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基金项目: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作者简介:杨灿(),男,湖北随州人,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克娥(),女,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学术探索 年 月 ,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建构历程、生成渊源及践行理路杨灿,陈克娥(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黄石 )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萌芽于习近平知青时代“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的自我思考,丰富发展于在河北、福建的“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文化建设理
2、念中,在主政浙江、上海时期于“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新时代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指引。作为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组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经典内容,扎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文化基础,建基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是聚焦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谋划攻略,也是引领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先进理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这一重要论述,需要坚定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文明,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文明综合创新。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文化强国;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党的二十
3、大报告提出: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文化力量。年 月 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进一步全面夯实了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所在,这是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集中表达。它不仅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高度凝结,也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具体实际、结合中华文明实际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贡献的智慧与谋略。一、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建构历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
4、是习近平针对当今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要求提出的,也表明了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互关系的合理定位及新时代文化建设对中华文明应有的正确观点。(一)萌芽:“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习近平曾说过,他当前所持有的很多基本观念与特点都是在延安形成的。历史地看,习近平对中华现代文明的关注由来之久,具体可以追溯到 世纪 年代。在梁家河时期,习近平积极在书本中汲取有益知识,厚植文化素养,就有对文化的关注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关系的初步思考。正如习近平自己所说,在这一时期,除了劳动与融入群众之外,“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并读了一些马列著作,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思量,“
5、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这就意味着,当时习近平已经具备充足的文化积淀和辩证的理论思维。同时,年轻时的习近平博览哲学、历史、文学等古代典籍与当代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认识与思考也日渐深入,奠定了他“主动加快知识更新”的自愿与自觉。梁家河的经历让习近平“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农民之中了”,()习近平真正读懂了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和农民,也使其治国理政的思想扎根于中国最深厚的人民群众。在这一阶段,习近平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这一坚定不移的信念,进而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关联,体会到离开中国共产党、离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建设、文化发
6、展是空谈的道理。这正是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述的最早萌芽。在 共产党宣言 中,马克思就写道:“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行为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一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关于文明的论断,恰恰说明了文明同野蛮之间的对立,表明了文明的历史进步意义。在黄土地生活的七年时间,为习近平塑造了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人格,正如习近平自己总结所说,七年上山下乡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也让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有了切身的感受与体会。习近平到陕北梁家河插队生活的艰苦经历成为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历史起点。(二)发展:“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习近平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下,先后来到正
7、定、厦门、宁德、福州工作。这期间,他不仅在历史深厚的正定县,为百姓脱贫致富而夙兴夜寐,而且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同时,组织抢救古树、修缮古寺、编纂县志,以先进的理念和积极的行动唤醒了人民对历史传统的珍视。随后,习近平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坚定了正确的文化立场,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觉。其一,树立“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观点。习近平在正定时,面对老百姓拆城墙砖修房子的情况,呼吁人民珍爱文物、保护文物,进一步以发展眼光筹建了“荣国府”,促使其成为永久性建筑。在习近平看来,正定适宜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如果对文物疏于保管,我们将会是罪人,也会愧对后人
8、,自然要端正对待历史文物的态度。其二,注重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地 方 文 化 建 设 走 上 一 条 科 学 发 展 的 道 路。习近平在厦门任职期间,重视历史文物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对以破坏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方式换取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纵跨十五年的战略规划,创新性地探索出“四个一”的文物管理体制,并提出了“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的判断标准,为地方文化保护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明确了政策保障。其三,尊重人民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主动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张扬地方区域文化个性,打造地方标识性文化符号。习近平在推进
9、宁德文化建设时,敏锐地发现闽东人民的精神气质是闽东优势的主要体现,通过充分挖掘畲族文化传统,建设闽东地区的独特精神旗帜,激励广大闽东儿女相信“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同时,习近平注重讲好福建故事,通过收集闽东发展的典型案例,用以记录人民群众实践中智慧,并汇编成册命名为 滴水集。基层是真知产生的沃土,习近平在这一时期逐渐开始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述的最初形态。(三)完善:“建设文化大省”进入 世纪,习近平先后在浙江和上海工作。这期间,习近平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拓展,对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继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浙江时,习近
10、平颁布 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从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技等方面,为打造文化强省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在推进浙江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尊重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习近平认为,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已成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为此,习近平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创新,提倡尊重市场规律但不“趋利媚俗”,在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兼顾的过程中,尝试通过浙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向纵深发展,进而将文化发展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将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到政治高度。习近平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与发展好经济同等重要,是领导
11、者的重要责任。这高度凝练了他的传统文化传承观念。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名城均指代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它们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领导者的重要责任”这一表达将传统文化传承提升到政治高度,指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性。习近平在上海虽然只有短短的 个多月时间,但对上海的文化建设工作厚积了精神底蕴。习近平不仅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归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为上海的建设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提倡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多次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建设中共“四大”纪念馆。尤其在 年 月,在出席 上 海 市 精 神 文 明 委 会 议 时,习近平对上
12、海的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五个更加重视”的重要要求,积极推进红色血脉和上海精神植入市民心中的实践。这一时期,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理念已初具形态,他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以历史的眼光和宏大的胸怀把文化放在地方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中把握,探索出一条兼具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提供了源头活水。(四)成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当选国家领导人之后,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在参观国家博物馆 复兴之路 的展览时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并指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的“中国梦”
