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1576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61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80 CCS P 6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49420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2021 - 12 - 14 发布 2022 - 06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494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一般规定 . 2 6 施工组织 . 3 7 外场设施 . 5 8 隧道紧急电话

2、和广播系统 . 14 9 通信分中心(通信站)设备 . 15 10 通信系统开通前的其他工作要求 . 25 DB36/T 149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军、文松、熊晨曦、胡孝望、向阳、陈钊正、廖宏斌、何丕元、朱凌、魏巍、张伟伟、谢颖俊、严军、杨跃连、吴澜、傅琨、黄雅丽、许兵、陈昭彰。 DB36/T 14942021 1 高速公路通信系

3、统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工程(含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所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JTG 218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4、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of expressway 按照一定工艺和方法,将不同规格、型号、性能、材质的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有机组合,用于保障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发挥高速公路综合效益、实现约定功能目标的工程实体。 3.2 通信系统 communication system 高速公路专用通信网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及监控、收费等系统提供必要的话音业务及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 3.3 干线传输网 trunk transmission network 省干线传输网,包括各区域(路段)通信分中心与省

5、级通信中心及各区域(路段)通信分中心之间的通信,承载省级通信中心至路段通信分中心之间的所有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 3.4 路段接入网 expressway section access network DB36/T 14942021 2 包括区域(路段)通信分中心与其所辖的基层通信站之间的通信,承载区域(路段)通信分中心至其所辖的收费站、隧道管理站、服务区等基层管理部门之间的所有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 3.5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 tunnel emergency telephone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通过紧急电话和广播等设备,实现隧道内与运管单位实

6、时沟通的系统。 3.6 视频会议系统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远程会议的系统设备。 3.7 防雷接地 light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通过防雷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 防范雷击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的重要措施。 保护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的安全。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PRAN:IP无线接入网(IP Radio Access Network); IPPBX:网络语音交换机(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MSTP:多业务传送

7、平台(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OTDR: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5 一般规定 5.1 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分中心(通信站)的干线传输网、路段接入网、语音设备和视频会议设备,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设备,以及外 场管道设施的人手孔、管箱、管道;光缆等。 5.2 施工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及环境保护法规,做到安全、环保、节能和文明施工。 5.3 施工应积极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装备、工艺。 5.4 施工前要对土建、

8、 房建等相关工程施工界面进行核查,满足通信系统设备安装要求。 5.5 施工前应完成施工现场勘验和设计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 5.6 主要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和交通行业现行技术标准、 准入规定以及设计要求。 无设计要求、 无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时,可参考供货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要求。施工工具及辅材应准备齐全。 5.7 施工质量检验符合 JTG 2182 的相关要求。 6 施工组织 6.1 机构、人员组织 DB36/T 14942021 3 6.1.1 机构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项目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以及人员、机具、试验检测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合同文件的要求;

9、b) 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c) 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和进度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d) 施工组织设计应经过审查批准,并作为施工组织管理的依据; e) 应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 6.1.2 人员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照施工实际需要及合同约定配置各类管理、技术、施工及安全人员; b) 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到位; c) 施工人员应具备法律法规、施工合同规定的执业资格; d) 施工队伍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

10、并持证上岗; e) 施工单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知识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6.2 设备、工具、材料管理 6.2.1 施工机具、机械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施工机具、机械等设备应配套完整,其数量和状况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b) 施工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 c) 对所有的施工机具、机械等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及标识; d) 对所有的施工机具、机械等设备按规定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严禁带故障作业。 6.2.2 设备、材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备、材料的技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并按施工组织计划进场; b) 设备及主要材料进场时应进行

11、检查、记录,并及时报验。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 外观及包装情况; 2) 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 3) 装箱清单、技术文件、质量证明资料、专用工具等。 6.3 技术管理 6.3.1 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 b) 在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的同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宜对设计图纸在自审的基础上进行会审; c) 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分三级进行: 1)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交底; 2) 项目专业负责人对作业管理及技术人员交底; 3) 作业技术负责人或现场工程

