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界观2023.489融媒探索融媒体时代,“女司机”从一个普通群体演变成了带有标签化和“污名化”的网络热词,其中蕴含着社会对于女性的固有偏见,与其相关的网络新闻也总是能够触发舆论场的敏感神经。社会公众通过媒介获取外界信息,而媒介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所以网络媒介对于“女司机”这一群体的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女司机”群体的认识。现在,女司机“污名化”的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议题。本文将从媒体对女司机“污名化”的现状与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思考如何去“污名化”以及实现舆论的良性引导。文/文亚蓉融媒体时代女司机“污名化”的问题探析融媒体时代的“污名化”概念1963
2、年,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正式提出“污名化”的概念,他认为“污名化”是一种社会现状,“污名”就像身体上难以磨灭的印记,象征着耻辱和不好的名声,被“污名化”的群体会失去其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它作为传播主体可以轻而易举的就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贴上一些带有侮辱性和贬低性的标签,从而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这些个人和群体的认识,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因此落入以偏概全的逻辑陷阱,从对个体化的攻击转为对群体的指责,这就是媒体传播中的“污名化”。究其原因,传统媒体时代和融媒体时代的“污名化”各不相同。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人员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贴标签行为,会导致受众群体在社会认
3、知层面的改变。但又因为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单向传播”,缺乏沟通、反馈机制,受众群体无法将改变后的新认知与别人形成共识,也无法将社会认知的改变再次作用到传播活动中,所以传统媒体时代的“污名化”的影响和危害相对没有那么严重。但在融媒体时代,“污名化”的影响指数则呈直线形式上升,网络媒体在“流量之上”的理念影响下,为了博眼球、蹭热度对于某一群体随意的贴标签。媒体的贴标签行为经过“复制粘贴式”的大规模传播,即使报道的事实与真相不符,也会引导错误的舆论走向。社会发展至今,虽然女性力量逐渐崛起,但仍未改变男性主导社会话语权的现状,当女性群体被“污名化”,再加上女性“被凝视”的社会叙事结构,只会让
4、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更加顽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体对于女性群体的“污名化”现象也将愈演愈烈1。女司机“污名化”的现状从汽车民用化开始,女司机就和马路杀手划上了等号。慧科新闻数据库显示,2016 年以来,新闻标题中同时含有“女司机”和“马路杀手”的文章,一共为 1395 篇。以新浪网为搜索范围,时间区间设置为 2017 年 12月2018 年 4 月,将“女司机”作为词条进行搜索,剔除重复新闻和不相关报道,共选取到 143 篇报道,其中123 篇负面报道,占报道总数的 86%。在腾讯评论发布的题为“你认为女司机是马路杀手吗?”的投票中,95490名网友认为女司机是马路杀手,占总
5、投票人数的 64%。调查显示,2016 年,杭州全市(县)涉及女司机上报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为 157 起,占总事故数的10.41%;济南市涉及女性驾驶汽车发生的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为 550 起,占总事故数量 12.92%。而在 2015年全国查处的 1733 万起“路怒”中,男女司机比例为97:3;2015 年重庆市一季度主城区“醉驾”的驾驶员的统计中,男女司机比例为 63:1。显然,交通违规的大多是男司机,女司机仅占很少一部分。像这样被媒体通过媒介议程设置构建出的“性别歧视”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对于“女司机”这一普通群体的判断和认识。女司机“污名化”的原因(一)刻板印象的坚守与加固刻板印
6、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般看法或个人评价,认为这个事物整体都具有固定的特定属性,从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在特定的突发事件中,人们通过媒介了解信息并保持对事件的持续关注2。而在媒体的报道中,女司机是造成大多数交通事故的根源,这种利用刻板印象的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并强调了人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90们对女司机消极看法和错误解读。当这些新闻报道在舆论场上大肆传播,使得舆论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严重影响了事件本身的走向。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男性司机仍然是司机群体的主导,当在网络新闻中看到关于“女司机”的报道时,则会被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对事件本身进行关
