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生物上册《蒸腾作用》教案2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402173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蒸腾作用》教案2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蒸腾作用》教案2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第五章第四节蒸腾作用(二)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思想教育 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难点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关键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教法 师生共同探究,讨论法。 教具 玻璃瓶,种子等。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植物主要以气孔蒸腾散失水分。有些植物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生活得好,如柳、槐、小麦和水稻等;有些植物在荫蔽的环境下生活得好,如玉簪、绿萝等。有的植物可以生活在不同环境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植物,气孔蒸腾速度是不同的。 一、根据上述的植物蒸腾现象,针对不同植物气孔的数目和颁布,提出的探究问题是: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实验假设: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或少。 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剪刀,镊子,解剖针,蚕豆叶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新课相关内容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作出实验假设 进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之前,先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使他们意识到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的蒸腾效率不同,思考气孔与植物生活的关系,进而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设计并执行实验计划,收集和解读实验数据来检验假设。本活动为学生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保证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针对本组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玉簪叶。 方法步骤:1、分别取蚕豆叶和玉簪叶的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视野内气孔的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讨论: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2、 蒸腾作用可以促使根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从根运输到叶里,。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小结: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统计数据 学生记录数据 学生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师生 共同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师生 共同 小结: 的假设设计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时要有定量研究的意识,能够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柳、槐、水稻、小麦等都可作为阳生植物叶片的材料,玉簪、绿萝等生活在荫蔽环境的植物可以作为获得阴生植物叶片的材料。选取样板材料的部位和气孔统计的方法要尽量保持一致性,否则获得的实验数据缺乏信度。 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时,质疑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经过日晒的物体温度会显著升高”“为什么经过日晒的植物升高幅度小”“蒸腾作用对植物以气体形式散失水分有什么意义”“植物体吸水和运输有什么意义”。同学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他们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