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本节内容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如何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为后面的《免疫》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本节知识点明确,但名词较多,而且也比较抽象,根据《课标》的要求,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
(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病人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因为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保护自己。)
(2)难点:传染病的病原体。
(因为传染病的病原体绝大多数是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病毒,对于尚未立微观思维的初中生来说,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见性。)
二、 教法、学法的确定及依据
教法: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的直观教学。
学法:观察、分析、讨论,综合归纳。本节课。
(我们所教的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多数对学习没有兴趣,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动手不动脑。根据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 教学准备
师:(1)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的图片.(2)病原体的图片.(3)制作传染病三个环节的幻灯片.(4)有关艾滋病内容的图片.
生:预习课本,完成P68的表格。
四、教学课时:
本节课安排1个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发表对健康的看法,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健康,引出主题
(二)新课学习
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课前完成的表格,初步认识传染病及其特点: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传染病的病因及类型
(1)播放有关病原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病原体引起的的传染病是什么
传染病有三类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因此传染病相应地就有三种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
传染病的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
(2)学生举例补充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并尝试说出引起它的病原体。
(图片可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病原体是抽象的概念。举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阅读课本P69的“资料分析”,并对P70的问题进行讨论
(2).播放幻灯片,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播放幻灯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概念,尤其要区别病原体和传染源,并且认识不同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用“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为例,因为此病是对学生们影响非常深的传染病,吸引学生,同时激发学生思考。)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观察分析课本的图片资料,归纳出预防措施的三个方面,并利用图片适时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
(2)结合身边的实例,当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时候,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哪一方面?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也是本节的重点,结合“甲型H1N1流感”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预防的重要性。)
(3)举例说出对于不同的传染病分别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主要应该抓住那个环节?
(通过此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并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
5、艾滋病
(1).提供给学生一些艾滋病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是什么?
(2).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艾滋病也是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讨论:假设你的亲人或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你应如何和他相处呢?为什么?
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4)师及时点拨,播放图片,使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在此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人的情感,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小结及练习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并归纳本节重点,师引导帮助识。
一、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
1、传染源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你对传染病有了怎样的认识?我们该怎样从实际出发预防传染病?)
(通过此问题提升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并联系实际力让学生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
(3)课堂练习
(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的知识。)
(四)课外调查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的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分析和建议,进一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