12、师对班组长和全体作业人员交底; d) 技术人员应熟悉监控系统各分项工程施工内容、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控制要点,明确项目工期及目标。 6.3.2 优化设计(如有)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对土建工程与机电工程的施工界面预留预埋、 线路管道等进行补充和细化; b) 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特点,积极而慎重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并提出调整优化建议。 DB36/T 14942021 4 6.4 施工界面核查 6.4.1 土建工程在挡土墙、护栏、桥梁及其它特殊构造物上,为外场设备预留的设备基础、人(手)孔、管道和接地。 6.4.2 土建工程在干线、互通、枢纽、服务区等处为

13、通信系统光缆敷设预留的管道。 6.4.3 隧道内各机电设施的预留、预埋件、洞室、预埋管道、隧道电缆沟的设置及实施情况。 6.4.4 房建工程需提供隧道机电工程所需的各类机电设施安装用房,机电工程应提供用房的布局、空间要求(长、宽、高)、室内要求等相关资料。 6.4.5 明确机电工程与房建工程关于综合布线管道、桥架、竖井、线缆、人手孔、过墙孔、联合接地等方面的施工界面。 6.4.6 了解与本工程相关的现有机电设施运行情况。 6.5 资料管理 6.5.1 施工中应搜集资料、 数据, 做好各道工序的原始记录, 完成各项申报审批手续, 及时提交交 (竣)工文件。 6.5.2 施工中应做好下列文件资料的

14、收集和记录工作: a) 相关设计资料; b) 现场调查记录; c) 设备材料到场检验记录、监理检验记录、安装检验记录、调试记录、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d) 系统调试与功能检测记录、验收记录; e) 施工影像记录; f) 其他重要资料或记录等。 6.5.3 文件资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各类文件反映的基本数据、 资料应真实、 可靠、 齐全完整, 各类文件的原始记录、 原始资料 (原件)及过程记录资料等,不得涂改伪造; b) 资料反映的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反映检查项目、频率、质量指标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c) 资料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详细、计算准确,整理应分类编排、装订整齐,并符合

15、相关存档要求; d) 各类基本数据(原材料、标准试验、工艺试验等)、检验评定数据等应真实可靠; e) 文件资料的记录形式宜采用文字、图表、计算公式、照片及影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隐蔽工程或质量检测等无法还原的工程,除图表外,应采用影像方式记录关键控制过程或状态。 6.5.4 资料归档的形式宜采用纸质打印装订形成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文件存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应完全一致,包括文件存储的版式及内容等。 6.5.5 文件资料还应符合 GB/T 50328;文件资料应符合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7 外场设施 7.1 设施构成 通信外场设施包括人手

16、孔、管箱、管道、通信光缆等。 7.2 人、手孔 DB36/T 14942021 5 7.2.1 界面要求 人、手孔施工界面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高速公路人、手孔一般分为中央人孔、路肩人孔、路侧手孔、场区人孔及手孔等; b) 主线人、手孔顶标高不应高于路面设计标高 100mm; c) 场区人、手孔顶标高应与场区路面设计标高一致; d) 人、手孔施工的主要界面要求为主线路基基本成型、收费场区基本成型。 7.2.2 施工流程 人、手孔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施工准备放样定位基坑开挖基坑清理钢筋笼、模板安装人、手孔浇筑井盖安装清理现场 图1 人、手孔施工流程图 7.2.3 施工准备 人、手孔施工前应

17、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材料进场自检:材料运抵现场后,应当保持包装完好,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材料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报关证明)、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如在已通车路段施工,应完成交警、路政审批方案; d) 技术交底:施工前向所有技术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18、)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吊装机具、无线电对讲机、发电机、水平尺、竖直度测量仪、水平仪等工具。 7.2.4 放样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在对应设备桩号位置选择人、手孔施工点。人、手孔位置需合理考虑多种因素,急弯道、与交通安全标志距离、与护栏距离、与横穿管道距离。施工时先对人、手孔位置进行放样定位,用白灰撒出人、手孔边线。 7.2.5 基坑开挖 人、手孔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放样确定的位置进行人、手孔开挖; b) 基坑开挖宜采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形式; c) 应严格按照测量放线进行准确开挖

