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356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前沿聚焦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沈丽飞摘要:我国新文科建设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新文科建设中法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须通过多学科的交融和碰撞,深入解读法治理念;倡导新文科思维导向,践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理念;以社会实践为导向,推动法学期刊自身建设的全局性、本源性、科学性发展;注重多学科的多元对话和融合,加强法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同时,法学期刊在选题、研究方法、文章总体评价上应有所突破和创新,数字化路线、特色法学期刊品牌建设、复合型法学期刊人才队伍培养是实现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新文科建设;法学期刊;话语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D92

2、2.1一、引言2021年5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人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和社科学术期刊的殷切期望,也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高质量学术期刊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社科理论界和社科学术期刊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增强中国的软

3、实力。法学学术期刊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不断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积极回应时代问题,加强本土化的理论和学术建构。自2 0 1 8 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发文献标识码:A展新文科建设以来,其理论建构与教育改革实践成果斐然,已经成为引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举措。其中,“新文科”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人文社会学科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回应。新文科建设要求以实践为导向、鼓励学科间交叉融合、走出中国特色的文科发展道路。新文科建设是以优化文科学科思维为出发点,基于问题导向,主张文科内部

4、之间、文理科之间的学术、教育融合,最终辐射至国家主要学科体系的重大战略改革。新文科建设在法学研究领域既包括人工智能、可视化分析等信息技术成为研究方法,也包括基因、专利、区块链、金融等农学、医学、工学、理学以及其他文科与法学的交叉领域构成的研究范围。我国法学领域的新文科实践由来已久,早在1 9 9 2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具备理工科学科背景是其报考条件之一,同时出现了“双证律师”,即具备律师执业2023.853文章编号:2 0 9 6-59 8 2(2 0 2 3)0 8-0 0 53-0 6证与专利代理师执业证并在可以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的律师事务所执业的律师。此外,各个高校

5、开设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成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新文科建设对于法学期刊的发展而言,为法学期刊实现法律社会化提供具体渠道,要求栏目策划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选题、栏目策划、评价原则,学术创新以人民性、科学性、新颖性为主要评价因素。本文以上述要求为方向标,为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期刊的发展进行理论论证,提出建设要求以及现实路径。二、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期刊建设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法学学术期刊作为文艺作品评论和法学学术研究的发表交流平台,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的法学学术期刊近年来成绩斐然,已经打造出一片培育思想的沃土。深人研究和

6、分析法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经验,促进各法学学术期刊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必将有利于法学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第一,紧跟时代步伐,锻造中国特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支持与正当性检验。新文科背景下的法学期刊,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常态,基于共享概念,在对理论建构、解读的过程中,及时提出反思与批判,确保法学研究经得住科学推敲。其次,提高效率,为依法治国实践节约时间成本。法学期刊作为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法律与科学等价值之间利益均衡的主要研究阵地,在以往法学家单独论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意见,不仅避免脱离实践,更减少了人民因制

7、度变革所付出的代价。再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法学研究始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跨学科的解读,将法学成果大众化,让法学成果被人民所知,法治实践为人民理解、满意、拥护。第二,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为指导,开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期刊发展道路。实践是理论之源头,理论是实践之总结,创新是理论之精华,这些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本质特征,也是推进我国法学期刊前进的正确道路。法学54社会科学动态期刊作为我国法学研究领域的高地与前沿,兼具分析、预计未来法学理论研究趋势的功能。在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期刊需要不断提炼与深化研究内涵与外延,创造出实践性与科学性兼备的研究范式;借鉴国外制度、创新本国制

8、度实践,以最新的法治实践方能彰显法学的实践性特征,法学的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对话,现代法学的发展衍生出法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思维交流。中国法学的发展需要与时代共舞,法学期刊在坚持新文科建设的旗帜下,坚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努力锻造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贡献实践经验。第三,推动多元学科对话,为建构新法学知识体系提供理论资源。其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法学期刊,应以实践为前提,推动法学期刊自身建设的全局性、本源性、科学性发展。首先,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形成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法学期刊在此之下深化以人民需求为思维导向,新的研究成果在法学

9、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下涌现出来,既丰富了法学体系的内涵又为依法治国提供长期稳定的法理支撑。其次,法学期刊作为法治理论高地,对我国法治实践的反思、批判在此不断涌现,法学期刊身处国家法治研究的前沿,深刻阐述当前法治实践本质问题。再次,法学期刊染法学融通性研究氛围,以科技法理、生态法治为先导,以时代价值为发展取向,以人民需求筛选研究对象,用法学理论作出可行性分析,逐步实现法学家与相关领域学者共同贡献出原创性、科学性的智慧结晶。其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法学期刊,应该推动多元学科对话,加速法学学科体系转型升级。一是法学期刊要以人民现实需求为中心凝练新命题,直面命题老化、概念固化、方法陈旧等脱离实践的问题,

