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4.1.1几何图形(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态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识别简单几何体
难点
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关键
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练习归纳
课型
新 课
教学准备
自主学习提纲,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
三、出示自学提纲
1.回忆我们所学过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
2.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与图形连接起来?。
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
明确目标,开展自主学习
小组里各个同学拿出你们搜集的几何实物图形或模型。
讨论:看看哪些事物是属于同一类的?(如茶叶盒和毛笔都是属于圆柱)
比一比:哪个小组搜集的图形种类最多?数量最多?
交流: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交流类比。
几何图形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自学反 馈
三、质疑精讲
四、总结提高
活动小结:图形在生活里的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眼睛去细心的观察生活。要用心灵去感受美。
观察屏幕里的这些图形,你能正确、迅速的区分出哪些是棱柱、棱锥和圆柱吗?
思考:下列图形包含哪些简单的图形?分别请学生回答
3、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落幕。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第24届大会作为第一个在发展中国际举行的会议而留名史册。这次大会的会标就选定了验证勾股定理的“玄图”作为中央图案,可以说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也充分弘扬了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这也是国际数学界对我国数学发展的充分肯定。
大会的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房图》。你知道他是有哪几种平面图形构成的吗?自己动手试
巩固练习
1、请你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2.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
3.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③⑤;D.④⑤
4.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中的位置
5.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
作业:
课堂:习题4.1 1,2,3题;
家庭:(1)课本 习题4.1 7,8题
(2)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实物,设计一张由简单那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组成的有美团,并配上几句简单诙谐幽默的解说词
复杂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构成的。
回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长方行、正方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小组共练,及时纠错,共同提高 小组讨论
了解和介绍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动手构图的能力
练习检测
巩固新知
教后记
板书设计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