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71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沈菲李怀亮内容提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在经历了从商业化向类型化的转型、从产业化布局到国际化传播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向新主流电影的转型与突围。新主流电影作为具时代性和人文意蕴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而且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推动新主流电影的国际化传播,一方面要立足新主流电影文本,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在建构共同体美学中凝聚文化认同,达到国际传播实效,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新主流电影的宣传推介视角,不断调整和优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格局,以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通来凝聚文化

2、共识,深入推动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文化符号文化认同当前国际环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从传播格局变迁的角度看,面对国际传播领域存在的信息“逆差”,中国正借助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传播革命,以“回到中国”为主体性,精心打造符合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传播新格局。在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中国的新主流电影巧借电影影像叙事建构海外国家形象认同,积极承担起向世界传播真实中国声音的使命,成为提高中国故事能见度、认知度、认可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媒介,其制作与推广的质量常被视为评价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也因此凸显。在党的

3、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凸显出中国的历史担当和世界责任,推动着世界各国达成更广泛的发展共识,塑造更坚实的合作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标准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2 2 ZD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4、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路径变革及文化跨越策略”(项目号:CUC220D009)的阶段性成果。210粤海2 0 2 3.4同体思想的核心内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建立一个兼容并蓄、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世界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重大命题。面临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斥,既是回应时

5、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也是增进人民福的人间正道。那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中国的新主流电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中将有哪些责任担当呢?从文化符号传播的角度来说,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是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跨文化传播。所谓符号,在文化哲学视域之中即为人所创造的、相沿成习的对象指称,具有人类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的工具性功能。在卡西尔看来,整体的人类精神包括人类的认知及艺术、宗教、神话等,人类文化实践和人类符号“劳作”的过程是契合统一的,人与文化的连接桥梁就是符号本身。而符号之于人类文化实践的工具性,就在于它赋予了人类形塑文化经验、处理事物关系的能力。尤其当以符号内蕴的“能指”

6、特性促进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时,它就更为充分地展现了符号作为工具的价值。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亦表现为符号,其本身是以人为主体进行文化创造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进入人类所进行的历史性文化创造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就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标示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造他自己的宇宙一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被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故此,人类创造符号的能力及其利用符号创造文化体系的全部实践,展现了人之本性。同时,文化符号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斯道雷以“神话”为例指出文化符号具有意识形态

7、属性,且有“将意识形态神圣化和自然化”的能力。在以“现代传播科技”“消费社会”“符号经济”等为表征的后现代要素影响下,视听媒介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态,视觉传播及视觉文化逐步占据了文化传播主导地位。作为当下新型的文化符号,新主流电影通过视觉语言、听觉语言、文字语言联袂叙事,极大地增强了符号本身的文本构型及故事表达能力。尤其是电影抽象叙事的内收性与具象叙事的外放性,便于更加感性、直观且通俗地表达抽象复杂的文化符号内涵,进而成为文化传播和价值表达的理想形态。新主流电影在制作技术上凝聚了更高工业水准,体现出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综观近年来市场认可度高的新主流电影,其对百姓生活、民生社稷的关注,体现出

8、中国不断崛起的文化自信,也是当前社会思潮、文化态势、民众诉求的影像呈现。作为文化的外显表现形式,新主流电影超越了传统对外传播中惯用的“整体性思维”和“价值先行”等方式,创造性地解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术语转译和意义融通的技术性传播问题,成为思想文化场域精准传达理念的优质内容载体,从而推进了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构建。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是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和途径。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往往经历碰撞、吸收、改造、融合等若干阶段,人们需要通过符号分享意义,建立意义的共同体,方能达成共识。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活动,以及各种

9、文化元素在全球社会中的迁移、扩散和变化过程”。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一解码”理论来看,信息传播环节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等环节,信息链接对象则是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以符号载体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符号的传递和解释是不完全与非对称的,因而常常出现“理解”和“误解”两种情况,即适应性解码和对抗性解码。从符号认知的角度来看,不应把主客观世界完全分离,而应将符号认知转化为主体间性问题,在主体间性的预设下,“我”与“他人”具有共享时空的意识流形式,同构视角和立场的交换,形成一致的客观意义和共同的理想化想象,使理解成为可能。胡塞尔认为自我先验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认识对象世界

10、的前提,“构成世界的先验主体本身包括了他人的存在”。主体间21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性消解了纯粹的主客观界限,揭示了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彼此可进入性,揭示了符号之间的精神联系。传播主体在熟悉当地文化、语言和习俗的基础上,寻找本土和当地的知识重合区,通过对符号的采集与重组,将本国文化观念建构成具有共享价值的话语,激发受众认知的“共通感”,同频共振才能同舟共济。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部分国家受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对该倡议产生非理性误读,导致其内蕴的命运共同体意义和追求难以落地生根,弱化了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赢得认同和激发共鸣

