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诫子书教学设计宋国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方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儿歌诫子书提问导入。二、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板书课题:诫子书
2、)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自然。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读得有韵味,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注意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全班齐读。注意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四、译读课文。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注释,小组讨论。2、学生口译本文(一人翻译一句,教师相机指导)。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
3、,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以成学) 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韬慢则不能励精)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险躁则不能治性)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就会像衰老的树叶
4、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 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 课文研读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将复何及) 五、研读课文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明确:方法:“静”与“俭”“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查。“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是节俭、简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性作
5、用。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明确:一要有志,二要学习。就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完整意义。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六、拓展延伸放声朗读,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警句。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一起分享吧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积累警句。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