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3467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辑录1927年5月至1935年3月间黄文弼两次西北考察前后在多种报刊中相关的报道文字,涵盖黄文弼先后参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绥新公路勘察队的新闻、信函与报告,黄文弼举办讲演以及两次蒙新考察所获古物之参展报道等,为黄文弼与中国西北科考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新闻资料。关键词黄文弼西北科学考查团新闻报道2013年,王新春、郭桂坤曾辑有 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初编)一文(下称 初编),共录有44篇报刊文字。近年来,多种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的不断问世与更新,为重新发现与整理黄文弼的生平线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关黄文弼的更多文字不再被埋没于尘封的故纸堆中,而能更为清晰易读地供研究者所用。辑录有

2、关黄文弼的新闻报道文字,首先为增补黄文弼的生平事迹提供了直接而详细的史料依据,弥补了由于档案资料缺失或尚未公开而造成的信息空白。早在1994年,日本学者土居淑子在日译本 吐鲁番考古记 的译后记中,就已利用 世界日报 1927年的相关报道,简要梳理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从反对瑞典远征队,到成立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过程,可见一些新闻报道的史料价值与档案资料不相上下。其次,报刊中的信函、讲座纪要和访谈文字,虽非直接出自黄文弼之手,仍是源自他的口述或文稿,一些报道的详实和专业程度,已不仅是“兹录要点”的水平,且有部分长篇报道后来也被发表在其它刊物上,文字基本一致,故可推测这些报道更可能是照录了黄文弼所提供的部

3、分文稿,完全可以视作黄文弼的文字。因此,这种报刊文字实际是黄文弼后来的许多研究论文的初稿或早期版本,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黄氏早年学术思考的直接依据。最后,黄文弼的信函、讲演讯息、访谈经历乃至行动日程,都不止一次刊登于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数种报纸上,足见他在民国学界和新闻界之“明星”地位。而同一则报道连篇刊登于不同日期的不同报纸之上,不仅使黄文弼*本论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9ZDA215)阶段性成果之一。王新春、郭桂坤辑: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初编),朱玉麒、王新春编 黄文弼研究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40页。日 土居淑

4、子撰,裴成国译:日译 吐鲁番考古记 译后记,朱玉麒、王新春编 黄文弼研究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74276页。28和他的西北科学考察成果名声在外,也是时人致力于普及西北地域知识、宣传保护古代文化的表征。当然,这种重复刊登的现象,也提示我们需要区分“计划”、“宣传”和“实际行动”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报纸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仅依据一则新闻报道,往往会得出不够准确的时间信息。有鉴于此,本文尽可能多列出刊登相同报道文字的报纸名目,以便更精确地界定事件的时间,不致舛误。本文选择1927年5月至1935年3月间多种报刊中与黄文弼两次西北考察相关的报道文字,予以辑录,并按时间顺序排列。此时段中

5、有部分报道文字已收入 初编,本文不再重复辑录。所录54篇报道文字,均以所注报纸出处中最前者为辑录底本。部分报道文字后来又曾发表在刊物上,本文即从略,俟后续专门整理汇编。其中文字有误者,均以 括注正字;又有标点方式与今不符者,据今日行文习惯径改。中瑞合组西北考查科学团现已订立协定定于八日出发中央观象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内务部古物陈列所、教育部、历史博物馆、北大考古学会等学术团体,前为反对瑞典远征队曾发表宣言,后又与瑞典斯文赫定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已于前日订立协定。中方出席签字代表为周肇祥(中国学术团体为此事曾成立理事会,并推定周肇祥、徐协贞、刘半农、常福元等为理事,瑞典驻京公使为名誉理事)。

6、自协议成立后,中国即推定气象学者詹某、地质学者赵亚曾,考古学者徐旭生、黄仲良,考古兼地质学者袁希渊、照像员龚元忠,及气象学生四名,于前晚与斯文赫定接洽。据赫定谓,伊由十余岁环游各国,现已六十有一岁云。双方经一度会议,即决定本月八日由京出发。兹将协定原文志左:(略)(晨报,1927年5月4日,第3版。大公报(天津),1927年5月4日,第3版。申报,1927年5月10日,第9版)北京西北科学考察团出发各学术团体与赫定成立协议北京通讯。瑞典人斯文赫定,前曾拟组织西北远征队赴新疆等处探险。北京各学术团体以外人年来擅自发掘我国古物之事甚伙,故对赫定此举亦发表宣言表示反对。旋经赫定几度疏通,切实声明彼之

7、目的原为考察中国古文化之遗迹,决无他意,所有掘得古物,概交中国方面保管,并希望各学术团体亦派代表加入,一同前往。各该团体对赫定谅解后,当先组织一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订定会章十四条,呈报外部立案,其第七八两条,即规定外国人欲在中国调查采集时,须订有详明之协定,以不伤害主权、不以物品报酬为原则。嗣乃根据此条,与赫定订定协议,由各团体代表周肇祥与赫定于四月二十六日签字成立。外人方面派十人,各团体方面亦派十人,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定于五月八日出发,其一切费用均由赫定担任。六日,各团体协会即呈请外部,发给执照,协定录文已见王忱主编: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5),北京:中