11、的效能。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让新主流电影在国际传播中更多依托相对稳定的人类共同审美心理底色、各个民族相通的文化取向和心理依归,发挥电影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传递和共融共通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要切实以传播多样性、有效性巩固文化多样性。传播多样性,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确认,是阐释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重要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实践以交流之智慧回应全球化之思,以共同之利益奠定全球化之基,以合作之实践破解全球化之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拓展对话与合作的新空间。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面对的是西方中心主义在建构自我认同过程中不断进行“他者化”而形成的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关系塑造了双

12、方的价值观对立,所以以新主流电影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文本在进入国际传播体系时,仍然存在话语偏见、逻辑错位以及受众缺失等多方面的失衡,影响了中国新主流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一)话语偏见:他者视角下被安全化的中国形象从“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到“中国不确定论”,随着西方国家自身困境的出现,“西方中心论”话语体系出现对中国身份建构的被动变化。西方中心主义在建构认同关系上力量强大,定义着全球秩序以及不同国家各自的角色。然而我们却看不到西方如何定义自身,他们在文本中“在场”,却在建构中“缺席”。比如,美国利用其在全球舆论场域霸主地位,大打舆论战,抹黑中国,以巩固和拓展其全球影响力。由于

13、主体、渠道和受众的多元化,文明对话从现代性追求,转向对底层安全需求的捍卫。“安全是人们包容度最低的一种文化理解”,将中国电影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视为一种文化入侵,将正常文化交往视为一种文化渗透,使得新主流电影的国际传播遭遇到更多观念性、情绪性的挑战。在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下,新主流电影被解读为具有强大的东方意识形态的,被西方中心论视为不具有安全性的作品,这无疑是荒谬的。即便流浪地球以各国共同拯救家园彰显“国际主义”,但也被认为未完全摆脱对中国意识形态以及大国崛起形象的宣扬,甚至被解读为“裹着国际主义外壳的民族主义”。而自塑和他塑的偏差,往往基于不同的文化心理、政治心理、经济诉求和经济利益,以及自

14、身的困境所需要的形象建设的不同侧面。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中国人回过头去寻找自身的有效定位,同时开启国家形象自塑的历史进程。自塑过程需要寻找更加清晰的文化理念、政治理念、哲学理念,需要可清晰描述、可传播、可接受的价值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之路,凝结着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治理理念,蕴含应对现代性困境、全球性危机和超越传二统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要求。新主流电影作为最具时代性和人文意蕴的文化符号,对传统文化、美学的承继和现代性转化,及其与主体观众群的对话,集中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品质与要求。(二)逻辑错位:不同选择下的间性失衡新主流电影国际传

15、播之困的底层逻辑,在于现阶段电影叙事逻辑构建的复杂性。一是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成不同的叙事逻辑。中国文化传统历来重视家国天下、和谐包容,而西方文化基因中的个人主义传统则强调非黑即白、二元对立。东西方文化基因构成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信码”,在塑造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也带来东西方在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差异。二是不同的时代发展阶段生成了各自的话语逻辑。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叙事逻辑侧重于表达学习和追赶西方现代化,随着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我国的叙事逻辑更强调主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当前,中国的和平212粤海2 0 2 3.4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正推动着国际秩序的重构,使得以欧美主导的“世界话语体系”受到了

16、威胁,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和对抗,对中国的全方位警觉、围堵进一步加强。三是不同的战略选择形成不同的话语逻辑。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其内蕴的文明体现、国家角色、党的领导和时代定位,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逻辑主线。新主流电影中政府主导、市场参与,“返歌党、返歌祖国、返歌人民、返歌英雄”成为主要创作方向。东西方话语在叙事逻辑构建和选择上的错位,使得受众在符号“编码解码”过程中基于选择性心理机制,强化了既有的刻板印象,甚至产生了“扭曲”和“误解”,进一步加剧了对抗性解码。例如以战狼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海外观众的政治文化和意

17、识形态的差异性,在国际上宣传此片时,曾经借用电影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作为宣传口号,而英国广播公司将其翻译成“Anyone who offends Chi-na will be killed no matter how far the target is(冒犯中国的人,无论多远都会被消灭)。在影片的国际传播中没有充分考量传播受众的接受程度和接受逻辑,未能准确表达影片的思想意图,导致国际传播的效果受到影响。在全球化的时代,走向海外的新主流电影既要坚持文化自信,更要具备高度的意识形态敏锐性,塑造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形象。(三)受众缺位:“产品思维”和产业链的缺失尽管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

