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纾解之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149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纾解之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纾解之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纾解之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5 卷第4 期Vol.45No.4丽水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2023年7 月July 2023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解之策基于“双减”政策背景刘凤雪1,王晓丽2(1.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 13 0 0 0;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 2 10 0 4)摘要: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在社会反响强烈的背景之下,“双减”政策随之出台。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家长焦虑、改善教育资源的均衡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该政策给乡村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工作量增大、付出和回报不成

2、比例、课后服务能力不足、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期望过高。这些压力会造成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下降、打击乡村教师积极性、引起家校矛盾,因此应该多方施策,如增加乡村教育资源以缓解“双减 政策给乡村教师带来的压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关键词:“双减 政策;乡村教师;压力;课后服务doi:10.3969/j.issn.2095-3801.2023.04.014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 5-3 8 0 1(2 0 2 3)0 4-0 10 0-0 6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ral TeachersAfter-s

3、chool Service Pressure:In the Background of“DoubleReduction PolicyLIU Fengxuel,WANG Xiaoli?(1.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Huzhou Normal University,Huzhou 313000,Zhejang;2.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Zhejiang)Abstract:The heavy burden of students homework an

4、d off-campus training has seriously influenced the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In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response in society,the“doublereduction policy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l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is effective on reducing the studentsburden and parents anxiety,an

5、d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But at the same time,this policyhas put a lot of pressures on rural teachers,such as the increase of work,the disproportionate repayment,theinsufficient ability of after-school service,and th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parents and students.These pressure

6、s can收稿日期:2 0 2 2-12-0 5;修回日期:2 0 2 3-0 2-0 4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共同富裕愿景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Y202146033)作者简介:刘凤雪,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第4 期文刘凤雪,王晓丽: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解之策一一基于“双减政策背景cause a decline of teaching quality in rural schools,reduce the enthusiasm of rural teachers and cause conflictsbetween home and school.Therefore

7、,variou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school education,such as increasing rural education resource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s on the rural teachersbrought by the“double reduction policy.Key words:double reduction”policy;rural teachers;pressure;after-school service1

8、01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教育的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冲击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2 0 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打出教师减负的“组合拳”,为解放教师活力、提升课后服务覆盖率和参与率做了铺垫。2 0 2 1年7 月2 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进而着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通过学校提质增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基于此,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展课后服务活动。课后服务也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减少学生作业量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课后服务需求、提高自身课后服务专业能力等。新要求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给乡村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乡村教师是

10、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当乡村教师面对工作量增大、课后服务能力不足、家校矛盾突出等问题时,其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双减 政策带给乡村教师的课后服务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纤解之策。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在了解各地方的“双减”政策、课后服务等相关要求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访谈提纲,主要对安徽省阜阳市部分乡村中小学老师进行访谈,包括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共访谈乡村教师2 0 人。在正式进行该项研究前,课题组已经对该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有了初步调研,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访谈计划。三、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分析(一)压力来源层面看:工

11、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大“双减 政策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学校提供的校内课后服务,由此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乡村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加”,这不仅增大了乡村学校教师工作压力,还挫伤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时间延长。“双减”政策推行后,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项目,项目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各班的任课老师。有调研数据显示,推行“5+2 课后服务模式后,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天增加1.5小时工作量3。通过访谈阜阳市W乡村小学乙老师,该老师反映,该地不同区乡村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长都有不同,比如:A区课后服务时间是下午4点到下午6 点;B区课后服务时间是下午4

12、 点3 0到下午6 点3 0;C区课后服务时间是下午4 点4 0到下午5 点4 0。Z老师表示:“自从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放学时间由原来的下午4 点4 0 推迟到下午5 点4 0 左右,由于疫情期间学校实行错峰放102学政策,课后服务时间1小时,放学具体时间还会稍晚,大概每天6:3 0 可以下班。C学校W老师也反映:“很多乡村学校要求教师实行坐班制,乡村教师从早到晚都需要留在学校,双减政策后,人均在校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这导致教师自已能够支配的下班时间变少。”通过调研得知该地乡村学校学生的午餐和午休,由任课老师照看,并且中午需要轮流看班、值班,课后服务结束后,乡村老师要等所有学生走完才可以离