13、,不仅厚植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传统,而且还具有广阔的文化发展前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也是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梦。首先,从战略地位看,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深刻把握了文化地位的基础性和力量的持久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同的地位,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梦的宏伟蓝图中,习近平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即在 年至 年的第一阶段,在人民个体的文化素养、社会整体的文明风气等方面实现明显提升;在 年至 年的第二阶段,不仅在国内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在国际上中国也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14、国。其次,从横向范围看,习近平指出,不要看到不同文明“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要积极推动世界文明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习近平对于文化大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习近平指出,“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表明了文明强国建设的基本态度:尊重本国本民族实际是交流的前提,离开本国本民族,交流就无法进行,中华文明也将不复存在;学习借鉴是对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但这种创新性发展不能破坏损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更不能压抑其他文明,否则人类文明就不会是流动的、开放的。最后,从纵向时间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
15、文化的传承密切联系。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随后在此基础上,于党的二十大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揭示出如果没有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道理。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中国文化话语的自觉。“两个结合”作为一个充满理论与实践智慧的统一体,把文明看作一个文化生命体,代表了一种反思历史、深思实践的全新文化观念。年 月,习近平在考察殷墟时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将中华文明弄清楚、想明白,“为
16、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完整地反映出了习近平的文化发展理念,预示着其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成熟。年 月 日,习近平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中,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起点上的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正式提出,并以此作为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指导理念。二、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生成渊源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历史潮流的顺应,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是聚焦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谋划攻略,更是引领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先进理念。(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供理论依
17、据习近平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来指导中国文化实践,强调“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习近平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考在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色上聚力用劲,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土壤。首先,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文化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文化的本质,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理据。此外,包括精神、思想等在内的文化要素,反映着社会现实,并与经济需要形成互动。因而,习近平十分关注与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的发展,注重发挥文化对物质生产力解放的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
18、明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注重统筹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从传统文化历史中汲取精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明作为既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反映,传统文化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落后的部分,但也凝结了合理的要素,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要在同传统的观念实行决裂的过程中吸取时代的精华。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创造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深刻揭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彰显与弘扬激发的必要性。此外,纷繁变幻的文化现象中蕴藏着特殊的规律,某一时代的文化的发展“可以依靠先前时代理论家
19、的威望”,()表明了推动文化进行时代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为此,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后,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市民社会流行的文化,无不弥漫着资本主义的精神枷锁,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够打破这些流行的传统幻想的乐观主义,架起从共产主义理想到现实的桥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破除资本主义文化的叙事,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需要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此,习近平一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承担着“桥头堡”与“领头雁”的作用,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提供文化基础在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之中,新的文化使命不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浸润,更根植于中华民族 多年的文明史当中。习近平系统凝练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提供了文化渊源。这种渊源集中表征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特性。一是扎根于具有连续性的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一样是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给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三段进程,确证了中华文明的
21、源远流长,决定了中华民族探索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之路。二是扎根于具有创新性的中华文明。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创新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在国家制度的演进中,展现于周朝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隋唐的科举制等;在政治思想的发展中,表现在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思想巨匠及其创设的道、儒、墨、兵等各家学说;在诗词歌赋的繁荣中,呈现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流芳百世的文艺作品。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变局中开新局,守正中谋创新的进取精神。三是扎根于具有统一性的中华文明。秦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以“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治理方略,奠定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大一统价值观的文化与制度基
22、础。自秦朝以后,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均以统一为治国安邦的目标,因而也形成了“天下大同”“亲仁善邻”“家国一体”“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华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的传统。四是扎根于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来注重同其他文明的交流,在不断追求“万邦来朝”的目标中逐渐形成开放的体系。如在唐朝时期形成了长安这一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在宋朝时期打造了不同文化相互融通的泉州港口,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伊儒会通”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五是扎根于具有和平性的中华文明。与西方以坚船利炮打开东方世界大门的方式不同,中华文明始终
23、坚持以和平的方式与世界贯通,如以开辟丝绸之路的方式联通欧亚,以郑和七下西洋的探险沟通亚非,以鉴真东渡扶桑的努力传播真经。由此可见,“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决定了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的决心和信心。(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夯实了历史根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开宗明义:“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将建立在历史主题中的文化使命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为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形成夯实了历史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关注社会意识与经济
24、基础的互动。毛泽东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就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毛泽东认为“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一定的文化,支撑着社会政治的精气神与社会经济的方向性。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还在实践中通过社会经济基础的革命助力新文化的发展。在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为文化建设的突破奠定了体制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再局限于“苏区”或者“解放区”,而是真正进入领导全国文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翻身,不但使教育活动、文学创作等文化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还在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展现出“
25、人民性”的精神标识和“革命性”的思想特质,使中国文化具有自己民族的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此背景下,邓小平特别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防止出现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其次,主张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开放的世界视阈,也为我国文化建设破除了地理意义上的中西对立,为此,邓小平强调,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也都是我们文明对比中寻找差距、文化交流中借鉴
26、经验的对象。最后,文化建设要保持社会主义的底色。学习和借鉴西方,不代表对于西方各种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要以“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为前提,避免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受到精神污染和腐蚀侵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文艺、科技、学术等战线的领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汇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乘势而起的“大问题”,()并指明了继承和发扬的基本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27、表明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建设思想观念的“大提升”,推动文化发展工作的“大提速”。三、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的践行理路习近平指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正是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各个国家都能在推进文化发展、建设文明形态方面进行不同的探索,表现出各个民族各自的特点,促进世界文明的演变。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由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文明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扬