18、形成了“一超多强”与新兴国家多元并存的国际传播格局,但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态势并未彻底改变,中国仍面临着话语权弱势问题。现有传播路径狭窄是中国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困境。一方面,新主流电影在面向海外宣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海外电影发行公司的资源,其推广大多以海外代理、电影节、电视台等传统方式,较少借助当下热门且传播效益最大化的互联网平台,难以形成规模性的传播效果。而且,由于“产品思维”及产业链的不足,新主流电影在海外传播推广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最终能够进人影院播放的更是寒。尤其是,由于缺少权威性的海外发行公司,因此新主流电影在海外的出口难成体系。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电影宣发的格

19、局,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也正在赋能选题、营销、反馈等产业链各环节。大数据能及时监测受众的需求并进行话题的植入,寻找共情的思维方式和有效的输出方式,更好地打造文化共同体的载体,扩大与世界共通的意义空间的外延,为电影多样化创作和推广开辟新道路。同时,以移动网络和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在重构跨文化传播的认知路径,传统的观影习惯受到冲击,新主流电影营销必须凭借媒体平台背后的流量池和大数据优势,精准对接目标受众,将电影内容与沉浸式互动、口碑营销合,突破当前新主流电影单向传播的局限,打造新主流电影全新的打开方式。三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就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国际传播来说,其

20、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并未得到充分认可,更未产生深刻的影响力。面对这种状况,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主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符号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何种路径进行变革,又应该如何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阅、以文明共生化解文明冲突,使其从内容到形式均能获得国际受众的接受、理解和认可。应该看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是构建国际传播全球新秩序的重要契机。新主流电影是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对全球各国分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媒介。(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叙事内涵,由文明优越迈向文明共存一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魂。新主流电影在讲述故事时,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电影

21、意境的东方审美维度。在东方文化传统中,简化空灵自由舒适的禅意世界是传统审美追求的意境之一。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混元珠,大鱼海棠中的神和凤凰、轮回切换等符号,展现了中国神话雄奇的想象力和宏大壮阔的气象。新主流电影在展现东方自然胜景和人文画卷时,应更加注重展现天地之美,展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在用心灵净化感化对方、用道义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体现东方文化的诗性魅力。如影中的竹林搏杀、水墨太极阴阳,道士下山中桃花树下蓬21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勃的生命力,让观众在观影中感受到精神的超越,从中品味禅意世界的意蕴悠远。雄狮少年将英雄情结、个人成长与非遗技艺结合起来,在现实和魔幻结合

22、之中着力展示东方特有的民族记忆、美美与共的文化魅力、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新主流电影聚焦继承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展现出爱好和平、崇尚发展的中华民族形象,更展现出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文明大国形象。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电影实践创造具有感性魅力、情感魅力、审美魅力、思想魅力的符号形象,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和生存困境,通过真实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可以为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新主流电影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于经济模式、金融秩序、经济安全和共同发展等全球经济治理议题的各个方面,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23、合作共赢等理念融人电影叙事过程。如中国合伙人聚焦质朴的中国创业故事,主人公数次转型经历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阵痛,也展现出中国创业者在融入国际的进程中竿路蓝缕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神笔马亮把去俄罗斯进修的个人提升与在乡村参加扶贫工作的矛盾呈现出来,在看似可笑的举动下凸显出主人公对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感和美好愿景。在扶贫减贫、生态保护等全球共同关注问题上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国际交往务实合作稳中有进。(二)打造价值共享的电影叙事通用体系,从文化隔阅走向文化共鸣在当下去中心化、文化杂的语境中,在融汇多元文化要素以捕获观众的同时,更需要构建以人类基本价值观、共同情感为核心的影像世界。为此,

24、要打造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实现从文化隔阅走向文化共鸣,首先要以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为现实提供思想支撑,采取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编码策略,探索“中国式故事、国际化表达”的方法和路径。以流浪地球为例,整部影片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涉及全人类的共同话题,通过多层次的叙事方式,以“带着地球流浪”这一中国人潜意识中的浪漫诉求为基础214塑造中国特有形象;互济互补、求同存异的“联合政府”设定成为“和”的最佳注脚;融人拯救地球、代际合作等全球化理念,彰显凝聚大爱、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其次,更加注重影像作品的现代性。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性融入影视各个领域,使之更具有传播的生命力。流浪地球在

