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基于工资粘性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651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基于工资粘性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基于工资粘性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基于工资粘性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tatisticalResearchMay20232023年5月Vol.40,No.5统计研究第40 卷第5期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基于工资粘性视角*彭安兴胡春田陈晓东内容提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数字零工经济兴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数字技术使得劳动关系去合同化和工资粘性下降。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会弱化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工资粘性视角建立一个包含传统工人和数字零工的TANK-DSGE模型,来探讨数字零工经济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数字零工经济的兴起均会减弱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效果,增加政策冲击引起的工资和价格通货膨胀波动,最终使得货币

2、政策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目前,应提高数字经济统计能力,规范数字零工劳动关系,以缓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未来,基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需做好通胀预期管理。关键词:数字零工;货币政策;工资粘性;TANK-DSGED0I:10.19343/ki.11-1302/c.2023.05.009中图分类号:F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2-456 5(2 0 2 3)0 5-0 12 0-12Does the Digital Gig Economy Weaken the Effect of MonetaryPolicy?From the View of Wage StickinessPen

3、g AnxingHu ChuntianChen Xiaodong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gig economy has changed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formed in theproduction.It represents a progress of technology,which makes labor contract less important and results ina decrease in wage stickiness.Such structural changes may weaken t

4、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digital gig economy on monetary policy effect by establishing aTANK-DSGE model which includes both conventional labor and digital gig industry,from the perspectiveof wage stickiness.To conclude,the rise of digital gig economy wil

5、l reduc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monetarypolicy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in both quantity-based policy and price-based policy.It will boost thevolatility in wage and price inflation caused by policy shock,and social welfare will decrease consequently.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mprove the statistica

6、l ability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standardizing the laborrelation of digital gigs,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above.And the central bank needs to manage wellinflation expectations when executing monetary policy.Key words:Digital Gig;Monetary Policy;Wage Stickiness;TANK-DSGE*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

7、优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理论分析及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18 BJL031)。彭安兴等: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第40 卷第5期121引言与文献综述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零工”这种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劳动雇佣关系。随着企业灵活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对灵活就业接受度的提升,数字零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 0 2 1年8 月2 7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在数字经济领域,灵活就业改变了传统雇佣关系,也间接改变了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微观基础之一,研究数字零工经济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

8、响,对数字经济时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意义。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随劳动供求变动及时而迅速调整。Azariadis(197 5)认为雇员是风险厌恶者,工资波动会降低其福利,故劳资双方会默认固定工资的隐含劳动合同。Shapiro和Stiglitz(198 4)认为雇主与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雇主不能完全有效监督雇员,因此选择高于均衡的效率工资来激发工人努力工作。Lindbeck和Snower(198 9)、G o t t f r i e s(1992)指出,由于存在解雇、雇佣和培训成本,在职工人(局内人)比求职者(外部人)具有优势,厂商与在职工人之间会达成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Gottfries

9、和Westermark(1998)、Bj o r k l u n d 等(2 0 19)指出劳动合同期限较长,一般以3 5年为固定期限,由于签订日期交错,面临冲击时名义工资完全充分调整需要时间。隐含劳动合同理论、效率工资合同理论和局内局外人理论解释了实际工资粘性,长期劳动合同理论解释了名义工资粘性。零工经济借助数字技术重构劳动过程,动摇了实际工资粘性的基础劳动监督和效率工资。Doorn(2 0 17)指出,新经济中“合同工”已被“平台工”所取代,“平台工”采用更加严格的点对点模型,利用软件来优化劳动力的灵活性和可监督性。杨伟国等(2 0 18)发现,零工的用工模式从“以岗位为导向”走向“以任务

10、为导向”,劳动计量单位从“牛顿力学”迈向更精确的“量子力学”。庄家炽(2 0 19)调查表明,数字平台对快递员的劳动过程实现了严密的信息监控和严格的时效要求。闻效仪(2 0 2 0)则指出,基于数字技术,劳动控制手段从“泰勒制”转向“算法制”,算法对劳动过程的解析和控制更加精准。王蔚(2 0 2 1)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中,资本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全方位加强,甚至无孔不入。零工经济借助数字技术也重构了劳资关系,动摇了名义工资粘性的基础劳动合同和法规限制。Friedman(2 0 14)发现美国许多工人不再选择成为长期合同工,而选择接受更为灵活的数字零工。纪雯雯和赖德胜(2 0 16)认为,零工经济

