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2)》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验收结果:
合格/需完善
时间
分管领导
课时
1
第 9 周 第 2 课时 总第 30 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一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同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立方根的概念解决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在练习中,对发生的错误做具体分析,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和拓展新知这一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立方根是如何定义的?立方根有哪些性质?
.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2)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3)0的立方根是0.
学生思考并回答: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称数a的三次方根.)
用数学式表示为:
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或称x叫做a的三次方根.
二、自主探究
.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读作“三次根号下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注意,在前面我们学习平方根的表示方法说过当根指数为2时可以省略不写,现在是立方根了,这个根指数3是绝对不可省的,否则就会与平方根混淆了。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总结,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
教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碰到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在进行适当的探讨后,利用谈话讨论的形式进行解决。
三、尝试应用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解:(1)∵ (-2)3=-8,
(2)∵ 23=8,
学生思考片刻,然后进行抢答,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
四、补偿提高
求下列各式的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最后学生上台讲解。
教师给予评价。
五、拓展延伸
必做题:课本80页第2题和第5题
选做题:课本80页第7题和第8题
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尝试应用
四、补偿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