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项目院2020 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烙铁画技法与创新研究(SK2020A0289)。作者简介院孙境泽(1992-),女,吉林桦甸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管理。收稿日期院2023-03-14新时期乡土题材国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塑造孙境泽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00摘要:不同时期,中国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浓厚人文特征的写实主义乡土绘画兴起,艺术家塑造的农民形象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从之前的模式化、单一化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温暖平淡、勤劳朴实、坚韧不拔,并且融入艺术家丰富的审美理念与理性思考。结合乡土题材国
2、画的创作历程,分析笔墨语言的重新建构,探究国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以期推进我国乡土题材国画作品的现代化发展。关键词:乡土题材;国画作品;农民形象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23)03-0090-03农耕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根基,对于画家来讲,农耕文明、乡村文化、农村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是画家创作的“素材库”。乡土题材国画主要指艺术家对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尚、地方习俗、风土民情的真实情境的艺术再现,拥有鲜明的时代性、抒情性、叙事性及文化性特征1。在不同文化与时代背景下,国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充分探究国画中的农民
3、形象塑造内涵,需要对农民形象的创作历程有深入、全面的认识。1 新时期国画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发展历程20 世纪 80 年代是“主题重建”的关键时期,是提倡人道主义与人性尊严的特殊时期,绘画逐渐成为画家抒发情感、表现个性、安顿灵魂的重要手段2。在新时期背景下,艺术家直面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新领域及新思路,积极投入到乡村题材中国画的创作中,并吸收和借鉴文化成果,寻找中国画创作的新技巧,推进中国画的健康发展。追求生存本质的审美理念是我国画家回归人性、追求真实、回归现实的价值追求。当时的画家对乡村居民的情感是真挚的,他们歌颂农民、赞美乡村、怀念田园生活、眷顾农民的情感,并悲悯和同情农民
4、所经受的苦难生活。当艺术家将这些情感通过传统笔墨抒发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在该时期,拥有影响力、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刘金贵、王炳炎、陈白一、何家英、王有政及刘文西等人,他们所创作的乡土题材中国画情感真挚、写实细腻、惟妙惟肖并且富有时代特征。20 世纪 90 年代是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文人画”的发展,带动了“笔墨问题”的理性研究,引起了学界对笔墨问题的广泛思考。真正将笔墨的论争推向“顶峰”的是“笔墨等于零”的学术讨论。吴冠中指出,脱离画面的笔墨其价值为零。张仃认为,中国画的要素有很多,但基本的一条是“笔精墨妙”。如果中国画要想继续发展,就要守住“这个底线”。以上关于笔墨价
5、值的探讨,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乡村题材水墨画现代化发展的走向。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西方美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开始与传统国画理念发生冲突,两者在笔墨问题上针锋相对,当代笔墨在打破学院派笔墨与传统笔墨的前提下,形成了新的笔墨模式或范式。20 世纪 90 年代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断冲击着乡村生活的表现形式,造成了乡土精神的弥散。中国农民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熟悉的家园已经难以追上时代发展的“变化”。因此,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探寻生活的新出路,这便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2023 年 6 月普洱学院学报Jun.2023第 39 卷第 3 期Journal