11、打破了劳资双方的固定劳动关系,平台公司和灵活就业者会自愿放弃劳动合同。Sioufi(2 0 19)发现,加拿大许多雇主会通过工作任务数字化,以规避法律对工作环境和最低工资的监管。严妮等(2 0 2 0)以及袁朝辉(2 0 2 1)研究发现,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比例偏低,工作流动性强,工资波动性大。汪敏(2 0 2 1)指出新业态有强大的吸纳就业能力,劳动关系呈现出非标准化,劳动就业呈现出非正规化。在理性预期下,由于劳动合同约束,使得工资调整存在粘性,故货币政策短期会影响产出,但长期保持中性。Erceg等(2 0 0 0)、Blasselle和Poissonnier(2 0 16)将Calv

12、o(198 3)商品合同交错定价模式扩展到工资合同,建立了包含工资和价格双粘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均发现货币冲击会影响短期产出。Christiano等(2 0 0 5)以及侯成琪等(2 0 18)指出,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真实效应,工资粘性比价格粘性更加重要。现有文献主要从数字零售降低价格粘性出发,尚未有文献从数字零工减弱工资粘性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如何弱化货币政策效果。如Glocker和Piribauer(2 0 2 0)、彭安兴等(2 0 2 1)研究表明,数字零售兴起使得总价格粘性降低,从而弱化货币政策效果。这一研究结论可2023年5月统计研究122以镜像到数字零工降低工资粘性从而弱化货币政

13、策效果。为研究数字零工经济兴起这一结构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包含“数字零工”和“传统劳动”两类厂商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随机均衡模型(TANK-DSGE)。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首先,将RANK-DSGE模型中的代表性厂商扩展为两类异质性厂商,能较好地刻画就业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其次,从工资粘性角度,揭示数字经济弱化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最后,探讨了数字零工兴起引致的货币政策社会福利变化,为数字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方向性调整提供参考。二、数字零工与工资粘性(一)数字零工特征数字零工经济是一种现代经济模式,通常由零工工作者、数字零工平台和服务接受者三方构成

14、。工作时间灵活、按任务量计酬和数字平台撮合是数字零工经济的三大典型特征。从企业角度,零工经济指的是灵活用工;从员工角度,零工经济指的是灵活就业。相比传统用工模式,数字零工背靠数字平台,工作时间和地点灵活性高,依靠大数据和算法进行监督管理,主要以任务外包或计件制结算薪酬。表1数字零工与传统用工模式比较传统雇佣劳务派遣数字零工用工需求长期稳定劳动力中短期劳动力短期临时劳动力工作时空时间和地点固定时间和地点半固定时间和地点灵活管理方式班组式管理项目式管理算法管理用工合同固定或长期劳动合同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临时或口头商务合同用工关系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适用法律全部劳动法标准部分劳动法标

15、准商事法律标准计酬方式计时制为主计时制或计件制计件制为主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网上公开信息汇总整理。我国数字零工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 0 0 0 年到2 0 10 年,为PC(Pe r s o n a lComputer)时代,此阶段随着个人电脑普及,数字零工经济开始萌芽,参与者达到千万级。第二阶段从2 0 10 年到2 0 2 0 年,为SP(Sm a r t Ph o n e)时代,该阶段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数字零工门槛降低,参与者超过亿级。第三阶段从2 0 2 0 年到2 0 3 0 年,为5G时代,数字零工经济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会更加多元化。劳动合同限制

16、了工资调整,是工资粘性的重要原因,数字零工的合同周期短,工资薪酬计算方式灵活,工资粘性相对较低。(二)就业结构与工资粘性数字零工经济发展显著改变了我国就业结构。戚聿东等(2 0 2 1)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互联网普及使得灵活就业者的自雇概率增加7.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10 年我国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和比例出现大幅上升,而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和比例显著下降。在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劳动人口大幅增加,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吸纳了大量新增城镇劳动力。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业比例的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零工经济的兴起。当前,我国就业类型主要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为主,国有和集体单位占比大幅下

