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浙江、罗店”等17个词语。2.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画出路线图,体会路上景色的特点。3.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2.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让学生读准字音,并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提出疑难的方式,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蜿、蜒”,重点指导识记。引导学生根据旅游见闻理解“石钟乳”“石笋”等词语的意思。2.阅
2、读理解读通课文后理清文章思路,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深入研读,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准确与贴切。3.表达运用学生读懂课文以后,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的训练,如,用“时而时而”句式造句;出示写景物某一特点的一句话,然后用几句具体的话把这一特点描写出来。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浙、簇”等7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浙江、罗店”等17个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画出路线图,体会路上景色的特点。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
3、入新课,初读感知1.导入新课,板出课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的金华去旅游,让我们即刻出发吧!(2)(出示金华双龙洞图片)师引导:叶圣陶爷爷游览过这儿,写下了一篇游记。(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2.了解课题中的“记”的意思。(课件出示:记,即记录的意思)3.师: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板书:游记)4.检查预习:展示课前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5.师指名汇报。(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6.师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
4、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交代游程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板书:游程)所到之处,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设计意图】这样直奔主题导入新课的方式,新颖、直观,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板块二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含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的词语)(1)师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浙”读翘舌音。(2)全班齐读,思考:怎样记住这些字?(3)师指名交流,重点指导:“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
5、“折”,不要多写一点。(4)师指导生书写“乳”字。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书空练习。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在田字格中练写。(5)结合旧知,联系生活,理解“蜿蜒”。(课件出示:蜿蜒)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师:这个词并不陌生,你之前在哪儿见过?(课件出示长城图及长城一文中的句子)师:这就是蜿蜒的长城。谁知道“蜿蜒”的意思?大家可以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它是“虫字旁”,意思是形容像虫一样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这篇课文中“蜿蜒”形容的是什么呢?赶快找一找吧。3.了解双龙洞的得名。(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1)师指名读句子;全班齐读。(2)感悟“双
6、龙洞”得名的由来。男生读课题,女生读句子。师指名回答: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双龙洞因此而得名)【设计意图】大部分的生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老师只指导部分难写的生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回忆已学知识、形声字的构字方式及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等方法理解“蜿蜒”一词,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词的意思,又理解了课文内容,一举多得。板块三 沿途春色,感悟匠心1.师过渡: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旅途,一路上的景致不断地映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2.交流第2自然段。(1)生边读边思考:作者见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师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文中语句
7、。(3)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路上景物的特点?(预设:明艳)(师相机单击课件,让词语变红)(4)师指导朗读,读出这一片明艳的景色,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3.体会作者写溪流的句子。(1)师: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写这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的句子?(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2)师: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吗?(相机出示课件)(3)师:你能找出句中的反义词吗?(师相机将课件句中的反义词“宽、窄”和“缓、急”标红)(4)师:你认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排比、拟人)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预设:愉快、期待)(5)师指导朗读,提示读出愉快、期待的心情。(6)生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8、。(7)师:注意相同的词语稍微读重些,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溪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4.生练习仿写。预设1: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时而明,时而暗,时而快,时而慢,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呢!预设2:动物园里的小猴子,时而跳到假山上,时而爬到树干上,时而向游人要吃的,时而躺在那儿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太可爱了!5.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前往金华的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子,多么惬意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生读懂文章。这一板块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明艳”“时而”,帮助学生体会沿途景物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
9、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进入“孔隙”,感受“窄小”1.导入新课。(1)师导入:欣赏着沿途美丽的春光,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双龙洞。(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游双龙洞?(3)师指名回答。(预设:第47自然段)2.初步感受“孔隙”。(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边读边思考:课文的第47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这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师指名读。(相机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2)师:这些景点中最令你好奇、难忘的是哪儿?(预设:孔隙)3.感受“孔隙”的特
10、点。(1)师:什么是孔隙?(出示课件)(2)从“孔隙”这个词中,你知道这个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窄小)(3)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的呢?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句。(生交流,师相机指导)4.学习表达方法。(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老师把这两句话改动一下,谁来说说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l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l 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师:原句的短短两句话用了4个“小”字,就是
11、为了突出小船的小。你还从哪儿感觉到小船的小?(相机出示:并排仰卧 再没法容)师小结: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小船的小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2)课件出示句子。(相机将课件中的词语“后脑、肩背、臀部、脚跟”变为红色)师: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词语都和身体有关)师引导:凡是和身体有关的部位都写出来了,“从到到,没有一处不”,从这样细致具体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孔隙的窄小)师:读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感受吧!(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师范读,生想象画面并模拟通过孔隙的动作和情形。师:你是怎么躺的?(师指名读句子)师引
12、导朗读:过洞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会不会动?敢不敢动?生: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师引导想象交流:要是把肩膀稍微耸起来会怎样?或者把脚稍微翘起来呢?要是你把臀部稍微往上抬一点又会怎样?(生交流)师:我们终于穿过孔隙到了内洞,此时你感觉怎样?(生交流)5.师小结写法:作者写他通过孔隙时的见闻和感受,如小到只能容纳两人并排仰卧的船,几乎与他擦身而过的山石,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当然,孔隙的“小”是相对于外洞和内洞的宽大来说的。作者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读
