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490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第 30 期 239 教 育 论 坛 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策略 李辉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春荣镇新庄小学 甘肃庆阳 745211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城镇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虽然解决了城市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但农村也面临着青年人外出而导致的隔代教育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也有了更多的思想重视,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的策略与方法。关键词: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 引言:近年来,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日益普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

2、的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加剧也影响了农村的高质量发展。青年人的外出打工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生活压力,但同时家庭教育问题也更加的凸显。一、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改进必要性 在农村地区,当父母外出打工时,孩子的教育问题由爷爷奶奶承担,但该种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临时监护人缺乏相应家庭教育认知时,家庭教育的不科学、不专业会影响到农村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近年来,国家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并开展专业指导,使得家庭教育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当前针对于留守儿童提出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既颁布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提出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指导政策,全国妇联以及农村工作者

3、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也提高了隔代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可。同时,民政局联合各部门所开展的专业针对性指导活动也推动了家庭教育的专业化规范性。但是,在人们对于教育问题有着更高思想重视的基础之上,仍然面临着隔代教育质量不佳的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既会面临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而导致的价值观念偏差,也会面临由于缺乏情感交流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当家庭不重视时,留守儿童需要自行面对多元化的生活问题,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当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多元化问题,导致了儿童社会问题的高发。隔代教育所导致的道德水平、科学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孩子对于学习、对于社会的认识,因此为了提高农

4、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规范性,要立足于新时代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现状,基于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家庭教育方法,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民生问题之一,既要为儿童提供专业的教育,同时也要针对于教育群体以及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探究家庭教育高质量开展的对策与方法。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过于溺爱、缺乏情感交流以及缺少思想重视的问题。(一)过于溺爱 虽然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农村地区受到人们思想认知以及文化水平的影响。部分参与隔代教育的家长并不能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将

5、教育单纯的理解为知识传输而忽视了更高层次的身心健康发展,则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在农村隔代家庭教育中面临着溺爱过度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代为监管,老年人在对于家庭教育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知识储备与当前的时代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隔代亲属对于儿童进行管教时,可能由于过度的关爱与关心而出现溺爱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缺乏管教与干预的成长环境下,可能出现道德水平严重滑坡的问题。农村隔代家庭教育中放养以及溺爱是两种最为普遍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则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后续成果之一,课题鉴定证书号为 GSGB2022J2915。作者简介:李辉,男,1

6、976 年 7 月,汉族,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大专、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隔代家庭教育。2022 年第 30 期 240 教 育 论 坛 的类型。放养型更多的是由于家长对于教学的不理解,其所理解的家庭教育观念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思路为主,并未考虑到时代的教育新变化。当亲属忽视了对学孩子正确的身心引导和行为干预,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上的以及认知上的冲突错误。同时,部分隔代亲属在开展家庭教育时,考虑到孩子的留守问题,认为孩子在成长时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隔代亲属更加倾向于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未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干预时,孩子可能会产生不良行为。作为监护人要对于儿童进行及时的道德引

7、导,但隔代亲属的教育观念与时代的教育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当出现问题时,以孩子年幼为借口,放任其不良行为的发展,会使得孩子产生较大的成长问题。(二)缺乏情感交流 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缺乏情感交流的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缺乏长时间的沟通与相处,对于父母的依赖以及认可水平都较低。隔代亲属作为留守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家属,儿童对于隔代亲属有着情感上的依赖。但是,隔代亲属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存在着关爱不足的问题,其虽然可以满足孩子的日常需要,但却忽视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隔代亲属与留守儿童之间,年龄以及时代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代沟。当亲属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时,儿童缺乏心

8、理上的关爱和情感上的认同,可能会导致资本敏感性格的形成。在农村地区,大部分留守儿童能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极为短暂,当父母需要外出打工,孩子与父母之间迫不得已分别时,留守儿童会出现不舍以及情绪消极的现象,但是,一般隔代亲属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时,生活中的缺乏关爱会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在农村地区,部分隔代亲属虽然承担着家庭教育的职责,但由于其本身也有着极为繁重的生活负担,因此,也难以非常精准地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隔代家庭教育中缺乏情感交流的情况极为普遍。儿童在需要成长关爱的时,未体会到相应的陪伴与理解会影响到儿童的自我认知,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部分隔代亲属对于心理问题也缺乏思想上的关注,即使发现

9、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但也并未重视这一类型的成长问题,家长未采用合理的手段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状态,也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消极情绪、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产生敏感、安全感缺乏等多元化的问题。(三)思想不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面临着思想不重视的问题。分析当前农村地区的隔代长辈对于儿童的教育行为可以发现,有着由于自身的家庭教育知识储备以及能力限制而带来的问题,也有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而出现的舍不得管的情况。同时部分隔代亲属也面临着不好管、不愿意管的问题。虽然在农村地区,隔代亲属承担了家庭教育的职责,并对于留守儿童开展养育行为。但隔代亲属与父母毕竟是不一样的,因此大部分留守儿童对于亲属的认同

