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姓名 班级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庖官(páo) 佯装(xiáng)挈带(qiè) 恃才放旷(shì)
B.绰刀(chāo) 拈弓(zhān) 腆着(tiǎn) 徇私枉法(xún)
C.存殁(mò) 乡宦(huàn) 醺酒(xūn) 相时而动(xiàng)
D.排揎(xuān) 桑梓(zī) 攥紧(zuàn) 恪遵功令(kè)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C.《香菱学诗》着重描写了香菱的“苦吟”,这是她学诗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好一个安塞腰鼓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使人叹为观止。
B.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 ,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好的书需要多读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老师教了3年语文,已经积蓄了不少教学经验。
B.刚上完课,王老师就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校庆,到处校园里充满欢歌笑语。
D.从上学那天起,他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农村工作指导员将对农村工作实行全面指导,帮助村里 一支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帮助清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帮助 一套村级规范运行的制度,协调 一批突出问题,记好一本《农村工作指导员民情日记》,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
A. 建设 健全 解决 B. 培训 健全 处分
C. 培训 修订 处分 D. 建设 修订 解答
6、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6分)
(1)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池上碧苔三四点, 。《破阵子》
(3)须晴日, ,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4)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温庭筠《望江南》)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7.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2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女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她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 )。
①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
8.名著导读填空:(4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①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②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回快活林 ;大闹飞云浦,血溅④ ,为躲避官府的缉捕,削发成⑤ ;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嚷道:“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
1、 父亲脸色煞白,神色张皇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父亲说的哪一句话最能表现他遇事束手无策,性格怯懦平庸的性格特点?(2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4、结合整篇小说,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
5、小说的主人公是 ,文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
(3分)
(二)“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是驳论,那么对方的谬论是: ;
作者的论点是 。(2分)
2、“正史”里的第一部是司马迁写的 ,这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2分))
3、说说文中下列词语的比喻义(4分)
状元宰相: 。
地底下: 。
三.文言文阅读
甲:(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先帝知臣谨慎,故 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注:①病笃:病重 ②股肱: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③敕:告诫,嘱咐。
1.按课文内容在甲文(2)段的画线处填空.(2分)
, 。
2.甲文选自课文《出师表 》,表是一种 (文体)。在(1)段中,诸葛亮向后主 (人名)提出了 的建议。(3分)
3.甲文中的“先帝”与乙文的“先主”都是指 (人名)。乙文写的是 的事,即甲文中“ ”这一句话所指的内容。(3分)
4.写出甲文(2)段和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卑鄙: 事:
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例句: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A.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大楚兴,陈胜王。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B.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 贤能为之用
D.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7.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8.请写出一个历来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他的高风亮节,并结合甲文、乙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3分)
四、诗词欣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的画线处填空。 , (2分)
2、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3分)
答: 。
3、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2分)
六.作文(50分)
初中三年,有许多事情撞击你的心灵,叩动你的心扉,搅动你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令你难以忘怀。那或许是成功后的喜悦、失败后的懊悔;或许是彷徨后的清醒,尴尬后的反思……总之,这些“花季”时节的“风雨”伴随着你的青春成长的脚步。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事情,写一篇作文。
题目:那次,我 了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成功”、“失败”、“觉悟”、“落泪”、“害怕”……使题目完整。2、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3、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600字以上。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