6、 of Puer UniversityVol.39No.390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乡土题材国画的表现形态、艺术理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很难在乡村社会中寻找到美好、温馨的画面,进而导致乡村题材国画出现没落的迹象。虽然该时期的乡土美术并没有回归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高峰,但画家却依旧坚守内心的情感,以乡土绘画作为艺术创作的根基,将现实生活中的乡村问题作为创作新方向,使作品拥有较高的思想性。2 新时期乡土题材国画笔墨语言的重新构建2.1 视觉形象在当代人物画重构的过程中,传统的构图与造型方式限制了画家的思维模式,将创作视角禁锢在旧的框架中。在西方绘画形式的影响下,乡土题材国画作品逐
7、渐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让画家逐渐摆脱了传统绘画“因循守旧”的困局,为国画创作带来了更多的“或然性”3。农民形象的笔墨语言在汲取西方思想或观念后,对传统模式进行了重组,并将“形式构成意识”渗透到造型与布局中,使作品呈现出新的风貌、新的语言及新的内涵。作品的视觉形象逐渐摆脱了传统以写生为主的塑造形式,将图像打乱,形成以点、线、面为主的绘画语言。这种思维转变,形成了黑白灰的绘画风格,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理念更好地传达出来。陈钰是我国乡土题材国画的重要代表,他吸收了西方版画的表达方式,通过黑白对比,强化了作品中面、块、线之间的关系与架构,用对比、变化、加法对笔墨的“以一当十”及“计
8、白当黑”的思想进行解构。例如 天籁 便用点线、黑白的框架与对比,以及繁密的线条,营造出神秘的视觉感受。但在整体的线面、虚实、干湿等笔墨关系上却得到了强化,让作品在体现西方艺术创作理念的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笔墨的味道。2.2 墨分五色中国画在运用物象墨色上,讲究对“明度”的运用,通过“以墨代色”的方式表现“客观景物”的丰富色彩,使创作者真挚的情感得到更全面地抒发4。画家可以结合主观需求来调整笔墨色彩,通过对主客观的结合,实现客观事实与主观思想的平衡。正因如此,在西方部分先进艺术思想传入我国后,以墨代色的理念依旧得到保留,画家以墨色来象征物体的黑白与明暗。在理论研究上,墨分五色,是指清、淡、重、浓、
9、焦。画家创作的水墨画应体现出墨色的丰富性、层次性及变化性,以此达到画家所追求的“墨韵”效果5。在新时期,人物形象是依托墨色的变化来体现结构与光影的关系。这就要求“墨色表现”应有视觉张力、节奏性以及起承转合的作用。当代画家有意识地运用“墨色五分”的理念,重构墨色结构。晁海很多的作品,都运用到“墨色五分”的理念,使人物形象浑厚有力,生动形象。远远看去,其人物、景象,好像都被墨色混在一起,分区与明度都没有界限,物体与笔墨的关系也相对模糊,但却能够将画家的思想、情感全面地表达出来。随着我国画家对笔墨语言的深入探究,逐渐认识到“墨色五分”的局限性,并在西方语言的支持下,对以往墨色手法进行创新,使其更具写
10、实主义及表现主义的意味。2.3 用墨加法水墨画自古就有“密体”和“疏体”之分,并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并确立了水墨画在笔墨与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水墨画追求留白。留白主要指一种审美风格,追求画面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相互融合,即通过寥寥几笔营造出氛围浓厚的意境来,给观众以无限的憧憬和遐想。留白的运用为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乡土题材国画中,人们能够看到很多画家都在笔墨语言中运用“加法”。画家周京新打破了传统以线造型的塑造窠臼,追求在笔墨语言上独辟蹊径,提出了以墨造型的新范式。这不仅使水墨画的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也使造型和笔墨更全面、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在 陕北老人 作品中,
11、笔墨将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全部抹掉,映入眼帘的是对笔法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这种笔墨看似重复繁琐,却违背了传统的留白理念。然而,每一笔都对人物塑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人物结构与体积更加和谐、生动、具体,使笔墨线条富于变化,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视觉冲击力更加震撼。在王晓辉的作品中,笔墨语言中的“加法”与西方写实主义的细致笔触相融合,让农民形象塑造更具层次性、生动性。例如在 乡民系列 中,他采用满铺笔墨的方式,填满画面的空白,并使人物占据画面的整体,突出对细节的“刻画”。在背景部分,他却采用“淡墨”“清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光影的应用,让人物更具立体感。3 新时期乡土题材国画中农民形象的塑造3.1 坚韧
