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以日照市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02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以日照市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以日照市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以日照市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文章编号:1 6 7 3-9 9 7 3(2 0 2 3)0 3-0 0 8 3-0 4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ceAug.,2023Vol.37,No.3经济管理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一以日照市为例孙明燕(中共日照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山东日照2 7 6 8 0 0)摘要:近年来,产业和人口问题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动态协同的关系。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良性互动的科学路径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大量省市数据,并

2、结合日照实际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研究市域内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提供范式。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人口聚集;就业弹性;人才政策;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C924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nd Population文献标识码:AD0I:10.13411/ki.sxsx.2023.03.016-Take Rizhao as an ExampleSUN Ming-yan(Econom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Party School

3、of Rizhao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Rizhao 276800,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issue of industry and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ory and practice,which are a dynamic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hat interacts,restricts and restricts each other.Based on the extensive absorption of

4、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scientific path of positive interaction,the paper analyzes alarge number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data from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and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izhao toput

5、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a paradigm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nd population in the city.Key words:modern industrial system;population agglomeration;employment flexibility;talent policy;industrial upgrading近年来,人口和

6、产业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人口红利逐渐衰退的背景下,各城市人才竞争白热化,出台各种人才政策,但如果政策较为类似,并不能成为城市的优势,产业才是引人、留人的关键所在,笔者通过梳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实证分析大量基础数据,明晰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日照市产业与人口关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考,为研究市域内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提供范式。一、相关理论梳理人是生产生活的主体,产业是吸纳人口的核心要素。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有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认可度比较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7、结论,对于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收稿日期:2 0 2 3-0 6-0 1作者简介:孙明燕(1 98 2),女,山东沂水人,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理论研究主要方法1.基于区位熵概念构建人口吸附能力指数。设定为某市人口吸附能力指数,a为某市净流人人口数,A为某市常住人口数,b为全省净流入人口数,B为全省常住人口数,数值越大,表明该市人口吸附能力越强。公式如下:=b/B2.产业吸纳就业弹性分析法。测算就业增长率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可以分别比较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8、高低,也可以总体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的总体就业弹性状况。3.灰色关联矩阵分析法。这种方法能反映产业和人口各项指标间的亲疏程度。人口从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规模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六83a/A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经济管理个方面,构建人口结构系统指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考虑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以及相关经济指标。指标在0 r0.35是低关联,指标在0.3 5 r0.65是中等关联,指标在0.6 5 r0.85是较高度关联,指标在0.8 5 r1是高度关联。4.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得出结论,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人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

9、业国民收人比重不断降低,从事一产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国民收人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步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二)理论研究相关结论研究认为,人口和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系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相互渗透,是一种动态的协同关系。一方面产业是影响城市人口规模与结构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刺激消费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术水平,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有利条件。1.人口对产业的作用。基本观点是:人口日益成为影响投资、消费、创业、创新等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人口集聚过程中人力资本也同步得到积累,高素质的人口群体大大增加,促进

10、了创新和发明,带动了产业技术的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会推动地区创业和投资。另一方面,人口集聚增加消费需求并推动消费升级,将提高产业运营效率并驱动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拉动相关产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运营效率;高素质群体的增加,会推动消费升级换挡,有效推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对人口的作用。基本观点是:产业决定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是吸附人口的核心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附加值提升两个方面来影响人口集聚。首先,产业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口规模不断聚集,这种“

11、以产聚人”的模式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其次,产业聚集形成创新联盟,降低创新成本,会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口集聚,以此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再次,市场竞争促使产业链的附加值提升,发挥产业链价值链筛选人才的功能,高附加值的产业能够提供较高的收入水平和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有效聚集高端人才,产业链的聚集促进人口的梯次聚集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2.产业与人口的结构性影响。一是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年龄结构。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人口比重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地区产业体系构建。一方面,人口抚养比的上升、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减少了劳动力人口供给,抑制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少儿数量的增加又可促进老年、

12、婴幼儿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现代产业体系84Aug.,2023孙明燕: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一一以日照市为例Vol.37,No.3与人口空间结构。人口空间结构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城镇化率,很显然产业主要分布在城镇,人口的空间转移即城镇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而城镇产业的繁荣发展又直接推动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三是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素质结构。人口素质结构是影响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人口素质提升,会促进创业和创新,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高级化又促使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人才,产业需求人力资源与地区提供人力资源日趋协调,推动地区人口素质结构

