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述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13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述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述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述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戈2 0 2 3年第2 期共青团建设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述评边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 0 0 8 0)摘要:青年共产国际虽然存在的时间短,但对中国共青团影响深远。通过对历史资料及文献的梳理,探究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状况。发现目前关于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呈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和全面化;研究缺乏新意,阐述性成果多,学术性成果少,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深度函待加强;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比较单一,需要采用跨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性。关键词:青年共产国际;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运动;指导;改造中图分类号:D231;D293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2 0 9 5-9 30 3(2 0 2 3)0 2-0 0 2 8-0 7作为各国革命青年的联合组织,青年共产国际在其成立的2 4年中,对指导中国共青团(19 2 2.519 2 5.1期间称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深入研究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影响,对探究中国共青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内容上来看,目前学界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主要聚焦指导思想、党团关系、早期中国青年运动的目标和任务等主题;从研究阶段来看,研究主要聚焦19 2 419 2 7 年大革命时期和19 2 7 1937年土地革命

3、时期。本文主要从内容层面梳理学界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现状。收稿日期:2 0 2 2-12-12基金项目:中央团校2 0 2 0 年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共青团制度的历史考察”(6 6 6 150 12 4)作者简介:边融(19 9 7 一),女,山西长治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2 0 2 0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青年运动。28一、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 0 世纪8 0 年代。对知网上“青年共产国际”并含“共青团”、“青年共产国际”并含“青年团”的检索结果(见图1

4、、图2)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有关青年共产国际与共青团的文章,19 7 12 0 2 2 年共发表2 5篇,时间跨度长,发文数量较少,且文章发表频率较低;有关青年共产国际与青年团的文章,19 7 12 0 2 2 年仅发表33篇。总体上,两个主题相关的文章发表趋势前期较为平稳,从2 0 0 42.52.01.51.00.50年开始均有所上升。(年)图1在知网上检索“青年共产国际”并含“共青团”的结果543210(年)201620192022图2 在知网上检索“青年共产国际”并含“青年团”的结果2009年为青年共产国际成立9 0 周年,2 0 14年为青年共产国际成立9 5周年,所以2 0 0

5、 9 年和2014年是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相关文章发表的峰值,但也仅有2 一3篇文章。2 0 2 2 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 0 周年,关于中国共青团的文章发表较多,但在知网上,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的相关文章却较少。可以说,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的相关研究有待学者进一步关注。同时,对于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关系的研究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时值周年纪念或遇到重大活动和事件才作研究。应深挖史料,放宽视野,为推动共青团未来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撑。从时间来看,因历史原因,有关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的相关历史资料较少,最新成果不多。如详细记载了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运动、青年共产国际一手资

6、料的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出版于19 57 19 6 1年和19 8 0 一2002年期间;收录了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相关文件、报告的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出版于19 8 5年;阐述青年共产国际发展历程的青年共产国际史出版于19 9 2 年;印红标、林凤升、李庆平、方培虎、高永昌等人关于团的建立、某一时期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关系的相关学术论文撰写于2 0 世纪80、9 0 年代及2 1世纪初期。也就是说,有关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各类成果大多形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新成果较少,且近几年对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的研究暂无增长的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关于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

7、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年共产国际与共青团的建立、青年共产国际与共青团的改造、青年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29早期建设中党团关系的发展、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等方面。综合上述文献资料,可以说,学界目前的成果已经为研究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的系统化、学理化仍存在明显不足。二、从内容的不同层面看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1920年8 月,作为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随后,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纷纷创立。19 2 1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方团先后停止活动,形同解散。19 2 1年8 月,共产国际要求“恢复青年团”,

8、党决定在国内开始整顿和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到19 2 2 年春,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发展为拥有5000多名成员、18 个地方组织的全国性组织,并于19 2 2 年5月5日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人青年共产国际,承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青年共产国际的一部分。由此,青年共产国际开始了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青年共产国际在指导思想上要求中国共青团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观点。但是,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确立的研究角度不同。1.关于指导思想确立的背景。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

9、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共青团要团结广大团员青年,更好地组织、凝聚青年为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确立指导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林凤升、30李庆平等人从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背景出发,表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林凤升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刚刚成立时,团内思想混杂,不仅有无政府主义,还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团主义,即使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团员,对于马列主义的认识也不是很深 。因为信仰不同、主义不同,所以在遇见问题和冲突时,各人会提出各人的解决方法和建议,意见难以统一,容易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10、就很难实行,团体的精神非常不振,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19 2 1年5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暂时解散。可见,明确指导思想是当时统一团内思想,解决矛盾和冲突,团结大多数青年奋斗以及使群众掌握理论并使理论变为武器的必要前提。2.关于指导思想确立的过程。19 2 1年5月以后,团体虽然解散,但团体成员中总有人试图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2 。李庆平等人指出,19 2 1年8 月,参加了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的张太雷带回青年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在中国组织少年共产党。张太雷经过与一部分老团员商议,决定将社会主义青年团恢复并加以整顿。为了吸取第一次建团失败的教训,张太雷在整顿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青年