12、不拔的形象李伯安的 太行人,描述的是生活在太行山上的男女老少生活的情景。画家通过丰富的线条与大块的墨色表现出农村居民和睦融融的场景,其中妇孙境泽:新时期乡土题材国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塑造91女和儿童的面孔温暖融合,男性农民的面庞冷峻坚毅。他们双唇刚毅、颧骨突出,棱角分明,脸上的皱纹诉说着田间劳动的艰辛。与粗糙面孔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健硕的身躯几乎全面呈现在画面中,“脚立地”“头顶天”,使农民“坚韧不拔”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暗示出农民与自然环境斗争的坚韧意志及无畏精神。画面着色以泼染的灰白黑为主,加以“红色”“橙色”的点缀,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及视觉冲击力。李伯安创作了大量的乡村题材国画,从版画中汲
13、取“线条灵感”,从雕塑中借鉴“写意力量”,并将多种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融入到中国画创作中,向大众传达出农民顽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他认为:“在那坚韧不拔的太行人身上,我能看到中华民族的风骨,我的情感和思想也得到了升华”。他将生生不息的农民精神进行具象化表现,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将华夏儿女的精神、风骨及生命激情,展现在大众面前,使人的心灵得到震撼。而他从画面布局的角度对农民形象的塑造中,大量采用了“留白”技巧,通过寥寥几笔的点缀,让“山”在画面中的“高度”低于人,突出人的高大形象。通过视觉符号的巧妙融合,“笔墨加法”的应用,使人物坚毅的性格,活灵活现,直击人心。3.2 平和温暖的
14、形象王有政在 悄悄话 中描述了一个小女孩趴在爷爷身后,说悄悄话的情景。小女孩挎着书包、拿着通知书,戴着红领巾。而爷爷坐在凳子上,叼着烟斗,包着白方巾,身体向小姑娘靠拢,脸上满是和蔼慈祥的神情。背景处,角色的影子,表明阳光正洒向窑洞,树枝开满了很多了花骨朵,说明人物所处的季节是春天。母鸡带着小鸡啄米吃,树下的杂物,这些都透露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画家非常注重对环境氛围、角色形体及表情的刻画,并在笔墨语言上实现了西方写实与中国写意的有机融合。例如窑洞树木都用淡漠,寥寥几笔,营造出轻松、惬意、充满阳光的环境氛围。而通过对角色的写实表现,作者将角色的温暖平和的神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让人物勤劳质朴的情
15、感跃然纸上。此外,作品还有大量的留白,例如小鸡啄米的部分便留有大量的空白,尽管没有对窑洞外的场景进行细致的描述,却能让人产生遐想。王有政的作品虽然没有庞大的叙事和伟大的人物,但他笔下的农民永远都是温暖的、平淡的、朴素的。他长期深入农村生活,通过体验、观察乡村角色,使他的农民形象更加真挚、更加细腻。但在部分作品中,能通过对人物背景的简单勾勒,衬托出角色的勤劳、温暖及平和,让农民形象塑造更加深入人心,真切自然。3.3 勤劳朴实的形象刘西文创作的 沟里人 描绘了三代农民在田间劳动的情景。画面左侧的晚辈与父辈正视前方,画面右侧的祖辈对着画面外微笑,与左二人稍有距离,三人都驼着背、弯着腰,背着满满的稻谷
16、。从人物形态的角度出发,祖孙三代依次是孙子高、父辈次之,祖辈最次之,所扛的稻谷也是孙辈最重祖辈最轻。从孙辈的稻谷阴影处能看出三人所背谷物的重量。画家虽然“实写”父辈与祖辈的稻谷,但没有具体画出孙辈背负的谷物。观者可以从谷物的轮廓、阴影处,认识到孙辈所背谷物的沉重。因此,从祖孙三代的弯腰程度、谷物重量等方面,人们不难看出陕北农民所体现出的勤劳朴实精神。在“物象”处理上,刘西文通过丰硕的稻谷,晴朗的山景,表现农民丰收时的喜悦。特别在山景刻画上,左侧的山峰和树木虽然只有一角,刻画幅度也比较小,但通过对阴影的运用,可以让人感受到“阳光”,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祖孙三代的喜悦。尤其是祖辈看向稻穗的笑容,
17、更能让人感受到农民勤劳耕耘后,获得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刘西文在其他绘画创作中也充分应用了景物来塑造和刻画角色,并将传统写意与西方写实结合起来,提升绘画作品的层次性。作者淡化了传统笔墨手法,突出了人物、景物的“细致”,使画作的情感氛围更加浓厚。4 结语在新时期,乡村题材国画中的农民形象塑造逐渐从单一化、模式化转向为多元化,笔墨技法不断融入了西方写实主义的技巧,并在笔墨语言的重构下,进行了深层次的发展。即通过对坚韧不拔、平和温暖及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进行塑造,将农民的情感与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传达出我国新时期下农民的生活境况及精神风貌。参考文献院1王鹏.20 世纪以来中国画女性形象的塑造J.中国文艺评论,2018,(10):63-76.2朱建伟.中国画创作中延安红色主题形象的塑造类型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04):80-82.3梁江.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理论探讨之七民族精神:60 年中国画的魂魄J.美术,2009,(10):88.4张丽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新故事、新农民、新史诗J.长江文艺评论,2022,(01):18-25.普洱学院学报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