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718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047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李惠娜(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济源 459000)摘 要 文章结合图书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并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丰富图书馆员数智知识结构、培养图书馆员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注重图书馆员数智伦理等培育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图书馆员素养培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 数智素养 图书馆员 培育路径 信息素养中图法分类号 G252引用本文格式 李惠娜.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2、J.图书馆,2023(9):4752.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不断冲击和影响图书馆的组织形态,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高度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数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与普及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图情领域图书馆与数智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数智赋能1、数智驱动2、数智融合3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鲜有学者涉及数智时代图书馆员(以下简称“馆员”)必备的素养这一主题。因此,研究数智素养问题,不仅能从宏观层面对数智素养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控,而且能从单一维度的微观层面对数智素养模型的建构给予启发4。作为信息

3、素养的延伸和拓展,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数智时代馆员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研究馆员数智素养模型、策略,对图书馆提供更好服务与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数智时代馆员素养为指导,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馆员数智素养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1 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1.1 内涵变迁素养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复合结构,往往包含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个层次。基本素养即素质和修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集合体5。当前素养涵盖了信息素养、网络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等,厘清数智素养与这些相关素养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明晰数智素养的内涵。媒体素养是指选

4、择、理解、质疑、评估及制作生产媒体信息的能力,其特点为关注个体利益,强调参与和解释。计算机素养是指了解和使用计算机及软件的能力。其特点为聚焦技术知识及计算机应用。信息素养是指根据需求,有效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6,其特点为反思、理解、评估、创造新知识7,逐渐取代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是指基于网络学习、工作、交流和发展的综合能力,其特点为在信息素养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生存能力。数字素养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批判思维与整合能力,进而了解与熟悉网络检索到信息链接的含义8。其特点为突出批判性思考能力9,包含数字化情境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数据素养是指拥有数据意识、道德、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

5、理解和应用数据的能力10,包含数据意识与态度、数据知识与技能、数据道德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AI 素养关注 AI 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既是一种个人能够批判性地评估 AI 技术、与 AI 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够将 AI 作为在线、家庭和工作等场所中学习工具的能力11,其特点为特定技术情境的数字素养。数智素养是“数智”环境下个体数字素养、数据素养与 AI 素养的有机融合,具有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多重特征。综上,信息素养包含了媒体素(Library)048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养、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数智素养,强调搜寻、获取、

6、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其中数字素养包含 AI 素养,而 AI 素养重视依托 AI 技术来甄别、使用、管理信息的能力。数字素养注重利用数字技术确定、组织、理解、评估和创造信息,与数据素养内涵边界重合但不是包含关系;数智素养融合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三者蕴含“数智”方法与技术的元素,对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推动一批以“数智”为特性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发展。毋庸置疑,数智时代,“数智”理念、方法与技术驱动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馆员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一项适应数智时代的重要能力。1.2 馆员数智素养数智是指以大数据、AI 等为主导的技术思维、技术产品和技术应用1

7、2,是一种综合创新资源,体现在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驱动等方面。数智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手段,有机组合传统生产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13。图书馆数智化主要融合了数字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三重特征。数智融合是指技术融合,即大数据与 AI 的融合,尤其是智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图书馆数智融合具有虚实协同共生、多模态人机交互、全域智能检测等特点14,表现为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区块链、机器学习、AI 等数智技术,基于数据的挖掘、驱动、感知、理解、推理、预测,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馆员个性化、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15。数智赋能是指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普及引发企业

8、的组织形态变革,如数智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要素包含智慧数据、智能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等,对改善创新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6。图书馆数智赋能主要是指数智技术加速“数据智慧数据/知识”转化过程17,如利用数智技术建设协同知识创新平台等,数智赋能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的目的。可见,馆员需要具备数智知识、数智能力来迎合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馆员数智素养是指馆员适应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赋能等数智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数智融合能力。馆员数智素养要素往往包含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数智知识是基础,是馆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智基本知识;数智能力是关键,指具有与数智技术

9、如 AI开发和应用相关的基本能力,如编程能力、信息检索与收集能力、撰写数据报告能力等,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数智伦理是前提,指由数智技术引发的态度、问题、看法与认识等伦理维度。馆员数智素养可视为馆员职业素养在数智时代的新表征,它是对馆员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智能素养的内涵更新和结构拓展18。2 馆员数智素养构成要素分析本研究根据数智素养的内涵特征,结合馆员知识水平,总结关于人工智能素养19、数智素养20的研究文献,提出由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析出基本数智知识与技能、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数智意识与伦理三个维度为核心内容,通过反思实践、动态调控、创新驱动、综合评价四