13、日益合理化。二、日照市现代产业体系吸附人口聚集存在的问题(一)人口聚集能力较弱,产业总体吸纳就业能力低于周边城市“六人普”到“七人普”日照市常住人口低速增长,人口长期净流出。2 0 1 0 到2 0 2 0 年间市常住人口小幅低速增加,年均增速0.59%,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在省内周边城市中增速低于青岛(1.49%)和临沂(0.94%),高于潍坊(0.33%)、烟台(0.1 9%)和威海(0.37%)。十年来日照人口一直是净流出的状态,并且在2 0 1 8 年达到流出峰值,年流出人口数量1 3.6 2万人,近两年来人口流出绝对数有所回落。日照市人口吸附能力指数偏低,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2 0

14、 2 0 年日照、青岛、潍坊、临沂、烟台、威海的人口吸附指数分别是-1.0 0、4.2 1、0.51、2.0 9、2.01、2.8 6,周边城市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对人口有较强吸附能力。从三次产业的总体就业弹性来看,2011一2 0 2 0 年,青岛的就业弹性为0.0 2 9,威海的就业弹性为0.0 1 1,日照就业弹性为0.0 2 5,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临沂尽管是人口净流出城市,但在省内面积最大,经济总量多年居全省上游,是国家重要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货物流资金流也带来了人才流。“七人普”数据显示,临沂市常住人口1101.8万人,稳居全省第一,与“六人普”相比增长9.75%,

15、高出全省3.7 6 个百分点。(二)第一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吸纳就业比重明显偏低日照市三次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并没有遵循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的演变规律。一是一产吸纳就业偏高。自建市起到2 0 1 7 年,一产始终是吸纳人口最多的产业,截止到2 0 2 0 年仍有超过30%的就业人口在一产。青岛近十年来一产的就业比重一直低于2 0%。一产是被动吸附就业的蓄水池,一产吸纳人口比例过高,也侧面反映市二产、三产发展不充分。二是二产吸纳就业比重始终不高。青岛市从2 0 0 5年开始二产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 0 1 4年开始三产超越二产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二产吸纳就业比重和二产在三次产业中比重

16、大致相当(见表1)。日照市二产占GDP比重多年来都在40%以上,但吸纳就业占比始终不足2 0%,从2 0 1 7 年开始三产超越一产成为日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照市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这表明其一:日照市二产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 0%以上,二日照三产吸纳年份日照三产比重201110.4:49.8:39.8201210.0:48.9:41.1201310.3:47.4:42.3 201410.1:46.1:43.8201510.6:43.7:45.7201610.4:42.6:47.020179.4:43.4:47.22018

17、9.3:43.1:47.620198.6:42.7:48.7 20208.6:41.8:49.6数据来源:日照市和青岛市2 0 2 0 年统计年鉴。(三)现代服务业成为就业主渠道,但吸纳就业比重不高从2 0 1 7 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越第一产业成为日照市吸纳就业主渠道(见表1),疫情期间以快递、外卖、直播、社区团购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吸附了大量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人就业。据统计,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中,灵活就业人数较2 0 2 0年增长1 0%。目前,日照市及周边城市中服务业都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但与周边地市相比日照服务业吸纳就业比重偏低,2 0 2 0 年日照市服务业吸纳就

18、业比重为47.3%,低于同期青岛服务业吸纳就业比重5.2个百分点。2 0 2 0 年日照市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在周边地市中也是最低的(青岛6 1.2%,烟台52.1%,潍坊51.5%,威海51.1%,临沂53.7%)。从反应服务业结构优化的金融业来看,2 0 2 0 年日照市城镇非私营金融业从业人员占比仅为0.1 8 3%,而青岛城镇非私营金融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2.1 7%。(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七人普”数据显示,日照市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9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7 5年),每1 0 万人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也低于全省平均数,说明日照市人口总体素质偏

19、低。近年来日照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但跟周边地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2 0 2 1 年烟台先后两次升级人才政策,年内新增高层次人才8 2 41 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6 万人。人口素质高度影响产业创新能力,与周边地市相比日照产业创新能力较为落后。2021年日照市高新技术企业49 2 家,威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 0 48 家;2 0 2 1 年青岛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2 8 件,烟台1 4.9 1 件,潍坊1 3.5件,日照市7.03件。日照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胶东Aug.,2023孙明燕:现代产业体系与人

20、口关系实证研究一一以日照市为例Vol.37,No.3经济管理产内部结构偏重;其二: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因是产业之间相对收人的差异,表明日照市的二产附加值不高。表1 日照和青岛三次产业及吸纳就业比重青岛三产比重就业比重59.4:15.8:24.8456.1:17.2:26.753.0:19.1:27.849.9:19.2:30.946.8:19.7:33.542.3:20.4:37.337.7:19.9:42.437.5:18.3:44.134.7:19.2:46.232.4:20.3:47.3青岛三产吸纳就业比重4.6:45.2:50.219.2:41.2:39.64.

