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背影》 教案7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信息、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文中朴实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情感。
2.学习选取独特视角来写人记事的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学习选取独特视角来写人记事。
学习难点
分析作者几次流泪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和情操。
2.提供材料,保证每人至少阅读3篇表现人间至情父爱、母爱的文章。
二、课内探究
(一)导入
师: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请同学们讲一下,你在课前阅读表现父母之爱的文章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介绍:如选材、语言、表现手法、欣赏的语段等)
学生:……
师: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文章里有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在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无数令我们难忘的父女情深、母子意切、师生情浓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无不流淌着他们的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文学家朱自清对“深沉的父爱”的讲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攻克字词(多媒体课件)
(1)字词的音、形
狼藉(jí)奔丧(sāng)簌簌(sù)蹒跚(pán shān)
拭(shì)颓唐(tuí)琐屑(suǒ xiè)箸(zhù)
(2)词意
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簌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生合作有表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师要求:阅读文章后,请你用“文章_______最感人,因为__________”的句式,自主发言。
学生:……
师:读完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份真挚的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种父子情深的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课前阅读的文章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比较,在父子深情的表现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
(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探究一:学习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
师总结:同学们发言都很积极、中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好。从情感表现上看,就如大部分同学所说的:文章表达亲情时,不是选择正面表情、语言的描写,而是攫取“背影”这一新颖的角度,独辟蹊径,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使艺术影像跃然纸上,更能表现那份沉沉静静的、酸酸涩涩的而又激荡人心的人间真情。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文中出现“背影”的语段找出来。
学生活动、发言
师引导总结:请同学们在这四个“背影”前加一个字,来概括四个背影的特点。
学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板书):
绘背影
别背影
念背影
点背影
表现父子情深
师追问:在这四个背影中,最详细、最感人的是哪个?请朗读课文,小组交流一下感受。读完后各小组派代表说明这个背影的感人之处。
学生:……
师:作者从衣着、动作、神态等方面,刻画了望父买橘的背影。尽管父亲行动不便,但又要亲力亲为,这确实令“我”感动,再深入想一下,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境况下,父亲还是想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儿子,这份真情会更令人为之动容,也就会更使我们明白为什么“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段背影的描写,凝聚了真挚的父爱,也倾诉了作者对父爱的理解,在作者的泪光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先前的自作聪明的悔恨,也看到了他对父亲的思念。所以,读背影,我们可以看到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深”(板书)。分析背影,我们发现,在结构上,“背影”一线贯之,使文章结构严谨;在创作角度上,选择一个人的背面形象全力抒写,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不仅能更容易打动读者,而且更显现了作者不落俗套、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因此,学习背影,我们更应学习《背影》一文在写人记事上给我们的启发。
探究二:体味朴实的语言特点
师:本文的语言,也如同学们感受提到的:语言非常朴实。在情感的宣泄上,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更能表现情深意重、拳拳爱心。请同学们把文中你认为运用朴实语言,表达深情的地方找出来,朗读给大家听一下。
学生朗读,感受。
学生讨论:对本文语言特点的不同认识,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鼓励有创建性的看法。
(四)小试身手、学以致用
师:根据刚才的学习,请考虑一下,假若现在要求你来写一篇父母爱子情切的文章,说说你会从哪个角度入手?
学生:……
师:朱自清写父亲的这段父子情深,借助于“背影”而引人注目、感人肺腑,我相信,我们每位同学只要有朱自清的这种细腻真挚的感情和敢于创新的意识,也会妙笔生花,写出一些动人的好文章。
三、课外延伸
1.课外阅读利用独特视角抒写真实情感的文章,至少三篇。
2.学习《背影》的写作技巧,把课上的构思丰富充实,写一篇表现父母深情的美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