10、种调节机制,达到数智内核、数智服务和数智发展的目标,以此作为馆员智能素养构成要素,如图 1 所示。其中数智内核引领智能时代馆员文化基础的前进方向,文化基础则为馆员内核目标的达成提供原料;数智服务是使能目标,是将馆员专业知识与数智素养结合起来,发掘自身潜力,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智发展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馆员不但发展自身素质素养,而且在数智服务中促进读者数智素养的提升。创新驱动综合评价反思实践动态调控数智发展数智服务数智意识与伦理基本数智知识与技能馆员数智素养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数智内核图 1 馆员数智素养构成要素2.1 基本数智知识与技能馆员应具有一定的数智知识与技能,包含知识、技能要素

11、。数智知识包括 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传感器、智能摄像头、智能终端等感知设备;5G、物联网等通信传输技术;基于云计算和 AI 技术等的数智技术原理知识;数据知识;了解 AI 发展史、AI 原理、AI 应用领域、AI对人类的影响,勇于探究 AI 新技术和新用途,敢于质疑 AI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等 AI 知识。数智技能包含工具使用、技术整合、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需要指出的是,认识自身的角色、理解数智融合与工作原理、使用数智技术增强基于数据的决策是数智时代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与技能,也是馆员开展数智技术使用活动、发展数智素养的核心。2.2 高阶数智思

12、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协作、沟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049及创造力21,是馆员数智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内容包含人机协同思维:人机协同、协同素养、协同知识建构、协作学习、协同发展、数智技术设备互动、数智合作、合作任务;数据化思维:数据保存、数据更新、数据记录、数据挖掘、数据表达、数据库使用、数据预测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解释、数智评判、结果反思、结果研判、数据改进服务;创造性思维:数据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服务创新、创意设计、创意智能服务、数据研究、服务创新探究、变革思维、数智研究;问题化思维:问题导向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识别问题、问题框

13、架、问题定义、提出假设、决策制定、数智任务设定、问题解决。以上不同阶段的高阶数智思维,层层递进,实现价值共创。馆员具备了人机协同思维,有助于馆员与智能设备进行有效合作;图书馆数智技术广泛应用,生成了大量数据,如读者行为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文献数据等22,这就要求馆员需要具备数据化思维,推动服务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数据;基于数据决策与服务,就需要馆员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化思维能力,能快捷、精准地从数据中发现问题,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后续评估。2.3 数智意识与伦理数智时代,数据意识是馆员利用数据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前提和内在动因,包含数智融合、数智发现、数智价值、数智需求、数智应用

14、等意识23。数智融合意识包括技术敏感性、智能感知、数据意识、数智需求、融合意识、生态理念、数智影响;数智技术应用价值主要体现为决策更及时、运营更精细、应用更智能三个方面。馆员数智伦理包含伦理道德、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社会规范、伦理决策、机器偏见、公正合理、数据伦理、数智伦理。馆员应具有技术敏感性和数智融合意识,充分认识到数智技术的威力,深刻认识到数智技术融入服务后自身角色的转变。2.4 数智内核内核目标是馆员数智素养发展的根本保障,目的是培养馆员的数智知识,包含自身特质与知识结构。馆员人格特质包含积极、自信、合作、责任等。积极表现为技术兴趣、智能期望、积极应变、主动迁移、归纳思考、自愿使用、有

15、效利用;自信表现为数据信念、技术信任、智能示范、智慧引领、数据使用信心、数智准备、信仰偏好;合作表现为多元文化智能互动、学习型组织、馆员共同体、学习社区、共同决策;责任表现为责任担当、社会责任、数据责任、智能保障、工作职责。馆员知识结构侧重于文化基础,主要是指图情和其他领域的跨学科综合知识。2.5 数智服务数智技术的应用使得馆员的工作内容不再限于单一的文献服务,还有智能开发平台的应用、情报分析处理、专题研究、数据服务、论文写作指导、科研支持、决策支持等,以及智能自助服务如室内定位导航、座位预约管理系统、智能检索、网络咨询机器人、自助图书馆等。数智时代,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数智服务