7、注和评论,当他们发现女司机被媒体报道为不擅长驾驶和情绪化的形象时,自然而然会产生女司机是“奇葩”的第一印象,并在网络环境中加以嘲讽和戏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群体的这种反馈信号会及时传回媒体,媒体便会认为这类报道迎合受众所需,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度,所以关于“女司机”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让“女司机”被标签化、污名化的形象更深入人心3。由于传统观念桎梏,当下虽然社会呼吁男女平等,但受众心中关于男女差异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女性进入传统男性领域,社会传统观念则会认为,男性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当男性失去了主导优势,女性群体便会受到歧视和排斥,这种排斥会让女司机的刻板印象更加顽固。(二)拟态环
8、境下的自我涵化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介来认识世界,于是在公众和现实环境之间就插入了一个媒体营造的环境4,也就是1922 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次提出的拟态环境。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加工或重构后再向人们提示,会对人们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5。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的“涵化理论”认为,受众个体接触媒介的行为会影响自身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而且会将媒介内容进行吸收理解,即自我涵化。并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6。其实,污名女性群体的除了男性群体外,还有部分通过“拟态环境”、社会现实环境建构的主体女性符号,进行自我涵化的女性。例如,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伤害
9、女性的恶性事件,在网络上盛行的“受害者有罪论”的影响下,有部分女性会认为“我受到侵害,是因为我的穿衣风格过于暴露”“我被人尾随,是因为我回家太晚”等的自我反省中,当“女司机”被“污名化”后也同样认为“因为我是女生,所以我开车技术不好”这类在主体建构的污名女性符号下将自己或他人纳入描述,进而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不断向这类符号靠拢、自我涵化的过程,便是将刻板印象符号实现为具体行为的过程。拟态环境下的自我涵化,强化了“污名女性群体”的效果,让女性在社会环境中形成明显区隔,被“污名化”的现象更加严重7。(三)媒体报道的迎合与放大实际上,蒙受污名的对象并不真的是在个体层面上被污名化,而是被社会施以污名。正
10、是社会创造、允许并维持了这种污名的态度和行为,而作为个体的污名施加者,仅仅是按照其所在的社会系统和规则内进行行为和反应。性别歧视,为“女司机”成为“污名化”对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激化“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的催化剂则与舆论场长期以来的铺垫密不可分8。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女司机发生事故时,标题多提及肇事原因或者造成伤亡的词语,例如“逃逸”“撞倒”“碾压”,甚至当男性驾驶员肇事时,新闻标题里也会想方设法地带上女司机。媒体在报道中为了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会不计后果的在新闻报道贴上“女司机”的标签,媒体的这种行为正在把“社会创造、允许并维持了这种态度和行为”的声音无限放大,当受众群体一次次听到这种重复的
11、声音,便会做出与之相契合的反应或行为,于是,看到女司机就联想到“技术差”“不靠谱”,出现交通事故也在潜意识里把责任归咎于女司机。媒体为迎合受众,把相关报道进行贴标签式的持续输出,这种宣传对于女司机而言,让“污名”难以摆脱,让刻板印象更加牢固,所以社会公众对女司机这一普通群体的“污名化”不断加剧,媒体责无旁贷。“污名化”女司机产生的社会影响(一)误导受众认知,加固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化印象能帮助个体简单迅速地认识性别特征,但其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它是产生性别偏见、歧视的直接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媒介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摒弃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将重新构造的“象征性现实”展现在受众面前,而受
12、众通过接收到的“象征性现实”建构起他们的“主观现实”,这可能会导致在受众构建并认可的“主观现实”与实际的客观存在之间有着巨大的偏差,所以媒介对于女司机的“污名化”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受众对于女司机群体的认知。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平台,对于“女司机”这一话题的讨论热情都持续高涨。而在用户的讨论中,也能够明显看出在受众心目中,女司机的负面形象远远大于正面形象,“马路杀手”“撒泼耍赖”“车技堪忧”等带有“污名化”含义的词汇仿佛只与女司机相关,这些形象源于日常生活中媒体对于女司机的形象建构在受众心目中留下的影响。通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女司机契合了女性被凝视视界观2023.491融媒探索参考文献
13、的社会现状,报道中的负面形象与传统形象的偏差也满足了很多人的审丑心理和猎奇心理。当带有娱乐性质、迎合受众所需的报道不断重复出现,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也会逐渐扩大,对于女司机的刻板印象更加顽固,也会导致女司机这一普通群体总是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二)当事人话语权被剥夺,媒体公信力下降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网络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及时性等特点互相融合,使其新闻传播活动拥有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力。但把这种优势作用到女司机“污名化”的传播中,则有弊无利。这些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话语霸权,当“女司机”这一群体或者是个人遭受的“污名化”的报道之后,缺乏向社会公众表达主张和消除误解的机会,严重