13、校,下班时间比之前更晚,乡村教师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长期下去不仅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工作量增加。为了不让学校课后服务流于形式,乡村学校教师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花大量时间为社团活动做准备。另外,虽然课后服务要求开展社团活动、老师辅导作业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的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一一考试、讲题、自习这导致学生的作业量更大了,Z乡村学校L老师反映:“双减 政策后,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除了日常教学和课后服务以外,我们还要写很多关于课后服务的材料,本来班主任的工作就很多,双减政策出台后自己的工作量更大了。”也有一些乡村学校还增加了定期“

14、双减”会议汇报、课后服务活动评比、课后服务成果展等活动,周六周日也经常开展各种“双减”线下课程培训,虽然培训课程都是精雕细琢,但是对于乡村学校不仅不实用,还会徒增乡村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二)经济层面看: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资金分配不合理经费问题是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能否持续开展以及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双减”政策实施后,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是乡村教师的额外劳动,而同一地区对乡村教师的额外报酬补偿标准与细则却不同。资金分配不合理,挫伤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质量难以见成效。政策不统一,收人有差距。国家没有出台对教师从事课后服务明确的报酬数量规定,地方虽有丽水学院学报政策但标

15、准不统一,同一个地方不同区课后服务政策不统一,且缺乏教师课后服务报酬补偿的实施细则。乡村学校经费不足,难以对学校教师提供物资补助,导致教师付出和收入有差距。笔者通过访谈W小学的H老师,了解到该学校所在区要求学校统一开展课后服务,时长为1小时,该地收费标准最高限额为每生每学期3 6 0 元,而有些区乡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时长为2 小时,收费标准也是每生每学期3 6 0 元。H老师所带班共有4 5 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大概有3 0 人,该校其他班的课后服务参与率也差不多,收取的学生课后服务费用有一部分用于学校管理,但是具体费用的支出情况学校暂未公开,正常情况下每月任课老师有10 0 0 元左右的

16、收入。该地其他一些乡村学校,例如J学校,该校地处偏远,属于小规模学校,班级人数较少,这便使得学生们的课后服务参与率更低,所以该校老师从课后服务中获取的报酬也更少。由于课后服务政策的不统一,乡村教师课后服务的收人水平有明显差距,这就使得乡村教师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课后服务资金分配不合理。一些乡村学校在对缴纳的课后服务费用进行分配时,不同任课老师所拿到的报酬不同,主科老师收人多,副科老师收人少,这便导致一些乡村学校中的副科老师对收人分配有异议。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该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主要由语文和数学老师来承担,副科老师参与特别少,比如:W乡村小学中,英语学科在该校不受重视,学校一

17、般把英语当作副科来对待,英语作业量不多,学生家长普遍认为不需要额外进行英语课辅导,因此该校英语老师平均每周课后服务次数很少,每个月获得的课后服务报酬和主科老师差距过大。另外,通过访谈该地乙中学L老师得知,L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承担3个班的教学任务,还需要完成所带班级的很多课后服务事务性的工作,比如:填表、写材料、做汇报等。该老师反映,虽然“双减”政策后工作量增加,但是该校并没有给班主任额外报酬,在资金分配上并没有对班主任有所倾斜。“双减 政策实施后,2023年第4 期刘凤雪,王晓丽: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纤解之策一基于“双减 政策背景乡村学校资金分配上的不合理问题更加突出。(三)职业

18、能力层面看:乡村教师课后服务专业能力不足“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第二部分是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而乡村学校教师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社团活动组织能力无法满足学生对多样化课后服务的需要。自身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加剧了乡村教师的压力。乡村教师的作业辅导能力不足。“双减 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发挥作业的学情诊断、分析等功能。另外,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因此,这便需要教师分层分类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而乡村教师在此方面可能存在短板,很