16、,包含读者服务、管理、场景等呈现出数智化特性,要求馆员首先掌握一定数智知识与技能,将专业知识与数智素养相结合以实现服务目标。内容包含数智学习与发展:专业学习、专业发展、自我发展、专业参与、知识构建;数智综合场景创设: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生态环境、智慧空间、数字人文实验室、创客空间;数智服务资源开发:数字资源、基于数智的资源整合、跨学科资源整合、网络课程整合、学习资源推荐、基于数智的学科能力;数智服务实施:智能服务、数智服务支持、科研支持、数智服务平台选择、数字软件利用、智能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数智服务评估:评价能力、数智服务精准诊断、数智服务评价、数据反馈、学科分析、服务要素

17、评价、读者评价、调整服务、改善措施;数智沟通与协作:智能互动、数据交流、数智服务经验传递、数据共享、数据参与、数据交换、馆员与读者互动交流。2.6 数智发展数智发展包含馆员素养发展目标和应用数智素养两个目标,其中应用数智素养即数智育人与赋能,包含育人能力、情感支持、授权读者、培养读者技术思维、发展读者高阶素养、促进读者数据能力、促进读者数智素养。3 馆员数智素养发展的现实局限3.1 馆员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分化数智时代,数智技术不断创新、嵌入,馆员身份发生改变,呈现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分化,馆员分化与重构应引起图书馆管理者严肃反思,包含伦理道德、个人信息保护等。数智化

18、变迁进程中馆员不仅是网络、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馆员在获取信息、消费信息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数字化信息痕迹,通过数智装置、数智算法、智能终端等方式不断被感应捕获,最终被电子化、数字化、智慧化,嵌入数智化网络,馆员个体能力、爱好、习惯等被观察、评价、形塑与掌控。数智化算法李惠娜: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Library)050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在一定程度上将馆员主体作为客体进行分类评估、智能筛选、智能分析、监控24。因此馆员主体正在不断地被“客体化”。同时,随着人机交互融合技术和意识永续技术深入研究,客体“主体化”的分化有可能成为现实,即传统意义上

19、作为客体的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可能拥有主体人格。3.2 政策话语的导向与图书馆理论、实践衔接不够随着新一代数智技术与社会经济活动深度融合发展,政府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社会各行各业数智融合快速发展。如2015年9月发布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 年 4 月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重点研究人工智能,2016 年 5 月出台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 年 3 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 7 月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2017 年 12 月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发布,2019 年

20、 8 月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指导 AI 应用。2021 年11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22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构建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育体系。实践中,图书馆应在全民信息素养、数字素养、AI 素养、数智素养的培育等方面有所作为,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独特作用,但其在国家、政府层面的决策中影响力不大,话语权较弱25,政策层

21、面有关数智素养内容与图书馆工作衔接不够充分。图书馆应深入领会、研究、实施相关政策,将数字素养教育、数智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社会教育的重要使命,理论层面的研究、挖掘与提升也有待加强。3.3 对图书馆数智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风险的认知不足首先,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伴随数智技术的应用推广加快,网络安全问题将成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方面,传统网络安全系统跟不上数智技术应用和创新步伐;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带来信息节点和信息总量爆发式增长,使得网络攻击的潜在损失指数级放大,这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其次,数据安全问题相当突出。作为五大要素之一的数据共享、流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

22、益,但也潜藏着巨大的隐私风险。如数据收集阶段可能存在漠视读者主体利益,侵犯读者知情权、选择权、数据使用权、隐私权等;数据处理阶段存在数据脱敏不彻底致敏感信息隐私泄露等;数据存储阶段有隐私泄露、数据记忆障碍、数据篡改等风险;数据利用与共享阶段有数据依赖、信息茧房、缺乏人文关怀、数据鸿沟等问题26。同时,数智技术应用在调试期需要由应用提供商进行数据处理与服务调试,容易造成读者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再次,数智伦理问题不容忽视。数智鸿沟。目前,多数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图书馆)受限于资金和人才匮乏,对数智技术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低,缺乏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高校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有明显

