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效果评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054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效果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效果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效果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0引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依靠劳动禀赋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战略红利,迅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1,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3;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不断强化,大国博弈持续加剧,中美关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4。此外,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影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构,中国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压力凸显5。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调整6。基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大环境的新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2、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实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全球经济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7。因此,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更好地评估国际大循环冲击、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精准度、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双循环中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有两种理解。一是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视角,将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视为内循环,即内需;相应地,将出口视为外循环8,9。因此,外循环可以用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二是从产品市场和资源供给的视角,将向国内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利用国内

3、生产要素视为内循环,而将向国外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利用国外生产要素视为外循环5,7,10。因此,外循环也可以用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衡量。本文在模拟分析中,将分别用出口比重和贸易依存度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外循环比例。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经济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发展的必然3。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中国经济外循环可能会保持相对回落的趋势6。实际上,根据学术界对外循环的两种理解,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外循环比例就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而言,中国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峰值35.4%下

4、降至2019年的17.4%9;中国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峰值64.5%下降到2019年的35.8%4。可以预见,经济外循环比例下降可能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已有研究主要从双循环的提出背景5,6,11,12、理论内涵4,13,14、现实逻辑3、实现路径15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少数文献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4、郑尚植和常晶(2023)16测度了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赵文举和张曾莲(2022)17测算了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度。但是,鲜有文献定量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外循环与内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

5、。鉴于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否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效应有多大?双循环中的外循环与内循环如何相互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构造了中国逐渐降低贸易依存度和出口比重两种情形,采用参数校准模拟研究了这两种情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效果评价周政宁a,b,李村璞a(西安外国语大学a.经济金融学院;b.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西安 710028)摘要:文章采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外循环比重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研

6、究发现:(1)中国和外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逐渐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的就业比重均下降。(2)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结构性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非贸易部门产出在总产出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3)中国总产出显著上升,而外国总产出缓慢提升,中国与外国总产出的比值明显上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动态一般均衡;外循环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3)19-0065-06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一般项目(20

7、22JM-432;S2023-ZC-RKXMS-0068);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1JZ037);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1XWC12)作者简介:周政宁(1985),男,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李村璞(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新兴市场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DOI:10.13546/ki.tjyjc.2023.19.01165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考察不同情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政府科学评估外循环下降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稳增长、稳就业等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推动

8、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模型模型经济体由本国和外国构成,本国表示中国,外国表示世界其他地方。两部门分别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各国厂商通过雇佣劳动力和租赁资本分别生产贸易品和非贸易品,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可以跨部门流动,但不能跨国流动。贸易中间品厂商将本国贸易品和外国贸易品组装加工成贸易中间品,贸易最终品厂商将贸易中间品和非贸易品组装成最终品。最终品可用于消费、投资以及调整成本,但是不能用于跨国贸易。本国和外国能进行国际债券交易。1.1家庭部门本国家庭部门最大化其终生效用的折现和,其效用函数可以由如下的公式表示:Ut()ctnHtnNt=ct()1-nHt-nNt()1-()1-

9、1-其中,参数是风险厌恶系数,参数表示效用函数中闲暇的权重,ct表示本国家庭部门的消费,nt表示本国家庭部门提供的劳动服务。1.2生产部门本国贸易品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通过雇佣劳动力和租赁资本生产本国贸易品。本国贸易品厂商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YHt=AHtkHtn1-Ht(1)其中,AHt表示本国贸易部门的技术水平,kHt表示贸易部门租赁的资本数量,nHt是贸易部门雇佣的劳动力数量,YHt表示贸易部门的产出水平,表示贸易品生产中资本所占的份额。本国贸易中间品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将本国贸易品和外国贸易品组装成贸易中间品,其组装技术可以由如下的CES生产函

10、数表示:YTt=v1X1-1Ht+()1-v1X1-1Ft-1其中,XHt表示本国贸易品的投入量,XFt表示外国贸易品的投入量,参数表示本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参数v表示本国贸易品在贸易中间品生产中所占的权重。本国非贸易品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生产本国非贸易品,其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YNt=ANtkNtn1-Nt(2)其中,ANt表示本国非贸易部门的技术水平,kNt表示本国非贸易部门租赁的资本数量,nNt是本国非贸易部门雇佣的劳动力数量,YNt表示本国非贸易部门的产出水平。本国最终品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将本国贸易中间品