10、避免陷人盲目照搬国外法学理论与制度的困境,不断涌现的新理论将对新型法学研究与教学构筑根基。二是新文科法学建设需要网络、数据、光学、气候、金融、政治、伦理、管理、经济等文理学科的普遍参与,法学内部学科壁垒在新型研究范式下被自然瓦解,封闭性、保守性等我国法学学科发展中的传统弊端在新兴学术领域的环境下也将不攻自破。三是法学期刊作为高校法科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在促进法学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优化法学课程编排、为现有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方向。简言之,法学期刊应该立足实践、去陈推新,促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三、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期刊的建设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

11、论、制度、文化正在不断完善成熟,中华民族即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必将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法学学术期刊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和为民族文化培根铸魂的历史重任,是学科创新的引领者和话语创新的风向标。法学学术期刊应当紧紧抓住当前重要的历史机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学术进步贡献力量。第一,在选题方面,文章的新颖性应当根据法学的人民性与科学性而自然体现,只有具备时代性的选题方能够反映社会现状,作为学科分支的法学在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中具备整体性。法学期刊应不定期展开法治实践总结,深入研判社会发展走向。一是应该发挥期刊与作者的交流优

12、势,指导、引领作者的问题意识、全局意识导向,担负起学者观点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平台作用;以社会期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作者的法治实践性思维,支持学术争鸣,建设优良法学学风。二是既要聚焦国家战略布局,也要听取基层声音,注重读者意见收集,以开放的思想体系吸收各方观点,开拓读者留言反馈渠道,及时对社会热点开辟专栏或专题,在理论交锋中实现挖掘、培养人才的使命。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法学期刊应当注重发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方法论资源,充分发挥我国法学研究业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归纳、总结法学研究和法学期刊的发展经验,提升法学期刊的理论水平。首先,法学期刊需要正确解读中国问题,引领法学交叉学科研究,鼓励法教义学与其他

13、学科相融合,以丰富实践弥补纯粹法学理论的空洞,塑造具备强大解释力的法学方法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打破传统法学研究部门划分,将经济、政治、生态、社会、军事等领域全部囊括进法学研究范畴,立足实践,不断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法学知识,为法治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法学期刊作为学者发表法学成果的关键平台,应在保证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鼓励运用“互联网十平台”、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样本分析,促进跨学科队伍建设,增加研究维度,不断深人研究与揭示真相,既保证学科间思维的顺畅跨越又实现法学研究的科学变革,为法学期刊实现社会价值提供最为牢固的研究基石。第三,在文章总体评价上,强化成果认证综合能力,构建精细

14、化评价体系。法学期刊应弥补我国法学学科、学术、研究体系短板,在向世界彰显我国法学研究本色上贡献出自已的力量。首先,战略意识、系统思维应当成为编辑的普遍要求。既要求期刊编辑自身社会敏感度又应当知悉法律以外知识领域,加深文理研判交流程度,以前瞻性的目光判断研究重点领域,确保发表的刊物兼备理性与温度。其次,法学期刊应当坚守历史唯物主义法律思想,严于律已,塑造权威可靠的法学期刊形象。新文科法学期刊建设应当精确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听取交叉领域专家建议,构成严谨科学的专家审稿制度;提倡法治期刊编辑奉献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期刊阵地意识、斗争意识,时代性应始终作为文章评价的关键要素,监督公共学术市场风气,营造

15、需求导向型背景下的自由、公平的学术研究环境。四、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向法学(理论)期刊的使命是彰显与传播法学领域的学术智慧与识别系统。法学期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界动态,善于发现和提炼问题,彰显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学理性、科学性品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法学期刊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法学期刊秉持政治思维、科学思维和实践思维,加强法学期刊特色化建设和特色栏目建设。第一,秉持政治思维。一方面,法学期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承担起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政治话语进行学术化表达、学理性阐释的使命和任务。这方面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政治法学的独立学术品格。

16、法学和政治学对于政治问题、政治现象研究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是以法学为方法论和理论资源,把党的政治思想、国家的政治主张,通过法学思维方式呈现和发扬光大。从法学角度研究政治,需要加强法理学、法哲学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政治学等视野中的法律问题、法治问题,也是政治法学研究的范围。在这方面,要借鉴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包2023.855括政治哲学、价值哲学、制度哲学等,增强学术论文的思辨性。法学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政治的研究需要范式的革新和提升。政治不是抽象的话题,政治话语下的中国制度、中国法治现代化道路模式等,都不是抽象的命题,它与很多具体的问题相关联。比如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