19、; d) 开挖时应注意避免损坏地下管路等地下设施; DB36/T 14942021 6 e) 开挖时要做好防塌措施; f) 开挖的基坑要满足人、手孔深度要求; g) 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应及时清运,防止对路面的污染。 7.2.6 基坑清理 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坑进行清理,将基坑内的杂物、碎土、坠落土块清出,同时对基坑底部及四周进行夯实。 7.2.7 扎筋制模 人、手孔扎筋制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规格、数量进行钢筋笼、模板制作; b) 模板材料应坚固、平滑; c) 模板安装应牢固,以防浇筑时变形。 7.2.8 浇筑 使用符合设计要求标号的混凝土进行人、手孔浇筑,边浇筑边振捣,确

20、保振捣到位,浇筑完毕后,应做好表面平整处理工作。 7.2.9 井盖安装 井盖安装前,应放置提示物,防止人员坠入。 7.2.10 质量要点 人、手孔的施工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四周的预埋情况,防止破坏预埋管道; c) 模板应支撑牢固、接缝紧密,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严禁出现漏浆、爆模等现象; d) 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到位,防止人手孔表面出现空鼓、裂纹等现象; e) 人(手)孔位置准确、预埋件安装牢固、防水措施良好。人(手)孔内无积水,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3 管箱 7.3.1 界面要求 管箱施工的界面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桥梁整体施

21、工完成; b) 桥上护栏模板已拆除。 7.3.2 施工流程 管箱的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施工准备支架安装管箱安装清理现场 图2 管箱施工流程图 DB36/T 14942021 7 7.3.3 施工准备 管箱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材料进场自检:材料运抵现场后,应当保持包装完好,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材料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报关证明)、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

22、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如在已通车路段施工,应完成交警、路政审批方案; d) 技术交底:施工前向所有技术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吊装机具、水平仪、螺丝刀、剪刀、尖嘴钳、斜口钳、铁锤、冲击钻等工具。 7.3.4 支架安装 管箱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支架安装的高度及间距; b) 根据确定的高度, 在同一直线段的两端分别取一处打孔,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膨胀螺栓安装支架并固定牢

23、固,在两个支架的同一层横档间拉一条线,以此为基准,按设计要求的间距打孔安装固定支架,保持支架的线性平直。 7.3.5 管箱安装 管箱安装应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箱应每两节用连接片预先固定好,固定后的管箱应平直无变形; b) 将固定好的管箱抬放至安装好的支架上,管箱与支架用铆钉固定,管箱与管箱用连接片固定。 7.3.6 清理现场 支架、管箱安装完成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7.3.7 质量要点 管箱施工的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支架及管箱安装位置正确,保持线性平直; c) 管箱盖板应安装牢固,防止被风刮落; d) 高空作业应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24、 7.4 通信管道(硅芯管) 7.4.1 界面要求 管道工程受路基、桥梁、涵洞等土建工程进度的影响,可根据路基的成型情况,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 7.4.2 施工流程 通信管道的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 DB36/T 14942021 8 施工准备管沟开挖管沟清理硅芯管敷设特殊路段处理管口封堵管沟回填清理现场 图3 通信管道施工流程图 7.4.3 施工准备 通信管道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材料进场自检:材料运抵现场后,应当保持包装完好,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材料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

25、、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如在已通车路段施工,应完成交警、路政审批手续; d) 技术交底:施工前向所有施工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皮尺、三角尺、改锥、断线钳、钢锯、风镐等工具。 7.4.4 管沟开挖 通信管道管沟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中央分隔带管道沟宜在路基施工

26、完成后路面工程开始施工前进行; 路基外侧管道沟在道路基层完成后,上面层施工前进行; b) 管沟开挖时, 基底坡度和管道铺设坡度应与主线坡度一致, 应校测管沟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沟如被水浸泡,应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 c) 管沟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4.5 管沟清理 管沟清理的内容包括: a) 清理沟槽,平整夯实沟槽,清理石头、杂物; b) 抽出积水,防止下沉、塌陷。 7.4.6 硅芯管敷设 硅芯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硅芯管在布设之前,应先检查硅芯管两端口上的塑料帽是否脱落,并补齐、封堵严密。在布设过程中不应有水、土、泥及其他杂物等进入硅芯管内; b) 硅芯管可采用“人工