11、团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统一了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指导思想。其中,一部分团员因信仰不同而离开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一部分团员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为政治建团奠定了思想基础3。19 2 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团章等六个文件,规定青年团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5月5日马克思诞辰这一天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一个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这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在党团关系上要求服从党的领导明确党团关系是青年团沿着正确道路发展的前提。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主要

12、从确定党团关系的原因、处理党团之间的分歧、确立党团关系的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各自观点和见解。1.关于确定党团关系的原因。当时,党团关系的混乱和党团矛盾的尖锐,致使明确党团关系非常迫切。明确党团关系能够巩固党的地位,规范党与团的发展,引导共青团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方培虎在大革命时期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中提及,党团关系的混乱造成团组织薄弱,党团之间产生矛盾,团难以承担起领导青年的责任,因此必须根据青年共产国际的指示调整党团关系。此外,在团的初创时期,党团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共产党员也会加入共青团成为团员。在团重建后,团内仍然有一些大龄团员存在。其中,一部分团员只做党的工作,不做团

13、的工作,不遵守团的领导和纪律,并把团当成人党的跳板;一部分团员则认为党团同样重要,团的权利应该与党相同,并对党调动团员的做法很不满,认为这样会削弱团。这就导致了党团关系非常紧张。因此,必须按照青年共产国际的指示正确梳理及明确党团关系,避免团成为“第二党”,同时扭转一部分人错误的思想观念,加强团的纪律建设和工作规范4。1922年,党团就双方关系召开了一次会议。团中央认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属于青年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又属于第三国际,所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理应遵守第三国际关于党团关系的规定。两团体召开执行委员会时,应该互派一名代表出席,以行使表决权;同时,除政治上需与中国共产党协定外

14、,团在其他方面拥有独立自主权。至此,双方明确了部分党团关系,确立了党对团的领导。2.关于如何处理党团之间的分歧。学者研究指出,19 2 3年,团的“二大”正式通过了党团关系决议案,除规定党团的政治态度和组织态度,还规定了如何处理党团关系上的分歧,即团与党有不同意见时,团可向共产国际执委会申诉,并由共产国际及少共国际执委会共同解决4。在党团的政治领导上,团在国际上要服从青年共产国际,在国内要服从中国共产党。这实际上也确定了党与团的关系,即中国共青团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关于确立党团关系的意义。李庆平在青年共产国际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一文中,按照时间节点梳理了党团关系规范的过程。她指出,正是青

15、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梳理党团关系,并及时批判团内的“先锋主义”和“取消主义”,中国共青团才能避免失误。同时,有学者指出,在党的政治指导下的团,在组织上拥有自己的独立性。在没有成立党组织的地方,团要自己已到群众中去发展成员,前提是团必须接受党的政治路线的指导和帮助,以此来强化党的组织。此外,党应该经常帮助指导在团组织中的党员,增加对团的政治影响,团应该为党提供团内的积极分子,促进团员的进步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5。至此,党团关系在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下大致梳理清楚了。可以说,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梳理党团关系的研究角度多元且系统,但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梳理党团关系的影响研究存在不足,这

16、是今后可以深入研究的点。(三)在行动纲领上明确早期中国青年运动的目标和任务格林来华和中国代表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使得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建立了指导关系,青年共产国际开始对尚处于成立初期、经验不足的团开展青年运31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指导性意见。在这一层面,学者也分角度进行了研究。一部分学者研究认为,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青年运动的总体方向做出了指导,即要求青年运动必须与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相结合,并要求团要在这一总指导下开展活动,配合党的工农革命运动,使其顺利开展并取得胜利。学者指出,青年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团的指示中指出,中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展发扬文化和民主自由的青年运

17、动,要利用一切方法,使青年参与到全民救国的斗争中,并把中国青年尽可能地团结到人民战线当中去6 7 5。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青年共产国际提出关于中国少年运动的纲要(即关于远东青年任务),对团的任务、团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团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促进了党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7 156一部分学者将研究聚焦于不同时期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青年运动目标和任务的指导。如在国民革命时期,青年共产国际指导共青团积极参加统一战线,加人国民革命。19 2 1年6月,共产国际开会讨论了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提出要取得民族解放运动胜利,无产阶级必须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统一战线。青年共产国际随即提出,中国现