11、和非贸易品组装成最终品,其组装技术可以由如下的CES生产函数表示:Yt=1Y1-1Tt+()1-1Y1-1Nt-1在本文中,从本国视角出发,将贸易条件定义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值;同时,将实际汇率定义为外国最终品价格与本国最终品价格的比值。因此,贸易条件ToTt和实际汇率ReRt可分别表示如下:ToTt=PHtetP*Ft,ReRt=etP*tPt(3)外循环是本文的重点关注对象,根据学术界对外循环的两种理解,本文分别用出口比重和贸易依存度来衡量一国的外循环。因此,本国外循环比重可以用如下两种方式表示:ECt=PHtX*HtPtYtECt=PHtX*Ht+PFtXFtPtYt(4)其中,EC

12、t用来衡量本国的外循环比重。ECt的值越大,表示一国经济越依赖于外循环;相反,ECt的值越小,表示一国经济依赖外循环的程度越低。1.3市场结清本国最终品可用于消费、投资和调整成本,但不能用于国际贸易。因此,本国最终品的市场结清条件可以表示如下:Yt=ct+kHt+1-()1-kHt+kNt+1-()1-kNt+2()kHt+1-kHt2+2()kNt+1-kNt2+2()Bt+1-B2(5)本国贸易品既可用于本国贸易中间品生产,也可出口到外国。因此,本国贸易品的结清条件可以表示如下:YHt=v PHtPTt-YTt+()1-v*P*HtP*Tt-Y*Tt(6)本国非贸易品只能用于本国最终品生产

13、,其市场结清条件可以表示如下:YNt=()1-PNtPt-Yt(7)国际债券市场结清时,其净供给为零:Bt+B*t=0(8)本国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市场结清条件可以分别表示如下:kHt+kNt=kt(9)66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nHt+nNt=nt(10)类似地,外国也存在相应的市场结清条件。2模拟分析2.1参数校准本文选择20212030年作为研究区间,假设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外循环比例呈现外生下降。模型经济中有些参数是外生校准的,其余部分在模型中内生决定。参数校准结果如表1所示。表1参数校准参数含义家庭部门折现因子本国资本份额外国资本份额贸易中间品与非贸易品之间

14、的替代弹性本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之间的替代弹性风险厌恶系数资本折旧率资本调整成本债券调整成本持有国际债券的利率中国贸易品在贸易中间品生产中的权重外国贸易品在贸易中间品生产中的权重稳态劳动供给效用函数中闲暇的权重(1/3)参数符号*Rvv*nn*参数值1 1.040.51 320.7520.10.000740.00011.040.760.901/30.39(1)对外生参数进行校准。参数校准主要参考Corsetti等(2008)18、Arslan等(2015)19的研究。对中国和外国家庭部门而言,家庭部门折现因子的值为1 1.04,这意味着国际债券的稳态年利率R为1.04。家庭部门的风险厌恶系数的

15、值为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折旧,资本折旧率设定为0.1。家庭部门积累资本和持有债券,其资本调整成本为0.00074,债券调整成本为0.0001。家庭部门的稳态劳动供给n=n*=1 3。对生产部门而言,本国资本份额设为0.520,外国资本份额*设为1/3。两国贸易中间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值为2。本国贸易品和外国贸易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值为0.75。对中国来说,贸易品在贸易中间品生产中的权重为v,其值为0.76。对外国而言,贸易品在贸易中间品生产中的权重为v*,其值为0.90。(2)其余参数在模型中内生决定。参数用来匹配稳态劳动供给。为了校准稳态劳动供给n=n*=1 3,将参数设为0.3

16、9。2021年,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7.7万亿美元和77.2万亿美元,因此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规模比值为23.0%。为了对2021年中国相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规模比值PY P*Y*进行校准,将情形1中世界其他地方与中国的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 TFP 比值AF2021/AH2021和A*N2021AN2021均设为2.46,将情形2中世界其他地方与中国的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TFP比值AF2021AH2021和A*N2021AN2021均设为2.77。根据Penn World Table version 10.0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TFP比值是0.

17、40,因此世界其他地方与中国的TFP比值是2.50,情形1和情形2中的TFP比值设定与该值较为接近。表2和表3分别列出了情形1和情形2的具体参数值。表2情形1的参数设定参数AHAN20211.0001.0000.55020221.0401.0200.54620231.0821.0400.54120241.1251.0610.53620251.1701.0820.53120261.2171.1040.52620271.2651.1260.52020281.3161.1490.51420291.3691.1720.50720301.4231.1950.500表3情形2的参数设定参数AHAN2021

18、1.0001.0000.55020221.0401.0200.53420231.0821.0400.51720241.1251.0610.50020251.1701.0820.48220261.2171.1040.46320271.2651.1260.44320281.3161.1490.42320291.3691.1720.40220301.4231.1950.3802.2模拟结果2.2.1情形1:用贸易依存度衡量外循环假设2030年中国贸易依存度将收敛至20002021年美国贸易依存度的平均值,即中国贸易依存度将由2021年的34.5%下降至2030年的26.6%,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贸易依

