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1. 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 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 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 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 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 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 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 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
单元总体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确定列或行是0的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基础。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需要2课时。
用两个数确定物体位置(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一课时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2~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1.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知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
教具:
电子自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中国“神舟”六号安全返回,在茫茫大草原上如何找回返回舱的?电影院内几百个座位,怎样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学过今天的知识,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一起探索“确定位置”。
二、 在已有知识上探索新知
1.自板课件出示座位图,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小明同学的位置。
2.学生汇报
3.统一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观察的方法不同,对一个具体位置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为了便于交流,人们通常规定:竖排位列,横排为行,站在观测人的角度上,从左到右数出列数,从前到后数出行数,习惯上先说列后说行,请你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出小明的位置,选择三个同学的位置写在黑板上。
4.介绍数对
数学经常用符号表示繁琐的文字描述,请同学们自学P2,找到简洁的方法,也就是数对,自板课件出示写数对时应注意的问题:用括号,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在前,行的数在后。
5.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
6.课件出示
指(5,2)是谁的位置?(2,5)是谁的位置?(5,2)和(2,5)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的位置一样吗?
如果一个班最后一名学生的位置用(7,7)表示,这个班有多少人呢,为什么?
7.简化成方格图
如果把每个同学的位置看成一个点,用竖线或横线表示列或行,我们的座位示意图就变成了这样(课件出示方格图),这也更接近于中学我们要学的直角坐标系,但它和直角坐标系还有区别,暂时我们把它叫做方格图。
请学生在自己的方格图上描出下面各点:
A.(7,2) (7,3) (7,5) (7,7)
B.(3,8) (4,8) (6,8) (7,8)
C.(1,1) (2,2) (3,3) (4,4) (5,5)
你发现了什么?
8.自学完成例2
如果出口是(0,0),出口在什么位置?
0既是起始行,也是起始列。
三、 生活中的数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老师介绍棋盘和地球仪经纬度。
四、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快乐吗?
五、 课下作业
1. 利用数对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图案。
2. 查找有关象棋知识,完成P4 1,2.
六、 板书设计
确 定 位 置
列 行 数对
第2列 第3行 (2,3)
第3列 第4行 (3,4)
第4列 第3行 (4,3)
第二课时 确定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能把一个平面图形平移后,说出其顶点的位置,能用两个数据确定一个点,并连出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方法:
对比练习,自主探究。
教具:
电子白板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课件出示)
(1)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 )往( )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用( )个数据。
(2)在方格纸上,数对(4,0)中的0在起始( ),(0,4)中的0在起始( )。
2、在方格纸上,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点B 的位置是(5,3),点C的位置是(2,1)。则点( )和点( )在一行,点( )和点( )在一列。
3、育才学校周边建筑物示意图
(1)用数对表示出图上4座建筑物的位置。
( 2 ) 在图上标出下列建筑物的位置
法院(1,0),漯河小学(1,2),联通大厦(0,0)
(3)从方向上,房管局在育才学校( )边,漯河小学在法院的( )边,联通大厦在育才小学的( )方向。
4、下面是某地区的示意图
( 1 )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的位置。
(2)学校的位置可用( , )表示,它在小贝家以( )的( )米,再往( )的( )米处。
(3)医院在体育馆以东600米,再往北400米,在图中标出医院的位置。
5、填空
小刚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他的位置向后移动2个位置,小刚现在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可用数对表示为( , ),再向右移动3个位置,可写为( , )。
6、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一第6题的第1问。
让学生写出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位置,并让学生寻找规律。(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图形左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变。
学生写出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位置,并总结规律。
7、拓展练习,探究第8题
(1)、学生仔细观察,第8题的图,弄清题意。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生总结:通过用数对编号来解决问题。
(4)、学生编号,全班交流。
8、联系生活中围棋的棋盘及地球上的经度,纬度。
三、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7题,第5题。
课外实践作业:学生每人发一张方格纸,设计本班的座位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