新时代“人类话语”面向国际社会、思考和回答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于人类关系形态,“人类话语”指明了人类命运与共的客观事实,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人类未来发展,“人类话语”在主张尊重主权国家等行为体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声明“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5。新时代“人类话语”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9、,回应和回答了人类发展的“世界之问”,具有强大的价值感召力和行动指导力,为人类迈向更加美好未来提供了方向指引。六、结语新时代人类话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走向强起来并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背景下生成和出场,展现了中国大国形象、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与鲜明的特色,是新时代话语创新的重要标识。新时代“人类话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观照人类前途命运,体现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准则,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基因。新时代“人类话语”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具有承载和推动作用,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
40、成熟。作为一种新话语,必然要经历出场、拓展,再到巩固、成熟的话语成长史和发展过程,新时代“人类话语”也不例外。面向未来,新时代“人类话语”的发展和完善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坚持开放发展,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作出更大中国贡献,不断夯实“人类话语”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要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使新时代“人类话语”在世界上让更多的人听得懂、在更大范围传得开,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国际认同。参考文献: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 马克思,恩格斯.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55.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5.0972023.4宁夏党校学报理论热点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3.8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s:/ 人类发
42、展报告 发布在转型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N.中国经济时报,2022-09-13.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一九五六年一月一九五八年十二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14陈建兵,梅长青.“中国方案”的三维审视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3、(4).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3.The Appearance of“Human Discourse”in the New Era and ItsGreat SignificanceChen Jianbing,Wang Huaixin(School of Marxism,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Xi an Shaanxi,710049)Abstract:“Human discourse”in the new era is generated and appeared in the contex
44、t of the greatglobal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world,and China s initiative a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global issues.The“human discourse”in thenew era is rich in connotation,reflecting China s positions and attitudes in answering the questi
45、onsof the world,the governance concepts and thoughts that China adheres to in participating in globalgovernance,and the propositions and actions that China pursues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and create abetter life for mankind.The“human discourse”in the new era has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thatis,t
46、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and global discourse,the unity of scientific and moral discourse,andthe unity of descriptive and leading discourse.“Human discourse”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t international discourse,enhancing China 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and providing direc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Keywords:New Era;Human Discourse;Discourse System;Discourse Power责任编辑:杨春柳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