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973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教育 2023年8月(下半月)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为此,教育理论工作者们从高质量教学的时代内涵、影响因素与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一、高质量教学的时代内涵徐继存在 课程 教材 教法 2023年第2期上发表的 高质量教学的时代内涵 一文中指出:深刻理解高质量教学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高质量教学的核心要义,对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高

2、质量教学的全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汲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高质量教学绝不是针对少数或部分学生的教学,而首先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作为一种独特性的存在,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公平的对待,其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予以珍视和保护。为此,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握学生在教学世界中的处境,规避学生与教学世界的疏离,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教学世界中的位置,享受发展和出彩的机会,感受和体验到

3、自己在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二)高质量教学的全面性教育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起点和凭借。教学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学全过程。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作出了最新表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以全面联系的观点深入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诸育各自的独特价值及其关联和融通,既要坚持“五育并举”,又要寻求“五育融合”,真正确立综合育人

4、的教学立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高质量教学的选择性高质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同时又必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建构美好学习生活的自由、机会和权利。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选择美好学习生活的实质在于,通过解决当下学校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空间不足、优质资源稀缺问题,来使“此在”的学习生活向好的、完满的方向发展。在构建学生美好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以分配正义为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选择不公平现象的调整和治理,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实现平等选择至关重要,应该成为学校和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四)高质量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

5、性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升学校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校教学的高质量,捍卫学校教学应有的尊严。学生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旨归所在。学生的发视野 专题文摘93辽宁教育 2023年8月(下半月)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直接目标应该永远从属于学生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合理的。在不同的时代,学生发展目标有不同的内涵。新时代学生发展目标就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教学的直接目标都必须以此为指向并检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探求教学直接目标与新时代学生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如何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将新时代学生发展目标贯

6、注其中,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更是教师的政治责任。(五)高质量教学的伦理性伦理性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品性,应该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决定、选择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管理策略以及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都有可能以道德和伦理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应该不断强化教学的伦理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伦理意义,增强教学的伦理自觉,掌握基本教学的伦理知识,提升教学伦理的判断能力,砥砺教学的伦理敏感性,肩负教学的伦理职责。二、高质量教学的影响因素段兆兵在 当代教育科学 2023年第2期上发表的 基于高质量: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现代性的多维镜鉴 一文中指出:中小学课堂教学

7、具有规范作用突出的国家教育政策、竞争激烈的教学发展环境、逐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职能清晰的教学管理、合作带动的教师自主养成等影响因素特征。(一)规范作用突出的国家教育政策国家的规范与指导是我国学校教学的重要特征。国家力量对中小学教学具有强大的引导力,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出版,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都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的。(二)竞争激烈的教学发展环境一方面,新校、新校区建设浪潮。许多学校注重打造名校、品牌学校,建设分校和集团,产生了不少学生数量庞大的巨型学校、超级学校,也在不断改变着学校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学校教学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影响。随着示范学校建设的

8、推进,各校的品牌需求猛增,从办学理念到“三风一训”,都反映出中国课堂教学文化的变革趋势。各个学校创造出许多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文化,不断催生教学变革。革故鼎新、持续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学文化的底色、成色和亮色。教师在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中的创新层出不穷、热度不减。(三)逐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课堂教学不断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校园网等正在重构中国教育网络,5G基站等成为学校标志性装置,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内容、环境、方法与模式上持续渗透。借助网络平台的师生教学交流方式也更加丰富和个性化。这些技术装备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也提

9、供了直观教学的条件和媒介。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在线同步教学在偏远学校获得生存空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实施方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课堂教学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转型,给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四)职能清晰的教学管理中小学普遍建立了教导处等机构,主管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对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管理。学校成立了年级组或教研组,规模大的中学还成立了学科组,具体指导年级与学科的教学活动。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正在发挥“领航”示范作用,也激发着一线教师的成长动力。中小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评选给教师提供了上升的空间。名师

10、培育项目和极为广泛的教师培训,正在发挥着优质教学经验的多渠道、全方位、快速传播、辐射与带动效应。不少学校形成教研制度、教案审核签字等制度,有的学校定期举办教案展览、教学设计竞赛等活动。(五)合作带动的教师自主养成无论是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名师工程、领航工程、“青蓝工程”、“师徒”模式,还是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视野 专题文摘94辽宁教育 2023年8月(下半月)课,以及系统的国培、省培、市培或校本培训,都彰显了合作的价值。以教研组、年级组、教师发展中心为代表的教研组织,以联校教研、校本教研,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课同构等为特征的集体教研模式,以入格、定格、出格为程序的教师养成模式等,都发挥着教师发

