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走向运移方式探讨——以济阳坳陷富台潜山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159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走向运移方式探讨——以济阳坳陷富台潜山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走向运移方式探讨——以济阳坳陷富台潜山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69 卷增刊 1Vol.69Supp.12023 年6 月Jun.,2023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325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走向运移方式探讨以济阳坳陷富台潜山为例一冯月琳1,2),张天骄2,3),王永诗4),孟涛1),刘鹏1),石泉清1),王彤达1)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2)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257000;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257000;4)胜利石油管理局,山东东营,257000注:本文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济阳坳陷中-古生界潜山油气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项目群(编号:P19015-4

2、)的成果。收稿日期:2023-04-10;改回日期:2023-04-30;责任编辑:刘志强。DOI:10.16509/j.georeview.2023.s1.142作者简介:冯月琳,女,1990 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石油地质学专业;Email:。关键词:关键词:走向运移;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富台潜山“新生古储,上源下储”是济阳坳陷下古生界较为普遍源储配置关系,对于该源储配置关系下油气运移方式一直存在争议,并且潜山油藏多以常压环境为主,浮力为主要运移动力,油气是否可以成藏对运移方式和运移通道输导效率导要求较高。因此以富台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为例进行油气运移方式解剖,提出了下古生界常压环境下油气

3、走向运移模式,明确了该运移方式的地质条件,预测了该运移方式下油气高效充注区,不仅扩大了富台潜山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潜力区,同时也有助于为下一步济阳深层油气勘探的潜力和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1走向运移输导地质条件1.1油源条件油源对接窗口和充足的油源,是油气能够完成走向运移的必要条件(王亚琳,2018)。充足的油源条件决定了油气能够运移的最大距离和远端的油气运聚总量。根据生标参数油源对比可知,富台下古生界潜山藏内油气来自于本研究区新近系沙三下烃源岩,且有效烃源岩最大埋深为 5300 m,而目前勘探发现下古生界油藏最大埋深为 4700 m,因此一定存在源储对接窗口。过烃源岩最大埋深处沿埕南二台阶方向截

4、取多个地震剖面,最终在车 74井西侧找到该对接窗口,该对接窗口位于由一条早期顺向断层切割对接,烃源岩与断距约为 357 m。计算源储对接窗口处,烃源岩排烃压力系数为 2.0,剩余压力约为 48.9 MPa,具有充足的排烃动力。1.2运移动力条件由于潜山内为常压环境油气走向运移必须位于构造脊之上,使油气进入潜山后具有充足运移动力。根据实测压力统计发现。车西洼陷下古生界油藏均以常压为主,因此浮力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冯月琳等,2021)。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认为,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流体压力减小,油气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流体压力减小,油气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运移。济阳坳陷新近纪古应力场中最大水平

5、主压应力为 NEESWW 向,埕南二台阶断层与压应力方向大体一致,且自油气充注点沿二台阶走向方向,构造逐渐抬升,对油气进入潜山后沿二台阶断层的走向运移提供了间接动力。1.3运移动力条件断层走向方向发育输导通道,是油气沿断层走向运移的关键。受新生代右旋剪切拉张应力场影响,埕南二台阶断层整体具有走滑性质,平面上整体呈“S”状,根据不同区带断裂带性质以及剖面的结构差异平面上可以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和西段为走滑断层释压弯曲段,断裂带性质整体为走滑拉张作用,断层呈“Y”字型正花状构造,地层在拉张作用下较为离散且平缓,断面垂向开启,使得油气在此段垂向运移至浅部由于没有较好的圈闭条件最终难以成藏。埕南

6、二台阶断层中段为增压闭合段,断裂带性质整体受走滑挤压作用,断层面更为直立且断面闭合,通过镜下以及实际野外地质踏勘结果,滑动破碎带整体充填程度较高,根据测井进一步评价认为整体渗透率较低。地层在挤压作用下产生变形,发地质论评 2023 年 69 卷 增刊 1326图 1 沿埕南二台阶断层 15ms 相干属性图育更多的充填率较低的裂缝形成诱导裂缝带,为烃类流体运移提供较好的运移通道。测井评价该诱导裂缝带渗透率高于滑动破碎带及周围地层,排替压力相较于周围地层更低,是油气沿断层走向方向运移的优势裂缝带,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提取断面相干属性识别了沿断层走向方向裂缝空腔带(图 1)。2走向运移方式下地层流体变化

7、规律富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油源单一,油气运移路径较为简单,可以利用原油物性菱形图与下古生界地层流体性质分析油气的运移方向。原油在地下运移的过程中随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加,地层原油物性会发生变化:原油的黏度、密度随之增加;饱和压力及气油比则随之降低。以饱和压力与气油比为横轴的两端、黏度与密度作为纵轴的两端,绘制原油物性菱形图。剖面上,自洼陷中心至洼陷南部缓坡带,原油物性菱形图由扁菱形向方菱形、长菱形转化,这说明油气自洼陷中心向洼陷南部运移。3结论总结富台潜山下古生界构造与地层、沉积与储层、圈闭与成藏等资料和研究成果,认为了下古生界常压环境中油气沿晚期不活动断层走向运移地质条件:断层走向一端与烃源岩沟通

8、;沿断层走向上地层大幅度抬升;构造脊上部具有封堵能力;运移通道排替压力小于两侧围岩。参考文献/References冯月琳,王永诗,穆星,熊伟,秦峰,伍松柏.2021.压力衰减梯度演化及其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地质论评,67(S1):2.王亚琳.2018.油气沿断层走向运移的地质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断层为例.石油实验地质,40(5):684690.FENG Yuelin,ZHANG Tianjiao,WANG Yongshi,MENGTao,LIU Peng,SHI Quanqing,WANG Tongda:Discussionon the strike migration mode of oil and gas in the LowerPaleozoic buried hills-a case study on Futai Buried Hill inJiyang DepressionKeywords:strike migration;Lower Paleozoic;buried hills;reserviors;futai buried hills图 2 沿断层走向方向油气电话参数规律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