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土地资源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主备 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4了解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教具准备: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资料导入:出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图片(如云南哈尼梯田、沿等高线种植等),或土地整理的图片(如教材P.71图3-18、3-19),或破坏土地资源的图片,或相关的文字材料(
2、如教材P.71的“阅读”)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后,回答:1结合身边例子,说一说土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2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3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过渡:“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来探究教材“活动”中的问题。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探究教材P.6667“活动”1、2,在学生发表看法时,教师进行相机点拨,最后再作小结。教学指导:1在探究“活动”中的问题之前,教师应与学生交流阅读这2幅统计图的读图方法。2询问学生对玲玲、贝贝的对话内容是怎么理解的,看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若出现偏差应及
3、时纠正。对话内容的实质是:陆地面积并不等同于耕地面积。3教师讲解时,可结合中国、印度、美国的地形图,从这3个国家的地形构成差异(山地、高原、平原所占比重)和海陆位置差异(印度和美国东、西两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干旱、半干旱区面积较中国小)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印度、美国的耕地面积比我国多的原因这个学习难点。【类型齐全】教学导入:方案:回顾导入: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学生回答后,教师:多种多样的气候和地形,形成了我国类型齐全的土地资源。方案:谈话导入:我们家乡有哪些土地类型?以哪一种类型为主?学生回答后,教师:我国的土地类型及其构成情况怎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个内容。教学过程:这部分
4、内容的教学,建议紧扣教材图3-12“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和P.68“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活动:1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1)我国有哪几种土地类型呢?(耕地、林地、草地等)哪种土地类型的面积最大?(草地)哪些土地类型的比重相对偏小?(耕地、林地)(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这对于农业生产有何好处?(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的比重怎样?(较大)为什么?(我国非季风区面积广大,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干旱区面积广;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高而寒冷等)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2完成教材P.68“活动”2、3。板书总结:一、人多地少二、类型齐全教师扼要介绍资料所反映的主题,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后,直接切入课题。 4教师讲解时,应注意表述的科学性,应把握好下列概念(不要求学生掌握):耕地/荒地/森林覆盖率课后追记学生结合地图和教材相关内容,探究和交流上述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