19、存度年均约下降1个百分点。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外循环比例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情形1的模拟结果如下页图1和图2所示。对中国而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由2021年的34.5%逐渐下降至2030年的26.6%,中国外贸部门首当其冲,其贸易部门产出比重将由2021年的55%下降至2030年的50%。随着中国贸易部门产出比重下降,贸易部门能够吸纳的劳动力人数持续下降,其雇佣的劳动力累计降幅达11.1%。相反,中国非贸易部门产出比重不断上升,使得非贸易部门产出持续扩张,其产出累计增幅约为52.3%。由于最终品是通过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组装生产而来,因

20、此随着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总产出水平也逐渐提高,其累计增幅约为45.6%。对外国来说,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外国贸易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也不断下降,其累计降幅分别为9.7%和7.7%。相应地,外国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则逐渐上升,其累计增幅分别为10.8%和12.7%。随着贸易部门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外国贸易部门吸纳的就业比重也由55%下降至50%;此外,外国家庭对贸易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下降,导致外国贸易部门产出也不断萎缩,其累计降幅约为8.7%。随着贸易部门产出水平不断下降,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也不断下滑,该比重由初始的55.2%逐渐下降至50.1%。与此同时,外

21、国家庭对非贸易中国贸易依存度由2006年的峰值64.5%下降至2020年的34.5%,贸易依存度年均下降约2个百分点。在模拟过程中,假设20202030年中国贸易依存度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并未超出20062021年的平均降幅。由于篇幅限制,文中只列出重点变量的变化情况。67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品的消费需求逐渐上升,致使非贸易部门产出水平不断扩张,其累计增幅为11.7%。由于外国非贸易部门的扩张快于贸易部门的萎缩,因此外国总产出水平也小幅上升,其累计升幅逾2.0%。在中国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中国和外国的进出口必然会受到影响。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逐渐降低,中

22、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其累计恶化程度为21.2%;中国实际汇率出现贬值,其累计贬值幅度为7.7%。随着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中国贸易品相比外国贸易品价格持续下降,使得中国贸易品相比外国贸易品更有竞争力,进而导致外国对中国贸易品的需求上升。由于中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的替代弹性大于1,因此随着中国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外国对中国贸易品的需求上升幅度更大,从而使得中国贸易品的出口上升,其累计升幅为32.1%。由于在贸易中间品生产过程中,中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之间存在互补性,随着我国家庭部门对本国贸易品的消费需求上升,其对外国贸易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我国对外国贸易品的进口也不断攀升,其累计升幅

23、为10.9%。此外,随着中国贸易出口持续攀升,这意味着外国进口也不断提高,其累计增幅达32.1%。另外,随着中国进口额不断攀升,这也意味着外国出口额也节节攀升,其累计升幅约为10.9%。中国总产出的累计增幅(45.6%)明显高于外国(2.0%),导致中国与外国的总产出比值不断上升,其总产出比值将由2021年的22.4%逐渐上升至2030年的32.1%。2.2.2情形2:用出口比重衡量外循环假设2030年中国出口比重将收敛至20002021年美国出口比重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02021年美国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11.3%,即中国出口比重将由 2021 年的 19.1%下

24、降至 2030 年的11.3%,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出口比重年均约下降0.7%。由于中国出口比重逐渐下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其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情形2的模拟结果如图3和下页图4所示。对中国而言,随着中国出口比重逐渐下降,导致非贸易部门产出扩张,其累计增幅约为69.3%。随着中国非贸易部门产能扩张,非贸易部门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持续增加,其就业人数累计增加32.4%;非贸易部门租赁的资本数量也不断上升,其累计增幅为70.6%。随着家庭部门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虽然贸易部门产出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贸易部门产出水平仍然逐渐提高,其累计增幅为15.0%。在总劳动供给一定的情形下,随着非贸易部门吸纳的劳动力数量

25、逐渐上升,贸易部门雇佣的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其累计降幅为39.5%。由于贸易部门的技术增速是非贸易部门的2倍,因此贸易部门的产出扩张主要依靠技术拉动。由于最终品是通过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组装生产的,因此随着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总产出水平也逐渐提升,其累计增幅约为38.2%。(a)中国外循环比重(%)(b)中国贸易部门就业比重(%)(c)外国贸易部门就业比重(%)(d)中国贸易部门产出比重(%)(e)中国非贸易品产出变化(%)(f)中国总产出变化(%)(g)外国贸易部门产出比重(%)(h)外国非贸易品产出变化(%)(i)外国总产出变化(%)2022 2024 2026 2028