14、失去了话语权9。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被污名化的群体失去的话语权并不是指话语表达途径或者表达方式,而是他们的解释和意见在长期刻板印象和媒体渲染的共同作用下,很难再得到公众的认可与信服。所以当网络赋予了“女司机”话语表达权,“污名化”也极大的降低了女司机的话语说服力和可信度,让受害群体只能在沉默中等待真相。而当媒体为了抢夺时效不断用“女司机”吸引流量,也导致了“重庆公交坠江”等反转新闻频现,每一次舆论的反转都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消耗。(三)长期“污名化”易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两性议题一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难题,女司机被长期“污名化”无疑又加大了这一社会症候的解决难度。每当“女司机”的相关报道出
15、现,总是能够在舆论场掀起一阵讨论浪潮,因为它无法避免的触及到了“女权主义”“性别凝视”等更深度的社会议题。女司机“污名化”无差别攻击所有女性,将受害者卷入道德审判的狂欢。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污名化”被认为是一种社会风险,其造成的偏见和引起的民众的愤怒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造成社会不公正的重要因素。媒体长期的“污名化”报道会使社会对某些个人和群体普遍形成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的长期存在,会导致被污名化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的脱离,产生本就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从而又滋生出引发新的社会风险的因子。例如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报道中,由于媒体的抢占先机、先入为主把公交追究的责任归咎于现场的女司机,不明所
16、以的受众便对该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和网暴,甚至威胁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当媒体和受众“理所应当”的把女司机视为第一个舆论谴责的对象,恰恰也反映了这正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与冲突。无论男司机还是女司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批评和抵制,但是这些报道总是热衷强调女司机,并且为其贴上负面标签,也会激发“男女对立”“媒体与公众关系”等新的矛盾和冲突。去“污名化”以及实现舆论良性引导的思考女司机被“污名化”仿佛已成为社会顽疾,不断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去“污名化”行动早已势在必行,必须多方监管共同助力,才能为去“污名化”行动注入更多的力量之源。首先,融媒体时代的传播主体一定要坚持新闻客观性
17、、真实性的原则,不能一味被流量裹挟。对于新闻报道反复核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同时,也要实时关注舆论走向,当发现舆论风向偏离正规时,要能够及时正确的引导舆论走向,减轻舆论对于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其次,平台应该对“污名化”报道严格审核,仔细求证,担任好“把关人”的角色,减少媒体传播中的话语霸权现象。最后,作为受众也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自主形成正确的、稳固的社会认知,主动打破对于“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但想要破解融媒体时代女司机“污名化”的难题,媒体自律是关键。及时避免媒体传播中的“污名化”现象,对于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视界观S
18、JG1 兰悦.浅析网络传播时代女性群体污名化现象 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7):49.2 申琦,邵一鸣.机器人走进生活:老年人对社交机器人的外观刻板印象与风险感知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0):156-162.3 冯士军,蓝风.“女司机”成网络热词,女性驾驶员缘何频遭污名化?J.妇女生活,2016(6):4-6;4 靖鸣,张朋华.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重构及其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8):71-75.5 杨青欣.符号学视阈下青年励志综艺节目女性媒介形象的重塑以青春有你 2为例 J.声屏世界,2022(9):62-65.6 聂远征,张琰.新媒体环境下主题出版传播策略优化研究基于涵化理论的分析视角 J.科技与出版,2020(10):109-113;7 周蕊.传播学视角下女性群体形象污名化研究 J.新闻文化建设,2020(8):33-35.8 余惠颖.浅析后真相时代官方媒体的从众行为 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5-77.9王榕,谢常青.融媒体时代“污名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及危害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 J.今传媒,2019,27(6):60-63.作者简介:文亚蓉(1998-),云南曲靖人,硕士在读,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研究方向: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