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28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9No.42023Gen.No.240NINGXIASOCIALSCIENCES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第4 期总第2 4 0 期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王烁(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 0 0 2 0 4)摘要: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促进国家对外战略的实施,维护和拓展国家经济利益,夯实全球治理合作的文化基础,增强国家软实力,而且对于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引导各国共同消除文化壁垒和精神隔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外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基因,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中华

2、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包容文化特征与多样文化元素形成了中国文化外交的内在优势。中国文化外交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独立自主、友好往来,公平正义、和平共处,与时俱进、继承发展的重要特点。迈上新的历史征程,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产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外交体系。关键词:百年大变局;文化外交;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2-0 2 9 2(2 0 2 3)0 4-0 0 5 9-0 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人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增强国家软实力,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而且对于引导世界各国“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阅”1 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迎来了许多新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制约。一、深刻认识文化外交的重要价值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依托本国思想、传统、文

4、化等影响力,通过文化传播、交流沟通等方式,增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合作,实现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目标的相关活动,也是推行对外战略、扩大外交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相比,文化外交呈现隐蔽性、互动性、平和性与长远性的特点。考察文化外交的历史发作者简介:王灯烁,女,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外交、中芬关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 1 ZD07)。60展,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活动古已有之。秦汉和盛唐时期,中国始终重视加强与外国的联系与交往,接纳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遣唐使到中国

5、学习生产技术和文化。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时至今日,在东亚诸国依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深刻烙印。随着时代发展,国家间的文化外交日益超越语言、宗教等传统领域,拓展到法律、科技、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各国政府普遍意识到外交关系中插入智力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播的益处 2 ,纷纷致力于制定文化外交战略与政策,完善文化外交制度机制,促进和加强民间文化交流,文化外交日益发展为“外交的又一维度,或继政治、经济、军事之后的第四方面”3 。国际力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文化外交也越来越成为国家提升

6、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一)文化外交有助于促进国家对外战略的实施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各国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来推进实施国家对外战略。就具体外交实践而言,政治、军事、经济等传统手段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文化外交作为柔性手段也能够在国际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行社会价值观交流有时比军事、外交优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大(4)文化外交有助于缓解国家间的分歧与矛盾。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利益矛盾、权力竞争以及观念分歧都会激化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文化外交是推动不同国家间共情、理解并走向和平的理想工具,它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采取官方或民间交流的方式,创造友好文化氛围,构建国家

7、间的文化关系,能够化解国家间的隔阅与误解,促进政治互信与经济社会往来,有助于消除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在国际关系的历史实践中,文化外交推动打破了东西方冷战坚冰,例如中美“乒乓外交。实际上,文化外交在化解国际社会矛盾、增进国家间信任理解过程中,具有超越政治、军事、经济等传统外交手段的独特优势,能够实现与其他外交手段不同的效果。文化外交有助于扩展国家软实力。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国家间高度相互依赖,评价和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特别是影响力时,文化软实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一个国家能否在新型国际关系体系中确立本国的优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重视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并将其视

8、为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如美国长期注重开展文化外交,以图书和音像制品出版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出口量超过航天、海洋等科技产品出口量,长期稳居货物贸易出口全球首位,从而塑造了强大的全球文化影响力。在出口文化产品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美国也不断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文化外交成为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工具。美国各类影视和出版作品出口、对外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文化合作交流等文化外交行为都在于用美国的价值观塑造世界,为美国的整体外交战略目标服务(二)文化外交有助于维护和增扩国家经济利益文化外交是促进国家间经贸往来的助推器文化相亲甚至融通,有助于达成互信,从而为经济贸易合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

9、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广大市场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海外的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大量外国青年通过这些文化交流平台获得了与中国交往的语言、文化等资源,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促成了政府、企业等多主体之间的往来与合作。文化外交是促成国际经贸合作的催化剂。为扩大国际市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以文化外交手段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开展“文化年”“文化月”或“文化周”等活动。通过此类文化活动,国家可以通过文化产品与文化价值与他国民众沟通交流,巩固两国官方与民间互信的基础,

