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72804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 B165333怒江州地方标准DB 5333/T 372024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2024-01-24 发布2024-02-24 实施怒江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5333/T 3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怒江州植保植检站提出。本文件由怒江州

2、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怒江州植保植检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大学、泸水市农业种植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丹、阿普前、李世岚、范正宽、李诚忠、叶辉、陈鹏、余学花、波碧芳、孙涛、陈世荣、波三林、欧杨宽、张春华、余国生、杨继甲。DB 5333/T 3720241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怒江州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术语与定义,监测技术、防治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怒江州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618植物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指南NY/T 3865-2021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又称秋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其形态学识别特征见附录A。3.2监测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设置专用监测设备定时观察记录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或者通过走访调查、田间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或记录其发生为害情况的活动。3.3周年监测区特定范围及海拔高度的地理区域草地贪夜蛾能实现一年多代周而复始繁育的

4、地区,是草地贪夜蛾全年种群动态监测区域。3.4迁飞过渡区特定范围及海拔高度的地理区域草地贪夜蛾迁飞扩散的必经通道区域。3.5防范区位于北纬27度以北夏玉米种植区,包含福贡县上帕镇、子里甲乡、架科底乡、鹿马登乡、石月亮乡、马吉乡、匹河乡和贡山县茨开镇、丙中洛镇、捧当乡和普拉底乡。3.6统防统治对农业生产中某种普遍发生的虫害或病害进行统一防治。DB 5333/T 37202423.7点杀点治农业生产中某种害虫零星发生区进行发现一片控制一片的防治方法。4监测技术4.1监测区域与定点监测4.1.1监测区域根据怒江州境内草地贪夜蛾发生和迁移特点,分为周年监测区、迁飞过渡区和防范区。4.1.2监测点主要设

5、置在河谷两侧、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点与点间隔25 km30 km,具体监测点见附录图B。4.2监测时间周年监测区实施全年监测,迁飞过渡区3月-11月监测,防范区4月9月监测。4.3监测方法4.3.1性诱监测在监测区每667 m2呈三角形高于玉米20 cm放置3个诱捕器,每个相距50 m以上,每15 d更换一次诱芯,每间隔2 d查看诱捕情况。4.3.2地面虫情测报灯监测在玉米地周围距地面2 m设置测报灯,每日统计雌虫和雄虫成虫诱集数量。4.3.3卵和幼虫田间调查4.3.3.1卵块调查玉米苗期至灌浆期,当灯具或性诱到一定数量成虫(始发期)后进行田间查卵,参照GB/T 27618要求,3天1次记

6、录株数、卵块数。4.3.3.2幼虫调查记录受害株、虫龄结构等数据。5防治技术5.1防治措施5.1.1农业措施翻耕灭蛹:玉米收获后结合整地进行深耕晒田,翻耕 10 cm15 cm 深表土,晾晒 15 d 以上,灭杀部分土壤中虫蛹。轮作:水田为玉米-水稻-玉米;旱地为玉米-蚕豆(油菜、蔬菜)-玉米。DB 5333/T 37202435.1.2物理措施对田地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活动时检查卵块,及时摘除。5.1.3生物措施诱杀成虫:成虫高发期距植株高 20 cm 每亩放置 12 个诱捕器,每隔 30更换诱芯诱杀。统防统治:采用生物制剂通过无人机防治或人工喷雾防治。点杀点治:每天下午 16:00 后将

7、生物防治颗粒剂投至有虫作物心叶点杀。5.1.4化学措施可采用包衣种或拌种处理。化学种子处理剂选用 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或 48%溴氰虫酰胺等。当虫害发生面积持续增大时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等化学药剂统防统治,重点实施点杀点治,施药时注意对准作物心叶用药。5.2防治指标按NY/T 3865-2021 规定执行。DB 5333/T 3720244AA附录A(资料性)草地贪夜蛾识别特征A.1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 mm,高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孵化后就开始取食叶片。图 A.1

8、 叶片上的卵块和初孵幼虫A.2幼虫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 mm9 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 mm36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 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DB 5333/T 3720245图 A.2 幼虫特征A.3蛹老熟幼虫常产在2 cm8 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 mm18 mm,宽4.5 mm。图 A.3 蛹A.4成虫翅展 32 mm40 mm,前翅深棕色,后翅灰白色。图 A.4 雌成虫(左)雄成虫(右)DB 5333/T 3720246BB附录B(资料性)怒江州草地贪夜蛾监测点设置DB 5333/T 37202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