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3184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410∕T 15-2021 地理标志农产品 黟县石墨茶(黄山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140.10X 55DB3410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DB 3410/T 152021地理标志农产品黟县石墨茶Agricultural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Yixian Shimo tea2021-12-01 发布2022-01-01 实施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410/T 15-20211目次前言.2引言.3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和定义.44产地范围.55分级及实物标准样.56自然环境.57生产方式.68鲜叶及加工工艺.69要求.610试验方法.711检验规则.812标签、标志.813包装、运输、储存和产品召回

2、.8附录 A(规范性)黟县石墨茶产地区域范围. 9附录 B(规范性)黟县石墨茶生产方式. 10DB3410/T 15-2021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提出。本文件由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弋江源茶业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黄山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黄山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城、李诗涵、戴前颖、汪麟、雷攀登、詹三良、李明智、王英、王志宝、高伟、汪文俊、李锋、朱诚、黄光荣。DB3410/T 15-20

3、213引言据清同治七年黟县三志记载,“茶,六都石墨岭产者最佳,茗家谓之石墨茶”。2018年黟县石墨茶由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AGI102399)。为保护、规范黟县石墨茶这一品牌,特制定本标准。DB3410/T 15-20214地理标志农产品黟县石墨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黟县石墨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范围、分级与实物标准样、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鲜叶及加工工艺、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产品召回。本文件适用于在黟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的黟县石墨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

4、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茶 取样GB/T 8303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5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10茶 粗纤维测定GB/T 8311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

5、备技术条件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30375 茶叶贮存GB 316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DB34/T 2571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DB3410/T 15-20215黟县石墨茶Yixian Shimo tea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范围内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 选用黟县地方群体良种茶树鲜叶, 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6、具有“圆紧墨翠,栗香甘醇”品质特征的颗粒形绿茶。4产地范围黟县石墨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范围涵盖整个黄山市黟县行政区域, 核心地域范围为: 碧阳镇丰梧村、碧山村、石亭村,宏村镇古溪村、金家岭村、泗溪村、塔川村、星光村、大同村、雉山村,渔亭镇桃源村,西递镇霭峰村、石印村、潭口村、源川村,柯村镇柯村村、湖田村、三合村、宝溪村、翠林村、东坑村、胡门村,宏潭乡溪下村、竹溪村、塘田村、佘溪村、宏潭村、杨林村,洪星乡大星村、同川村、杨家墩村、红光村、长春村、美溪乡黄菇村、兰湖村、庙林村、美坑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38301180600,北纬 294700301130。具体产地区域见附录 A 中图 A.1

7、。5分级及实物标准样5.1分级黟县石墨茶按感官品质分为特茗、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5.2实物标准样每级设一个标准样,每两年换样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GB/T 18795的规定。6自然环境6.1气候黟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和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在 15.8,年均日照时数 1800h,年均降水量在 1686mm,平均相对湿度 80%左右,全年无霜期 220d 左右。6.2地貌与土壤黟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县,黄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黟县中部,形成新安江(南)和青弋江(北)的天然分水岭,中间高,南北低,山与盆地兼而有之

8、,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是较为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之一。黟县山地土壤主要分为红黄壤、黄红壤、山地黄壤、紫色石灰土和高山草甸土五类。长期受雨水淋漓和冲刷,土壤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海拔 300m500m 一般以黄红壤为主,500m800m 以山地黄壤为主,800m 以上多为高山草甸。土壤发育的层次分明。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 cm。土壤 pH 5.06.5。DB3410/T 15-202166.3水源与水质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6.4生态环

9、境与大气状况黟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 84.7%, 空气质量优良率 95%以上; 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异的生态环境。7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见附录B。8鲜叶及加工工艺按DB34/T 2571的规定执行。9要求9.1感官品质9.1.1基本要求具有该茶类应有的品质,无劣变,无异味,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得使用添加剂。9.1.2感官指标各等级黟县石墨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黟县石墨茶感官指标9.2理化指标黟县石墨茶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9.3安全指标9.3.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级别外形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特茗颗粒圆紧重实 墨绿透翠 毫显 匀净嫩栗香 带花香

10、黄绿清亮鲜爽回甘柔软 绿亮特一级颗粒圆紧重实 墨绿显毫 匀净嫩栗香 悠长黄绿明亮鲜醇回甘嫩软 绿亮特二级颗粒圆紧 墨绿有毫 匀整栗香馥郁黄绿明亮醇爽回甘黄绿软 匀亮一级颗粒圆结 墨绿匀整栗香纯正黄绿较亮醇厚黄绿较 匀亮二级颗粒较紧实墨绿微黄 较匀纯正绿黄较醇厚绿黄 较匀亮DB3410/T 15-202179.3.2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表 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质量分数),%6.5总灰分(质量分数),%6.5粉末(质量分数),%1.0水浸出物(质量分数),%36.0粗纤维(质量分数),%16.0酸不溶性灰分(质量分数),%1.0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质量分数),%45.