19、难达到相关要求。有的学校由于职责划分模糊没有将课后服务情况列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范围,学校及教师将之视为是额外性、赞助性的支持内容,随意应付3。很多乡村学校把课后服务当作正常的上课,并没有在提高学生作业设计质量方面下功夫。由于教师能力存在局限性,学校师资结构也不尽合理,学校很难保障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一些教师布置作业能力欠缺,作业量少,甚至有不布置作业的情况,这就对作业指导尤其是学困生的补习辅导与答疑产生了不利影响 4 。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在辅导学生方面也是“和尚念经一一老一套”,辅导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从中不难看出,乡村学校教师课后辅导能力不足,影响了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进一步给乡村

20、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乡村教师社团活动组织能力不足。农村地区课后服务保障性条件并不成熟,学校艺体资源匮乏,呕待进行系统化补充5 。社团活动对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乡村学校老师来说更是一大挑战。受教育环境限制,乡村学生对学校课后服务抱有较大期待,课后服务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篮球、足球、剪纸、103绘画等等,这给专攻学科教学而非艺体专业出身的乡村教师带来了一大挑战。据该地W学校L老师反映:“我们学校的课后服务任务基本上是由语文、数学老师承担,对于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像H老师这种年轻老师可能会组织一些活动,很多老师干脆选择躺平,因为课后服务不计人绩效,与评职称毫无关

21、系,某些老师对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一点也不在乎,便对课后服务采取无所谓 的态度。”本来乡村学校老师数量就不足,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专业的课后服务老师更是廖廖无几,学校没有专业老师,就让任课老师开展社团活动,任课老师限于活动组织能力的不足,便会在备课方面花费大量时间,虽然任课老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是学校课后服务成效并不显著。(四)文化价值层面看:学生及家长对乡村教师期待变高“双减”政策推行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并向学生收取相关费用,有些学生家长对乡村教师期待值变得更高,在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家校矛盾,给乡村教师带来压力。传统观念对教师的高期待。“双减”政策推行后,乡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22、活动,学生要支付一定的课后服务费用,但有些乡村学生家长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课后服务是义务教育应有之义,很多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不理解,引起家校矛盾。受乡村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些乡村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成才与否跟老师教学水平直接挂钩,学生成绩好就认为是老师教得好,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教得差,希望老师能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对学生课后服务相关费用的收取,家长认为既然学校要求支付课后服务费用,那学生成绩必须要有所提高。收费更加强化了学生家长这种传统观念,使得他们对乡村老师的期待和要求变得更高。阜阳市A乡村学校L老师反映:“作为一名新来的年轻老师,自“双减 政策推行以来,学生家长对自已在教

23、学和课后服务上抱有很大期望,104他们总希望学生能有特别大的进步,但是想要达到家长的期望并不容易,另外,关于课后服务问题,与家长的沟通也很困难。”“双减”政策推行后,由于学生家长对乡村教师期待变高,对教师课后服务工作不理解,甚至批评指责,家长与教师产生分歧,家校沟通不畅更是增加了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四、乡村教师压力纤解之策(一)科学定编,扩充师资队伍,合理减轻工作量扩充乡村教师队伍,增加乡村教师编制。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减少教师工作量,而工作量的减少有利于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不论是班师比还是师生比,都要保证乡村学校教师配齐到岗,保护乡村教师合理正当的权力。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艺

24、体类教师充足,满足学生和家长对社团活动的多样需求,各科老师各司其职,这样学校的课后服务才能够顺利开展。购买课后教育服务,招募相关领域志愿者。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应该把专业的工作留给专业的人做。解决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工作负担的一个关键路径,就是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中来。政府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鼓励退休人员再上岗、引人第三方社会机构承担体育、艺术、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课后服务工作,建立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课后服务的经验,例如,韩国的课外学校计划、日本的放学后儿童计划,也可以支持校外资质良好的教育机构进乡村学校,如此不仅可以缓解校内教师的压力

25、,也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的需求。(二)劳务补贴到位,合理分配报酬,提高经济收入补偿乡村教师经济损失。政府财政拨款和家长自愿缴费是保证课后服务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差异、生源数调整经费补贴,针对乡村教师设置长效激励的薪酬模式,政府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资金分配的实施细则,提高丽水学院学报教师课后服务劳务补贴。关于课后服务的资金分配问题,应尽量保证同一个地区的乡村老师在收人待遇上保持一致,同一个学校的各科老师在收人上也尽量保持平衡,保护乡村学校副科老师的正当权益。对于工作付出更多的班主任也要适当给予必要的经济倾斜和相对应的补贴。建立课后服务经费统筹保障机制。一方面,应出台相关费用指导意