27、布设法”进行布设,硅芯管在沟底应顺直、避免出现扭绞、缠绕、死弯、环扣等现象。为便于气吹方式敷设缆线,应减少硅芯管接头或将接头设置在人孔内。硅芯管纵向铺设应避免反复凹凸。硅芯管敷设时应防止硅芯管损伤; DB36/T 14942021 9 c) 管道沟成型后,应先在沟底铺设 50100mm 厚的细砂或细土。硅芯管管束每隔 3-5m 用绑扎带绑扎,硅芯管端口在人(手)孔的余留长度宜为 1m; d) 硅芯管敷设时应居中布设,硅芯管中心线与管沟中心线偏差100mm,防止打护栏桩时损坏硅芯管;多孔硅芯管敷设时,硅芯管应分层布设,每层硅芯管不超过 6 孔; e) 硅芯管的弯曲半径应1m,不应出现折弯,不应使

28、用加热方法使硅芯管变软进行弯曲。管道铺设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7.4.7 特殊路段处理 通信管道在特殊路段的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进过桥管箱 1) 管道过桥梁时宜采用钢托架,用管箱过渡; 2) 分层布设排列在管箱内; 3) 布设时应防止硅管卡住或扭绞; 4) 桥头结合部与桥台背墙结合处采用混泥土包封; b) 绕中墩 1) 宜将硅管分成两组,分别从中墩两侧布设,用混泥土包封; 2) 硅管敷设的拐弯半经10m,弯曲长度10m; c) 穿开口处 1) 硅管过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应采用保护套管; 2) 硅管穿过保护套管应预防硅管卡住、折断; d) 过涵洞 管道过涵洞时,应满足设计要求,涵顶以上填土

29、小于 0.3m 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 7.4.8 管口封堵 通信管道管口封堵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切割人孔(孔)内多余硅管,预留 1m。管头切齐,管口要用细沙布打磨; b) 用管塞或胶带封堵管头,防止尘土、沙、水进入。 7.4.9 管沟回填 在敷设硅管上方先均匀回填50mm细土,回填土方宜略高于路缘石;不应用大石块(头)直接回填。 7.4.10 质量要点 通信管道施工的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硅芯管道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c) 硅管为多孔敷设时,应分层叠放方式排放; d) 硅芯管应按设计色谱的排列顺序排放,每隔 3-5m 捆绑一次; e)

30、 硅芯管在人(手)孔的余留长度宜为 1m; f) 硅管敷设前应根据人(手)位置进行配盘,配盘应减少接头; g) 硅管敷设前应将硅管两端管口严密封堵,不应有水、土等杂物进入管内; h) 敷设的硅管应无纽绞、缠绕、环扣等现象; i) 在高速路侧敷设硅芯管时,敷设位置应避开护栏桩、设备基础等,敷设深度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DB36/T 14942021 10 7.5 光缆敷设 7.5.1 界面要求 施工路段的管道工程(含硅芯管、管箱、钢管、隧道弱电井、桥架、人孔和手孔)已经全部完工。 7.5.2 施工流程 光缆敷设的施工流程如图4所示。 施工准备管道试通光缆敷设光缆熔接光缆及尾纤标识光缆衰耗检测清理

31、现场 图4 光缆敷设施工流程图 7.5.3 施工准备 光缆敷设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a) 材料进场自检:材料运抵现场后,应当保持包装完好,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材料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报关证明)、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如在已通车路段施工,应完成交警、路政审批方案; d) 技术交底:施工前向所

32、有技术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螺丝刀、美工刀、剪刀、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打线枪、绝缘胶带、酒精(浓度在 99%以上)、脱脂棉球、润滑剂、防火泥、数字万用表、光时域反射仪 OTDR、光源、光功率计、吹缆机、空压机、熔接机及配件、多功能电源、套装光缆施工工具、兆欧表。 7.5.4 管道试通 管道试通的内容包括: a) 贯通测试; b) 应及时记录,填写管道试通情况表。 7.5.5 光缆敷设工艺 光缆敷设工艺的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气吹光缆敷设

