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834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7乡村振兴Rural Promote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最大难点在于特色资源发掘和合理开发利用,这需要政府、企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地方在发展特色农业中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发展的程度和效果未达到预期,需要予以进一步优化和加强。1 特色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的重要性1.1 特色农业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乡村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其基础与核心是产业兴旺,特色农业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又具有创新创造性的新型农业,必将成为实现产业兴旺的有生力量1。特色农业,体现

2、为三个方面:一是产品特有,即该农业是本地特殊地理区位条件、气候资源因素等孕育的,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模仿和复制的,也就是“人无我有”,如芒果、火龙果、荔枝等只在常年均温较高的地区才能种植,松茸、虫草等只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才有。二是品质特别,同类农产品在不同的栽植和生产地区其产品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其中特色农产品的质地特别纯正、口感独特、价值超高,在同类产品中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标杆。三是模式创新。一些特色农业虽然仍然是普通的农产品,但由于其生产、运作模式具有独创性,相比传统农业而言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发展规模,以及实现的综合效益等都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也属于特色农业范畴。1.2 发展地方特色

3、农业的重要性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特色农业由于具有特征鲜明,甚至具有不可复制性,因而在竞争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巨大的市场需求、较高的价格能够为农民群众或农业企业带盛作林(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干部学院,甘肃 张掖 734300)盛作林(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干部学院,甘肃 张掖 734300)来更高经济收益。二是有利于提升地方的影响力。特色农业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形成品牌,也成为地方的一张名片,地方可以借此闻名本区域或全国。这对于加深外界对地方的深入认识,助力地方招商引资和产品、文化“走出去”极为有利。三是有利于实现地方全面振兴。地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4、,彻底改变本地农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而且可以特色农业为亮点和载体,同步带动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播、村风村貌改善等,进而实现地方的全面振兴。2 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2.1 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有特殊条件支持,其中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关键2。一些地区虽然土地肥沃,利于发展特色种植业,但农田水利设施欠缺,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同时未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狭小分散的地块,阻碍了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很难形成特色化。另外交通不畅和市场配套不完善也是重要影响因素。2.2 特色资源挖掘利用不足不合理特色农业的“特”核心在于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一些地方政府或群

5、众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进行深度而有效地挖掘和合理开发利用,占据丰富的资源优势却依然发展传统农业,生产一些低价值、初级化产品,使得这些资源白白浪费。2.3 农业复合性人才严重匮乏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有现代农业观念、懂专业农业生产技术、DOIDOI:10.16815/ki.11-5436/s.2023.11.04710.16815/ki.11-5436/s.2023.11.047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着力点在于农业经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是一条重要途径。该文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多种特殊因素制约,不少地方的特色农业存在不同的发展困难和问题,拖慢了乡村振兴进程。为此该文着重探讨

6、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制约因素;发展策略108乡村振兴Rural Promote农业信息化 2023.04会操作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具备生产经营管理综合素养的职业农民。同时地方农业科技服务网点过少,人员配置不足,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不及时等,都制约了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2.4 传统生产发展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民不重视生产质量,追求产出而不追求产值,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环境严重污染3;目光短浅、畏首畏尾,对于新农业项目的热情不高,认识不到位,害怕失败,不敢轻易尝试,只期望成功和高收益,而不愿意承担一丝风险,给地方政府及农业部门有效推

7、广新产业和发展新农业带来较大困难。欠缺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少人由于知识积累不足,不具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能力,而另一部人则是因循守旧,使得特色农业发展滞后。3 基于乡村振兴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3.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根据自身存在的实际条件,以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为目标和精神指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投入,为地方某些特色种植、养殖、旅游等农业项目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3.2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地方政府、农民群众及农业企业等应以发展特色高效高质量农业经济为目标追求,要充分调查、了解本地的各类资源类型,深入分析并挖掘其特色元

8、素,将其“放大化”“明确化”,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特色”的发展局面4,如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利用地形地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利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优势,进行文化与农业的有机融合,打造农业观赏区等,由此创造出一系列基于农业载体的特色产业。3.3 重视对职业农民的培养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离不开科技及专业人才的支持,政府应广泛组织各种农技、农业生产知识的推广会和形式丰富的培训活动,可着重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模式的培训,培养一批职业化农民5。为保证培训效果,可以采用政府+企业+农业合作社的综合模式,加大科技下乡力度,加大先

9、进生产技术及先进农业机械的操作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3.4 加强特色农业宣传教育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发展特色农业的宣传教育深度和广度,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积极性和增强其发展动机。宣传教育方式应多样化,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如在“两微一抖”平台及时发布农业科技技术类小视频等,邀请农业专业及企业技术人员在线解析和与用户互动,通过换“脑筋”换“思想”,实现农业发展的“新”和“特”。4 结语新时代背景,地方必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驱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推广落实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升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引入推广更多农业生产新技术,加强特色农业发展宣传、技术培训、职业农

10、民培养等,才能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创设出良好的发展氛围,从而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刘倩.特色农业服务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N.中国气象报,2022-12-28.2景舒相.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9):4-6.3莫淑柳,覃玉谷.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助推乡村振兴J.中国畜牧业,2022(9):31-32.4刘毅,曾祥喜.抓特色农业 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J.渔业致富指南,2022(4):11-12.5李战,王新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6):121-123.引用信息盛作林.乡村振兴驱动下的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策略 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1):107-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