8、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第525528页。兹从略。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29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以便出发,同时并呈请内、教二部立案。惟因外部方面之执照,至八日始发给,故该团体至九日上午始乘京绥路车西去。当九日上午九时,中国方面之徐炳昶、黄仲良、袁希渊、龚元忠、马(计)叶谦、刘衍(循)淮、崔鹤(举)峰、李宪之等,即在北京大学三院结合。该校校长余文灿亦到,合摄一影以留纪念。十时半乘汽车到西直门,时赫定等亦到,当乘京绥车西去,预定十日晚即可抵包头。包头以西能否顺利前往,尚未可知。闻此次该团之出发,安国军方面颇生疑虑之心,加以阻挠,经各方疏通,始克成行云。(申报,1927年5月17日,第

9、11版)西北科学考查团出发中国团员凡十人北京学术团体与瑞典人斯文赫定合组之西北科学考查团,九日为该团出发之期,中国团员徐旭生、黄仲良、袁希渊、龚元忠、马(针)叶 谦、刘衍(循)淮、崔鹤(举)峰、李宪之等十人、均于上午九时前齐集北大第三院研究所,余文灿亦到,合摄一影,作为纪念。十时许,由北大三院乘汽车往西直门京绥车站,瑞人斯文赫定等旋亦到站,送行者中国方面有沈兼士、刘半农、庄尚严、梅贻(谋)琦、徐鸿宝、李振邦、李子开、刘浚哲、金希贤、常维钧、马沅君,瑞典方面有瑞典公使,其他团员亲友之送行者尤多,协会代表周肇祥,则撰有 新出塞曲 印送各团员及送行者,作为纪念。十二时半开车,闻于今晚可抵包头镇云。(

10、五月五日)(时事新报,1927年5月17日,第2张第3版)北京杂电本报三十北京电西北科学考查团呈称,并无打手名目,请电新疆。团员黄文弼有函报告,居延海沿途发现古物甚多。(时事新报,1927年12月31日,第2张第1版)西北科学团之考查成绩沿途发现古物甚多西北科学考查团员黄文弼前有公函致该团理事会,报告考查成绩,其文如左:(上略)弼于十月四日带六分支队考查居延海及额济纳一带古迹古物,六日至果什根庙,距大队住处五十里,距索里诺尔四十里。庙为清初所建,已坏,只余墙基,弼在庙(字)宇 藏内拾经卷残纸甚多,文宇颇奇异,非蒙非藏,(欵)疑 即唐古特文字,颇有研究之价值。然弼所带来书籍无可资考核者,闻清宫内

11、有 同文通志 一书,请抄一部,寄至哈密,甚盼,因以后恐关于奇异文字甚多,有此书乃可以为之检查之用也。八号至十五日皆游居延海,海现分为二,东曰索果诺尔,周约六十里,淡水;西曰喀巽诺尔,周约二百里,水盐。汉人称索果曰东海,喀巽曰西海,东海形如栗,西海形如黄瓜。弼在西海唯岩灰层岩拾动物化石甚多,一为敷苏伦理,一为海绵,皆太古时物,颇30为奇贵。入东海之河为昆独伦河,入西海之河为穆伦河。鄂博沟儿亦由昆独伦分支来会,现穆伦河已枯。穆伦河即古弱水,亦称黑水,郑康成所谓众水东流、此独西流者也。居延海古为流沙,流沙指海西南北沙碛而言,非指海也,风吹沙流行,故称流沙。凡沙漠皆如此,亦不独居延为然也。海古为一形,

12、如湾月,约在南,后渐北移,遂分为二。以弼踏查,两海中间,南七十里一带,观其地层及水草而知之也。游海毕,又踏查海西南北大道,即由嘉(谷)峪 关北至乌里雅苏台大道,大道绕西海过固尔本山,方至外蒙,故在两海西部洵有形胜之地。十六日后,循大路向南出发,二十日至狼心山前,远见河东岸有土墩,水深泥淖,驼不能过,乃卸下衣,赤足涉水,水深及腹,河宽半里,奋勇前行。二下人随之,乃达彼岸,燃火烘烧,许久乃至墩前。如是发现汉之遮虏障,即居延塞焉。墩高二丈,围丈余、全为土筑,墩下汉代瓦片极多,复发现汉代铜器镞多枚,其为汉代路博德氏所筑无疑。自此墩往东北抵里城,此墩往西南直至天仓转肃州,沿途皆有同样墩台。在肃州境内者谓

13、遮虏障,汉(季)李 陵所出之障也;在额济纳即古居延者,谓居延塞,霍去病、公孙敖所过者是也。因在地不一,遂一物而二名。此点若非弼冒险亲身踏查,几无以解古人之纠纷,而塞障地点终争执不清也。又沿河两岸大道南行,二十四抵大外城,城为明代所修,半己堕入(中)水 中,无他物。城西有墩,前为汉墩,城南十里有土堡墙,还巍然屹立,弼在此略拾汉瓦,又拾木块,数类木简。次日又去发堀,公然寻出古木简三根,已断残,为土蔽,皆不可识,以字形度之,其为汉晋古物无疑。弼大喜过望,中国人之考古者,采集木简,当以弼为首次矣,而发现地点,又适当古之遮虏障,从此历史上多添一段公案,而与玉门塞比美矣,幸何如之。又南行至天仓,今日渡河抵