23、的差距,再加上读者个体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形成数智鸿沟。算法失公。图书馆算法多种多样,如数据挖掘算法、协同过滤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场景,如图书馆智能借还书系统图书标签防碰撞算法等27,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价值。数智算法参与图书馆资源配置,对资源进行算法精准配置,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工作效率。但是图书馆算法技术应用存在算法配置与结构失衡的问题。算法存在着黑箱效应,背后存在诸多的利益结构,造成主导算法内在约束和利益多方之间的博弈。如果削弱对算法背后利益结构的干预力度,监管不力,数智算法配置将失去公平、正义。例如滥用算法对读者进行精准画像,侵害读者信

24、息隐私;大数据杀熟,对不同读者群体嵌入不平等的算法等。同时,数智算法运行过程充斥着以“数”为本的数据主义,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数据伦理。数据失公。数智时代是“数”的规模扩张和“智”的深度升级并全方位结合的时代,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如数据治理等问题。随着图书馆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图书馆基础设施数据、传感数据等各类数据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仍有待完善28。4 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数智素养是数智时代馆员个体发展的品格与能力,也是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其培养应受到图书馆管理者高度重视。4.1 充分认识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数智时代,数智素养是一种通用能力,是获取其他技

25、能的前置条件。无论图书馆管理者还是馆员,均要建立起对数智素养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051要性。一方面馆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数智服务认知,如熟悉智能机器人导览、RFID 自助借还设备、智能门禁等;另一方面图书馆应针对数智素养培育现状,开展调研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如制定 馆员数智素养框架 等框架与标准等。同时,图书馆应加强馆员数智素养意识,尤其是数智融合意识的培育。数智融合是馆员数智素养的基本属性,这就需要图书馆激发馆员数智融合意识,提升数智融合能力。4.2 丰富馆员数智知识结构馆员的知识结构是促进数智素养原动力培养的基本条件。数智知识

26、的系统培养与馆员数智教育息息相关,通过建立健全馆员数智素养教育体系来充实馆员数智知识结构非常必要与紧迫。培训方式力图多元化:面向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于 2022 年 10 月举办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线上培训班等;图书馆与公司合作举办培训,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邀请重庆维普智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线举办“智慧图书馆”专题培训;公司承担,如 2022 年 9月安徽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芜湖承办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发展与实践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图书馆智慧发展实践。这些举措远远不够,还需要建立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多方联动教育机制,协调好图书馆、各级学会、合作厂商、图书馆上

27、级单位等相关利益者的关系,通力合作,为馆员数智素养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培训内容应进一步丰富,围绕基础数智知识和技能展开,应包含数智项目与实践、智慧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数字化体验、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数智图书馆等,积极提升数智素养教育专业性。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包含讲座、专题研讨、培训班、工作坊、数智空间等,供不同知识结构的馆员选择与利用。馆员通过数智素养职业教育如短期培训班、继续教育课程等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获取数智职业资格认证。4.3 培养馆员高阶数智思维能力高阶数智思维能力强调在大数据和 AI 帮助下,发现和提出数智服务问题,解释数据探索和分析结果,批判性地加以评估,在

28、人机互动中做出合理决策。例如对于图书馆不同场景的算法,图书馆要在数智服务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尽量避免潜在的设计偏见、数据偏见和算法偏见。一是具体数智服务实践中可以通过界面设计辅助馆员理解算法运行规则、创建相关技术的 FAQ 文档等,为馆员提供多种类型的帮助29。二是图书馆要强调人本理念,注重数据生命周期,让伦理原则可计算,运用适当的数智技术手段,让治理数据偏见原则能够真正落地,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三是图书馆要关注内置算法的透明性、可解释性、可问责性等内容,不断优化迭代算法,增强算法的可解释性,打破“算法黑箱”的藩篱30。4.4 注重馆员数智伦理首先,数智伦理属于社会参与的责任担当范畴。数智时代

29、的责任担当意义更加重大,图书馆应积极培养馆员的责任担当,具体表现为数智接受度、公平意识、道德、安全意识;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其次,馆员需要合乎伦理地实现人机和谐共生。馆员应通过人机深度融合的形式增强自身认知能力,树立对数智技术的正确认知,包含数智智能技术的应用理念与原则、伦理与安全规范、人机协同学习过程中的风险意识、数据规范标准等31。再次,数智伦理具有内隐性特征,其培养不仅要与数智知识和数智能力相结合,还要渗透到数智素养的评价体系之中,围绕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三个维度开展,并制定基本的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帮助馆员建立正确的数智伦理观32。5 结语馆员数