17、降。工资增因篇幅所限,城镇就业结构以附图1展示,见统计研究网站所列附件。下同。彭安兴等: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第40 卷第5期123长率的一阶自回归系数代表了工资粘性,系数值越大表明粘性越高。表2 对省际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阶自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单位总体上工资粘性显著,分类别看国有单位、集体单位、有限公司的工资粘性显著,而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的工资粘性不显著。表220072020年按经济类型分城镇职工货币工资粘性因变量城镇单位私营个体有限责任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自变量一阶滞后项0.2345*-0.06590.18610.1368*0.1528*(0.0415)(0.0501)(0.04

18、82)(0.0438)(0.0498)常数项8.2522*14.8862*8.9430*9.8213*10.3737*((0.542 2)(1.9475)(0.6530)(0.6074)(0.8039)Adj.R?0.07160.00180.03340.02140.0206样本量403403403403403注:括号中为标准误差,*、*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下同。国有和集体单位工资粘性高,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工资粘性低,私营和个体就业比重上升,理论上会降低整体的工资粘性。如表3 所示,将2 0 0 0 一2 0 2 0 年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分为20002010年

19、以及2 0 10 一2 0 2 0 年两个样本期,可发现后一样本期的工资粘性显著下降。前述结果表明,数字零工兴起导致就业结构变化,进而使得我国经济整体工资粘性下降,故这种下降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因此数字零工兴起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也是结构性的。表320002020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粘性变化因变量20002010年20102020年自变量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一阶滞后项0.1246*(0.0560)0.1252*(0.0573)0.0855(0.0559)-0.0130(0.0565)常数项13.0194*(0.8612)11.0165*(0.7707)9.3780*(0.689

20、2)7.7034*(0.5165)Adj.R?0.01260.01200.0043-0.0031样本量310310310310三、理论机制与模型构建本部分通过建立一个含两类厂商的TANK-DSGE模型,来研究数字零工经济弱化货币政策效果的路径和机理。为刻画“数字零工兴起”,假定经济存在两类异质性厂商,一类厂商使用数字零工,另一类厂商使用传统劳工。为刻画“工资粘性下降”,假定总工资粘性为两类工资粘性的加权平均,数字零工权重上升,引起总工资粘性下降。(一)异质性厂商为刻画就业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假设经济中有两类厂商:一类为传统厂商,使用传统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另一类为数字厂商,使用数字零工

21、作为生产要素。两类厂商生产函数为Y=A(N,)-,上标s=0,d代表厂商类别,o表示传统经济(Old Economy),d 表示数字零工经济(D i g i t a l Ec o n o my)。Y、A,和N;分别为第s类经济的产出量、技术水平和劳动量,参数1-e0,1代表劳动规模报酬递减程度。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为maxPY-WN;,其中P为商品价格,NWS为劳动N的工资。因篇幅所限,证明以附录1展示。(2)2023年5月统计研究124生产部门在生产函数约束下,选择劳动量N,以最大化利润,得到下列最优条件:AW(1-)(1(N,)P式(1)表明利润最大化时,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劳动

22、市场均衡时两类经济的工资水平相等,有W=W=W,据此可得N/N=(A /A),即数字经济技术进步更快时,数字零工就业比重增加。由于数字零工比重由外生的技术水平决定,因此数字零工兴起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定义数字零工占总就业的比重为D,可得D/(1-D)=N/N=(A/A),表明数字零工的就业比重D是由两部门的相对技术水平决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异质性的个体劳动,然后组合成N,给生产部门使用。定义劳动加总函数1Cw/(cw-1)为N,三,其中ie0,1代表个体劳动异质性,N;(i)为第s类经济雇佣劳动i的数量,c.为个体劳动的替代弹性。工资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为minJ。w,(i)N;(

23、i)d i,其中W,(i)为劳N;(i)动i的工资。人力部门在劳动加总函数约束下,选择劳动i的雇佣量N,(i)以最小化工资成本,得到下列最优条件:W)N;(i)=WN;其中,劳动组合N,的工资水平W=(Fw.()-di)W。式(2)为个体劳动N,(i)的需求函数,经济含义为:当劳动组合量N;和工资水平W固定时,个体劳动N;(i)的需求量与其工资水平W(i)成反比。(二)代表性家庭假设代表性家庭的成员i均匀分布在区间0,1,成员i在t期提供劳动N,(i)。代表性家庭为大M,家庭,成员之间共享收入共担风险。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为UC,N,(i),P1-0+(M,LB)二,其中C,为消费量,M,为家