14、双城子,即古连城,在河旁一城分为两半,据土人云,东南半为汉人居,西北半为蒙人居,中有一墙隔之,城多倾,而高者尚有丈余,城中汉瓦片极多,亦有元代瓦片。弼颇疑此城即古居延县城,汉时烽墩、遮虏障,距此二里,则与 汉书 武帝使路(傅)博 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之说相合,二居延属张掖郡,今甘州。此城距甘州约四百里,若在西北大碛,则有千余里,非张掖所能及。霍去病攻小月氏,先望居延而济小月氏,在河西说望居延而济,可见居延在河东,古汉城只此一有三证也,可说是城为居延城,而于地志称汉居延,故城在今张掖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有遮虏障,与此里数不合,未知何故。至 汉书 称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及 (胸)匈 奴传 筑居延泽上之

15、说,亦有可解。路氏所筑之泽上,乃筑居延塞,非居延城,弼在海附近亦发现烽墩,必为路氏所筑,所云居延泽在东北,是说在居延东北,而非说在县城东北,亦须分别观看耳。(下略)(益世报(北京),1927年12月3031日,每日第7版)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吿书徐旭生、黄文弼致刘复函西北科学考查团出发经年,前该团团员已屡有信来报告该团工作经过,迭见报端。今徐旭生复于五月十二日、七月十八日致函刘复(半农),报告该团近状甚详。惟因经费甚困难,亟望接济,便以进行。闻赫定己定于六月初抵德国柏林后,即回瑞典,拟留三星期后,即再从柏林来中国。赫定此行,亦全为筹款事。徐并拟于赫定回后,将由西伯利亚铁道回平一次云。又黄文弼于七月

16、二十八日有函来,报告在各处发掘所获物件甚多,均为科学研究之极好材料。兹将原函觅录如次: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31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三)半农先生:顷接五月十六日来函,敬悉一是。别来年余,山川悠隔,兹读惠书,欣如面对,嘉慰可知。弼于四月十九日发自迪化,二十三日即抵吐鲁番,购驴买驼,勾留二十余日。又以此地为高昌故墟,文物丰盈,略事探查,采获墓(块)砖、壁画、写经之类共计四箱,即存本地。五月十八日发自吐鲁番,经行山沟,半月之中,历备四时(由摄氏二十五度至零上五度,又至二十八度),高则雪满山谷,冰雹扑面;低则热风熏蒸,炙沙如炭,塞外天气,其变迁无常也如此。六月六日行抵焉耆,略停三日即发四

17、十里城市,即员渠之故土也,即在此一带作古物研究,计在明屋(四十里城市西南三十里)发掘旧庙十余日,获得石刻、泥塑、木雕甚多,经纸亦有少许。在霍拉山发掘四日,获得壁画、磁砖约两箱,共计二十二箱,已运存焉耆。又在哈拉木登及巴伦台一带从事勘查道路,知古迹、古物与古代交通有相互之关系,以古证今,亦为有趣味之研究也。可惜新疆古物大半为外人所攘夺,吾等来迟,便利处已不可多得。外人所视为不可工作者,吾人则当为至宝矣,如明屋庙基数十,皆己掘过,惟一大殿,因被焚而不掘。而吾等十余人连掘两日,方出沉像,由此以知掘地之难,然卒得此数,亦有幸存焉。拟后天(七月二十四日)向库尔勒、轮台出发,耑赴库车。轮台为汉代屯田之地,

18、库车为古佛教中心之区,或能采得少许古物也,届时情形如何,再行报闻。今日接徐先生来函,并转来胶片二盒,计十打,法文书四册、矿物书一册,计一包。数月来只见此物,先生函中称所购物,均陆续寄来,抑尚未寄到欤,路上之失落欤,不可知也。徐先生来函亦说未接先生函件,甚怪。李子开兄屡承关注,甚感。宋板 老子 原意购以赠杨督,今接徐先生函,知杨督已物故,樊厅长亦仙化,至为不幸,故 老子 亦可不买了。承让照相匣,感谢无暨,但器具尚未寄到也。德华银行款项详情,弼不甚悉,此节已函致徐先生询问矣。微闻外人存德华银行本为八万元,以二万元存北京为发给团员薪水之用,以六万元拨给杨督,后不知何故拨杨督之款,尚有不足,就在新领取

19、之薪金,亦只至去年年底也。至弼留新与返京时间,现尚无从决定,今日接徐先生函称,韩普尔接到柏林电,知六伏坦沙与赫定契约至本年九月底为止,不再继续,并拟令德人全体归。又弼在此亦见有韩普尔(德国首领)通知外国团员电,工作以九月三十号为止,以后由赫定负责。现赫定已由德回瑞典,大料八月初间可到新省。故一切问题,非俟赫定来后不能决定。弼等之发出也,每队二千元,以八个月为限,款已领到。倘赫定不能继续接济,理事会方面又无法筹款,则大家于八个月期满即归耳。不过弼等之意,希望理事会能募集一点款项接济最好,因来至新疆亦颇不易。今一切工具齐备,半途中(缀)辍,殊为可惜。现关内统一,国势已定,筹款亦必较易,希先生极力鼓