28、弃”的过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基本方案。在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坚定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近代以来的新飞跃。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成就,是在重新认识文化自信、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下获得的成果。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进一步坚定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一是
29、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国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之一是意识形态问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共享价值,一方面,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中心的立场与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化与创新,坚持党管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开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另一方面,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
30、最深层次要素”。作为反映中国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深刻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不断将其“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二)立足深厚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从习近平提炼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华文明基础上孕育而生的。相较于同属文明四大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在历史的涤荡中仍旧延绵不绝、历久弥新的文明,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在承认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时代性转化,一直在不
31、同的社会形态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实践始终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传统基因。早在中共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提出要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理性地、批判地接受,以此助力推进中国新文化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双百方针”,使得全社会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思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国范围展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并将这一讨论拓展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领域,为当时的中国打造了一批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先锋学者。进入 世纪,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华文明为土壤,提炼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3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贯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始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直接为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历史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练中国精神,再造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必须在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弘扬塑魂的革命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指代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留存的全部物质积累和精神财富,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中华民族现
33、代文明的渊源之一。首先,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传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道路、性质、阶段和任务的艰辛探索”;()其次,革命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萃取,扎根于中华文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深厚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彰显中国革命传统的魅力;最后,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反映。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革命文化的形成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仅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践行,而且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寄托,开启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勇于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4、,必须弘扬革命文化,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是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要警惕以“反思历史”为名所进行的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指责和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消解,通过发掘革命遗迹、树立革命事迹、还原革命脉络的形式,发挥革命文化正本清源的作用;二是以科学的方法推进革命文化教育,将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成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多措并举为革命文化教育和宣传提供养料,用新时代的主旋律唱响革命文化,不断制作优秀的革命文化作品;三是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为革命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绝不能抛弃革命话语及其价值旨向”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革命文化的表达形式。(四)发展先
35、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早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展现出先进的文化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一系列文化繁荣政策,明确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建设
36、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扫平了思想上的障碍;进入 世纪,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属性,强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可见,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也是一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在习近平文化观的指引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理论创新,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五)推进
37、文明的综合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框架中,我们所要发展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这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指明了方向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始终坚持用世界的、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对人类优秀文明进行吸纳和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例如,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对待包括外国进步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两条基本原则”,并强调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为了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邓小平通过对世界上一些文明的考察,鞭辟入里地指出,要想做到对社会主义的优势心中有数,“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
38、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在时代的前列,倡导交流互鉴、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由此可见,批判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不断实现综合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善于“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首先,文化综合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其次,文化综合创新必须运用守正创新的方法,坚持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之正,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眼界服务于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最后,文化综合创新必须掌握现代科技,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魅力。习近平建设中华民族现
39、代文明重要论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一论述不仅明确回答了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目标与必由之路,也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根本遵循。参考文献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人民日报,()习近平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民日报,()梁家河编写组 梁家河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卫庶,赵鹏飞 他是黄土地的儿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习近平 知之深爱之切 石家庄:河
40、北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习近平在福州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习近平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习近平 福州古厝 序 人民日报,()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人民日报,()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周年
41、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江泽民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胡锦涛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人民日报,()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人民日报,()江泽民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吴海江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许慎 革命文化的出场、演进和生命力的内在逻辑 贵州社会科学,()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石仲泉 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之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