33、吹缆机工作的主要参数是控制光缆的气吹敷设速度和气封活塞的牵引力及输送机构的输送力, 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DB36/T 14942021 11 1) 缓慢打开压缩空气进气球阀, 通过改变阀门开口大小来控制气封活塞对光缆的牵引力。 阀门锦旗口应根据光缆送进的距离,逐渐加大直至完全打开; 2) 操纵控制台的调速手柄来控制光缆的敷设速度。光缆的输送速度一般控制在 8 m/min80m/min。通常以 70 m/min 为宜; 3) 光缆被输送的距离较远时,可通过调节操纵控制台的调压手柄来增大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获得适宜的输送力; 4) 光缆到达预定点后,应停止向管内输送光缆; 5) 倒缆作业,

34、将原线缆盘上剩余的光缆倒出,找出另一个端头; 6) 开机与停机工序:开机时,先开吹气阀门,再启动输送机构;停机时,先停输送机构,再关闭吹气阀门; 7) 光缆吹放到位后,应及时停止输送机构的输缆工作和关闭进气阀门; 图5 气吹光缆施工流程图 b) 人工牵引光缆敷设 1) 井口应放置橡皮垫,避免光缆护套受损; 2) 支放、固定线盘支架,调整水平;将光缆头用钢丝套牢固的绑接在钢丝绳上,用穿管器带动钢丝绳穿过管道到达相邻人孔的管道出口,再用人力牵引将光缆缓缓穿入管道; 3) 继续用穿管器牵引钢丝绳前进,重复上述操作,敷设光缆; 4) 敷设光缆时,各人孔内应有 12 个操作人员,向光缆牵引方向统一用力拉

35、光缆; 5) 若光缆较长或路由拐弯较多时,光缆敷设应考虑由中间向两端敷设,要选择合适的盘位,以便两端光缆敷设。可选择管道中间人孔,依照上述方法,先敷设完一端后,将余下的光缆呈“”形盘放在地上,按同样的程序敷设另一端; 6) 牵引光缆的人不宜过多, 不应突然启动或停止, 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15 倍; DB36/T 14942021 12 7) 光缆敷设过程中及完成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 8) 人孔内光缆的固定。光缆牵引完毕后,将光缆盘绕在人孔内规定的托架上,用尼龙扎带将光缆固定。光缆在人孔内接续前,将两边光缆头用防水胶带密封,用扎带将接头固定。 7.5.

36、6 光缆熔接 光缆熔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接续准备:检查接续工具材料及 OTDR 设备,不应在潮湿或灰尘多的环境下进行光缆接续,人孔内的光缆按照设计要求盘留 10m20m; b) 开剥光缆:用管切割刀将聚乙烯外护套及螺纹钢丝同时切断并取下,露出铝塑防护内护层,再切割内护层, 露出缆芯, 用酒精棉将光纤上的油膏清洗干净, 并用胶带将光纤按排列顺序编号; c) 安装收容盘:先把收容盘固定在螺纹钢丝上,然后将 A、B 两端加强件分别紧固在收容盘上; d) 制备光纤端面:用酒精纱布擦拭清除光纤表面的灰尘或油污,再用开剥钳剥除光纤被覆层,用酒精纱布轻轻擦拭纤芯,用光纤切割刀制备光纤端面,预留充足;

37、e) 光纤接续:将制备好的光纤套上带加强芯的热缩管,放入熔接机 V 形槽内,放下磁性压板,按熔接机操作程序调整纤芯方向,使两端光纤对中,然后按下熔接键,观察熔接机上提示的纤芯熔接情况; f) 光纤收容: 光纤盘绕时收容板两端盘绕弯曲半径40mm, 加强芯安装牢固, 光纤纤序一一对应,收容排列整齐; g) 接头盒组装及固定:用酒精纱布清洗接头盒密封槽及内表面,嵌入密封胶条,接头盒内放入袋装防潮剂,紧固螺栓,固定接头盒。人孔中接头盒固定位置要合理,应注意一定高度,防止浸水,固定牢固。 7.5.7 光缆及尾纤标识 光缆及尾纤标识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在人孔、手孔、光缆接头盒、光缆终端盒、拐弯处、交