20、吹,俾得继续进行考查,实个人之幸,亦国家之幸也,此节徐先生必有详函致先生矣。又徐先生今日函中亦说,俟赫定回新后拟回京募款,然徐先生回京后新省无人主持,殊大不便,已有函致徐先生阻止矣。又采集品之运输及将来之存放,亦希预为筹计。总之以后关于经费问题甚大,希注意及之也。余容续陈。肃此。顺颂撰安。后学黄文弼敬上,七月二十二日。现京中情形如何,国军入京一切,状况当能恢复否?祈示。沈、马、李、陈诸先生在京否。(世界日报,1928年9月22日24日,1928年9月27日28日,9月30日10月1日,每日第6版。新晨报,1928年9月2526日,每日第6版)32西北科学考查团调查马叶谦自杀原因丁道衡报告最新发

21、现又团员丁道衡有函致徐炳昶,报告最近曾有新发现,原函节录如次:(上略)衡到喀什后,去岁雪大,未克出发。今春曾到安鸠安一带考查,归后又到阿梯斯去调查,此次除采得石炭纪化石二箱,并在第三纪岩石内,采得Paelaceane时期之鱼化石数块,亦一新发现也。摒挡数日,拟往南山调查。黄仲良于阗一带来信云五月底可返省。衡亦拟喀区工作完后,返省一行,再定行(正)止。希渊月余未来信,想到阿山工作矣。(下略)(大公报(天津),1929年6月11日,第4版)万里长征西北科学团近状工作粗告段落渐事结束荒原发现二世纪鱼化石【迪化特讯】西北科学考查团西征以来,跋涉万里,二年内赖中外团员之努力合作,成绩斐然。近该团以工作大

22、体告一段落,逐渐从事结束。婼羌县及套西二气象台行将撤销,驻守该地之中国团员李宪之、刘衍淮二君,亦预备回平。外国团员斯文赫定已由欧赴平,德人郝德亦即言返。现仅余二瑞士人,即天文家Ambolt及地质家Norin是也,此二人于月前赴中部之库木什附近工作,约于明春回迪。中国方面除徐炳昶先生已返平、马叶谦君已自杀外,余皆仍留新省。前黄文弼由库车(沼)沿 于阗河穿大沙漠至于阗,从事发掘,近经喀什、阿克苏回省,约十日后可到。彼专门考古,此行所获甚佳。袁复礼先生居迪甚久,曾发现恐龙化石两架,中外皆极注意。彼近又赴迪化东之博格达山工作,月后方归。(王)丁 道衡君在阿克苏、喀什两区曾掘出第三世纪鱼化石,甚有价值,

23、此外所得亦不少,约十一月中回迪化。此团员工作大略也。现气象台仅有迪化及库车二处,他处皆结束。此外尚拟在吐鲁(蕃)番 及和阗设气象台二处,正在筹备中。现留迪人员仅有团员李宪之、刘衍淮及司账之艾且斯,与本省学生四名云。(十月二十六日发)(大公报(天津),1929年12月20日,第4版。民国日报,1929年12月25日,第2张第1版)西北科考团工作成绩甚多复旦社云:西北科学考查团自十六年夏赴新疆工作后,屡有重要之发现,曾志报端。近该团团长袁复礼教授在迪化及三台山左近地方,发现由地震颠出红石层蜥(蝎)蜴 化石多种,为地质学上之新资料。袁君前后发现之(蛩)恐 龙有三十多具,欧美地质学家均认为极重要之发现

24、。此外团员丁仲良氏发现第三纪地层鲨鱼属之化石,亦极重要。团员黄文弼由库车南行,经大沙漠至于阗,作考古之工作成绩颇多。又该团关于气象学之工作,成绩最优。团员刘衍淮、李宪之,外国团员赫德(德国柏林大学副教授)、安柏尔(瑞典大学教授)均有专门著作,可为气象学之新资料。该团本月四号自迪化来电,已决定返北平者,有黄文弼、袁复礼、丁仲良、崔鹤峰、刘衍淮、李宪之六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33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人,约一月后即可抵平。其第二批团员除由中央研究院派送之陈宗器外,尚有瑞典地质学家步林博士等四人,现在赴新途中,不日可到哈密。又外国团长斯文赫定教授近自张家口回平,据谈该团三年来从事西北考查,

25、中外团员均能本友爱合作之精神,切实研究,成绩极佳。最近出发之团员,又有亚姆、包德及脑林等两组,一赴新疆,一赴甘肃。彼等系于上年十一月十一日由百(里)灵 庙出发,迄今将近两月,计程当已深入甘新内地。赫定本人与亚姆、包德、脑林等话别后,即返张家口,在彼处勾留五星期,即返北平,日来正为该团计划一切。在平中外团员,明日更将开一会议,讨论各种重要问题。亚姆、包德、脑林诸氏此次之使命,系为考查我国西北之地形学、地磁学等。赫定氏则拟于二月中偕同孟洛格、胡默尔博士等赴内蒙古各地,搜集一切手工制造物品,如乐器、马鞍、衣服、用具等等,以供瑞典京城博物院之陈列云。(八日)(大公报(天津),1930年1月9日,第4版

