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1822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407∕T 39-2022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晋中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051407山西省晋中市地方标准DB 1407/T 392022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BDB 1407/T 39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播前准备.15播种.26田间管理.37病虫害防治.38收获.49地膜回收.410建立生产档案.4附录 A(资料性)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田间档案表.5DB 1407/T 39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晋中市种植业标准化专家组归口。本

2、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左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左权县农业农村局、太原麦斯达夫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伟、范艳红、李新兴、韩彦忠、巨维荣、袁子晖、李华荣、牛慧珍、赵海滨、杜耀东、郑波、郭小明。DB 1407/T 3920221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地膜回收和生产档案的建立。本文件适用于旱作区平地高粱与大豆间作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2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旱作不进行人工灌溉以自然降雨为植物用水的农业生产。3.2间作行比间作的两种作物同期播种种植行数的比例。3.3覆膜栽培将农用地膜覆盖于相邻的两种植行上的栽培模式。3.4缓(控)释肥料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的肥料。4播前准备4.1整地与施肥DB

4、1407/T 3920222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还田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666.7 m2g3000 kg/666.7 m2,含N、P2O5、K2O分别为22%、10%、10%的缓释性复合肥50 kg,施肥原则和技术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同时将5%辛硫磷颗粒剂2500 g/666.7 m2撒施地表以防治地下害虫。施肥施药后进行深耕,耕深25 cm30 cm,及时进行旋耙、保墒和镇压,待播,第二年不再进行土壤耕作。4.2地膜选择宜选择厚度不低于0.01 mm、宽度80 cm,且符合GB 13735要求的地膜。4.3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有效积温的大小,因地制宜地选择经国家、

5、省审(认)定的高粱、大豆新品种,种子质量应分别符合GB 4404.1、GB 4404.2的要求。4.4种子处理宜选用包衣种子。对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高粱可采用6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 mL/100kg45mL/100kg种子或5%的禾穗安或25%的粉锈宁按种子质量的0.3%0.5%进行拌种处理, 拌后将种子晾干,随拌随种。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5播种5.1适宜播期当土壤耕层5 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 12 时播种。5.2适宜播量高粱精播:早熟品种0.4 kg/666.7 m2kg0.6 kg/666.7 m2;中晚熟品种0.3 kg/666.7 m20.5kg/666.

6、7 m2。大豆精播:4 kg/666.7 m25 kg/666.7 m2。应选用一级种子并符合GB/T 4404.1和GB/T 4404.2的要求。5.3播种深度高粱:播深 3 cm4 cm。大豆:播深 3 cm5 cm。5.4播种机具露地栽培,应选用配备肥箱的两行普通精播机具;覆膜栽培,应选用配备肥箱的两行膜上穴播机。5.5播种方式高粱和大豆以4:6的行比用两台播种机同期播种,形成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40 cm。覆膜栽培覆盖窄行,打孔播种。5.6施肥数量及方式DB 1407/T 3920223高粱: 在秋整地与施肥的基础上应二次施肥, 播种时机施速效性复合肥5 kg/666.

7、7 m2kg6 kg/666.7m2。大豆:在秋整地与施肥的基础上不应二次施肥,直接播种。5.7留苗密度高粱:早熟品种留苗9000株/666.7 m210000株/666.7 m2;中、晚熟品种留苗6000株/666.7 m27000 株/666.7 m2。大豆:留苗16000株/666.7 m218000株/666.7 m2。6田间管理6.1查苗补苗高粱和大豆出苗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一垄内缺苗40 %及以上时进行重播。对覆膜栽培应进行人工辅助放苗,并将苗孔用土掩埋。6.2中耕除草露地栽培, 待高粱进入5片展开叶和大豆子叶展开后进行中耕除草, 拔节前期可用中耕机进行中耕;覆膜栽培在未覆膜带

8、进行中耕。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7.2防治方法7.2.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及时拔除田间病株。7.2.2物理防治合理适时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诱虫板诱杀害虫。7.2.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合理使用生物农药防治。7.2.4化学防治大豆灰斑病:可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8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6.7 m245 g/666.7 m2兑水30kg喷雾防治,间隔10天喷雾一次,喷23次。蚜虫:点片发生时

9、及时防治,用6 %啶虫脒150 mL或10 %吡虫啉50 g/666.7 m2, 兑水30 kg田间喷雾。DB 1407/T 3920224螟虫:可用20 %氰戊菊酯乳油25 mL/666.7 m235 mL/666.7 m2,兑水30 kg喷雾,防治12次;或者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克250 g300 g制剂/666.7 m2兑水30kg喷雾防治。8收获高粱蜡熟末期,大豆叶片枯落,荚角发黄时收获。9地膜回收高粱、大豆收获后,利用除膜机进行地膜回收。10建立生产档案记录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内容,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田间档案表见附录A。DB 1407/T 3920225AA附录A(资料性)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田间档案表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田间档案表见表A.1。表 A.1 旱作高粱与大豆间作种植田间档案表项目耕作整地种子播种密度肥料病虫害防治收获地膜回收时间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时间方式名称及数量种子处理时间方式数量深度底肥种肥名称浓度计量时间方式药剂名称药剂数量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高粱大豆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