21、5:43.8:51.718.8:41.0:40.24.4:43.0:52.618.8:40.6:40.64.2:41.7:54.118.4:39.0:42.64.1:40.5:55.418.1:38.6:43.33.9:38.7:57.417.8:38.0:44.23.6:38.0:58.416.9:37.8:45.33.5:36.9:59.616.2:36.4:47.43.5:35.6:60.915.7:38.3:46.03.4:35.2:61.415.6:31.9:52.5五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创新综合能力不强又会直接影响日照对人才的吸纳与引进。(五)“十四五时期日照聚集人口形势不容乐

22、观2013年末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2 0 1 8 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双下降,当前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内流动人口为1661.4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 0.0 9%。跨省流人人口仅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 9.9 1%。山东省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县向所在市区流动,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2 0 2 0 年底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05%,“十四五”规划2 0 2 5年末将达到6 5%,按照山东省目前1 亿人口的基数测算全省每年的城镇化人口只有39 万人左右,依据现有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比例估算,每年山东省的流动人口50 万人左右,需要分配到1 6 地市中。基于日照

23、人口聚集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分析,课题组认为“十四五”时期日照聚集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三、推动日照市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在人口红利逐渐衰减的形势下,各市为积累发展和创新力量,“抢人大战”会进一步升级。日照周边强市环绕,虹吸大于辐射。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人口自由流动。科学构建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的政策体系,实现产业与人口双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一)理清产业与人口关系,强化科学的政策逻辑产业与人口既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依人兴产、以产聚人这是不变的逻辑。对于日照来说,要把依托产业聚焦人才、吸纳人口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产业,通过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推动产业升级,

24、夯实基础,强化载体,扩大劳动力人口,吸引高层次人才,以此带动和增强城市的人口吸附能力。在政策思路上,要把夯实产业基础作为提升85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经济管理城市人口规模的关键。在具体路径上遵循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人才引进”到“人口集聚”的贯通。人才是一种创新力量,人口是一种要素资源,以人才新政为突破口,广聚人才,并以人才引进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而引发外部人口流动,实现市域内人口等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能级。(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错位竞争吸引产业人才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战略下中心城市人口集聚的时空演变与空间效应研

25、究得出结论: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小城市释放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红利。借鉴这一观点,日照要瞄准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大港优势,突出临港涉海特色,加快打造“2+4+4”临港涉海产业体系,更加注重贯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资本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以错位竞争的思路,立足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瞄准中高端市场,精准吸附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人才。(三)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挖掘人口吸附主渠道最大潜能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港口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研发

26、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会展经济等吸附中高端人才的现代服务业,吸纳更多省市外高端人才来日照就业。遵循新发展阶段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规律,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沿海资源赋,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有力吸附人口就业。31 尤其重视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山东省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山东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 0 35年远景目标已将医养健康产业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现已启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日照市应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构建多层

27、次、多元化养老服Aug.,2023孙明燕:现代产业体系与人口关系实证研究一一以日照市为例Vol.37,No.3务体系。(四)重点扶持新业态发展,拓展人口吸附新空间围绕日照数字经济加速倍增的八大行动,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5G与物联网、光通信与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六大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旗舰型数字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以企业和平台型机构为载体,对接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在日照设立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吸附高层次人才提供新空间。(五)营造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打造聚

28、才引才“强磁场”吸纳外来人口聚集是一个地方各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日照既要牢牢把握产业聚集人才这个核心要素,又要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让“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成为所有外来人员的真实感受和大众口碑。要从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三个层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打造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要结合人口、人才政策分类施策,切实稳控城市房价,提高城市的宜居度和“性价比”。房价/收人比是衡量城市生产生活成本最直观的指标,日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2 6 0 2)在全省处于高位水平,大幅高于烟台(1 8 0 8)、威海(1 48 7)、潍坊(1 6 6 6),拉高了生产生活成本。需采取切实措施,满足新市民、

29、流入人口的居住需求。要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从政策与服务多个层面,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参考文献:【1 贾晋,高远卓,等.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熟先敦后 J.财经科学,2 0 2 2(7):1 0 6-1 2 1.【2 梁树广,吕晓,等.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耦合演进的时空特征 J.经济体制改革,2 0 1 9(2):54-6 1.3周季瑶.产业发展视角下江苏省增强人口吸附能力研究 J.统计科学与实践,2 0 2 2(1):46-49.【4 戚晶晶,周莉雅,等.江苏人口吸引力困境的原因与对策 J.发展研究,2 0 2 1(4):6 4-7 6.【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