26、。华北日报,1930年1月9日,第5版。中央日报,1930年1月15日,第5版。时事新报,1930年1月16日,第2张第4版,题为“西北科学团在新之新发现 地震颠出红石层蜥(蝎)蜴 化石”)西北科学考察团第一批团员已返国将抵平袁复礼黄文弼龚元忠等各学术机关现正筹备欢迎西北科学考查团第一批团员在新疆边境工作已届三年,成绩卓著,甚为世界学人所称许。兹闻日昨某机关接到满州里来电报告,该团团员清华教授袁复礼、北大助教黄文弼、历史博物馆馆员龚元忠等,业已由西比利亚启程回国,于十一日行抵满州里,即日换车回平云。各学术机关得讯后,现正联合筹备欢迎,以资慰劳云。(京报(北京),1930年9月13日,第7版。益

27、世报(北京),1930年9月13日,第6版。世界日报,1930年9月13日,第6版。大公报(天津),1930年9月13日,第4版)西北考查团三批采集品运平国闻社云:西北科学考查团自十六年五月出发,迄今已三年有余,所获成绩颇为良好。兹悉该团团员黄文弼、丁仲良于七月六日离迪化,由陆路至俄境,改乘西伯利亚火车返平,刻已抵满洲里,不日即可来平。黄君专研究古学,丁君则研究地质学,近在西北均有重要之发现。至该团团长袁复礼教授,现仍在博格达山麓研究地质,近年来发现恐龙及渔产化石有十二处之多,现正测绘总图,考究其相互关系,约今年年底方能返平。又该团第三次采集品七十四箱,已到绥远,不日亦可运平。第四次采集品将由

28、袁君携回云。(大公报(天津),1930年9月14日,第4版)此段仅见 中央日报,1930年1月15日,第5版,题为“西北科学团工作成绩甚多 拟再出发内蒙”。其余报刊报道中,此段均作“又外国团长斯文赫定博士现来北平,正与中国科学家商议组织第三批考查团云”。大公报(天津),1930年9月13日,第4版“黄元弼”,显为“黄文弼”之误。34西北考查团回平带回采集品九十余箱国闻社云:西北科学考查团团员黄文弼、丁道衡暨学生龚(文)元 忠等,自民国十六年五月前赴西北考查,迄今已逾三载。兹于本年八月七日,自迪化起程,转赴塔城,乘西比利亚火车至满洲里,换乘北宁通车,业于前日(十四日)下午二时安抵北平。闻该团理事

29、会方面派多人到站欢迎。该团员等与平中故旧一别数载,相见后异常欢畅。据黄君等云,此次考查成绩颇为满意,除第一批运回采集品九十余箱,尚有第二批之七十余箱,业由草地运至绥远,不日到平。凡此收获,均系该团历年辛苦所得。该团员等远路归来,精神疲敝,刻拟略为休养,即行从事整理研究,将来成绩发表,必当于学术界放一异彩云。(大公报(天津),1930年9月16日,第4版)女师范院明日开讲演会黄文弼等主讲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定于明日(星期一)下午二时,请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黄文弼、丁道衡二氏,在该院公开讲演。黄之讲题为“天山南路大沙漠探险谈”,丁之讲题为“蒙新探险的生涯”。已通知该院各生届时前往听讲云。(世界日报

30、,1930年9月28日,第6版)女师院昨开讲演会黄文弼丁道衡讲西北探险情形女子师范学院昨日(二十九日)下午二时半,在大礼堂举行公开讲演大会。到该校教职员学生及来宾八百余人。首由院长徐炳昶致介绍辞,次西北科学考查团团员黄文弼讲演“天山南路大沙漠探险谈”,内容如左:(一)大沙漠之位置;(二)大沙漠之组成与形态;(三)旅行大沙漠应备之事项与时令;(四)余旅行大沙漠经过。次考查团团员丁道衡讲演“蒙新探险之生涯”,详述蒙人好奇心及爱宝贝之事件。六时半讲演毕,全场鼓掌,尽欢而散云。(益世报(北京),1930年9月30日,第6版。京报(北京),1930年9月30日,第6版。世界日报,1930年9月30日,第

31、6版)“天山南路探险谈”黄文弼昨在女师范院讲演黄文弼昨日下午应徐炳昶之约,在女师大讲演“天山南路之探险谈”,其演词如左:(略)(世界日报,1930年10月1日,第6版。大公报(天津),1930年10月1日,第3版,1930年10 此文又题 天山南路大沙漠探险谈,载 女师大学术季刊 第1卷第3期,1930年,16页。兹从略。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35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月2日,第4版。庸报,1930年10月1日,第2版,1930年10月2日,第3版)清华两讲演清华大学于十月十三日上午十一时至十二时特请新自新疆返平之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黄文弼讲演,讲题为“新疆土人之生活”。(华北日报,1

32、930年10月14日,第6版)西北科学考查团首次展览今日开幕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今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在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举行第一次展览会,该团第一次赴甘肃新疆作科学考查,系在民国十六年夏季(一九二七年),去年(一九三零年)方返平,所有各种采集品大部分已运归,现已整理一小部分,约十分之一。今日陈列之物品,多半为黄文弼、丁道衡、袁复礼所采集,由卢子权等担任招待。古物分考古、地质、风俗三部。(考古部)有汉简、版书、壁画、泥像、墓砖、陶器。(地质部)有恐龙、鱼化石、普通化石。(风俗部)(自)有 缠民乐器及书籍,其中有一部 可兰经,系伊兰、印度、波斯、阿富(汉)汗、阿拉伯五种文字所合译。陈