38、叉处、分支处、机柜进线处、ODF 架等位置的光缆均应设标识牌;标识牌应有编号、起点、终点和规格型号等内容; b) 在光缆终端盒引出的尾纤或接入 ODF 机架的尾纤均应粘贴标签, 具体应有起点、 终点和第几芯等内容; c) 通信机柜内应放置光缆纤芯分配表,以便维护。 7.5.8 光缆衰耗检测 光纤熔接好后,应对熔接的光纤进行衰耗检测,确保熔接的光纤衰耗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时的衰减应0.36dB/km,在1550nm波长时应0.22dB/km;单模光纤接头损耗平均值0.1dB,多模光纤接头损耗平均值0.2dB。 7.5.9 现场清理 光缆敷设及熔接完成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

39、理。 7.5.10 质量要点 光缆敷设的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光缆在中央人孔内建议做 10m 的盘留,在机房局前井内光缆宜预留 20m30m,以便维护。同时光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5 倍; DB36/T 14942021 13 c) 光缆接续前应根据本路段通信、监控、收费等系统的纤芯分配要求,做好纤芯分配表; d) 对使用的纤芯必须做好标识,标明使用情况,标明起点终点; e) 施工路段与相邻路段光缆接续时严禁野外掏缆、野外熔接; f) 光纤护层绝缘电阻1000M/km,单模光纤接头损耗平均值0.1dB,多模光纤接头损耗平均值0.2

40、dB; g) 光缆在人(手)孔内占用管道孔正确、排列整齐、余留长度符合规定,标志清楚、牢固;光缆接续箱安装牢固,密封良好; h) 光缆在过桥梁或其它构造物时采用的保护管安装牢固、 排列整齐有序; 光缆及保护管与接驳的保护管过渡圆滑、密封良好。 8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 8.1 界面要求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施工前应满足下列界面要求: a) 紧急电话安装洞室预留位置、尺寸、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b) 预埋管道畅通; c) 强、弱电缆敷设完成。 8.2 施工流程 隧道紧急电话的施工流程如图6所示。 施工准备设备安装固定通电测试联合调试线缆连接及标识 图6 隧道紧急电话施工流程图 8.3 施工准备

41、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设备进场自检: 紧急电话和广播设备运抵现场后, 应当保持包装完好, 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对紧急电话和广播设备规格型号, 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并做好自检记录; b) 设备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报关证明)、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如在已通车路段施工,应完成交警、路政审批手续; d) 技术交底:施工

42、前向所有施工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螺丝刀、剪刀、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绝缘胶带等工器具。 8.4 设备安装 a) 紧急电话在预留洞室内应安装水平、牢固; b) 根据设计要求的安装高度及位置安装扬声器,扬声器为指向式,朝向送车方向; DB36/T 14942021 14 c) 根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控制台,安装的设备主要有操作管理计算机、控制台主机、电话等; d) 控制台主机安装的位置要便于使用、操作和维护。 8.5 设备接线及光缆熔接 根据设

43、计要求进行设备接线及光缆熔接。 光缆接续应该从主机控制台站点的第一个开始, 做好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分配分歧点的光功率,分歧处用分光器熔接。光纤熔接完成后,应测量主机站的ODF架到最近中继站ODF架光纤衰耗,其衰耗应小于0.6dB/km。 8.6 通电调试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通电调试包括: a) 用万用表测量电源开关的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电压范围内,防止电压过高损坏设备; b) 在输出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对设备进行通电测试; c) 观察各设备是否正常开机,设备面板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8.7 设备调试 根据设计要求配置紧急电话进行参数, 完成配置后根据技术文件要求的紧急电话的功能