11、0注:粗纤维、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为参考指标。9.4净含量定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10试验方法10.1感官指标按GB/T 23776的规定执行。10.2理化指标10.2.1水分按 GB 5009.3 规定的方法执行。10.2.2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按 GB 5009.4 规定的方法执行。10.2.3水浸出物按 GB/T 8305 规定的方法执行。10.2.4粗纤维按 GB/T 8310 规定的方法执行。10.2.5粉末按 GB/T 8311 规定的方法执行。10.3安全指标10.3.1污染物限量按 GB 2762 规定的方法执行。10.3.

12、2农药残留限量按 GB 2763 规定的方法执行。10.4净含量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11检验规则11.1取样11.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DB3410/T 15-2021811.1.2取样按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试样制备按 GB/T 8303 的规定执行。11.2出厂检验11.2.1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11.2.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水分、粉末碎茶、净含量和包装标签。11.3型式检验11.3.1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9 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13、(参考指标除外),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正式批量生产时;b)如原料、加工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d)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11.4判定规则11.4.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11.4.2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或安全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11.4.3除安全指标外, 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感官指标不符合规定级别的, 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本复检,复检中理化指标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感官指标不合格的降级处理。11.5

14、复检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规定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12标签、标志12.1预包装产品的标签标志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12.2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12.3获准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 应按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其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13包装、运输、储存和产品召回应符合GB 31621、GB/T 30375 和 GH/T 1070的规定。DB3410/T 15-20219附录A(规范性)黟县石墨茶产地区域范围图 A.1黟县石墨茶产地区域范围图DB3410/T 15-20211

15、0附录B(规范性)黟县石墨茶生产方式B.1 产地要求黟县石墨茶茶树产地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自然环境, 海拔在200m800 m之间, 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水质优良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B.2 品种黟县地方群体良种。B.3 生产控制B.3.1茶树种植:坡度1525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在1.5m以上为宜。15以下的平缓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在50cm以上,经初垦,复垦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划行种植。B.3.1.1种植方式和密度新茶园多采用合理密植的单条或双条种植方式。 单行条栽的规格为: 行距130cm150cm, 丛距33cm,每丛3株,每亩种植400

16、0株左右;双行条栽的规格为:大行距150cm,小和行距40cm,丛距33cm,每丛23株,每亩种植60008000株。B.3.1.2苗木质量规格:要求苗高在于25cm以上,主茎粗在3mm左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B.3.1.3茶苗移栽时期和技术:晚秋(秋分至霜降)或早春(雨水至惊蛰)是移栽茶苗的适期,茶苗定植时将根系舒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覆疏松细土八成,踏实,再覆土至“泥门”上,压实,浇透定根水,对粗壮多数高于30cm的茶苗,定植后及时定剪,高度15cm20cm。B.3.2土壤管理B.3.2.1 地表覆盖采用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等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污染的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B

17、.3.2.2 土壤耕作根据当地降水情况,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中耕除草时间及要求按表B.1规定。表B.1 中耕除草时间安排及要求项目时间深度(cm)春锄2月下旬至3月上旬510夏锄春茶采制结束后至5月上中旬510秋挖9月至11月上旬2025DB3410/T 15-202111B.3.2.3 间作绿肥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等绿肥;B.4 施肥基肥在“立冬”前施,一般都用菜饼或农家肥,施用菜饼,每亩开沟施200kg300kg,追肥每年施用3次:第一次在“惊蛰”前后施,称催芽肥,第二次在“立夏”后施,称接力

18、肥;第三次在“小暑”前施,称脱力肥。B.5 茶树修剪B.5.1定型修剪B.5.1.1 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一般分三次完成;B.5.1.2 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晚秋或早春)时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根据茶树长势情况而定。B.5.1.3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应离地15cm处定剪;第二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档茶后进行,其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当树高达70cm左右,树幅达85cm以上逐步投入正常采摘。B.5.2 轻修剪B.5.2.1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每年可进行1次

19、到2次;B.5.2.2 修剪时间: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秋末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B.5.2.3 修剪方法:剪去树冠面3cm5cm的细小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去;B.5.3 深修剪剪去树冠深度10cm15cm,以剪去鸡爪枝为度,一般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时增施有机肥,修剪后新梢萌发期注意控制病虫危害。B.5.4 重修剪将衰老或未老先衰的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至1/3,以离地30cm40cm为宜,一般在春茶后进行,修剪后结合中耕施有机肥,新梢萌发期注意控制病虫危害。B.5.5 台刈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cm左右处全部刈去,一般在春茶后进行,修剪后结合中耕增施有机肥,新梢萌发期注意控制病虫危害。B.6 病虫害防治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相结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