11、展管理的功能。三、高质量教学的实践路径李森在 中国教育学刊 2023年第3期上发表的高质量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一文中指出:学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造就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亟须实施高质量教学。(一)形塑新的教学理念,聚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和创新能力提升新时代高质量教学是基于学生、指向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一是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高质量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是从现实关系中理解学生。这需要转变抽象的、片面

12、的和静态的学生观,在多重关系中理解学生的现实样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身心灵统一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发展。同时,能够正视学生的差异与不足,通过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高质量教学始终贯彻“五育融合”原则,通过整合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二)形成创新人才培育共同体,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是推动教学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合力的关键。作为一种育人活动,高质量教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多元主体之间

13、的协同协作。一是各主体需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功能。教师认真执教、学生专心学习、管理者精于善治、研究者理论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是高质量教学运行的基础。二是创新机制,促进多元主体之间互联互动。如通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家校共育等方式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高质量教学运行的协同力量。三是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持,包括教学运行制度、组织保障制度,以及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支持条件,方能促进高质量教学有效运行,培养创新人才。(三)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与体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活动机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

14、极价值。一是要打破单向的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探究教学、对话教学、理解教学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多重交往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疑难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身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促进知识、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整合和建构,进而形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蔡歆在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上发表的 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趋向与实

15、践路径 一文中指出:学校应通过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深度学习体系、专业发展体系、技术支持体系等路径,推进指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小学教学管理。(一)建立“五育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一是教育内容的联结化。在要素主义导向下,视野 专题文摘95辽宁教育 2023年8月(下半月)教育内容往往更侧重对内容体系的建构,强调不同内容的不同功能。学校和教师要进一步思考这些内容如何在学生身上相互融通,建构成学生整体的素养,达到“1+12”的效果。因此,教学要从“五育并举”发展到“五育融合”,通过学段教研、跨学科教研等方式主动推进教育内容的融合,实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相互补充、支持与渗透,提高课程育人效果。二

16、是教学环节的联结化。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随时进行的持续过程,同一教育内容需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才能逐渐为学生所理解、内化、转化、迁移并形成素养。因此,教学要建立学生学习的完整链条,加强目标设计和链条内的闭环反馈设计,提供充足的情境空间,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同一学习内容不断得到进阶与推进,实现由知识到素养的转化。三是学生发展评价的综合化。评价不仅是为了教学监测和反馈,更要帮助学生全面认知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主动思考和确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学生发展评价绝不是冰冷的数字或散杂的资料,而是要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核心素养各维度、课时目标完成情况对学生发展进行整体画像,通过多种信息完整反映学生发展

17、的阶段成长特点。(二)因材施教的深度学习体系一是加强教育规律的学习与研究。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要及时为教师了解、学习、掌握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提供支持。要通过多种研修方式加强教师的理论更新和技术升级,特别是循证研究的意识和方法,避免教育教学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之中,使因材施教的策略建立在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之上。二是变革教学方式。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变革教学方式,关注素养目标、应用环境和交往行为,增强教学的结构化设计,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进阶,促进有利于知识向素养转化的深度学习发生。特别要关注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学习新样态,增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

18、性、探究性和价值体验感。三是提升学情诊断分析水平。开发学生测评工具,重视与学生开展基于学习结果的深度对话,完善作业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指标,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思维风格、个性特点;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分层目标、分组任务、弹性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名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提升。四是提供差异性学习机会。加强对差异性教学的设计,关注学生不同需求,通过选课走班、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等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择要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主,为学生主动发展、适性发展提供平台,而不是出于学校绩效考虑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筛选。(三)研修一体的专业发展体系一是激发教师发展

19、动力。实施教师专业赋权和专业自治,通过同行审议制、项目制、申报制、建立教师自治团体等方式,给予教师更大专业自主权,使之在选择、定标、行动、评价、支持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判断和实践探索的机会。以层类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帮助教师确定自身专业发展定位和规划。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研发能力。推进教科研一体化的常态研究,注重教学研究中理论成果的运用、类别规律的总结、成效指标的研发。加强教师专业阅读、专业交往、专业写作的培训,使学校形成教师专业研究文化。推动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项目化,组织教师协同攻关,形成研究合力。通过集体智慧的个性化实践实现教育教学校本化知识的螺旋上升。三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教师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教学管理需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通过统筹安排为教师发展提供时间和身心健康上的保障。例如,建立教师弹性工作制度,有效分配工作时间;优化程序性工作要求与流程,减少低效损耗;工会要开展活动,缓解教师焦虑,提升教师生活品质。(责任编辑:赵昆伦)视野 专题文摘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