18、阶段民主革命的任务是进行反封建残余和奴役中国的外国资本的斗争,获得真正独立并建立民主共和国。在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共产国际指导共青团进行改造,建立青年抗日统一战线。19 35年,法西斯实力迅速扩大,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青年共产国际号召世界青年要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提出改造共青团的要求。19 36 年9 一10月,团中央先后三次收到青年共产国际的电报,要求各国支部用反法西斯主义、反帝国主义以及为和平、自由而斗争的精神来教育团员,要使青年积极参与到全民救国的斗争中,把全国青32年团结到人民战线当中6 17 6。19 36 年11月,在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根本改造共青团及

19、其组织形式,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吸收广大青年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去,争取民主自由,为民主共和国而斗争8 关于青年共产国际指导团组织确定行动纲领并开展青年运动的意义,学者多研究其积极方面。如林风升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青年共产国际中提出,中国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不断壮大组织,增强力量,领导青年投人国民革命,团结青年反对帝国主义革命。李庆平在青年共产国际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中指出,随着1935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法西斯势力的兴起,青年共产国际号召世界青年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号召中国青年参加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斗争。青年共产国际在世界反法西斯斗

20、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土地革命期间的错误指导给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运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贯彻“第三时期”理论,导致团内出现“左倾”和“取消主义”倾向;“反右倾”的同时反对富农,导致共青团内错误地开展肃反运动,不仅削弱了团组织力量,也造成了团的思想混乱,在青年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不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指导共青团贯彻“保卫苏联”的口号和“下层统一战线”,导致共青团脱离群众,丧失了发展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大好时机;对中国学生进行“阶级定型化”分析,否定中国学生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作用等等7 18 。而这些材料目前仅在青年共产国际史中看到简单的介绍。对这些失误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原因,能够对当今共

21、青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应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总的来看,学界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早期中国青年运动的目标和任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团结青年、动员青年投身国民革命和改造共青团、建立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是适时的,它能够在帝国主义势力兴起时,指导共青团号召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主和自由,对于共青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研究的启示与不足从已梳理的文献来看,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研究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并形成了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资料支撑,对当前中国共青团的更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经验启示。历史表明,新时代共青团的

22、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根据实际作出决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这一职能;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团的工作,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引领青年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青春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此同时,碍于相关资料较少、现有研究不够深人细致等问题,该主题仍有很多方面呕待学术界深入探究,主要不足如下:首先,研究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和全面化。现有研究缺乏整体性,多为“块状”和“点状”,不能形成“条状”。学者多是就某一时期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进行探讨并发表观点。如对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

23、建立正式联系,至19 43年青年共产国际解散期间几十年间的指导,缺乏详细的跟踪式研究。对于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整体关系的梳理挖掘也不够。建议加强对史料的挖掘、分析和梳理,充分利用史料梳理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的相关关系。对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至19 43年青年共产国际解散之间的历史进行深人分析,从政治、经济、军事、指导思想等方面研究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影响,扩大该主题的研究面,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次,研究新意缺乏,阐述性成果多,学术性成果少,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深度呕待加强。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大多局限于青年共产国际与青年团的创建及改造研究,内容单薄且有重复之处,对土地革

24、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等其他时期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研究很少,且缺少新意。建议放宽视野,采用多种研究角度和跨学科思维,详细研究19 19 一19 43年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探究青年共产国际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影响,探究青年共产国际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作用发挥等。充分利用有限的史料,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使史料价值最大化。再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比较单一,需要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史料研究法,大多通过梳理历史、整理两者关系等相关内容得出结论,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较为“中规中矩”,容易跟同类论文内容重叠,创新性不足

25、。这就待我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视角,如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等理论综合分析,进而丰富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利用现存史料,挖掘更多内容,促进该主题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最后,多为理论性研究,缺乏实践性研究。学界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实践指导性不足。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鉴,总结过去,把握未来。研究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要坚持理33参考文献: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研究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的关系,总结为促进统一战线的建立、青年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壮大等摸索出来的有益经验,为当今中国共青团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挥实践意义。总的来说,围绕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

26、青团加强研究,能够厘清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影响,更好地把握党团关系的互动逻辑,把握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更加坚定党对团的领导,加强团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使共青团不断增强凝聚青年、组织青年、号召青年的力量,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奋斗。加强对青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能够挖掘出更多的史料,完善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证,为青运史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资料。同时,从青年共产国际视角梳理中国共青团的发展脉络,可以增加理论研究成果,进而扩大青运史和团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该主题研究的科学化发展。运用“多元性”“交叉性”“立体性”的研究方法,对于

27、青运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林凤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青年共产国际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 9 1(1):12 8-135.2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 8 5:8 8-9 0.3李庆平.青年共产国际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 0 0 2(4):8 1-8 3.4方培虎.大革命时期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青团的指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3(1):21-26+88.5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 2 8)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 57:138.6郑,叶学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史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 0 15.7程玉海,田保国,林建华,等.青年共产国际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9 2.8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 35一19 37)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 8 5:30 8.(责任编辑:丁小文)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