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电子备课 语文学科
7.人类的老师
主备人:刘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简介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并能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具体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
4. (提高性目标)收集其他的人类的“老师”的事例,并能自己的话来介绍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简介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并能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具体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第三题中的词语会默写,理解“流线体”“薄壳结构”等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同时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预习
具体目标:
1. 认真朗读课文,不少于3遍,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 把本课的习字内容认真临写,做到正确、美观。
3. 把不明白的词语圈划出来,借助工具书先尝试理解,还有疑问的做上记号,记得问老师或同学。
4. (提高性)思考:文中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都完成的,请在语文书上注明:预习,笑脸。)
设计意图:按课标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能自觉地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就很好了。
板块二:检查预习
教学目标:目标1、2
一、导入新课
读题,质疑: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老师是谁呢?
二、检查预习:读、默
(一)布置学习任务:
1.读课文,一字不错,有一定的速度
2.默写生字及书后第三题
(限时5分钟)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关注后进学生。要求听3——5名学生读书,及时反馈,并把学生易错处做上记号;请2——3名学生写写生字,注意错误处。
(三)当堂检查
(默)
1.全班听写,包括课后练习三词语。
此处主要选择3.4.5自然段让学生读,集中而且具有代表性。否则读全文是来不及的。
2.同桌互批,教师批改3本以上。
碎 右边的十在两个人的下面。
祸是示字旁,示字旁都与鬼神、祭祀有关。
翼上面的羽字部没有提。
3.错误的订正4遍,中午时,同桌再帮助默写,过关的在语文书上注明:默写,笑脸。
4.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帮助解答。
(读)
1.指名4-5名学生(后进生)分段读全文,教师注意指导。(可省略)
2.请同桌中B类学生读,A类学生检查,读全文。过关者在语文书上注明:读书,笑脸。
设计意图:分类朗读检查,一是为了加强针对性,二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
(四)理解词语
1.学生说不理解的词:流线体、薄壳结构、轻而易举等
2.自己想办法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3.学生交流
补充:其实,鸡蛋壳的这种特点就可以概括为——薄壳结构。这样的薄壳结构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比如贝壳、乌龟壳、海螺壳,甚至是人的头盖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解决不懂的词语的办法。
板块三: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3
1.边读边画:人类的老师是谁?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将他们的名称画下来。
预设:人类的老师是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
(这一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2.从哪里也能看出来?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内容,并体会文章在结构上的安排的巧妙。
作业:
1. 熟读课文
2. 搜集课后习题5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简介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并能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具体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
4. (提高性目标)收集其他的人类的“老师”的事例,并能自己的话来介绍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简介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并能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具体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鸟儿、鱼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鲸、鸡蛋、袋鼠、贝壳】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把大自然中的种种生物称之为人类的“老师”,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手指黑板)这8位人类的“老师”。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人类的老师呢?他们给人类怎样的启示?
二、板块一: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
【教学过程】
1.【出示】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用心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人类的老师呢?,把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画完之后,再用上你画的句子,分别说一说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生自学,师默看一组同学了解情况}{重点倾听4个中下等生。}
提示: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
刚才我认真地倾听了大家的交流,同学们说得都很认真。在这8种“老师”中你觉得哪些最难讲?(蜻蜓、鸡蛋、鲸)
2.这三种,哪些同学能将他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说清楚?哪些同学暂时还有困难。
我们先请会说的同学,其他暂时不会的可得听仔细了,待会儿请你们来说。
(指名一优生,再指名三位中下等生){师注意倾听,表扬优点,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3.有详有略: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觉得这8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同学们再看一看,作者在介绍他们的时候,有没有都写得很详细?(没有)
作者是有重点、分主次地来介绍的。他着重给我们介绍的是哪几位?(蜻蜓、鲸、鸡蛋)这样有详有略,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合理。
你再看,(调整板书)鸟儿、蜻蜓、苍蝇蚊子等都是介绍的飞机,是空中的;鱼儿、鲸介绍的是轮船,是——水里的;鸡蛋、袋鼠、贝壳都是——地上的,作者在选材的时候也安排的非常巧妙,足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此处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学,交流时,一定是根据学情而定。如有学生说起第三自然段的段意好概括,那就让学生自己说说,但是肯定不够全面或者不够简洁,然后教师指导方法(分层后归并)。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深入文本,感知其内容,二是让学生关注写法,体会其表达。在教学时我们决不能平均使力,学生会的就少讲或不讲,学生有困难的,教师就要多给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
文本的内容和写法都要让学生去用心体会。
三、板块二: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接下来我们来看这节课的第二个任务:概括地说一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思考片刻}
2.你觉得哪几自然段概括比较容易。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概括比较容易,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板书:抓关键词句】
{生自学}
指名:你是怎么概括的?(一优生、一中下等生)
3.第三自然段概括
(1)指导方法:第三自然段我们找不到这样的关键语句,老师这里有一个好方法,想听吗?我们可以先尝试分层,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将层意合并归纳为这段的段意。【板书:分层概括,合并归纳】
(2)学生分层: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三种生物,(手指板书)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三层。{生自学}
(3)反馈: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吗?不对的迅速地改一改。
(4)接着咱们分别概括这三层的意思,大家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
人类从 得到启示, 。
(5)同学们基本上都是这么概括的,现在你能不能还用这样的句式将层意合并归纳成一句话,试试看。
(6)小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吗?带着你的学习收获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将段意说得更加简洁、清楚。
(7)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分别说好前后两部分}
这两种概括段意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课文后的一个习题,同时也是学生平时学习的一个难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时一定要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抓关键语句”和“分层概括,合并归纳”就是交给学生的两把学习的钥匙。在这部分教学时还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利用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再扶他们一程,让他们也能掌握概括的方法。
四、板块三:介绍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书中的语言,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具体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
【教学过程】
1.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三个任务
【出示:自述:我是人类的“老师”—— 】。
课文介绍了很多人类的“老师”,请你从蜻蜓、鲸、鸡蛋中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把你就当做一种人类的老师,用上书中的语言,有条理地来介绍。在介绍时,不一定按照这段课文本来介绍的顺序,只要说得清楚、明白就可以了。
要想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得把书读仔细了,将关键的词句记在脑中,赶紧读书准备吧!待会儿站起来介绍的时候要做到不能看书。
2.学生准备
{教师下位听一组,重点听3位中下等生}
3.交流(三名:各层次的学生)
4.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一些其他人类的“老师”的资料和图片,课后你可以也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介绍其中的一位人类的“老师”。下课!
【设计意图】这既是一个内化语言的过程,又是一个发展语言的过程,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三得!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分层: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课外的一种人类的“老师”介绍,而后进生则可以写一写课文中一种人类的“老师”。
作业:
(分层)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介绍一位人类的“老师”。(课内、课外)
教后反思:
本课经听刘静老师三上三改教研课和自己教学过程后,有几点收获:
1.段的教学始终是中年级教学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2.语文课上得情趣些,例如本课中的“我是人类的老师×××”练习说说这种生物的特点及人类得到的启示,学生说起来挺有意思,兴趣盎然。比如:原来我是海中游得最快的,因为×××,所以你们人类研究了×××,自那以后我可是要加快速度和人类的轮船比一比了!符合学生心理,符合学生语言发展最近区状态,学生愿意尝试,有趣味学生就自然喜欢;
3.文本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课文的多边读,一读,说说为什么这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二读,训练概括能力。三读,练说话,记住书中语言,将课文文字内化为孩子自己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