13、后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设计意图】此板块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学习了作者通过见闻和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做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板块二 运用学法,自主感悟1.根据第5自然段的写法,生自学其他景点的写法。(1)师引导: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习“孔隙”景点的方法,看看其他几个景点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的。(2)生默读第47自然段,在相关的词句下画线。2.生交流,自主感悟。(1)洞口。课件出示段落。洞口的特点是“宽、高”。“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这些都是作者的感受,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双龙洞
14、具有一种神秘感,也突出了洞口“宽、高”的特点。(相机出示: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2)外洞。根据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段落。师小结:外洞的特点是“大”。(板书:大)“周围、头上”表明作者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外洞的。这句话介绍了外洞的特点宽敞、大。(3)内洞。生自由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生回答。(相机板书:奇大)师启发想象: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当我们置身于美丽的景象中,怎能不惊叹自然的神奇?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洞里的景物还有很多。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猜猜还可能有些什么。生交流。师指名读表现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句子。师引导生注意
15、表明观看顺序的词语。a.师述: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找找看是哪些词。b.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l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l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c.师小结:文中用了“先看到的、其他那些”来表明观看顺序,这样写,文章的条理就清楚了。师过渡:欣赏完洞内浑然天成的奇特景观,我们又随作者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3.回顾总结。(1)师:假如让你当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双龙洞呢?请你根据游览示意图,用小导游的语气,把金华双龙洞的景色特点介绍给大家吧。(2)同桌互相交流。(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
16、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奇妙的孔隙,奇特造型的石钟乳和石笋,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而且,我们还掌握了游记的写作方法。【设计意图】运用前面对第5自然段写法的学习,让学生自读感悟其他景点的特点及写法,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思考中感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具体做法如下:1.引导“读进去,读出来”。课文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关于孔隙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近乎白描的写实笔触,把孔隙狭小的特点描写得十分传神,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以读为突
17、破口,训练学生的语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 “读进去”读中有思考,又能“读出来”读中有感悟。2.朗读形式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朗读整篇课文或自然段、关键词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给老师或同学们听等。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变得爱读,想读,并能做到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类文链接3.活跃思维,调动气氛。在体验内洞之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内洞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课堂气氛很活跃。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班级: 姓名: 满分
18、: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读拼音,写词语。xio s jio ch b to to yn mn ln zo yn ji mn tn xn 二、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冲锋( chng chng) 冲着( chng chng) 矩形(j j)拽住( zui zhui) 撵走( lin nin ) 溜走(li li)三、 辨字组词。蔬(_) 蜻(_) 凤(_) 朴(_) 篱(_) 疏(_) 清(_) 风(_) 扑(_) 璃(_) 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_)天(_)地 (_)(_)不平(_)歌(_)舞 (_)云(_)雾(_)机
19、(_)算 三(_)六(_)1他就算再(_)也料不到明天会下大雨。2孙悟空有(_)的本领,真令人羡慕。3盘古(_),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五、 选词填空。发现 发明1. 科学家(_)了许多先进设备 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2.妈妈(_)天阴下来了,马上把窗户关了起来。改变 改善3.经过老师的指导,他已经(_)了自己的学习方法。4. 村里通了公路后,农民的生活得到了(_)。六、 按要求写词、句练习。1鹅咬住了衣襟。(把句子说具体)_2鹅有什么可怕的!(改为陈述句)_3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用加点的关联词说一句话)_4牛是怕人的。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用恰当的关联
20、词语连成一句话)_5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仿写比喻句)_6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仿写句子)_七、 古诗词情境填空。1夏天是什么?是范成大眼里_,_的乡村生活。2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这时,我不由得想到了杨万里的两句诗_,_。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一对老夫妇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词句是_,_?描写小孩子讨人喜爱的词句是_,_。描写乡村美景的词句是_,_。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飘香的生命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
21、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段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
22、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
23、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嗅() 沁()人心脾 凋()零 静谧()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_3根据短文补充成语。()醒悟 激荡()默默() ()之门4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_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_九、 习作表达。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期的结束,在这段时间里,你肯定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请你选取一件事情写一写,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觉,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书写认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_参考答案1、潇洒 交
24、叉 波涛 讨厌 朦胧 遭殃 解闷 贪心2、chng chng j zhui nin li3、蔬菜 蜻蜓 凤仙花 朴素 篱笆 稀疏 清凉 春风 扑倒 玻璃4、开 辟 愤 愤 莺 燕 腾 驾 神 妙 头 臂 神机妙算 腾云驾雾 开天辟地 5、1. 发明 2.发现 3.改变 4.改善6、可怕的鹅一口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 鹅没有什么可怕的。 要是你走路不小心,就会摔倒的。 因为牛是怕人的,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 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小强从石头上蹦下来,快速地跑了过来,一把抓住了小伙伴的手。7、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25、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8、1xi qn dio m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3恍然 魂魄 行善 方便4引出下文。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9、范文:一件难忘的事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感动不已,那是在三年级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一次的情景。那天,我们正在上第二节课
26、时,我突然感到肚子很疼。我跟当堂的语文老师说了情况后,老师让我去上厕所。可是,没想到我上完厕所回来之后肚子还是很疼。此时我的脸色苍白,鼻尖和脑门不停地冒汗,手还捂在肚子上。老师看见这情况心里很着急,于是让别的老师替她代一会儿课,自己背着我去医院。刚走到门口,老师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但她还是坚持背着我继续走,走到校门口遇见了张主任,然后他俩一起带着我打车去了医院。到了之后,老师就忙着给我办手续,又跑这跑那,看到医生给我检查完,输上液,老师这才稍微松了口气。后来,直到我的父母匆匆忙忙地赶来,老师才放心地回到学校。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忘不了。这件事也许在别人心里很渺小,但在我的心里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因为它充分表达了老师对我们的爱,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老师的爱是天下最伟大最高尚的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