10、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度,进而推动经贸合作。英国早在1 9 3 4 年就成立了国家文化委员会,并明确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对外产品贸易,推动英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61此举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就此而言,文化外交有利于让其他国家人民了解甚至喜爱本国产品和文化,并通过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最终实现本国经济利益文化外交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在国家经济版图中,文化产业不可或缺。因为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等绿色经济特征,所以对国家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转型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各国文化产业竞争也日趋加剧,因而文化外交成为抢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11、的政策工具。美国以速度与激情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创造了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各国影迷对该影片趋之若鹭,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文化向海外输出价值观念,影响世界各国年轻人,并促进了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扩张,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大国。(三)文化外交有助于夯实全球治理合作的文化基础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全球性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治理合作,解决效果也取决于各国合作水平。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共同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在全球治理实践中,文化沟通超越时空和国家主权界限,激发不同国家人民的情感共鸣,凝聚各国发展共识,达到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求同存异,推动有效治理的达成

12、。实际上,文化外交也为环境、发展、安全等领域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沟通基础。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全球污染治理与生态改善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国际社会为此也作出了巨大努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相互沟通,通过会议、对话、会谈、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就大气、水源等领域达成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共识,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和备忘录,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在全球发展治理上,命运与共的文化共识不仅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欠发达国家的援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就加强全球贫困治理展开合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文化外交同样有助于增强科学抗疫共识,促进全球卫生治理。二、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文化影响力根

13、植于国家传统,也是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基石。中华文化具有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中国文化外交既秉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化交往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基因,具有丰富的底蕴基础。(一)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为中国文化外交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外交”概念,却对世界文化交往形成了丰富的理论阐述,为新时代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第一,世界文化发展呈现整体性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文化交流和融合日趋发展,各民族从文化割据走向文化交流互通,推动了世界文化的整体性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指

14、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 1 7%第二,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民族文化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为世界文化输送养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世界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第三,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生产、资本和市场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5 1 2 7。第四,世界文化交往要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性。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要抵制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人侵,确保本民族文化特色

15、不被改变。第五,无产阶级文化要善于吸收世界文化养分。无产阶级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广泛吸收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列宁曾指出:“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必须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反对臆造自已的特殊的文化,把自己关在与世隔绝的组织之中。”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文化外交注人了精神基因。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和”为和平、祥和、和谐之意,“合”取合作、融合之意,“和合”是中华民族一贯追求的自然、社会62中各个元素间的理想关系。在人、民族、国家等主体间交往中,传统和合思想的精神内涵集中表现为六

16、个维度。一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二是以和为乐、和而发展,主张“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和气化生万物”。三是和谐互助、和谐共进,即“兼爱互助、交相互利”。四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五是宽厚包容、兼收并蓄,主张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六是以理服人、以德胜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生动体现。正是秉持和合思想,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外交史上书写了辉煌诗篇,开创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盛唐玄装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以及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文化外交的经典范例。和合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而绵延不绝,铸就了中

17、华民族文化外交的精神追求,形成了以“和平发展”为底色的大国外交战略,彰显了“友邻和睦相处”的民族气节,展现了“和气为本”的民族素质,为书写中国文化外交新篇章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也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理论源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思想精华。其中,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创造与升华,最终凝结成的强大精神力量,具体表现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18、、西柏坡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时刻警醒人们要珍视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为新时代文化外交奠定了自信底气。西柏坡精神中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气质赋予了新时代中国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勇气和决心。长征精神中迎难而上、团结一致的精神特质,启迪我们在新时代要不畏艰难,始终坚持为深化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作出积极贡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为“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系列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是

19、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二)中国文化外交的实践特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与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外交实践呈现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友好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制定了“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策略。党集中领导外交活动,奉行独立自主友好往来的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自身政治主张,积极开启国际文化交往之门。中国不仅积极开展与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外交,而且逐渐化解同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冰冻关系,依托文化外交这一有力工具,成功开启了中美之间“小球转动大球”的体育外交和中日熊猫外交,成

20、就了文化外交史的佳话。二是坚持公平正义,和平共处。随着冷战结束,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作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判断,主张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倡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文明多样性,协力构建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在此基础上,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的主张以及“和谐世界”等系列重要理念。三是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的胸怀