24、庭持有的名义货币杂额:0 为消费路期替1+Ni)di+1+.01-V代弹性的倒数,0为劳动的Frisch弹性的倒数,0 为货币边际替代弹性倒数。代表性家庭追求终生效用现值最大化,目标函数为maxE。Uc,N,(i),,兰),其中E。为期望算子,表示基于MC,B,M,=0第0 期的资源和信息做理性预期;1为利率对价格通胀率缺口的反应强度,e,为外生冲击引起的利率变动,P。0,1)代表利率冲击衰减系数,是一个白噪音过程,为外生的利率冲击。均衡时有e,=0和元P=元P,因而i=r+元P。(四)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时,有N/N=D/(1-D)和Yd/Y=D/(1-D)。分别定义经济的总劳动和总产出为竞争机

25、制或机会成本,也会使两类工人工资相等。2023年5月统计研究1261W-11W-1一N,=Dg+(1-D)j-和Y,=D+(1-D)j-,因此可得:-1N;+N=N,(10)Y+Yo=Y,(11)C,=Y,(12)其中,式(10)表明两类劳动需求量之和为总劳动需求量,式(11)表明两类经济产量之和为总产量,式(12)表明总消费量等于总产量。定义一般变量x,=x,-x=logX,-logX,其中X,和X分别表示有工资粘性和无工资粘性时的内生变量。对前述式(1)(12)所构成的一般均衡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可得如下线性方程组,=(1-)n,(13)元=E,元1+O+0(1-)n,(14)+元=E,元

26、,+0+0(15)1-j,=E,Ji+1-E,元/4-r)(16)m,-p,=y,-ni,-o(17)Von+,=OnE,J+nE,元/4+z,+n+-y(18)V(19)一其中,变量元为工资通胀率,复合参数=(1-%)(1-%)/0%(1+w)0,n=1/(v i),=(logi-1)/v。数字零工工资粘性%小于传统工人工资粘性%,数字零工就业比重D上升,降低了总工资粘性6%,进而改变经济系统方程组的参数,从而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技术水平不变时,有r=r和y=y均为常数。式(13)(19)分别为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方程、动态IS方程、LM方程、总需求方程和通胀联系方程。四、D

27、SGE模拟分析(一)参数校准与估计以季度为周期,对模型中的结构性参数,采用校准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表4所示,部分参数来自侯成琪等(2 0 18),另一部分参数沿用彭安兴等(2 0 2 1)。由于国内没有文献对家庭劳动替代弹性6 w进行估计,故借鉴Gali和Monacelli(2 0 16)校准为4.3 0。系统方程中变量的稳态值,由校准的外生参数决定。稳态实际利率r=1/-1=0.0101,定义稳态通货膨胀率元P=0,则稳态名义利率i=r+元P=0.0101。稳态产出水平是外生参数和技术水平的函数,其值不会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这里本文未校准技术水平,故直接用2 0 2 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作

28、为均衡产出水平(2 0 2 1年中国统计公报显示GDP为114.3 7 万亿),季度平均后取对数得y的估计值为3.3 5。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工资粘性和数字零工就业比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估计。由表2 可知,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有限责任公司平均工资增长率一阶滞后项系数的均值为0.158 6,即每年工资有因篇幅所限,证明以附录2 展示。均衡产出的对数仅出现在线性方程的截距项中,故其值不影响线性方程组的脉冲响应。彭安兴等: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第40 卷第5期127表4模型参数校准与估计参数经济含义校准值来源及依据劳动规模报酬递减参数0.50侯成琪等(2 0 18)主观效用贴现因子0.9

29、9侯成琪等(2 0 18)个体劳动替代弹性4.30Gali和Monacelli(2 0 16)消费跨期替代弹性倒数3.40彭安兴等(2 0 2 1)劳动供给Frisch弹性倒数1.00彭安兴等(2 0 2 1)V货币余额边际替代弹性倒数1.00彭安兴等等(2 0 2 1)Pm货币增长率冲击衰减系数0.65彭安兴等(2 0 2 1)9元利率对价格通胀的反应系数1.94侯成琪等(2 0 18)Pe名义利率冲击衰减系数0.40侯成琪等(2 0 18)均衡实际利率0.0101据公式r=1/-1计算元均衡通货膨胀率0.0000通胀稳态定义i均衡名义利率0.0101据公式i=r+元P计算均衡产出的对数3.

