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数据、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重点难点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入新课播放小品超生游击队,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在谁?2.人的性别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学生欣赏小品,思考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激发兴趣。展开过程,探究新知过渡:在1902年,科学家就对男性和女性染色体差异进行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什么?阅读教材P39的内容。思考:男、女染色体有什么差异?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2.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3.图中的Y染色体和X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1.怎样表示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2.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种精子,女性有种卵细胞。思考: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阅读教材回答思考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3、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突出重点,建构“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过渡:那么,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呢?【播放视频】 人的受精过程思考: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那么这个细胞指的是什么呢?2.男性排出的上亿个精子中只有两种(含 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且数量相等。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是 ,各占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下面的模拟实验打下基础。【设疑过渡】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多子女的家庭男孩和女孩的比例不是11的情形
4、,有的甚至全是女孩或全是男孩。下面我们通过模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1方法步骤,并思考:1.黑、白围棋子各代表什么?2.实验者从盒子里拿棋子时为什么不能挑选?3.两位同学分别从盒子里拿出一枚棋子,然后组合在一起,这模拟什么过程?两枚白棋子代表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的胎儿性别是什么?一枚黑棋子和一枚白棋子代表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的胎儿性别是什么?4.为什么要模拟10次?5.如果要使模拟实验的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应该怎样做?组织小组开展模拟实验并统计:模拟次数12345678910合计黑白(男)白白(女)结果:本组的男女比例为,全班男女比例的平均
5、值为,接近。总结: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解释: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而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出示男女比例失调的资料及其带来的危害。小组合作,完成模拟实验。汇总结果。体会,感悟。从理论上建构“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教育。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对本节形成整体认识。效果检测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达标检测并及时互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板书设计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一、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差别男:22对+XY(性染色体);精子:22条+X 或22条+Y女:22对+XX(性染色体);卵细胞:22条+X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