21、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倡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可以说,文化外交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63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演变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中国文化外交所处的总体背景条件。百年大变局既是权力之变、制度之变,也是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业以及全球治理等各个领域。从现象上看,这一变局使世界格局演变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调整,国家之间文化与价值观

22、念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变动,呈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 的发展态势。从本质上看,这一变局是多种变量复杂交织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演进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历史性式微的结果。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和负责任大国作用,无疑是促成百年大变局生发并加速演进的最大动因,也将成为影响百年大变局发展方向的积极力量。因此,中国文化外交推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阅、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对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推进新时代文化外交工作的路径探索开启新的历史征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格局,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外交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

23、想为指引,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工作大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深人探索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与交流互鉴之道,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一)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现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外交促进国际理解、培育国际善意,以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开展交往至关重要。发展文化外交需要从“大文化”视域出发,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又注重凝聚共识性意识和观念,增强不同文化的互通性。中国文化外交必须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要提炼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共通的文

24、化内容,在对外传播中重视贴近国外受众,找准中外话语的共同点与情感共鸣点,把“我要讲的”和“你想听的”有机统一起来,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选择有效的具象载体,将社会科学、人文景观、文化遗产、城市文明等结合起来,打造既传承优秀传统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土文化又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二)加强文化外交的统筹协调,不断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文化外交工作范围广,资源配置、运行模式灵活多样,互动和传播层次丰富。发展文化外交不仅需要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引导调动,还需要大量专业化、分散化的机构和社会团体负责落实和执行。当前我国文化外交还存在自上而下多、自下而上少,官方主导

25、多、社会作用不足等问题,呕须改革体制机制。为此,要加快文化发展和治理体系改革,文化外交主管部门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充分掌握本国文化资源,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发展的潜能,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跨区域、跨群体的新型文化发展格局。要统筹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和外联服务,加大对民间力量的组织协调力度。对外文化援助既要提供大型成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硬援助,也要重视对教育、医疗卫生、艺术、体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软援助。要警惕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潮侵蚀,牢牢掌握互联网话语权,构筑牢固的文化安全防线,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三)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既是满足精

26、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外交中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十四五”规划和2 0 3 5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 0 3 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政府要加大对重要文化产业机构直接拨款,对部分文化产品出口销售免征增值税,切实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打造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直接融资。三是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构建务实高效的多层次政府间文化产业政策对话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64白(责

27、任编辑洁)(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方面。一要探索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和交流对话方式,开展文化年、旅游年和艺术节等文化交往活动,让中国风尚成为世界潮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华文化力量。二要发挥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汉语言文化“走出去”,加快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教师、教材和教学模式整体质量提升 7 。三要借助全媒体文化传播渠道,“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8 ,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同时,整合运用各类平台、渠道,形成网上网下、国内国外、以我为主和借用外力相结合的

28、对外传播平台,加强与国外对华友好媒体合作,打造“一网三微一端”的融媒体传播渠道,提升海外媒体社交账号影响力,让中华文化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人。四要加强文化外交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主动“走出去”,持续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影响力(五)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完善中外文化交流机制是文化外交的重要路径。首先,要充分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消除文明隔阅、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明对话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积极弘扬文化多元主义,讲好中华文化故事,促进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包容互鉴。其次,要丰富和发展多元文化交往形式,与世界各国建立双边文化交流协商机

29、制,探索文明对话大会、文明合作论坛等多边文化交往机制,支持高校、博物馆等社会文化团体发挥传播中华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再次,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弘扬兼容并蓄、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让“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通达之路、民心相通的文明和谐共存之路、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繁荣之路。通过各种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活动,增进沿线各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包容和学习,让沿线各国各民族文化在“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中焕发新的生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2 0.2路易多洛(L.Dollot).国际文化关系

30、 M.孙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3COOMBS,P.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M.New York and Evan-ston:Harper&Row,1964.【4 韩召颖.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 J.太平洋学报,2 0 0 1(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6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7.7王烁.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芬兰文化”课程为例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6).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N.人民日报,2 0 1 9-0 1-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