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和吸收课 题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课 时本学期第_课时日 期本单元第 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1.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说明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曲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域功能的关系,进一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说明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教学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2.解读食物消化吸
2、收的曲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学习流程一、课堂检测:1.食物中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_,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有_。2.消化系统包括_和_两部分,前者包括_、_。后者包括_。3.在消化器官中,最膨大和最长的器官分别是_和_。4.淀粉的消化是从_开始的。参与的消化液有_,最终消化产物是_。5.吃馒头时,越嚼越甜,是因为部分淀粉被分解成了_。二、情境导入发现之旅:1833年,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使人类对自己的消化过程的认识有了提高。一位名叫博蒙特的美国军医,在一次治疗中,发现一个加拿大人的肋部受了近距离枪伤,由于伤口愈合得不好,结果胃壁和表皮长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瘘孔,通过此孔可以
3、看到胃里发生的事情。于是博蒙特连续几年亲眼目睹了胃的消化过程。设疑:胃能消化什么营养物质?其消化过程是怎样的?三、新知学习:(一)自主探究:出示自学内容,学生自学文本1.什么是消化?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性消化?什么是化学性消化.2.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什么?参与的消化液有哪些?最终消化产物是什么?3.消化道各段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4.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二)合作交流、展示教师巡视各组交流情况,适当点拨。(三)精讲点拨教师点拨总结:(四)知识迁移2.消化道各段的消化和吸收功能:(1)既参与消化有参与吸收的结构:胃和小肠;(2)既不消化也不吸收的结构:咽、食道、肛门;(3
4、)只消化不吸收的结构:口腔;(4)只吸收不消化的结构:大肠。3.小肠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有绒毛和皱襞,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等,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4.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有绒毛和皱襞,小肠绒毛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四)知识迁移1.馒头在口腔中越咀嚼越有甜味。这说明在口腔中进行了哪些消化方式?提示:馒头中主要含有淀粉,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进行物理性消化;口腔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有甜味的麦芽糖,这属于化学性消化。2.当我们感冒发高烧时会感觉食欲不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发高烧时,人体内温度超过37 ,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减慢,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消化的概念及分类、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消化道各段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六)课堂训练学生记忆,准备听写学生回答学生自学课本,在课本上找出答案案,比较简单的知识积极记忆。学生记笔记小组内交流、展示。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基础训练5 21085582板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