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048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6 卷 第 5 期2023 年 5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6 No.5May.202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周盼盼,程 巍(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摘 要: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旨在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坚持“学生为本”和“文化育人”两大教学理念,注重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价值。基于文化认同视域,探析了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和路径,分

2、析了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旨在引导学生作为文化认同主体,深度挖掘教学案例的文化内涵发展和新时期教育价值,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获得;通过全过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教学设计,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对中国文化情感层面的接受与承诺;通过多场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评价,最终实现行为层面的践行与创新。关键词:文化认同;心理学;课程思政;意志行动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23)05-0085-030 引言当前,中国的文化生态受到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思想迷茫困惑,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无所适从等现象。文化认

3、同是个体成长的向导,是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石。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实现文化认同,即发现自我并明确个人与社会、世界、民族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生活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认同中国文化,坚定国家认同和民族身份,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勇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的文化场域,拓展国际文化视野,在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中,引导学生发展文化价值辨别能力,消除文化冲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践行能力。1 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意义心理现象具有文化性,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研究心理现象,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

4、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已有研究表明,文化认同的建立始于儿童期2。个体通常会在青春期前期对自己的民族进行探索,并在青春期晚期,大约17岁,形成较为稳定的民族认同。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潮中,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个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注重提高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接纳度和认同度,增强大学

5、生的文化自信,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践行责任和意愿。基于此,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路径文化认同既存在于社会层面,也存在于个体层面,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和群体中进行文化态度决策和自我定位、适应社会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程度,具体是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种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3。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文化与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45。已有研究关于认同主体的认识,多集中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关于文化认同实现路径的

6、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基于此,尝试探索基于文化认同的三个过程认知层面的获得和保持、情感层面的接纳与承诺、行为层面的践行与创新。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过程进行整体研究,设计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坚持三步走:第一步,深度挖掘文化案例的文化内涵发展和新时期教育价值,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层面的获得与保持;第二步,综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全过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教学设计,涵养家国情怀,实现对中国文化情感层面的接受与承诺;第三步,坚持知情与意行相结合,最终导向行为层面的践行与创新。以心理学“意志行动”思政教学为例探讨具体的设计路径。2.1

7、教学案例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研读,实现认知层面的获得与保持2.1.1 教学案例筛选的基本原则教学案例在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中起到点睛作用,其筛选需要综合考虑三个基本原则:第一,选取的案例要符合学科逻辑,与课程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第二,选取地案例要体现教育性,能发挥对学生进行知识收稿日期:2022-12-09作者简介:周盼盼(1986),女,山东邹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心理、教师教育。86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36 卷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综合育人作用,尤其是具有思政育人价值;第三,选取的案例要体现发展性,案例文化内涵随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下和未来发展过程中均具

8、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当前部分青年大学生存在的缺乏进取心现象,愚公脚踏实地的拼搏奋斗精神更加符合新时代青年主流价值观培育的需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学习愚公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推动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方面仍是共产党人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革命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愚公移山的文化内涵高度升华。意志行动与愚公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本质高度契合,同时顺应时代发展,选取 愚公移山 故事作为文化案例。2.1.2 案例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获得作为最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意志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历史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

9、素6。基于此,确定从意志行动与个人发展、意志行动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两条主线深入挖掘 愚公移山 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从传统故事中的愚公过渡到不同历史时期对愚公精神的践行,课堂讨论延伸至抗疫精神和抗洪精神,都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体现。在“意志行动”的思政教学设计中,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的新解读,启发学生思考意志行动的过程,初步形成对意志的认识。意志行动要灵活考虑个人实际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学环节一应关注意志行动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新读“愚公移山”,通过设问“愚公面对的所有山都必须移吗”,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借助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意志行动与社会进步和中国发展之间的

10、关系。以中国探索天地宇宙取得的高铁、海底隧道、大飞机、北斗导航、神舟飞天等成果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意志行动中应对困难的方式,如无捷径,当移则移;如有蹊径,灵活应对,对学生进行强国梦教育。教学环节二应关注意志行动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冲突实例入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讨论应用环节注重学以致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抗洪行动等社会现实活动中个体的意志表现,让学生从社会和个人层面理解意志行动与愚公精神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认同之认知层面的获得与保持。2.2 挖掘并提炼思政育人元素,实现情感层面的接纳与承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

