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Exclusive专题策划影 响 有 影 响 的 人 王先进:多种政策措施组合实施全面推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编辑楚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政协常委、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做好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迫切要
2、求,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迫切要求。”在第四届中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政协常委、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指出,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交通运输领域是减碳最难的部门之一。交通运输作为能源利用的终端部门,是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转型、能源替代的重要力量,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事关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25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发展,王先进提出了四点思考:思考一:高效综合运输体系是低碳发展重要抓手。从货运量来看,2022 年我国货物运输量达 506 亿吨,居
3、世界第一位,公路运输货物量达到 371 亿吨,占比达73%;从货运周转量来看,2022 年货运周转量达 15.6 万亿吨公里,超过美国的两倍,公路依旧是最主要运输方式。大宗货物占我国全社会货运量的 60以上,其中,公路运输大宗货物达 200.6亿吨,是铁路运输总量的 4 倍。我国经济地理布局及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货运需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大宗货物运输量将在 2030 年前后达峰,进入平台期,未来高价值、分散性、小批量、时效性强的货物将持续增长。依照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 年),到 2025 年,铁路运输仅增加 5 亿吨,水路运输仅增加 10 亿吨。从中短期发展
4、来看,“公转铁”“公转水”等政策能够发挥较好的减排效应,运输结构调整是交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政策手段。从长期发展来看,即使在最理想情况,运输结构调整单一政策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较小,需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效率,持续减少交通碳排放。思考二:新能源运载工具是低碳发展关键。乘用车碳排放增速最快,自 2005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 14%;公路货运车辆是公路运输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占比超过 68%。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车应用已形成共识,“电动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融合发展将成为新模式。在货运车辆领域,探索多元化路径,加快新能源货车应用,新能源货车的普
5、及速度和广度将决定我国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速度。思考三:绿色基础设施是低碳发展保障。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低碳措施落地的关键。要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强化交通建设项目生态选线选址,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路网、枢纽等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全过程。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尽量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占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期,打造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和绿色枢纽等基础设施;构建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体系,加快绿色建材产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推广应用新能源施工机械和装备,推动自动控制、卫星定位
6、等智能化施工应用;推广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可再生应用;煤矸石、矿渣等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在基础设施运营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在服务区、公路沿线、枢纽场站、港口码头等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开发分布式发电与储能项目,通过“交通+能源”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自洽;推动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设施、装备深度融合,提升运营效率。思考四: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引导绿色出行。2021 年 10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
7、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步行+自行车+公交),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绿色出行是交通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持续减排的效果,要构建“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绿色城际交通”等交通方式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慢行交通发展模式,需要保持;建设轨道交通、BRT、慢行交通等融合发展的公共交通网络,打造城市现代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定制公交、高峰通勤班车、潮汐车道等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构建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时考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提升乡村绿色出行比例;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建设长距离慢行交通系统,增加绿色出行场景。推动交通运输“双碳”工作,需要以运载工具新能源化为核心,以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为关键,以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为补充,多种绿色低碳政策措施组合实施,全面推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