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时间:90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
yòu zhì tiān fù jì mò pò hài
suō yī xiū kuì chī mí huá xiáng
二、 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鼎沸(fèi fó ) 跃出(yuè yào) 和睦(mù mò)
系上(xì jì) 卡通(kǎ qiǎ) 拳头(quán juàn)
倾斜(qīng qióng) 差不多(chā chà) 混沌(hùn hún)
凶恶(è wù) 摇撼(hàn gǎn) 开凿(záo zuò)
三、 辨字组词。
浸(__________)暇(__________)悔(__________)喷(__________)
侵(__________)假(__________)诲(__________)愤(__________)
四、 先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
眉(____)眼(____) 无(____)无(____) 成(____)立(____)
眼中(____) (____)五(____)十 (____)(____)不舍
1.比喻心中最厌器、最痛恨的人的词语是_____,由这个词语,我想到了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类似这样的三字俗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与画“ ”的词语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损兵折将 B.捕风捉影 C.亭台楼阁 D.斩钉截铁
3.选词填空:早年间爷爷迫于生计_________地离开了家乡,中年时在外地________,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他仍对故乡念念不忘。
五、 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如果……就……
无论……都…… 只要……就……
1.(______)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_____)把璧交给他。
2.(______)花开的时间太短,(________)摇不下来。
3.(______)遇到多大的困难,我(_____)不会退缩。
4.(_____)遇见老人走搭石,年轻人(____)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5.(_______)蔺相如立了功,(_________)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子上有生命。(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长相思》是清代词人_______所作。“长相思”是这首词的词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羁旅生活之苦;“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则表达将士对________之情。
2.第八单元我们掌握了不少读书的方法,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___________里,我们知道要“_______好学,________下问”。宋代理学家朱嘉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曾国藩提醒我们读书要“三有”:“第一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第三________。”
八、 古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节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有________,三要有_______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4.读懂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
A.借助注释 B.联系上下文 C.使用工具书 D.以上都是
5.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短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点读课外名篇。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侯,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了来!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理解词语。
“故伎重演”的意思是__________。短文中“故伎”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短的语言准确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再想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读文中描写娘笑的句子,再写出娘每次笑的原因。
第一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 ”画出短文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的两次心理活动描写。
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作文部分。
要求: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爱,有父母师长给予的爱,有同学之间的爱……请用一件事写出你所感受到的爱。要求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幼稚 天赋 寂寞 迫害 蓑衣 羞愧 痴迷 滑翔
2、fèi yuè mù jì kǎ quán qīng chà hùn è hàn záo
3、浸润 无暇 后悔 喷水 侵略 假如 教诲 愤愤不平
4、开 笑 拘 束 家 业 钉 一 一 恋 恋 眼中钉 肉中刺 绊脚石 墙头草 C 恋恋不舍 成家立业
5、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6、我们发现了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绿绿的叶子上有鲜活的生命。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7、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风一更 雪一更 故乡的思念 《论语》 敏而 不耻 心到 眼到 口到 要有志 要有识 要有恒
8、
1. 泛指知识阶层。 下等,劣等。
2.有恒心的人做事没有不成功的。
3. 识(见识) 恒(恒心)
4.D
5.“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读书,才能持续进步。读书是如此,做别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将事情做好。
9、
1.再一次使用老花招、老手法。 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2.学校在“六一”儿童节发给每个学生3个馒头,一路上由于太饿,“我”吃光了所有的馒头。然而,母亲并不因此责怪我不懂事,而是用蒸着的5个大馒头维护了“我”的自尊心,让“我”真切地感悟到生活的艰辛和亲情的温暖。
3.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这样表达更能体现当时的日子很贫穷。
4.是娘觉得我懂事,知道孝敬她,以及疼妹妹。 是娘觉得自己意料正确,庆幸自己还另蒸了馒头,同时体现对作者的怜爱。
5.第一次心理描写: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
第二次心理描写: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6.娘为了维护我的面子,体现娘对我的爱。
10、示例:
父母的爱
从小到大,我认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父母对我的爱比天高,比海深。
有一次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脑袋非常疼,都听不了课了。老师发现我脸色苍白,觉得不对劲儿,问明白原因后,给我的父母打电话了。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就过来了。妈妈匆匆走到我跟前,摸了一下我的额头紧张地说:“呀!怎么这么热,看来是发烧了得上医院啊!”妈妈牵着我的手,爸爸拎着我的书包,我们直奔医院。在车上,妈妈安慰我说:“没什么事,有我和你爸在什么病都会好的,你是男子汉,要坚强!”到了医院,妈妈急忙找到医生说:“快给我儿子看病!”医生不慌不忙地走过来看了我一眼若无其事地说:“小事儿,打滴流就行了!”爸爸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儿。我打滴流时,爸爸有时候出去给我买好吃的,有时出去给我买玩具,有时坐在床边逗我开心。妈妈一会儿帮我按摩脑袋,一会儿帮我按按肩,一会儿问我饿不饿,一会儿给我洗水果……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爸爸妈妈对我真好!在这个世界上,我真是最幸福的孩子。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我很快就好了。我能上学了,他们看上去可开心了!
爸爸妈妈,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他们给予我的爱,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找个好工作,报答父母!
8 /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