30、智素养的提出是数智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馆员在数智服务场景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数智素养是在融合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素养,不但关注数智技术层面的应用,还要兼顾人文层面,将人文与数智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馆员的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批判性地、创造性地使用数智方法和技术,持续提升馆员数智融合能力,提高数智服务效率。因此,馆员数智素养能够对数智时代下馆员的能力结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图书馆也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培养馆员数智素养,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智服务。本文研究也存在不足,后续研究将持续对数智技术带来的新的数智结构和馆员核心素养框架进行探索。(来稿时间:20

31、23 年 1 月)参考文献:1.黄燕娟.“数智”赋能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新动向IFLA2021 年度公共图书馆奖研究与启示 J.图书馆学研究,2021(23):20-26.2.吴丽丽.数智驱动的图书馆智慧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J.图书情报导刊,2022,7(5):18-22.李惠娜: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Library)052 2023 年第 9 期(No.9.2023)3.任萍萍.“云数智”融合视域下孪生图书馆应用情境模型与生态体系构建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12):41-47,9.4.汪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智能素养构建及其培育 J.当代教育科学,2018(

32、2):83-85.5.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28.6.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Information literacy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R/OL.2022-10-12.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standards/standards.pdf7.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33、research libraries.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R/OL.2022-10-12.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lframework8.Gilster P.Digital LiteracyM.New York:Wiley,1997:25-489.秦小燕,初景利.科学数据素养内涵结构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30-39.10.焦皎.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3):81-84.11.Long D,M

34、agerko B.What is AI literacy?Competencies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2020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New York: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20:1-16.12.金波,杨鹏.“数智”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话语转向、范式变革与路径构筑 J.档案学研究,2022(2):4-11.13.薛峰.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

35、0:12.14.乔华.图书馆虚拟空间的架构描述及创新服务研究 J.图书与情报,2021(3):121-124.15.董同强,丁世强.“数智”融合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场景与体系设计 J.图书馆学研究,2022(1):2-8.16.储节旺,吴蓉,李振延.数智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 J/OL.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10-17.http:/ J.科学学研究,2020,38(7):1325-1337.18.陈霞.图书馆员智能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0):47-53.19.张银荣,杨刚,徐佳艳,等.人工智能素养模型构建及其实施路径 J.现代教育技术,2022,

36、32(3):42-50.20.许亚锋,彭鲜,曹玥,等.人机协同视域下教师数智素养之内涵、功能与发展 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6):13-21.21.Lai C L,Hwang G J,.Effects of mobile learning time on studentsconception of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complex problem solving,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

37、ation,2014,8(3):276-291.22.慎金花,朱赟.基于数据的图书馆治理与服务体系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4):110-115.23.范建丽,张新平.大数据+智能时代的教师数智胜任力模型研究 J.远程教育杂志,2022,40(4):65-74.24.王海明.数智时代的正义:复杂性及其当代旨归 J.浙江社会科学,2022(1):68-81,158.25.苏新宁.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论纲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4):16-27.26.张誉元,张海.数据生命周期视阈下教育数据伦理问题及规约之径 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118

38、-125.27.秦春英.图书馆智能借还书系统图书标签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19:13.28.孙红蕾.图书馆公共数据治理的主要问题、概念框架与实践路径 J.图书馆学研究,2022(3):11-17.29.吴丹.算法素养:智慧服务风口上的图书馆新动向 J.图书馆建设,2022(4):4-5.30.郝祥军,顾小清,张天琦,等.人机协同学习: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向 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4):31-41.31.唐玉溪,何伟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何以存在:规定、窘境与超越 J.中国远程教育,2022(10):21-28,39.32.孙鹏,王宇.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成因、危害

39、及治理策略研究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5):58-65.Research on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and Its Cultivation PathLi Huina(Library of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literacy,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t

40、hree main elemen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literacy,namely,digit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digital intelligence ability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 ethics,and analyz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and implementa

41、tion paths of full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literacy,enriching the structure of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cultivating librarians high-level digital intelligence thinking ability,and paying attention to librarians digital intelligence ethics,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ibrarians literacy cultivation.Keywords Digit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Librarian Cultivation path Information literacy作者简介 李惠娜(1976),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济源市图书馆)馆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