30、352021年季度GDP均值对数传统雇佣工资粘性0.6310据表2 估计数字零工工资粘性0.0000据表2 估计D数字零工就业比重0.1510.3010.60据我国城镇就业数据估计数据说明:利率、通胀率等通常为年度数据,本表按复利规则调整为季度值。15.86%的概率维持不变,等价于每季工资有6 3.10%的概率维持不变,故传统雇佣工资粘性6%估计值为0.6 3 10。表2 中私营和个体就业平均工资增长率一阶滞后项系数不显著,结合表1中数字零工的特征,将其工资粘性%估计为0,即每季度数字零工全部可以调整工资。以我国私营和个体就业比重作为D的估计值,2 0 0 0 年、2 0 10 年和2 0 2

31、 0 年分别为0.15、0.3 0 和0.6 0。基于上述校准和估计的参数,可得3 个模型:模型1对应数字零工比重为0.15,模型2 对应数字零工比重为0.3 0,模型3 对应数字零工比重为0.6 0,分别模拟我国2 0 0 0 年、2 0 10 年和2 0 2 0 年的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对比三个模型的结果,可分析近2 0 年数字零工兴起对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二)脉冲响应分析从工资粘性角度,新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短期有效的一般原理为:当增加货币供给时,经济的总需求增加,一般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上升;由于劳动合同限制,名义工资存在粘性不能立即调整,工资上升的速度比价格上升的速度慢,因此实际

32、工资会低于均衡水平,厂商会多雇佣工人从而使均衡产出增加。换言之,由于劳动市场存在摩擦,工资粘性导致实际工资短期扭曲,故货币政策短期有效。数字零工比重上升,会减少劳动市场摩擦和扭曲,使得工资和价格调整趋于同步,因此实际工资下降幅度减少,故而货币政策促进就业和产出的效果减弱。本部分基于Matlab平台,使用Dynare4.6.4模拟不同数字零工比重下,经济系统中各变量对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联合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式(6)和式(7),以及奥肯定律式(13)、总供给方程式(15)、总需求方程式(18)、通胀联系方程式(19),可得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的经济系统方程组。给定货币增长率1%的正向冲击,各

33、变量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1所示。货币增长率冲击是一个外生AR(1)随机过程,不受数字零工比重影响,故其路径在三个模型中相同。数字零工多为个体就业,个体就业比例更适合作为数字零工比重的代理变量,但私营企业的工资粘性也为零,故以“私营+个体”就业比重作为代理变量对货币政策更有意义。因篇幅所限,对应的mod文件源代码以附录3 展示。2023年5月统计研究1281.02.02.00.8-D-0.151.61.6-D-0.300.61.21.2-D-0.600.40.80.80.20.40.40.00.00.0048121604812160481216货币冲击:Am工资通胀:元价格通胀:元0.01.00.

34、5-0.10.80.4-0.20.60.3-0.30.40.2-0.40.20.1-0.50.00.0048121604812160481216实际工资:0,就业:n产出:图1数字零工比重与货币增长率冲击脉冲响应注:数据来自正向1%货币增长率冲击在16 个季度的脉冲响应;纵轴为各变量偏离均衡值的百分比(通胀变量为偏离百分点),横轴为响应时间,D为数字零工占总就业的比重。数量规则下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数字零工比重越大,工资和价格通胀的越快且通胀率波动越大,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效果越弱。首先,数字零工比重越大,总工资的粘性越小,等量货币冲击下,工资完成调整所需的时间较短,工资通胀率早期较大但

