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课时1 乘方运算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方的意义,能识别指数与底数,了解乘方与幂的关系;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把乘法运算转化为乘方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体验主动探究问题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勤奋、认真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感受乘方符号的简洁美.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乘方和幂的区别
多媒体课件
情境1: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用去要饭了!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么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的.
情境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根很细的面条.想想看,捏合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
教师总结:要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对折一次,折成两层,如果继续对折,使新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想一想,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折成多少层,如果对折10次呢?如果对折n次呢?
学生将手中的白纸进行如下对折,并填写下表: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1.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作幂.
2.幂的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教材P42练习第1,2,3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