10、与认可也较低,而留守儿童多元化的成长问题也反映了隔代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虽然有长辈抚养教育管理,但隔代家庭仍然无法满足孩子所需的情感关爱。同时,大部分承担家庭教育的隔代长辈也存在着对于家庭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家庭教育作为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家庭不仅仅承担孩子的衣食住行,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及心理。当前隔代家庭教育中,祖辈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其对于家庭教育这一专业行为缺乏科学的理解。当长辈专业知识缺乏时,在开展教育管理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极为复杂的成长环境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更加的突出,当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但隔代家庭教育质量无法显著提升时,留守儿童的不稳定状态也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带

11、来了较大的隐患。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解决的对策(一)国家加强教育扶持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仅仅是某一个家庭、某一个家长的问题,其更多的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所导致的。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因此从国家的层面,要关注留守儿童,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由父母来承担家庭教育剧职责。因此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分离而导致的隔代家庭教育现状的改善需要从国家层面,探究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我国实行户籍制度,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在城市环境下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有着较大的差

12、距,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参与工作之后,城市的收入难以承担家庭的支出,因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难以将孩子带到身边自行抚养。这类问题的出现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国家要重视留守儿童,根据当前的劳动力流动现状,及时的优化政策,调整人口管理制度,尽可能通过儿童进城与父母共2022 年第 30 期 241 教 育 论 坛 同生活来解决留守儿童这一民生问题。国家要针对于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从根源入手,尽可能借助于政策,为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提供条件。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就近就业减少父母的外出打工行为。国家要对于留守儿童有着更多的关爱,同时也要针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运用社区以及学校等多元化的指导资源,增强

13、对于隔代亲属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隔代亲属的教育规范性。(二)发挥学校教育优势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在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家庭教育剧质量难以保障对于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农村特殊的教育背景下,要重视学校这一教育主体,通过学校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责,进而改善生存环境。未成年人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当亲属难以提供有效的教育时,学校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首先学校要针对于班级学生的现状,对于其家庭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针对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教育辅导。当发现留守儿童存在成长问题时,通过学校及时的干预,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学校既要注重留守儿童

14、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要积极与监护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家庭教育仍然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校要发挥主阵地的教育职责,也要通过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进而增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与认可。大部分隔代监护人时间有限,道德水平、知识储备也较为有限,学校要通过与监护人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监护人对于儿童的行为状态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形成相互联动的教育模式。学校为了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安全,可以适当的延长学生在校时间,通过学校承担主要的教育职责,使留守儿童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成长与学习。(三)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要从根源出发探究,减少父母与儿童分离状态的社会政策,同时也要从承担

15、家庭教育的主体隔代亲属入手,通过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以监护人观念的扭转、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有效地改变监护人的落后观念,学校要主动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也要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通过父母指导隔代亲属开展教育,父母借助于电话、互联网等多元化的手段,与儿童进行日常的沟通,减少由于父母外出对于留守儿童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通过隔代亲属对于孩子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教育提高思想重视,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隔代亲属对于家庭教育缺乏思想重视,在家庭教育时也存在着错误的方式方法。因此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的道德规范,促进隔代亲属之间的情感交流,首

16、先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视频资料,从儿童这一主体出发时,增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的现实状态,选择适合当前教育阶段的优质教学资源。低年级的儿童可以利用德育动画视频,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推荐优质阅读资料,使儿童逐渐建立起正确的社会认知,以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也使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其次,为了解决隔代亲属间情感交流不足的问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手段,通过远程心理咨询以及多元化沟通手段,加强对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隔代亲属本身存在着年龄代沟问题,因此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心理交流活动,通过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密切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为儿童的情绪舒缓状态转变提供条件,也通过更加多

17、元化的教育行为,尽可能使留守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四、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生存环境差、教育环境差、心理问题频发的成长问题。由于隔代家庭教育时,监护人年龄较大,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变化缺乏思想重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缺乏正确认知时,家庭教育质量的低下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于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现状,有必要探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与方法。参考文献:1王小龙.新时代下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状况与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2王永吉,张虎婷.新时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研究J.新课程,2020.3张丽英,赵彩芸.谈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带来的影响.4苏妍.隔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4X):1.5马金梅马冬梅刘小文.农村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应 对 策 略 J.山 海 经:教 育 前沿,2021,000(014):P.1-1.6赵芳.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