26、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15105045405550454050454060402004020032104020055504540图3出口比重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I)对外国而言,随着中国出口比重逐渐降低,消费需求逐渐发生

27、转移,外国生产要素也逐渐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这表现为贸易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不断下降,累计降幅分别为34.6%和37.0%;与此同时,外国非贸易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逐渐增加,其累计升幅分别为34.8%和32.4%。随着外国贸易部门资本不断下降,贸易部门投资也出现萎缩,其累计下降34.6%;相应地,外国非贸易部门限于篇幅,文中只列出重点变量的变化情况。(a)中国外循环比重(%)(b)中国贸易部门就业比重(%)(c)外国贸易部门就业比重(%)(d)中国贸易部门产出比重(%)(e)中国非贸易品产出变化(%)(f)中国总产出变化(%)(g)外国贸易部门产出比重(%)(h)外国非贸易品产出变化(%)

28、(i)外国总产出变化(%)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35302554525056545250545250604020040200210105056545250图1 贸易依存度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

29、的影响(I)(a)中国外循环比重(%)(b)实际汇率变化(%)(c)贸易条件变化(%)(d)中国出口变化(%)(e)中国进口变化(%)(f)中国-外国总产出比值(%)(g)外国出口变化(%)(h)外国进口变化(%)(i)中国-世界总产出比值(%)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30、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353025864200-5-10-15-2010502422201840302010032302826241050403020100图2 贸易依存度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II)68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资本不断扩张,其投资规模也逐渐提升,累计升幅达34.8%。此外,外国家庭对贸易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下降,导致外国贸易部门产出也不断萎缩,其累计降幅约为35.8%。随着贸易部门产出水平不断下降,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也不断下滑,该比重由初始的55.3%逐渐下降至38.2%。与此同时,外国家

31、庭对非贸易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致使非贸易部门的产出不断扩张,其累计增幅约为33.6%。由于外国非贸易部门的扩张快于贸易部门的萎缩,因此外国总产出水平也小幅上升,其累计升幅逾2.5%。在中国出口比重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中国和外国的进出口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上述分析中发现,随着出口比重逐渐降低,中国和外国家庭部门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即逐渐由贸易品转移至非贸易品。在此过程中,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其累计恶化程度为19.5%;中国实际汇率也出现贬值,其累计贬值幅度为2.1%。随着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中国贸易品相对外国贸易品的价格持续下降,使得中国贸易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从而导致中国贸易品出口逐渐上升

32、,其累计升幅为1.9%。在中间贸易品生产过程中,中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之间既存在替代性,也存在互补性。一方面,随着中国贸易品相比外国贸易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替代效应使得中国家庭对外国贸易品的需求逐渐下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贸易中间品产出规模逐渐扩张,由于中国贸易品与外国贸易品之间存在互补性,因此贸易中间品厂商对中国贸易品需求上升的同时,对外国贸易品的进口需求也会上升。故中国对外国贸易品的进口需求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主要看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谁会居于主导地位。从最终结果来看,替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对外国贸易品的进口逐渐下降,其累计降幅为17.6%。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贸易出口持续攀升,这意味着外国

33、进口也不断提高,其累计增幅达1.9%。随着中国进口不断下降,外国贸易品出口也相应下滑,其累计降幅约为17.6%。中国总产出的累计增幅(38.2%)明显高于外国(2.5%),导致中国与外国的总产出比值不断上升,其总产出比值将由2021年的17.4%逐渐上升至2030年的24.4%。表4列出了两种情形下中国占外国(除中国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产出比重。由表4可知,在情形1中,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由 2021 年的 34.5%逐渐下降至 2030 年的26.6%,模型经济体中,中国产出比重将由2021年的22.4%逐渐上升至2030年的32.1%。在情形2中,随着中国出口比重由2021年的19.1%下降

34、至2030年的11.3%,模拟研究发现,中国产出比重将由2021年的17.4%提高至2030年的24.4%。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中国占外国的产出比重为23.0%,情形1得出的2021年中国产出比重模拟值22.4%与世界银行的实际数据23.0%更为接近。根据模拟分析,2030年情形1下的中国占外国的产出比重将达到32.1%,可以将该值视为上限值;而情形2下的中国占外国的产出比重则为24.4%,可以将该值视为下限值。表4两种情形下中国占外国的产出比重(单位:%)情形情形1情形2202122.417.4202223.418.1202324.318.8202425.319.5202526.3

