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德育目标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
2、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二、作者及文体简介1.陋室铭的体裁是 ,它是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种文体。2.爱莲说的体裁是 ,它是既 可以 、 事物,又可以 发表 的一种文体。3.陋室铭选自 ,作者 是 代著名诗人、哲学家 , 字 ,人称“ ”,与白居 易并称“ ”。4.爱莲说选
3、自 ,作者 是 (时期)著名哲学家 , 字 ,晚年曾建濂溪书堂讲学, 世称“ ”。三、解释文言词语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可爱者甚蕃 7.濯清涟而不妖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陶后鲜有闻 10.宜乎众矣 11.可以调素琴 12.无丝竹之乱耳 13.无案牍之劳形 四、翻译课文陋室铭 (唐)刘禹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孔子云:“何陋之有?”爱 莲
4、 说(北宋)周敦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8.牡丹,花之富贵者也;9.莲,花之君子者也。10.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五、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1.陋室铭全文紧紧扣住 立意。 开篇用“ ” 隐喻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接 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 文则用“ ”写环 境之雅;用“ ”写 交往之雅;用“ ”写 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 予以强调。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 室的描写,表达出作者 的 节操和 的情怀。2.爱莲说中描写 是为了从正面衬托 莲的形象,描写 是为了从反面衬托 莲的形象。作者用“ ”来 写莲的生长环境;用“ ”写 莲的体态香气;用“ ”写 莲的风度气质。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 质的句子是“ ” 全篇托物言志,用莲的形象寄托了作者 、 的生活态度,以及对 、 的世风的鄙弃。六、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