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和吸收 1知识目标(1)、说出吸收的概念(2)、通过分析讨论,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重点)(3)、分析得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2.能力目标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一幅图片”?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模型让学生对小肠表面积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消化过程之后,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明确营养成分的去向。在观察认识小肠的结构和小肠壁模型的活动中,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感受生命的客观实在。本节采取“自主学习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将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上,重在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讨论
3、,在思考中发散思维,在质疑中训练思维,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提炼精髓。课前准备:以生物小组为单位(每班个生物小组)准备:解剖针(1个)、解剖剪(1把)、洗干净的新鲜的鸡小肠、培养皿、清水、放大镜、胶水、纸(两种)、计算器、剪刀、尺(cm)。教师准备:人体小肠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写营养物质名称的图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老师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
4、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请你帮这粒西瓜籽分析一下:(1)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3)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4)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学生回忆、看书、讨论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将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铺垫。创设情景
5、激发兴趣3分钟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8分钟伴随着一曲健康歌,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一胖一瘦两位女士坐在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旁边,瘦者在大口吃东西,胖女士则向桌子摆手说:“不。”“同学们,健康与美丽是很多人特别是女士梦寐以求的,而这两位女士在没有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一位干吃不长肉,一位为了减肥而节食。请大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吸收呢?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有哪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继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营养物质你想到了哪些?”“哪些是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
6、请写到黑板上。”“消化与吸收是不同的,谁能给吸收下定义?我没有表态,而让学生看书找。师点拨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目前学的循环系统主要指血液循环。过渡:同学们刚才表现的非常棒,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吸收,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可以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有哪些?这些器官分别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你想知道吸收的全过程吗?请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播放录像(显示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组成后,显示了胃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小肠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的过程,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过程。)(重复播放)。过渡: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老师展示几幅图片,请同学们判断是消化系统的哪些器官?这些
7、器官分别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请把这些营养物质粘帖在相应图片下。 (1)(2) (3)过渡:刚才:几个同学粘贴的非常认真,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哪 个同学理解的透彻呢? 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赛:看哪个同学反应的快。小试身手:1.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哪些?2.葡萄糖和氨基酸是由哪一结构吸收进入血液的?( )A胃B小肠C大肠D食道3.维生素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A口腔胃B胃小肠C食道大肠D小肠大肠4.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A维生素和葡萄糖B氨基酸和无机盐C水和无机盐D水和脂肪酸过渡: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消化的重要器官是小肠,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8、什么呢?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收呢?我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肯定。(1)观察实验“那么小肠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收呢?请同学们分组实验,观察鸡的小肠内表面。”要求:各生物小组实验员检查实验用品,并用解剖剪剪开小肠,露出肠内表面,指导本组同学观察放在培养皿中的小肠。师提示:摸一摸:感觉小肠内表面是否光滑?看一看:轻轻摇动培养皿,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结构,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各组同学秩序井然地操作着,我在一旁巡视。“同学们刚才观察的非常认真,我们通过大屏幕观察到小肠的外表,通过实验看到了鸡小肠内壁,下面请你们介绍你获得的有关小肠的知识。”“你真棒,把老师想讲的全都讲出来”了,还
9、能联系实际形象地说明,令老师佩服。我建议把这节课的最佳演讲员称号给他,同学们同意吗?”巧妙类比取两张大小一样的平展的纸和有皱褶的纸让学生将有皱褶的纸展平,与平滑的纸比较表面积大小,理解小肠皱襞有什么意义?取两只牙刷,刷毛代表小肠绒毛。一支刷毛完好,一支去掉部分刷毛,比较两者刷毛的总面积大小,理解小肠绒毛有什么意义?展示模型利用模型分层展示小肠结构,着重指出小肠绒毛内的结构,问小肠表面的这些皱襞和小肠绒毛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过渡: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形象和详细,下面请同学看大屏幕:师课件展示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讨论小肠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收营养物质?师点拨:营养物质随血液流经全
10、身各处,为各个细胞提供营养,补充能量,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说得太好了,人体许多器官都与小肠一样有十分奇妙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请大家在今后学习时注意体会。现在,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肠还有哪些认识和感想。”我以“珍爱生命,珍惜健康”作为结束语。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小肠 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在生活当中,一个人的胃手术切除13还能活,1986年,上海某女士因病切除全部小肠,成为“无肠女”,她每天完全依靠静脉滴注营养液生活,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下一个女儿,创造了奇迹。你认为她滴注的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请说明理由。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
11、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通过大家的交流发现大家有很多收获,那你会应用这些收获吗?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1.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常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成分不能含有( )A葡萄糖 B无机盐和维生素C蛋白质 D氨基酸2.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吸收无关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6米左右。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D小肠绒毛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类下图是人体消化道某部位的结构图,请依图回答:1、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
12、各是什么?-,-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4.这个部位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同学们热烈地讨论,最后得出两者都跟吸收有关,一个是吸收得不好,另一是吸收得太好了。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同学们回答,两位同学走上前来在黑板上写着。同学们观察判断指出错误并纠正。学生沉思数秒钟后,纷纷发言:最后得出营养物质进入消化管壁的过程”同学们迅速地标出了“消化道壁”与“循环系统”两个关键词,并细心体味这两个词。同学们看课本图3.1-10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示意图完成助学目标2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细心地体会着并感叹着。同学们仔细观察,选派代表找出相应的营养物质卡片,并粘帖。学生抢答回答小肠,并猜想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收“这是什么
13、?”学生开始摸,观察、讨论,有的同学开始看书,有的同学用放大镜观察。小组选派代表说出观察的结果,对回答好的同学,有的同学给予了他们雷鸣般的掌声。再结合阅读课本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示意图,小组交流探究,讨论并回答。小组交流探究,讨论,有的计算,积极回答。学生归纳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并回答。小肠绒毛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小肠绒毛里盘绕着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的壁也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营养成分如水、无机盐、甘油等穿过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学们的思维敞开着谈了许多 同学们纷纷说分析交流,重点解释原因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以生活中常见现象导入,学
14、生通过观察讨论,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在学生初步认识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哪些营养物质是可以被直接吸收的,哪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从而明白消化与吸收是不同的,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吸收?通过看课本学生初步了解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有哪些?这些器官分别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通过多媒体播放录像,使学生更形象生动直观的理解吸收。通过这一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图片下粘贴卡片的多少比较得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
15、识。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理解,自己得出吸收的重要器官是小肠。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并猜想适于吸收的特点。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指导学生通过多方面途径摸,肉眼看,放大镜观察等去探究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巧妙类比和展示模型,使学生对小肠绒毛和小肠皱襞理解的更形象,直观。在通过观察实物,巧妙类比和观察模型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16、。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板书设计: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3) 少量水无机盐 胃少量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大肠 吸收 (1)表面积大; 无机盐.维生素.水 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 葡萄糖氨基酸等 小肠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去感知,最后通过小肠纸质模型使学生感受到小肠的重要,感受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成功之处: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自主获取知识,达成共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足之处:如何使学生的实验观察更有效,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如鸡的小肠,在剪开时,可以让组内的任何一位同学操作,不能只限实验员,本实验选材可以不仅仅限于鸡的小肠,如有条件也可用猪小肠、鸭小肠、羊小肠等作为实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