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073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王卫东丹凤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陕西 商洛 7 2 6 2 0 0摘要:近年来,尽量小麦种植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提升幅度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市场发展来说仍显不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部分地区仍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治理方案,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对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进行探讨,构建出一套符合现代化小麦种植的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的防治体系。关键词:小麦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 5 1 2 D O I:1 0.3 9 6 9/j.i s s n.2 0 9

2、 7-0 6 5 X.2 0 2 3.0 8.0 2 20 引言小麦种植在我国的历史深远。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大量增加,作为我国现代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的种子以及种植地的选取不当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1,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调控不当可能会加大小麦感染病虫害的概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小麦的质量及产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多方面入手,探讨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提升小麦系统化种植水平,同时降低小麦感染病虫害的几率。1 小麦种植管理现状与问题现阶段,我国小麦种植行业因受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市场发展的

3、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种植技术层面来看,大部分农民仍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因受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新产生的小麦种植技术、理念以及方式等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2。其次,有些种植户为了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过量使用各种农药,这样一来,不仅没有提升小麦的质量,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危害。最后,农民并不能将小麦科学化、合理化管理,一方面影响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种植成本。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地区并未得到完全开发,使得当地农民只能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这样与其他种植户比较

4、下来,就会形成产量上的差距3。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前沿的小麦种植技术并没有能够向全部种植户进行推广,同时也没有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最终使最新的小麦种植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从而使大部分种植户的小麦种植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情况下,只能加强小麦的种植管理以及强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种植环境,同时能够保证小麦品质,推动我国种植业经济的发展4。2 小麦种植的有效管理方法2.1 种植地管理种植小麦最终收获产量的多少与种植地土壤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土壤中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含量会影响小麦的生长状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好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次相同的作物,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染病虫害疾

5、病的概率,同时会使土壤能力降低,最终影响到小麦的产出品质。基于此,种植户在初次耕种一片土壤时,应当进行基础性的实地考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二次作物种植。同时第一年在种植小麦过后,第二年应当采取轮作的种植方法从而保持土壤质量。一方面,在小麦种植选址时,应当选取土层较厚、排灌水方便,并且地势较高的区域进行种植。如果上一年作物有残留,必须在种植小麦前将其粉碎或者清理出种植地,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另一方面,在种植小麦前,农户应当结合实际的土壤情况适当施肥,为小麦后期生长提供坚实的营养物质基础。2.2 种子与播种管理在实际进行小麦种植时,应当提前对种植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水分等方面进行

6、深层次的考察,并且通过严格的筛选获取品质最优良的种子,以求能够达到小麦的高质量和高产量。例如,一方96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王卫东面可以通过气候条件因素选择合适的种子,在江苏等地区应当选取春性较重的种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当地的耕种体系来选择种子,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选择较晚播种但早熟的小麦种子,这样能将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可以将小麦和油菜套种,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也能够保护土壤,使得土壤肥力不受损害。综上所述,对于小麦种子的选取应当从多方面考虑,从而选择最适合种植地的小麦种子,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播种过程中,为了能够在

7、起点处减少病虫害对小麦质量的影响,种植户应当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度的灭菌处理,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麦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毒。为了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种植户可以对种子进行高温晾晒或者倒入药剂搅拌等方式进行消杀处理,能够有效灭菌,提高小麦的产量。除此之外,种植小麦还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技术,并且把握好适当的光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提高小麦幼苗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小麦的种植时间应当适宜,过早播种会使小麦生长情况超常,对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最终会导致小麦的质量降低;但若播种太晚,会大大缩短小麦苗生长的周期,影响小麦幼苗生理机制的形成。因此在种植小麦时

8、,应当密切关注种植地区原有条件的变化,选取最合适的时间去播种。2.3 施肥灌溉管理施肥和灌溉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且也是能够直接决定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手段,力求能够达到小麦的最高产。首先对于施肥管理来说,种植户应当保证小麦能够获取其生长过程所需的充足养分(表1)。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种植户应当从小麦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的因素下,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的类型及次数。在施肥前,种植户可以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从而根据小麦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其生长的肥料类型。表1 常见的两种补充元素缺氮元素缺钾元素症状特点下部老叶显著黄化并衰老加快;植