17、化的命题之于乡村社会,就会有农村、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法律问题、法治问题,乡村经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环境治理、乡村文化治理和社会管理等问题。乃至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命题之下农民民主权利、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农民农村的发展权等,都可以成为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政治命题的切人点。第二,坚持科学思维。“新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具有浓厚的科学性特征。而法学本身是一门科学,法学研究除了要遵守本学科的研究规范和学术规律之外,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也要尊重、遵循自然科学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规律。现在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

18、、区块链、元宇宙、量子时代、生物仿生和太空核能等,这些由新科技、新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相应的法学研究也非常火爆,然而一些研究缺乏公认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基本范畴,概念和范畴比较混乱,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很多文章缺乏一定基础理论支持,有些属于自说自话的评论,鲜有学理建构、论证充分并具说服力的文章。知识不成体系就不可能传承也不会产生价值。因此,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生事物和产物,需要明确界定和揭示并提供一个具有通约性的、能够涵摄基于科技发展共性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同时加强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方面要重提“科技法学”,构建科技法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19、强调了对于新学科、跨学科、新文科等交叉学科当中的学科融合的问题。重提“科技法学”正当其时。其中科技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尤为重要,话语体系是构建学科体系、理论体系的基础平台和空间,没有一个独立的概念和范畴,也就难以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同时,法学期刊要关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在法学领域有一些研究还是落后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比如在经济法学研究中,有些56社会科学动态研究的选题还是以传统的问题为主,而在2 0 2 1 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经济学项目中,可以看到关于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包括数字税收等很多前沿问题。法学研究应该更多关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前沿问

20、题,用法律思维、法治思维、法理思维去研究这些前沿和热点问题。第三,坚持实践思维。实践是“问题意识”的重要来源。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社会热点、法律的适用问题,都来自于司法实践。比如: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2 0 2 3 年已经是第3 5届了,每年投稿千余篇论文。法官的思考大都来自于他们在一线的司法实践,这些问题往往就是法律适用中的难点或者新问题。现在很多年轻学者找不到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也提醒我们需要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包括一些重要的产业大会、行业大会、学术会议,都是我们选题创新的来源。其实,经济领域的行业会议、产业大会往往也会催生法学领域的新问题新概念。法学期刊如果不关注

21、相关行业的研究新问题、新观点,就很难发现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真问题。法学期刊栏目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当下学术研究碎片化、泡沫化、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法学期刊应该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打破知识壁垒,注重方法互鉴,创新研究范式,加强传统学科的转型升级、新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具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五、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围绕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命题,聚焦中国政治、经济、社会

22、文化生活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和制度构建价值的学术论文。既要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等多个维度的中观、宏观问题研究,也要立足当下的微观问题研究;既要反映学界热点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关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既是中国法学期刊的题中之义,也是法学期刊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不懈追求。第一,开辟数字化路线。在新文科背景下,除了要求法学期刊编辑自身素养的提高,法学期刊建设应当践行群众路线,开拓法学期刊社交功能,以读者与作者的参与性弥补期刊编辑能力与精力上的局限性。加快融合发展,重点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坚持一体化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选

23、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同时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支持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开发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等。尽管很多期刊已经在数字化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实际上,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般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至少包括两个阶段:数字化期刊和数字期刊。数字化期刊主要体现为介质多元化、推广网络化和传播立体化,而数字期刊则是一种植根于互联网的全新出版方式,完全脱离纸质载体。现阶

24、段,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实际情况,更多做的还只是数字化期刊的工作。第二,塑造特色法学期刊品牌。目前,我国已有百余种法学专业学术期刊。法学期刊之间应该分工合作,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法学刊物。其一,法学期刊可以依托高校资源,以校内重点学科为起点,挖掘土木、艺术、医学、教师教育、经济管理等资源,强化校内跨学科合作,塑造专精于某一领域的特色法学栏目,作者能在特色法学期刊品牌下实现精准投稿,确保编辑在稿件挑选中能够选到优秀的法学学术成果;其二,法学期刊之间应当击破各自为政状态,编辑间定期交流,总结在类似研究领域内的期刊建设经验,在不同研究领域内部率先形成多元观点沟通;其三,部分法学期刊可以