35、持续时间较短,工资通胀率的波动幅度增加。其次,产品价格完全弹性,增加货币供给量会使价格上升,但是工资粘性使实际工资暂时下降,导致产出供应暂时增加,从而价格不会一步调整到位。再次,工资有粘性而价格无粘性,工资通胀会慢于价格通胀,数字零工比重上升导致总工资粘性减弱,工资与价格通胀之差会减小,因此实际工资下降幅度减小。最后,由于实际工资下降幅度减小,厂商多雇佣劳动的意愿下降,故而就业和产出增加幅度下降,即货币政策效果被弱化。4.04.04.03.03.03.02.0D-0.602.02.0-D-0.301.0-D-0.151.01.00.00.00.0048121604812160481216货币冲

36、击:Am,工资通胀:元价格通胀:元0.04.02.0-0.53.01.5-1.02.01.0-1.51.00.5-2.00.00.0048121604812160481216实际工资:0,就业:n,产出:y图2数字零工比重与货币增长率冲击累积脉冲响应注:数据来自1%正向货币增长率冲击在16 个季度的累积脉冲响应;纵轴为各变量偏离均衡值的百分比(通胀变量为偏离百分点),横轴为响应时间,D为数字零工占总就业的比重。数量规则下累积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数字零工比重上升,不改变货币政策对名义变量的累积影响,但会减弱货币政策对实际变量的累积影响。图2 分析了正向1%货币增长率冲击在16 个季度内的彭安兴等:

37、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第40 卷第5期129累积脉冲响应。无论数字零工比重高还是低,最终名义工资和价格均可完全调整,并等于货币量累积增长幅度。数字零工比重越大,名义工资的粘性越小,工资晚于价格通胀的时滞越短,故实际工资的累积下降幅度越小,导致就业和产出的累积增加幅度下降。若名义工资和价格完全弹性,实际工资、就业和产出保持不变,此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完全中性。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价格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原理,与弱化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赞述(三)货币政策福利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Barro和Gordon(198 3)提出了一个货币政策福利函数,

38、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权衡取舍。本文研究焦点为工资粘性,因此将该函数扩展成如下形式:W=EZpAy.+2n,-(20)M元元,22t=0其中,W表示货币政策净效用现值和,2 和,为货币当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权重,便于分析令其值均为1(取其他值不影响定性结论)。大括号中,第一项和第二项为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的正效用,第三项和第四项为货币政策引起工资和价格通胀所带来的负效用。基于福利函数式(2 0,可分析数字零工比重变化对货币政策福利的影响。权重和,的值会影响W在何处减为零,这在实证上非常重要,但不改变W由正到负的过程。图3 左侧展示了不同数字零工比重下,正向1%货币增长率冲击在2

39、 0 个季度内的政策效用现值总和。随着数字零工比重上升:数量型货币政策促进增长和就业的单期和累积效应均下降,故正效用现值之和由较大正值减速下降至零;虽然价格和工资总通胀不变,但通胀集中发生在早期且波动增加,故负效用现值之和的绝对值加速变大;货币政策的正效用现值下降、负效用现值增加,最终社会净效用现值从一个较大的正值下降至零并最终至一个较大的负值。福利分析表明,随着数字零工比重上升,货币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总福利水平下降。图3 右侧展示了不同数字零工比重824100政策净效用政策净效用增长的正效用增长的正效用-1就业的正效用4就业的正效用工资通胀成本工资通胀成本价格通胀成本价格通胀成本-

40、8-20.00.10.20.30.40.50.60.70.80.91.00.00.10.20.30.40.50.60.7 0.80.91.0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图3数字零工比重与货币政策效用注:左图数据来自正向1%货币增长率冲击在2 0 个季度内的效用折现之和,右图数据来自负向1个百分点利率冲击在2 0 个季度内的效用折现之和,横轴均为数字零工比重。因篇幅所限,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以附录4展示,对应的mod文件源代码以附录5展示。G a l i(2 0 15)提出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社会福利损失函数,可确定和,的值,但在该函数下存在“神圣巧合”,即中央银行不会面临稳定通胀和产出的权

41、衡取舍,最优货币政策是维持零通胀。2023年5月统计研究130下,负向1个百分点利率冲击在2 0 个季度内的政策效用现值总和。随着数字零工比重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社会净效用变化趋势与数量型货币政策一致。五、研究结论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数字零工兴起,我国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及比重下降,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及比重快速上升。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的工资粘性不显著,而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粘性显著,就业结构变化使得我国总体工资粘性下降,弱化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效果。基于“数字零工兴起”和“工资粘性下降”两个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含两类厂商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随机均衡模型(TAN

