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药药性理论.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721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性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药性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药性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药药性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药药性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病因病机v病因:破坏人体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致病因素)。v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 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病 因因l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外因:六淫口鼻皮毛经络而入,内合于脏腑 内因:七情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 致病因素外感内伤其他病理产物 疠气 六淫劳逸饮食七情虫兽伤烧烫伤冻伤外伤内生五邪结石瘀血痰饮l病因的相对性:病因的相对性:发病与不发病 六气正常气候变化 七情正常情志反映 饮食劳倦正常生理需要 病理产物与病因 痰饮、瘀血 内生五邪l中医病因学特点:中医病因学特点:辨证求因、审证求因 审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

2、析疾病的 症状、体征来推求原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 据的方法。(又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外感外感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来源于自然界,多从人体肌表、口鼻侵 入机体而发病的病邪。六六 淫淫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内生五邪由于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寒、化 湿、化燥、化(热)反应,临床表现与六淫致病 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下面以致病因素中最为常见的外感-六淫为例进行简单介绍: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源与自然界,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 而入。初多表证,由表入里。季节性:多与季节有关。地区性:多与居住环境有关

3、。相兼性: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 体而致病。转化性:可以互相影响,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阴胜则阳病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热之极,升腾上炎六淫各自致病特点六淫各自致病特点:病病 机机l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理、病理机制)l病机的基本规律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等。机体机体病邪病邪阴阳失阴阳失横气血横气血紊乱脏紊乱脏腑经络腑经络功能失功能失调调发病发病一、正邪相争一、正邪相争l正气正气即机体抗病能力 l邪气邪气各种致病因素l疾病的发展过程疾病的发展过程 正邪

4、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1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重视人体的正气,强调人体 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正气相对不足的前提下,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如疠气 如烧伤、冻伤、疫疠、毒蛇咬伤、食物中毒等 二、阴阳失调二、阴阳失调l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内部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平衡与协调,形成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的病理状态。(一一)阴阳失调与发病:阴阳失调与发病:(二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阴阳

5、盛衰与寒热变化: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胜则热;阴虚则热 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胜则寒;阳虚则寒(三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l亡阴和亡阳亡阴和亡阳:当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脱失或消耗,导致阳或阴的功能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l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所化生而耗竭。“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三、气机失常(或气机失调)三、气机失常(或气机失调)l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的干扰,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l气机失常:气滞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变化。气气逆逆: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 太过

6、,使脏腑气机上逆的病理状态。气气陷陷:指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 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气气闭闭:指气机郁闭,气不外达,结聚于内,出现的突然 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气脱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 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l景岳全书,类经中也记载: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偏也。盖气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则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是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改邪也。”l也就是说,药物各有其偏(毒)性,通过这一特性,

7、可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现象,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而达到祛病之功效。中药治病理论中药治病理论l中药治病的方法大概可归为两类扶正与祛邪。内伤疾病多用扶正法,外感疾病多用祛邪法。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进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l由于中药可以平病性、达病位、修病态、消病因、除表象,故中药就能治疗疾病。l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药性理论。l中药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规律、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等,功能、主治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l四气、五味

8、及归经为中药药性理论纲领部分,功能主治是药性 理论的核心部分。l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有关性质及临床应用后的反应,归纳总结并又不断修改而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中药药性中药药性l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黄帝内经最早明确提出四气,神农本草经补充了平性。l四性是针对疾 病证候的“寒热”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性质,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包括病原体)后所产生的效果中获得的。l四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四性与功效的关联在病性。从本质而言,四性只有寒热(或温凉)二性。凉为寒 之渐,寒为凉之

9、极;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极 。l凡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润养阴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通经 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四气四气l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 味”,内经 则多出淡味,后世又增加涩味。l五味是对药物功效在某种程度上的归纳或概括。l五味始源于口尝味觉,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素问.脏气法时论 最早概括滋味与功能的关系,即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l随着用药经验的逐渐积累,采用了以功能类推定味的方法,如补益多味甘、发表多味辛等。体现药物真实物质的味与反映功能的味 在中药中普遍存在,故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有些混乱。五味五味l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经理论渊源始于内经“五入五走”。归经学说起于春秋秦汉,在金元时代基本确立,明清时代渐趋完善。l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从药物角度讲,它对作用部位有高度选择性;从机体角度讲,其病所或靶器官对药物有高度敏感性。l中药归经根据作用复杂程度,可为归一经或多经。同为甘温药,有归一经(肝 经),如月季花归肝经;归二经(肝肾经、肝脾 经、肝胃经、脾胃经),如 海马、杜仲、沙苑子同归肝肾经;归三经(肝脾肾、脾肾大肠、肺肾胃、肺肾大肠经),如菟丝子归肝脾肾经。归经归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