33、列古物共三千(除)余 件,分六室展览,第一室陈列古物,第二室陈列地质,第三室陈列古物,第四室陈列恐龙,第五室陈列古物,第六室陈列风俗。闻该团欢迎学术界之研讨,昨已函送学者参观券云。(华北日报,1931年2月6日,第6版)西北科学考查团展览会参观记黄文弼、丁道衡谈考古搜集经过西北科学考查团于民国十六年出发西北考查,搜集极多,堪称考古学上最大成功,恐龙化石之发现,尤使举世注目。大部采集物品,该团最近已整理就绪,特于昨日起至明日止,假石驸马大街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展览三天。展览时间由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凡持有该团预赠参观券者,以及带有徽章之学生,皆得入内观览,藉示限制。展览系分室陈列,其中计有考古陈列

34、室三、地质陈列室二、风俗陈列室一,各室皆贴有说明一纸,并禁止拍照与抄录。(按此说明,该会展览主旨,既系为学术界研讨,似不应禁人抄录。)入门首先入览者,即第一考古陈列室,房屋较大,陈列亦多。壁间书柜悬挂各种照片,多属北魏及盛唐时期者,正中悬有吐鲁(藩)番 古墓中所得之佛像一帧,人首蛇身男女各一,长及丈,宽二尺有奇,原系绢制,已有残迹,彩色仍不甚黯也。室中更左右分列两玻璃柜,其一中盛唐代佛像残片及洞壁刻字,其一柜中展陈西域文字片,纸色多已黝黄,间亦有洁白者。据说明载称,此项字片系得之于和色尔一从无人迹之最高佛洞,团员黄文弼君冒险系绳凌空而上掘者也。并闻所得尚多,展览者只系一部。考古第二第三室中,陈

35、列者大都为墓表,俱尺许见方,泥砖不一,有朱书者,有墨书者,字体亦乏近人之工整。地质第一室中,悬西北各地图测量,“按此”句,世界日报 1931年2月7日第6版无,据 京报(北京)1931年2月7日第7版补。36俱系黄文弼、丁道衡诸氏所绘。此外并有矿石分别装匣展列,种类繁多,足见西北富源之多。国人此后应注意开发,毋任其货弃于地,其亦团员诸君采此标本之最大意义乎。该团最大发现之恐龙化石,则陈列于地质第二室中,共装一玻璃匣内,垫以棉花,头骨及脊骨虽已化石,隐约可辨其形。此外风俗陈列室中,共分两部,一部所陈者丝弦乐器及铜器。烟袋亦铜制,其状若素见之花瓶,如何燃吸,究非吾人所能知矣。另一部系回人服饰,衣服

36、有绸制,亦有纱上绣花者,无甚特异之处。回用毛巾之花纹颇美丽,富图案色彩,货币多铜,绿(金)锈 丛生,大者如吾人所用之铜元,小者(经)径 且不及半寸,尚有各项骨器之属,不暇详记。昨日参观者自晨至晚约达千余人,日本侨民前住者亦多。黄文弼、丁道衡并与记者谈采集经过。兹分志其谈话要点如左:考古经过黄文弼与记者谈考古经过及缠民风俗,大意如下:吐鲁番城西二十里,地名(难)雅 尔湖,有古城遗址,城西有一大坟区。余于民国十九年春季前往考查,发现墓砖一百二十余方,陶器六百多件,还有其他零细东西。墓砖上均有“高昌”年号与官职。罗布淖尔在鲁克沁南,约七日程。余于民国十九年夏前往考查,在涸海西岸(现已有水)发现一古烽

37、燧台遗址,采掘木简数十根,上有黄龙、元延年号,距现在有一千九百余年。还有铜矢镞、五铢钱、漆器、麻织品若干类,皆与木简同地出土。西域古时为佛教国,庙宇甚多,或在平地,或依岩凿洞,现陈列之泥陶范系在焉耆南七十里明威古址发掘者,壁画系在吐鲁番城东柏子克里(先)克、土峪沟、拜城及和色尔等处采集者。和色尔有一最高佛洞,前人未有到过,余系绳凌空而上掘现木版若干,上书西域文字。又有不少之纸钱,均陈列一部分。新疆南路以缠族为最多,其风俗、言语、文字,均与内地有异。余(探)采 得缠文书籍教十种,内有印度、阿拉伯、伊兰、阿富汗、扎窝五种合译之天经,颇为(隹)佳 胜。又由丁道衡先生搜集衣服、器物、装饰各品,于缠族之

38、文化及生活,藉此可得一概略。(世界日报,1931年2月7日,第6版。京报(北京),1931年2月7日,第7版。民国日报,1931年2月11日,第3张第3版)西北科学考查团第一次展览会陈列考古风俗地质三类物品团员任招待并解释发掘经过(北平通信)西北科学考査团于昨日假石驸马大街女师研究院开第一次展览会,陈列在西北发掘之古物,由黄文弼等发掘人员亲自招待,并讲解发掘经过及古物之来历。展览品共分三部:一为考古,汉简、壁画、泥像、墓砖、陶器等属之。二为风俗,新藏土人缠头回等衣物、饰品、乐器、经典属之。三为地质,恐龙、石类、化石及矿质,并地质图属之。古物中之汉简、墓画均极有价値,风俗中之回教 可兰经 一部,