42、K-DSGE),用于分析数字零工弱化货币政策的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零工兴起导致总体工资粘性下降,减弱了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效果,并放大了货币政策引起的工资和价格通胀率波动幅度,最终使得两类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下降;未来数字零工比重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变量的短期影响会减弱,对名义变量的短期影响会增加,两类货币政策最终均会趋近中性。基于研究结论可得到如下三点政策启示。一是应积极探索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制度。一般均衡分析表明总供给曲线由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决定,在真实经济中需要依靠统计数据进行估计。传统的宏观统计方法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统计需求,因此造成奥肯定

43、律和菲利普斯曲线统计关系失真,货币政策决策的难度增加。二是鼓励灵活就业的同时,应规范用工模式并提高社保参与率。社会保险由国家统一规定,是薪酬中粘性较高的部分,提高社保参与率不仅可以减缓工资粘性下降,还可以保障数字零工的劳动权益。三是货币政策设计和执行,需更多关注“稳通胀”的目标。总工资粘性降低这一结构性趋势,使得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减弱。对冲同等规模的实际经济冲击,需要更大规模的货币刺激,进而可能造成更大规模的通胀,因而未来基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需要更加谨慎地做好通胀预期管理。参考文献1侯成琪,吴桐,李昊中国分行业和总体工资粘性J.统计研究,2 0 18,3 5(7):7 7-90.

44、2纪雯雯,赖德胜.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 0 16,3 0(4):6-16.3 彭安兴,胡春田,陈晓东。数字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一基于价格粘性视角.财经科学,2 0 2 1(10):15-3 0.4戚聿东,丁述磊,刘翠花.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理论与实证1 当代财经,2 0 2 1(5):3-16.5汪敏。新业态下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的检视与选择 社会保障评论,2 0 2 1,5(3):2 3-3 8.6王蔚.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情绪剥削J.经济学家,2 0 2 1(2):15-2 2.7闻效仪.去技能化陷阱:警惕零工

45、经济对制造业的结构性风险.探索与争鸣,2 0 2 0(11):150-159,18 0.8严妮,黎桃梅,周雨,等。新就业形态下平台经济从业者社会保险制度探析1。宏观经济管理,2 0 2 0(12):6 9-7 6,8 4.9杨伟国,张成刚,辛茜莉。数字经济范式与工作关系变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 0 18,3 2(5):56-6 0.10】袁朝辉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状况研究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 0 2 1,3 5(1):7 5-8 4.11】庄家炽。资本监管与工人劳动自主性以快递工人劳动过程为例。社会发展研究,2 0 19,6(2):2 5-42,2 42.12 Azariadi

46、s C.Implicit Contracts and Underemployment EquilibriaJ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5,83(6):1183-1202.13 Barro R J,Gordon D B.Rules,Discretion and Reputation in a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3,12(1):101-121.14 Bjorklund M,Carlsson M,Skans O N.Fixed-Wage Contracts a

47、nd Monetary Non-neutrality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019,11(2):171192.15 Blasselle A,Poissonnier A.The Taylor Principle is Valid under Wage StickinessJ.B.E.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6,16(2):581-596.16 Calvo G A.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maximizing FrameworkJJ.Journal of Monet

48、ary Economics,1983,12(3):383-398.17 Christiano L J,Eichenbaum M,Evans C L.Nominal Rigidities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 Shock to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Political(责任编辑:张晓梅)彭安兴等:数字零工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吗?第40 卷第5期131Economy,2005,113(1):1-45.18 Doorn N V.Platform Labor:On the Gendered and Racialized Explo

49、itation of Low-income Service Work in the“On-demand EconomyJ.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7,20(6):898-914.19 Erceg C J,Henderson D W,Levin A T.Optimal Monetary Policy with Staggered Wage and Price ContractsJ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46(2):281-313.20 Friedman G.Workers without

50、Employers:Shadow Corporations and the Rise of the Gig EconomyJ.Review of Keynesian Economics,2014,2(2):171-188.21 Gali J.Monetary Policy,Inflation,and the Business Cycle: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Keynesian Framework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22 Glocker C,Piribauer P.Digitalization,Retail T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