26、见,推动收费难题稳妥解决,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政府和学校要免费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保证贫困儿童平等享有课后服务的权力回。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对此问题进行善后,如果出现课后服务补贴不能及时发放或者部分乡村学校教师课后服务报酬过低的问题,有关部门要保障乡村教师课后服务最低收人,保证学校课后服务开展的持续性,不能让乡村学校教师经济上吃亏。同一地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政策要一致,乡村教师付出与收入要匹配。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统筹保障机制,维护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保障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成效,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经济收人。(三)多渠道提升乡村教师课后服务能力,化解能力不足的压力开展课后服务能力培

27、训。开发线上社团培训课程,线上课程可以反复观看,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这足以解决乡村教师因交通不便、时间冲突而无法及时参加线下培训的问题,充足优质的社团培训课程能有效提升乡村教师的社团活动组织能力。当然,社团活动绝不是一位乡村老师就能完成的,要加强乡村学校新老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配合,有效缓解乡村教师因社团组织能力不足带来的压力。优秀教师亲自示范教学,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相关部门要为乡村学校牵线搭桥,聘请专业优秀老师去乡村学校实地培训,通过教学名师的言传身教,加快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后服务能力。“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对乡村教师作业辅导能力重点培训。建立课后服务资源共享

28、平台。政府放宽乡村2023年第4 期刘凤雪,王晓丽:乡村教师课后服务压力现状及其纤解之策一基于“双减 政策背景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的自主权,提高乡村学校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乡村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鼓励乡村教师自我提升,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乡村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后服务学习资源,提高自身在课后服务中辅导学生作业的能力和社团活动组织能力。积极动员、鼓励乡村学校教师在自我提升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专业能力。(四)多主体共同发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为教师营造风清气正、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创造条件让他们施展才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家庭、社会协同合

29、作机制,全社会一同努力,多主体共同发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首先应该在学校内部开展一系列尊师重教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只有学生先尊师重教,家长与社会才会更加尊重乡村教师,从而减少因课后服务问题产生的家校矛盾。也可以利用乡村社区的文化展板,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比如张贴相关民间故事、先进事迹等。社区与乡村学校携手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树立乡村教师好形象,这样一来乡村教师更容易融人当地大家庭中,与学生家长沟通起来更容易取得信任,家长也会更加理解、支持乡村老师课后服务工作,缓解因“双减”政策带给乡村教师的压力。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将家长纳入课后评价主体中,每学期定期组织家长进校

30、观摩。集中采集家长意见,引导家长建立适度的教育期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后服务氛围7。针对课后服务出现的家校矛盾,乡村教师要秉持宽容之心,用通俗易懂的话同家长交流,并耐心解决课后服105务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确保“双减”政策不给家长带来更多的焦虑。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有效地加强家校沟通,比如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给乡村家长更多的培训和指导,解决因为“双减”政策带来的家校沟通方面的问题。五、结语“双减 政策已取得不错的成效,受到了家长、学生、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分析了“双减”政策的实施给乡村教师带来的课后服务压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纤解乡村教师压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

31、工作积极性,更能够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本文以访谈为主,调查数据不足这一问题将会在进一步研究中补充、改进。参考文献:1刘登珲,卞冰冰.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课程化”进路 J.中国教育学刊,2 0 2 1(12):1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N.人民日报,2 0 2 1-0 7-2 5(1).3刘慧琴课后服务治理的理论逻辑、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2,2 4(1):7 7.4邱兴,杜洪琳,许多,等“双减 政策下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2,3 8(9):8.5马莹.中小学课后服务供给保障的制度建构 J.中国教育学刊,2 0 2 2(3):8.6吴开俊,姜素珍,庾紫林.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政策设计与实践审视:基于东部十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J.中国教育学刊,2 0 2 0(3):5.7付卫东,周威,刘杰.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中西部6 省(区)3 2 个县(区)的调查 J.中国电化教育,2 0 2 1(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