39、外皮用洋装装订,内用伊兰、印度、波斯、阿富汗、阿拉伯五种文字合刻,以阿拉伯为主体,字较大,其余则略小,考察团购自土人,甚为珍贵。每室之中,均有简单说明,使观者知其来历,并有徐炳昶之 西游日记 及黄文弼之 高昌发掘记 二书在场出售,内容记该团发掘经过甚详。据黄氏言,此次陈列不过一小部份,将来全部整理就绪,拟设一陈列馆,专门陈列所获各种古物,俾便学者研究。黄氏所著 高昌 一书,末述该团所获重要古物甚详,兹特转载于次,用备参考:(略)(大公报(天津),1931年2月7日,第4版。时事新报,1931年2月14日,第3版)此文又题 新疆发现古物概要,载 东方杂志 第28卷第5期,1931年,4043页。

40、兹从略。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37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西北科学考察团昨开首次展览会黄文弼谈考古经过丁道衡谈发现铁矿三千人参观三千件古物西北科学考查团昨日(六日)在女师院研究所开第一次展览会,上午九时起至下午六时止,前后参观者共三千余人,展览新疆、甘肃之采集品三千余件,分六室陈列,由采集员黄文弼、丁道衡二博士及女科学专家十余人担任招待。第一室陈列汉简、版书、壁画、泥像,第二室陈列地质,第三室陈列墓砖、陶器,第四室陈列恐龙、鱼化石、普通化石,第五室陈列五种文字合译之 可兰(径)经 及墓砖,第六室陈列缠民乐器及书籍。六室陈列之古物,分考古、地质、风俗三部。黄文弼、丁道衡两博士与记者谈采集

41、经过,兹分志如左:黄文弼博士与记者谈考古经过及缠民风俗,大意如下:吐鲁番城西二十里(略)(华北日报,1931年2月7日,第6版)吐鲁番发现千余年墓砖墓砖一百二十余方古冢系粘性之白土黄文弼博士之重要谈话西北科学考查团团员黄文弼博士,自甘肃、新疆返平后,从事整理新发现之古物。昨日记者往访,询问吐鲁番发现墓砖经过,比承接见,兹志其谈话要点如左:(略)(华北日报,1931年2月9日,第6版。益世报(北京),1931年2月9日,第3版。京报(北京),1931年2月9日,第7版。世界日报,1931年2月911日,每日第6版。燕尘社编辑部编 现代支那之记录,燕尘社,1931年2月,111115页,题为“千年

42、前古墓之巨观(二月九日 北平晨报)”)二千年前古冢内腊尸与汉简西北科学考查团员黄文弼谈在罗布淖尔发现古迹之详情时闻社云:西北科学考查团采集员黄文弼博士刻应湖北教育厅之请,四五日内即起程赴鄂讲演。昨日黄博士与记者谈罗布淖尔发现古冢中之腊尸及古城址中之汉简。兹录其谈话要点如下:罗布淖尔是蒙古话,蒙古呼淖尔为海,罗布是地名,原于唐之纳缚波,古时或又称为(坳)泑泽,与盐泽、蒲昌海、牢兰海,皆一地而异名。在今日吐鲁番南约七日程地,缘天山与昆仑山中间有一大河,即塔里木河,自西徂东,横流中间。而罗布淖尔即塔里木河所泄之尾闾,在二千年前有水,海子本在北岸,以后渐移向西南,陡成为二海,东曰喀拉枯顺,西曰喀布郎库

43、尔,在婼羌之北。然近数年来,又因地理上之变迁,塔里木河水复东逝,还其两千年前之故道,而从昔所认为河水储蓄之尾闾,今又北(陡)徙,入于久已枯渴之海湾,以余此次之踏查,而可得其实证也。余于十九年春 此报道下文与 世界日报 1931年2月7日,第6版 西北科学考查团展览会参观记 全同,兹从略。此文又题 吐鲁番发现墓砖记,载黄文弼 高昌第一分本,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1931年2月,14页。兹从略。38到吐鲁番时,即闻罗布淖尔之干河已有水,即使余发生罗布淖尔探险之决定。乃急将吐鲁番工作完结,即南行,于四月初间离开鲁克沁最南之一村庄,穿行库鲁克达格干岭。六天到(河)阿 提米西不拉克,义谓

44、六十泉,有井三,水微咸,凡由吐鲁番至敦煌,南至罗布淖尔者,均取道于此。在此地驰水担草,通过荒凉、枯燥无滴水寸草之大沙漠。而余到此,适得其反,以前所认为无滴水寸草之沙漠,今则汪洋浩瀚,青草馥郁,时阻余之途径。当余之发阿提米西也,约南行三十余里,即入高仰之层垒地带,似若深沟高垒。又三十里,即见河水四溢,芦草丛生,而迤逦不断之土阜,浮于水面,骈比东趋,似有若干战舰为避海上飓风之侵袭,竞奔枯鲁克达格海湾。余尝编方舟漫游,终阻于类似城垣败壁中之积水,乃转而向东北行,水势渐大,时阻余道,而使余屡变旅行之方向,终乃达到一较宽阔之海面,水势停蓄,绿草青坡,相互影映,凡古书中所述二千年前蒲昌海之形状与湖色,今皆

