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河的治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黄河的源头至中游的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黄河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2、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请一学生朗诵《黄河颂》
“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黄河——举世闻名的“害河” 宣读史料记载:解放前的2000年间,黄河溃堤决口1591次,较大改道26次。提前看黄河泛滥图,北面殃及海河,经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夺谁入江,这条变化无常的大河,滚滚浊流不知冲毁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
3.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二、中国第二长河
1.读“黄河水系图”找出:
(1)发源地;(2)流经省、自治区;(3)源头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划分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5)注入海洋。
2.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 建议:“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3.通过对比,完成“想一想”一题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2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2大河?[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三、母亲河的奉献
1.指中国地形图 提问:你记得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干旱区]你还记得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
2.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 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黄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现出生机,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建国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设施的引黄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粮基地。至于华北平原一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近代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啊,黄河,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