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10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3 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历史成就,剖析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并系统阐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

2、与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来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厚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理论基础,正确把握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由此才形成了推动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当前社会实际,吸取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民族工作实践经验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各民族之间平等、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内容。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神圣家族 中首次提出了民族平等的观点:“每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相比都具有某些优点。”1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或者优势来保持该民族的存续,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民族偏见与民族利己主义只会造成国家的分裂。列宁也十分注重民族平等,他主张“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且要求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2,认为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反对民族特权,维护民族平等的权利。坚持各民族平等,正是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原则。斯大林结合俄国实际进一步指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一部基金项目:2022 年度湖南省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重点课题“习

4、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课题编号:TZLX202205)作者简介:冉 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调创新中心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湖南基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总第 24 卷第 133 期第 3 期2023 年 6 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3,2023Serial No.13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冉欢1李桂梅2(1.

5、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摘要】少数民族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访民族地区,在多个民族工作领域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探索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时代背景,研究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深化我们党的民族理论研究,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习近平;民族工作;民族团结;重要思想【DOI】10.3969/j.issn.1009-2293.2023.03.00

6、8【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93(2023)03-0040-0540-2023 年第 3 期冉欢,李桂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分。”3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成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源头与根本。新中国成立前后,党中央根据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与居住结构

7、,以及人口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做出了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决定,1949 年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被写入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各民族和谐共处,党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总结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其中,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才能保

8、持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与主题需要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1.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基本情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实践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诸多民族诞生、分化、交融,而多民族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使命和任务,最终

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新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充分认识这一基本情况,才能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4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我国民族发展历史的概括,也是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情况的深切把握。面对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应当始终团结一致,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2.正确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各国各民族在联系愈发紧密的同

10、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治理危机,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加上难民潮、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抗衡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蔓延,部分民族国家通过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方式反对全球化进程。此外,二战之后欧美国家的白人数量占比逐渐降低,移民后裔和混血人口持续增长,且近年来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迅速扩散,种族歧视、移民对立引起的社会治理失序现象频频发生,警醒着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3 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 2022 年 5月 27 日,中国已与 150 个

11、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既推动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又实现了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合作共赢,是中国为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开出的一剂良方,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的积极行动。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十二个必须”,在此择其要述之。(一)重视精神纽带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4这意味着党对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时代

12、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向、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5这“四个与共”既是对过去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相互关系的精简概括,也是未来中华各族儿女同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休戚与共”表达的是中华各民族之间利益共同、共通、互惠的相互关系,是树立共同体理念的重要驱动;“荣辱与共”反映的是全国各族儿女对于国家和中华民族强烈的情感共鸣,是推动共同体理念形成的重要力量;“

13、生死与共”凸显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不变的价值追41-2023 年第 3 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求,是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来源;“命运与共”体现的是全国 56 个民族一直以来紧密联系,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是共同体理念的价值目标。铸牢各族人民“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凝聚各民族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激发各族儿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2.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

14、同。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5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就是要增强“五个认同”,即学习体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生动展现中华各族人民融汇聚集成中华民族的过程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挖掘各民族特色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党史、国史学习教育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要以实现文化认同为重点,探索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通之处,推动各民族文化和中

15、华文化创新发展。(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民族工作现状提出的重要论断。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通过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来加以实现。1.整体布局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成就。在此之前,中央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整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6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偏远地区,自然条件差,改革开放以来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16、逐渐扩大,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重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数十次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访问贫困户,就整体布局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实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党中央实行了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帮扶予以大量的资源倾斜、政策支持。二是持续改善民族地区民生。“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152党中央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

17、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5三是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育是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措施和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门除了继续实行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外,还在偏远民族地区大力普及双语教育,予以资金和人才支持,调整专业设置,提升民族地区教学质量。2.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5我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了解彼此、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18、、在相互交融中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民族工作要始终坚持“三交”的优良传统,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文化上吸收融合、在心理上包容互亲。当前我国各民族跨区域人口流动愈加活跃,城市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2016 年首次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各民族实现“三交”,因此要管理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重视社区建设和依法处置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三)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水平民族地区的治理直接关系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水平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更要坚持和完善民

19、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处理民族事务,实现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特色创举,是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区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实行以来一直发挥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5一方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条件,各民族有责任与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坚持

20、42-2023 年第 3 期冉欢,李桂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另一方面,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得同一个地方的多个民族或多个地方的同一民族共享自治权,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实行自治。2.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法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力手段,也是实现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要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

21、治意识。一是要完善民族法律体系,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治体系建设,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展开部署。“要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落实好,要加强对规范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的研究。”783二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强化守法意识。针对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要依靠法律来解决,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反对民族歧视,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法律、信仰法律、自觉按照法律办事。(四)坚持党的领导与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和团结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探索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

22、导、团结和依靠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1.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在党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协同区域发展、向民族地区倾斜资源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体现在党始终坚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体现在党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他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

23、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8各级党委要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5;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民族地区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无论汉族干部还是少数民族干部,都要将党和国家与各族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

24、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新时代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都对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四个特别”的新标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5这些关键品质是评判民族地区干部的标准。二是任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熟悉本族的历史与特点,与各族群众之间有天然联系。“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5。三是要重视监督管理。民族地区干部是各族群众的“领头羊”,具有重要的示范带

25、头作用。要重视民族地区干部的廉洁作风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应对风浪考验的能力。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价值意蕴做好民族工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贡献智慧具有重要价值。(一)肯定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5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是实现新时代民族工作共同目标的宝贵智慧财富。1.总

26、结提升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对象。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依据国情变化和民族地区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的多民族实际国情相结合,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了共同富裕、“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等理念,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43-2023 年第 3 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处理民族问题”这一民族工作领域的根本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

27、平总书记对于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进行了精要阐述,即“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750这“八个坚持”既是对我国民族政策理论要义的最佳概括,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2.树立新时代民族工作共同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8,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目标的最新阐述,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一家亲”与“同心

28、共筑中国梦”从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两个层面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早已将我们紧紧凝聚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密不可分、牢不可破的整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民族理论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民族始终保持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互助、友好来往,共同书写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中国梦”正是由我国各族人民一同孕育的美好愿景,“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联结起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最新阐释。(二)贡献了解决全球民族问题

29、的中国智慧民族问题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或者苏联,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需要面对民族差异所带来的利益纠纷、矛盾冲突:美国的移民问题和种族歧视从未消失,欧洲的民族宗教问题也尤为严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中国民族问题与世界民族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为世界各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1.立足具体实际国情。认清实际国情,是所有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维护国家团结的基础。有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时候不顾国情,生搬硬套西方模式,结果引发社会动荡,如伊朗于 1978 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就是为了反对国王推行全盘西化的举措。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把握分

30、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后,没有套用“苏联模式”,并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功实践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立足于具体实际国情观察和认识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的体现。在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就阐述和强调了“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4,基于新形势下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化认识,提出了“多民族”是我国的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创新论断,为我国未来民族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奠定了基调,也为各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范例。2.立足总体国家安全。立足总体国家安全的视角来规划民族工作,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看待民

31、族问题的新视角。总体国家安全是包含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等 16 种安全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体系。建国以来发生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不仅危害到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国土安全,也严重损害了边境地区的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警醒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总体安全,重视民族工作。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西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背景,民族边境地区要做到安全统筹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有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

32、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和隐患。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2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4.3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8-239.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01).5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1-08-29(001).6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001).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8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01)(责任编辑:朱小宝)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