35、20.3202627.421.1202728.521.9202829.722.7202930.923.5203032.124.4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中国GDP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即中国GDP世界占比),表5列出了两种情形下中国在世界产出中的占比。由表5可知,情形1中,随着中国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模拟研究发现,中国GDP世界占比将由2021年的18.3%逐渐上升至2030年的24.3%;在情形2中,随着中国出口比重逐渐降低,模拟研究发现,中国GDP世界占比将由2021年的14.8%提高到2030年的19.6%。另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中国GDP世界占比为18.7%,情形1模拟出的202

36、1年中国GDP世界占比18.3%与世界银行的数据18.7%更为接近。因此,可以将情形1和情形2的模拟结果分别视为中国GDP世界占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即10年后中国GDP世界占比可能介于19.6%24.3%。表5两种情形下中国GDP在世界产出中的占比(单位:%)情形情形1情形2202118.314.8202218.915.3202319.615.8202420.216.3202520.816.9202621.517.4202722.217.9202822.918.5202923.619.1203024.319.63结论与建议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不确定性上升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国际经济循环势必会

37、受到冲击。现有文献主要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鲜有文献定量分析双循环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采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和外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逐渐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的就业比重均下降。(2)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结构性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的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非贸易部门产出在总产出中的占比不断上升。(3)中国总产出显著上升,而外国总产出缓慢提升,中(a)中国外循环比重(%)(b)实际汇率变化(%)(c)贸易条件变

38、化(%)(d)中国出口变化(%)(e)中国进口变化(%)(f)中国-外国总产出比值(%)(g)外国出口变化(%)(h)外国进口变化(%)(i)中国-世界总产出比值(%)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2022 2024 2026 2028 2030

39、2015102.01.51.00.500-5-10-15-200-5-10-15-20201816146420242220180-5-10-15-206420图4 出口比重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69统 计 观 察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9期总第631期国与外国总产出的比值明显上升。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外循环比重逐渐下降,贸易部门产出占比不断下滑,意味着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过去依靠外需拉动转变为更多依靠内需驱动,释放国内需求潜力,降低国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冲击。(2)大

40、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美贸易战之前,美国是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国。随着大国博弈加剧,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上升,中美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存在脱钩风险。政府应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降低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外循环比重下降的过程中,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逐渐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业、经济增速下滑等现象。因此,政府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收入水平,保障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参考文献:1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

41、世界,2020,36(12).2苏立君,梁俊尚.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政治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9).3林毅夫.林毅夫:中国经济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发展的必然J.经济导刊,2020,(9).4黄群慧,倪红福.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分析兼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J.管理世界,2021,37(12).5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37(1).6郭克莎,田潇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7Lin J Y,Wang X B.Dual Ci

42、rculation:A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View of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Studies,2022,20(4).8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25(9).9林毅夫.双循环的深意与落实中的关键点J.中国中小企业,2021,(2).10汤铎铎,刘学良,倪红福,等.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潜在增长率与后疫情时期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20,55(8).11高培勇.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前行J.经济研究,2021,56(3).12黄群

43、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1,56(4).13李帮喜,赵奕菡,冯志轩,等.价值循环、经济结构与新发展格局: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21,56(5).14裴长洪,刘洪愧.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内涵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6).15余淼杰.“大变局”与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6).16郑尚植,常晶.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分析与国际比较J.统计与决策,2023,(9).17赵文举,张曾莲.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44、,2022,(2).18Corsetti G,Dedola L,Leduc S.International Risk Sharing and theTransmission of Productivity Shocks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8,(75).19Arslan Y,Kilinc M,Turhan M I.Global Imbalances,Current Account Rebalancing and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s J.Journal ofPolicy Modeling,2015,(37).20Bai

45、C E,Hsieh C T,Qian Y Y.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J.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s Activity,2006,(2).(责任编辑/浩天)Policy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ual CirculationZhou Zhengninga,b,Li Cunpua(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b.Academ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Xi an I

46、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 an 71002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method to construct an open economy model withtwo-country and two-sector,and then simulates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decline of China s external circulation proportionon China a

47、nd the world economy.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go as below:(1)The factors of labor and capital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re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trade sector to non-trade sector,and the employment proportion in both Chinese andforeign trade sector are declining.(2)There is a structura

48、l shif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with the proportion of China s and foreign trade sector output in GDP continuously decreasing,while the proportion of non-trade sector output in total output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with the driving effect of external demand on economy weakened.(3)Chinas total output rises significantly,while foreign output rises slowly,and the ratio of China s output to foreign output rises significantly.Key words: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ual circulation;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external circulation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