45、一一呈于眼前,亦未始非幸也。然尤能使余满意者,即在此水复故道之旁,探获不少考古材料,而当时人民沿湖而居之状况及交通与军事之组织,皆在此而为余表现当时之情形。次当述其所得:(一)古冢之发现当余之由(河堤)阿提 米西之至河边也,即在河边西北约八里许发现古坟一处。坟在高约十余丈之土阜,且土阜经剧烈风力剥蚀,中现坑洼。在红土层下之沙质层中,显露出古人窀穸,旁树枯木而覆枯苇。发掘结果,得有明器数件,其人身衣锦绣,并有黄蓝色之方块形的丝织品,表现为当时工艺之寄托。又在其附近拾有许多陶片及铜件,似与墓中人有连带之关系也。复转东偏北行约六十里,至一长垣土阜层之旁。此带土层,经风化作用而成为层叠沟渠状。余等在其

46、上下采拾古器铜矢镞若干,又在河流南岸之平滩上,又拾得许多石器、五铢钱、残铜镜、矢镞、绳纹陶片之类,皆足以示吾人于二千年前沿此湖畔而居之人民所遗留也。同时在其遗留物附近之层叠高阜上,发现若干古冢,其形势至不一致,且极有趣味。因余在蒙古地及吐鲁番之古城附近尝掘许多古冢,皆在戈壁中或山麓下掘深坑,上堆积圆石以为古冢之标识,或方或圆,其形不一,而外缘均有石线为界、以表示为一种一姓之意。今此所见,皆为剥蚀最甚、几尽倾圯之高土阜上,盖居人或在土阜之下,或在土阜洼处,而营其亲人之墓室,必在土阜之巅,或用若干木材为覆,或用方土块重叠为穴,而其穴中尚有木料,用以撑持其墓室,有时用长方石柱作梁栋。余历历查勘,皆足

47、以表示古时湖畔土人半牧半猎之特殊生活,以吐鲁番南艾丁湖畔与卡阳河畔之牧羊者相比,其进取之程度,亦未见今之愈于昔也。然余在此若干特殊之古冢中,发现一整个的古代土人,即天然之木乃伊,亦说为腊尸,以全体之形(熊)态 构造,附带了满副古代之装饰,呈现于吾人眼前,使吾等尽量的了解于当时土人生活,为余极饶趣味之事也。当余在此游古冢时,一仆人告余云,去此往东约十余里地一高阜上,形状特异,似有古冢。余乃导之前进,屡过高仰之土阜,至一三面有水之高阜上,四周风化,显露其泥(咸)层 绉折之迹。余审视其沙土暴裂处,显现一毛织品之一角,乃大奇异,去其沙土,即显露两块相合之木巢,形如扁叶,以黑牛皮覆之。木巢泡制甚光,显其

48、为长久工作水中者,长五尺,宽三尺许,疑为地下人所乘之舟,旁树立之木竿,即撑船之具也,死后其亲族即以其具殉焉。新疆渡船俗称卡篷,凿木为巢,两头尖锐,最长者亦不过丈余,以木楫捞之,土人尝以此游行水中。以今视昔,新闻报道中的黄文弼(二编)39吐鲁番学研究2023年第1期其例实同。次揭去木巢,即显出以毛织品包裹之腊尸,头戴毡帽,高十英寸,上形尖锐,帽系红毛索六七股,垂络唇颚,似防烈风之摧折者,帽内尚有红毛索编织成之帽胎。头发截断,下披两肩,额部及两眼有红绿色表现之条纹,以为美观。两耳穿孔,尚有毛索遗质,以备系耳珠之用。当时妇女之装饰,由此可以得其崖略。在其头部,尚有其平日所最喜爱之用具,即芨芨草篓,外

49、涂朱漆,死时即以此殉葬焉。次去其包裹之毛织品,即呈露其赤条条之身体,经硝盐之蒸灸,各部骨骼以坚硬之皮肤团结,致永久保存其原形。两手下垂,下围以毛织有彩色之长带,带须垂布至腿,足履皮靴,毛里而皮外,身作绛色,骨骼已结为殭质,击之作木声。长约五尺许,直立转侧,皆可如意,推其年代,虽无确切证据,吾等以在此一带古冢中,其明器之发现及散布之遗物,皆可确定其在两千年前也。(二)古址中之发现余在此踏查古冢,南既阻于水不可前进,乃复东北行,经过高峻之盐层,约三十里许,又转东南行抵一海湾。海水澄澈,清波荡漾,周围约十余里。猎户告余云,此余等前日杀野骆驼之地也。复东南行约十余里,抵一三角洲,三面环海,中有陆路可通。洲上有一长方形土台,即古时之烽燧台也,台高八英尺许,长十九英尺,宽五英尺五寸。上有木竿五,高约十二英尺弱,每竿相距约十英尺许。木竿之旁,尚有若干废弃木料横陈,上有斧凿遗迹,在竿之四周,尚有许多四方井穴,以木柳条渗以木屑编织为顶,覆于井口之上,互为甬道。就其构造方面言,显然为古时烽火遗迹。汉书 贾谊传 注:“边方备胡寇,作高橹,橹上作桔槔,头悬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所谓橹即木竿,桔槔即横陈有斧凿之木料也。又 墨子 号令篇 所谓“望见寇举一垂,入境举二垂,狎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狎城举五垂”,垂即附竿之桔槔,此处木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