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导学单
课题:临界极值的问题 课型:问题解决课 时间:2012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临界极值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临界极值的问题。
4、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
新知探究:
临界与极值问题
1.临界极值:当物体从一种物理现象 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另一个物理过程,此时往往有一个临界状态,而极值问题也伴随临界问题的出现而出现。
2.解题关键: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或状态变化,找出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问题一: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加在小板上的力F为多大,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
问题二.一个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2,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
图2
限时训练
1、如图所示,把长方体切成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部分,切面与底面的夹角为θ,长方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设切面是光滑的,要使m和M一起在水平面上滑动,作用在m上的水平力F满足什么条件?
2.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5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 )匀加速向下移动。求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分离.
图5
3.如图所示,小车上放着由轻弹簧连接的质量为mA=1kg,mB=0.5kg的A、B两物体,两物体与小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4N和1N,弹簧的劲度系数k=0.2N/cm 。
①为保证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弹簧的最大伸长是多少厘米?
②为使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以最大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弹簧的伸长是多少厘米?
64.如图6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m=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300N/m。现在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s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F是恒力,g=10m/s2,则F的最小值是 ,F的最大值是 。
F
图6
5.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A
B
a
6.下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质量为M,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的取值范围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