25、结合自身情况,除了热门研究领域外,开辟小众研究领域板块,避免学术研究同质化,吸引优秀稿件,为年轻学者表达自身法学思想提供新通道,例如在当前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区块链法学研究等热点问题外,鼓励学者结合考古学探究法律史。第三培育复合型法学期刊人才。新文科的“新”表现在学科协同、信息技术融人、人才培养上。落实到法学期刊建设中,要求有一支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刻的法学思维、渊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的编辑队伍。其一,破解传统文理工医农学科划分。编辑不单要具备高水平的法学素养,还要有高水平的学术敏感度,善于挖掘极具实践意义的开拓性选题。因而,法学编辑应当跳出法学甚至是文科视域,主动了解信息技术、生

26、物遗传等当下热门领域或者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条件允许情况下,接受尖端科学领域培训,准确把握意义重大的选题。其二,由于新文科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选题视角,遥感技术、金融科技、物联网等领域正在国家发展中不断建设,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法学编辑的必备要素,例如在涉及到统计学、金融学领域的选题时,编辑应当对数据抓取、可视化分析、计量关系等技术适当掌握。新文科建设要求法学编辑既是法学研究者,也是信息技术学习者。其三,除了短期的基础知识培训外,兼备法学以外的学科背景更有助于帮助编辑避免随入法学封闭思维循环中,确保编辑利用主观能动性在众多来稿中挑选出极具学术价值的好文章。此外,无论是后期的突击培养还

27、是前期的多学科背景,高尚的学术人格是首要前提。在各种信息不断交汇中,吸纳新科技的创新固然重要,坚守办刊为民的价值观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原则。第四,切实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个时代课题。新时代法学学术期刊的特色化发展,应当立足于新时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扎根中国大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方面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应从理论上、学术上发出更大的声音,应更加自觉、自信地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使其与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相适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学术期刊界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法学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28、系和话语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价一个期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能否主动设置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议题,能否善于提炼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标识性概念,从而引领学术潮流,推动学术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学学术期刊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为加快构建中国2023.857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更大贡献。第五,积极发挥法学学术期刊在学术生产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法学学术期刊作为法学学科前沿学术的窗口、原创理论的平台,要起到主体性的作用。一是要努力使自已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前沿;二是要参与组织思想创

29、造,不能满足于成为最后生产成果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而要向前和向上延伸,要参与组织和引导创新。的确,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不是直接的学术创作单位,而只是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展示平台,但并不能由此忽视法学学术期刊对法学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可能发挥的积极引领作用:首先是议题设置方面的引领作用,其次是学者动员方面的引领作用,再次是成果推广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法学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2 0 1 6 年的“517”重要讲话以及2 0 1 9 年两会期间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引,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为已任,通过打造标

30、志性范畴,设置创新性议题,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高端学术期刊品牌和学术专栏,努力做到以学术的方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第六,积极推动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学术体系不断完善以及话语体系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评价体系同样不能掉队,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多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建立起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体系的推陈出新,为众多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人才创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研究环境,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彰显其学术成果的价值。同时,还

31、要建立优秀成果的推介制度,将真正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推广开来,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树立新的标杆。完善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有力保障,法学学术期刊在这一方面的重要使命是守好自已这段渠,尽可能发挥好职业编辑团队和学科评审专家两方面的积极性,严格把好审稿与编校的质量关,以言行一致的实际行动助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六、结语新文科背景下的法学期刊建设,以培育新时代法治人才、传播中国法治声音为根本任务,法学期刊的功能、品牌、编辑队伍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文科法学期刊建设意义深远,但并非仅凭法学期刊甚至是法学学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

32、,更需要顶层设计,在观念转变过程中,人才、技术、政策、资金也需要迅速落实。具体而言,不仅要求具备法学专业与其他领域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且需要相应的期刊交流、宣传、编辑培训、数字化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新文科建设中的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注释: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人民日报2 0 2 1 年5月1 1 日。王林:新文科背景下的国家安全法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情报杂志2 0 2 1 年第1 0 期。许桂敏: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法学交叉融合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 0 2 1 年第7 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3 2 6

33、页。杨寅:法学期刊的学术使命,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参见刘艳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图书与情报2 0 1 9 年第4期。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一一“学术期刊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综述,江苏社会科学2 0 1 8 年第6 期。韩淞宇:“新时代人文社科期刊的使命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人口学刊2 0 1 8 年第6 期。刘仲翔:高质量发展与学术期刊转型:2 0 1 8 年国内社科学术期刊动态盘点,科技与出版2 0 1 9 年第3期。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 0 1 6 年5月1 8 日。参见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新华网2 0 1 9 年3 月4日。作者简介:沈丽飞,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编审,上海,2 0 0 2 3 4。(责任编辑程骋)58社会科学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