11、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切实将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凝练学生为本、文化育人教学理念。“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突出产出导向,主旨在“育才”,体现在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经验,注重学生体验,侧重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实践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规划。“文化育人”教学理念凸显文化底蕴,主旨在“育人”,注重挖掘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思想,坚持在大学生群体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厚植

12、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实现文化认同情感层面的接受与承诺(见图1)。图1“意志行动”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与教学活动对应关系2.3 探索多场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实现行为层面的践行与创新纲要 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从目标设计和教学评价两个环节设计,探索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实现路径。基于产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专业认证理念,设计“知识、能力、素质(含思政)”教学目标。第一,了解、熟悉和掌握三种不同水平设计知识目标。第二,从理论指导实

13、践的角度出发,依据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理解与探索、实践与应用四个不同层次设计能力目标。第三,从科学认知、自觉践行、信念内化三个层次设计素质目标,重点引导学生加深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愚公精神内涵的科学理解,坚定践行新时期愚公精神的信念。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心理学课程思政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需立足学生发展,坚持将过程性的理论维度评价与可持续的实践维度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意志行动学习迁移至教育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强国行动中。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评价主体,注重学生反馈评价,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评教,综合反馈意见改革课程教学,并将学生

14、评教材料作为真实有效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建设资源。第 5 期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87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不仅在于学习知识的成效,更在于价值观的持续改造和能力的多维度培养。理论维度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综合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业表现等课堂学习行为,并以学生的课后作业表现评价为主,采用五级评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使理论学习充满活力,心理学课程思政致力于开发利用多场域思政育人资源,形成基于课堂场域、学校场域、社会场域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注重持续性的实践维度的质性评价,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第一课堂)延伸至实践活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

15、参加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磨炼意志力,科学评价并调整自己的意志行动表现,通过多场域第二课堂的实践磨砺,实现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指导(见图2)。图2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设计3 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性3.1 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挖掘社会文化价值的实效性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立足于中国文化场域,遵循契合性、教育性和发展性文化案例筛选原则,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案例来源,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心理学课程的认同感7。心理学课程重视学生反馈,全过程坚持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开展多次面对面评教活动。学生对文化案例的认可和支

16、持程度较高,能从社会文化角度和个人发展角度对文化案例进行新的解读。学生希望将文化案例的探索与分享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课程组也会对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进行评价,探索确定后续课程建设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筛选整理学生对文化案例的创新解读和个人反思,同时拓展教学案例选取的文化场域,探索多元文化中与课程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文化案例,最终形成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案例教材8。3.2 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关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效性在案例挖掘和使用过程中,教师要观照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理想引导和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对文化案例进行生活化的转变和演绎,促进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文化案例的改编

17、或拓展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益尝试9。在反馈交流中,学生表示“心理学案例与生活联系密切,分享交流比较自由”,也有学生提到“教师选取案例都是中国经典故事,认同度高,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育人潜移默化”。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了多角度和多层次探索案例、分析案例的机会,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在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文化反思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第二课堂设计有利于拓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空间维度,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延伸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影响的时间维度,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可度较高,

18、但也提到多门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受限,这是后续教学改革需重点关注的问题1014。4 结束语文化认同视域下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坚持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学生对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能力,实现对文化的坚守、践行和创新。同时,高校教师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坚持以德育德,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师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开阔国际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教育教学能力,在保证课程思政成效基础上,拓展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宽度,在复杂的教育文化生态背景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参考文献:1 刘金平,乐国安.文化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 J.心理科学,2005(6):236-238.2 罗红杰.“以文化人”到

19、“立德树人”的系统逻辑 J.系统科学学报,2022,30(3):108-113.3 董莉,李庆安,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8-75.4 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48-54.5 陈世联,刘云艳.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12-15.6 许超.浅析意志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18-19.7 杨建义.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 M.北京:社会科学文

20、献出版社,2016.8 郝玉荣,曹鸿婕.翻译专业本科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情况调查研究 J.甘肃高师学报,2023,28(1):76-80.9 吴林.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路径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2):96-98.10 贾维.四维立体合力影响下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J.黑龙江科学,2022,13(19):17-19.11 胡卓越.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J.汉字文化,2022(20):179-181.12 张园,王春,张敏.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2):55-58.13 江玲宝.政治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107-111.14 刘静.设计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 J.黑龙江科学,2022,13(3):102-103.责任编辑 刘小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