9、物生长缓慢;植物矮小细弱老叶和叶缘发黄,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肥料名称用0.3%0.5%尿素草木灰施用方式叶面喷施23次覆在土壤上、少量2.4 生长期田间管理为了确保小麦的健康成长,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当定时观察,及时地发现小麦幼苗产生的病虫害的问题,从而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治疗管理,将其对小麦质量和产量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种植户应当在出苗后就密切观察其生长状况,一旦发生问题,就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环节不受到影响。为了充分利用种植地资源,在发现缺苗或者幼苗生长情况不好等情况时,应当进行及时的补苗工作。同时,对于生长较快的幼苗应当切断其部分根茎来抑制过快生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

10、其生长过快而影响周围其他幼苗吸收土壤营养,影响小麦整体的产量。除此之外,由于小麦幼苗具有抗寒能力较弱的特性,在遇到寒冷的情况时,种植户应当提前准备好保暖工作,保证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种植户还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使用无人机施肥、机械收获等技术,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在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田间管理的效率。3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3.1 农业防治措施小麦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技术是目前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防治病虫害技术,其主要是通过调整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来减少病虫害的产生5。小麦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种植前的种子选取等,种植

11、户应当切实根据种植地的实际土壤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选取生长力较强的小麦种子种植,同时应当做好种子的消杀工作,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小麦自身携带的病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种植户应当根据种子类型的不同,选取最适合的消杀方法。因为不同种子由于种皮厚度等的不同,为了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应当选择不同刺激性的消杀方式,从而在保证消杀有效性的同时,将对种子生命力的影响降到最低6。对于种植地应当进行科学合理化地考察,在种07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第8期2 0 2 3年8月植小麦前,应当提前对种植地进行耕作前的准备工作并测定土壤性质。对于先前存在较为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病虫害土壤,应当提前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以

12、免后续对小麦幼苗产生较大的危害。对于土壤比较贫瘠的情况,种植户应当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喷施不同类别的营养液,以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7。选取正确的种植时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幼苗染病虫害的概率。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当避免较为干旱的条件环境,减少小麦感染病虫害中困扰种植户最多的纹枯病和锈病等的产生,从而能够确保小麦的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质量与产量。3.2 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技术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因此也是目前大 部 分 种 植 户 经 常 使 用 的

13、 一 种 防 治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种植户在使用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时,应当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一方面应当根据小麦的实际情况选取最恰当的药品类型,另一方面应当最大化地降低农药在小麦幼苗上的物质残留。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选取化学药剂时,种植户应当选取无毒或者危害较少的药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地控制药剂的用量,一方面能够减少施用化学药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小麦产品中化学药剂的残留。同时,在种植户对小麦幼苗使用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时,应当避免同一种化学药剂长期使用,否则会在小麦体内产生针对性的抗体,提高小麦对这种化学药剂的抗药性

14、,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3.3 生物防治措施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是指通过人为地引导,将病虫害的天敌适量引入,采用这种较为自然的防治方式,一方面不会对小麦本身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小麦的天敌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培养,而又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生物防治技术对于小麦种植行业的高速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种植户还可以根据小麦幼苗生长的实际情况,适当性选取2种或者3种病虫害防治方式进行处理(表2),以求能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表2 3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优缺点

15、对比农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优点操作简单,容易实施消杀病虫害效果显著绿色无污染缺点防止效果不能够直接表现化学药剂残留在小麦上,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天敌物种的选以及捕捉4 结语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小麦的种植技术应当给予重视。同时,为了使得小麦种植业的发展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小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止技术等方面应当更加细致化。对于种植管理,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构建出一套符合当地土壤种植的结构体系,从多个方面有效提升小麦的管理技术,从而保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而对于小麦病虫害管理方面,也应当积极探索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理念的防治技术,才能够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率,从而能够将

16、经济效益最大化。参考文献:1 张红.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 0 2 2,4 0(1 6):4 0-4 2.2 盖琳.浅谈在现代化农业中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2 0 2 2,4 2(1 5):5 0-5 1.3 田玉芝.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村经济与科技,2 0 2 2,3 3(8):4 4-4 6.4 王学贵.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 0 2 2,4 0(8):3 1-3 3.5 陈冬焕.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预防措施J.乡村科技,2 0 2 2,1 3(9):6 9-7 2.6 付咏梅.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科技投资,2 0 2 2(1 6):1 3-1 5.7 尚玉琢.冬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村百事通,2 0 2 2(3):4-6.作者简介:王卫东,男,1 9 7 5年生,畜牧师。研究方 向为农业技术推广。17小麦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王卫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