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2、采用研讨的方式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能翻译和背诵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教学难点: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方法和特点,感悟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初步掌握
2、了一些把握文言文文意的方法,但古代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情怀对他们来说尚难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归纳。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代文人都有一种山水情结,他们寄情山水,借山水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志向。2、出示作者简介,二、神游醉翁亭,疏通文意。3、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醉翁亭(屏显醉翁亭图像),请大家好好观察,描述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学生观察后发言描述。点拨“翼然”“临”的含义。4、刚才我们游
3、览了醉翁亭,俗话说饮水思源,大家知道“醉翁亭”的来历吗?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评说,导游补充介绍。(三)、风光掠影1、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清晨傍晚、春夏秋冬各不相同。先让导游休息一下,我们尽情游览吧!(幻灯出示图片文字)清晨山间景色是怎样的呢?傍晚呢?一年四季呢?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加以描述,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2、归纳:如果说第一段文字是从空间角度写景的话,本段就是从时间角度写景的。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四)、宴游之乐1、这里不仅风景美,风俗更美。有位导演想要将文中第三节内容拍摄出来,大家帮他参谋一下,看需要拍摄哪几个镜头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看图纠错:屏幕出示滁人游图
4、片,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内容没有表现出来。(四)、踏上归途吧1、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随太守一起踏上归途吧!齐读最后一段。2、归途景致如何?你的心情如何?你能体会太守的心情吗?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三、理清思路,明确主旨。醉翁亭的景色怎么样?我们非常感谢“梦幻旅游公司”导游精彩的讲解,我们不但领略了美丽的景色,还丰富了相关的课外知识,谢谢你们。醉翁亭记是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滁州志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屏显)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醉翁亭记流传之广可见一斑。1、我们跟作者游赏了这一番,假如要你把
5、今天观赏的内容写出来,你准备怎么写?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现在,我们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学生小结,教师适时补充板书: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教师小结:本文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思想感情的话,你会选哪个字?(醉、乐)4、从文中勾画出写“醉”
6、“乐”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因何而“醉”?又在“乐”些什么?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层层展开记叙: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但本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道出全文的主旨。5、欧阳修被贬,尚能与民同乐,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无论在何种人生境地,都不应该沉溺于个人得失,应采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当代青年,在竞争的大潮中更易受到挫折,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气度。结束语:今天,我们随着欧阳修游览了滁州,观赏了琅琊山优美的风光,探寻了古人足迹,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希望同学们今后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成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