44、进行功能性调试,测试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从靠近主机的第一对紧急电话开始依次对主机进行呼叫。话机接通,通话声音清晰,则进行声压检测,声压计在喇叭正前方40cm处,测得声压应大于90dB。 8.8 质量要点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的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 c) 设备接地电阻1; d) 柜体材质、壁厚、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紧急电话分机上的标志应符合 GB 5768 的要求,反光膜应使用高强级反光材料; e) 扬声器朝向为送车方向,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 紧急电话箱体保持平直安装:竖直度应10mm/m; g)

45、 机箱内设备布置合理、整齐美观;线缆绑扎整齐;标识清楚,机箱内接线图与实际相符; h) 紧急电话洞处应设置电光标志; i) 紧急电话 MIC 距离基础高度平台:1450mm20mm; j) 音量大于 90db,语音传输衰耗30bD,话音要求清晰,音量适中,无噪音,无断字等缺陷。 9 通信分中心(通信站)设备 9.1 设施构成 通信分中心(通信站)设施包括IPRAN设备、MSTP设备、语音设备、视频会议设备、设备机柜、UPS电源等。 9.2 IPRAN 设备 9.2.1 界面要求 IPRAN 设备在安装前应满足下列界面要求: DB36/T 14942021 15 a) 通信机房已经通电; b)

46、通信设备安装完成,并已完成通电测试; c) 各通信设备的进出光缆已敷设完成,并已完成光缆接续上架; d) 交换机按要求完成配置。 9.2.2 施工流程 IPRAN设备的施工流程如图7所示。 施工准备设备接线通道配置通道测试 图7 IPRAN 设备施工流程图 9.2.3 施工准备 IPRAN 设备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设备进场自检: IPRAN 设备运抵现场后, 应当保持包装完好, 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 核对 IPRAN设备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设备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报关证

47、明)、合格证等,根据监理要求完成设备进场报验; c) 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做好安全警示设施布设、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d) 技术交底:施工前向所有施工人员讲解此项施工内容及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e) 施工人员准备: 包含通信系统工程师、班组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安装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等; f) 主要工器具准备:螺丝刀、美工刀、剪刀、OTDR 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工器具。 9.2.4 设备接线 IPRAN 设备接线工作内容包括: a) 根据设计要求,配置传输光模块; b) 根据设计要求将光缆与通信设备用尾

48、纤进行跳接,观察光口指示灯闪烁是否正常; c) 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至通信设备,观察两端设备的网口指示灯闪烁是否正常; d) 通信设备与 ODF 架安装不在同一个机柜内时, 尾纤跳接应用保护套管对尾纤进行保护, 并黏贴标签,注明纤芯的使用情况。 9.2.5 通道配置 IPRAN 设备通道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将主线传输设备联通后,应进行各传输通道的配置,包括:组环光口的配置及业务网口的配置; b) 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9.2.6 通道测试 IPRAN 设备通道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传输通道配置完成后, 应进行通道测试, 检测各通道是否正常, 各系统数据是否正常上传下载

49、。一般情况下需测试的通道路径有: 本地至路段其他收费站、 本地至分中心、 本地至省通信中心; DB36/T 14942021 16 b) 应测试的通信环路是否正常,拔掉上行或下行网口的尾纤,测试数据是否还可正常传输,若无法传输则环路异常,需对环路进行检查修复; c) 测试通道的其他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9.2.7 质量要点 IPRAN 设备安装的质量要点包括: a) 施工质量应符合 JTG 2182 的规定; b) 组环的光模块应确保传输距离满足要求; c) 业务网口应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配置与接线; d) 应对传输网络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9.3 MSTP 设备 9.3.1 界面要求 MST

50、P 设备安装前应满足下列界面要求: a) 通信机房已经通电; b) 通信设备安装完成,并已完成通电测试; c) 各通信设备的进出光缆已敷设完成,并已完成光缆接续上架; d) 交换机已按规划要求完成配置。 9.3.2 施工流程 MSTP设备的施工流程如图8所示. 图8 MSTP 设备施工流程图 9.3.3 施工准备 MSTP 设备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 设备进场自检: MSTP 设备运抵现场后, 应当保持包装完好, 对照设备装箱清单清点, 核对 MSTP设备规格型号,检查测量材料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 b) 设备报验:随进场设备、材料的发货清单、第三方检测报告、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