25、剧本创作时,用董声国际科幻文学界的刘慈欣作品进行改编,邀请中科院四位专家解释电影中天体物理等科学问题,确保剧本自洽;在画面上,充分考虑画面的结构布局与背景选择,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精细化”追求,发展出诸多极具趣味性和视觉美学的创意,如地下城的设计、上海的都市意象等独特的中国元素,既保留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又通过现代性的拍摄手法与叙事节奏展现全新的视觉艺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融人全新的时代精神。(三)转变传播逻辑,确立需求导向,制定差异化供给及精准传播策略在异质文化传播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共情的传播效果。究其因,共情是一种本能的情感驱动,群体共识随着情绪“传染”呈逐步扩大之势,进而跨越异质文化

26、沟通鸿沟向命运共同体方向演进。共情是可以被人为设置的,“他者潜在的共情能力是可以被唤醒的”。通过设置合理的共情内容、形式,可以迅速聚集不同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受众不约而同地进行点赞、转发,进入二次传播的节点,不断扩张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增强共情的传播效果,一是要加强受众调研,利用大数据精准捕捉受众需求。当下媒体融合已进人瓶颈期,打造全覆盖的新渠道是传播和营销的关键之处。这就需要通过互联网后台的大数据捕捉用户的喜好,进行反馈,突出重点、打造爆点,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到实处,以此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二是要借助流行元素,创新在地化宣传推广。中国电影出海面对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受众群体市场:一个

27、是以海外华人为主体的市场,该市场逐渐成为内地影视剧的海外溢出部分。另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受众市场,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受众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风俗特性等偏好制定不同传播策略。华语电影一代宗师在北美的宣传策略就是使用“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鼎力推荐”这一本土化标语,为观众量身粤海2 0 2 3.4定制“北美限定”预告片,利用纽约时报等媒体和专业影评平台发布各类宣传文案,从而为一代宗师在北美地区的热映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要加强资本布局,巧借资本与全球电影产业链无缝链接。美国好莱坞影业通过吸纳跨国资本,使发行、营销、制作等一系列环节散布到全球范围,最终形成了如美国电影学者托比米勒(TobyMiller)

28、所说的“好莱坞是一个你不能从地理上定义的地方,我们并不知道它在哪儿”。在这个结构里,美国文化随着好莱坞资本深人到各国的电影产业中。中国在创作新主流电影过程中也要与海外大型制片机构加强合作,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合拍片等方式,深人学习其影视制作技巧、项目运营、海外宣发等经验,使新主流电影得以“因地制宜地在海外发行。同时,要坚持国际视野,推进中外合拍合作,在电影制作中寻求中西文化的契合与平衡,从国外受众的偏好和文化相似性上,找到推广策略和战略布局的突破口。通过国际团队合作和对国际市场的精准控制,构建一个全球性的、有针对性的中国电影推广体系。四是要优化电影“走出去”战略布局,实施重点、分步对外推广。面对复

29、杂的海外市场,杜绝“一锅炖”的推广形式,实施市场细分、分步推进的策略。基于文化相似性原则,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吸引力,开展分阶段、分区域的海外推广。从聚焦亚洲市场,打通“一带一路”,再到更大范围的欧美市场宣传发行,通过影像的输出和展示,讲好中国故事,最终实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四)拓宽海外传播新渠道新路径,加大社交媒体传播力度新主流电影要基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不断健全“互联网+”传播体系,充分利用5G技术、互联网平台、智能媒体的开放性、互联互通性,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将营销重地转移至PC端和移动端,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的潜力,打造全球和本土双向协同运行的跨文化传播系统。一是搭建全媒体营销矩阵

30、。在内容分发和推广层面,未来应积极拓展海外分发渠道,与海外本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从而加大新主流电影在海外的传播力度,扩大海外市场的受众覆盖面。二是联手网络同人社区。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同人社区逐渐形成。所谓“同人”指的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将自已的兴趣延伸到创作当中,根据原作品再度创作,而所有创作类型的作品都称为同人作品。依托互联网交互的“圈层”特性,同人作品能够轻易打破各种原本彼此独立的“圈层”,从最原始的粉丝圈,勾连更多相关圈层,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同时,海外同人本身具有“围观性”和“交流性”,即参与同人活动后会主动向其他同人分享经验和体会,发行公司和同人自身都会搭建相关的交流圈,方便

31、同人彼此沟通,从而使海外同人群体能通过作品获得情感满足。总之,尽管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人们被生活经验打上了特殊的符号烙印,但身处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人类,在多元并存和多种文化交融的语境中,必将更多地投人到共同的情感诉求之中。新主流电影注重发掘类型电影的美学特质以及中国文化符号与全球共同的知识仓库,呈现出创作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对“真善美”共同价值的呼唤。从价值逻辑、传播逻辑到传播手段来看,新主流电影应充分考虑到共同体美学的逻辑,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寻求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连接点,以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真实讲述中国故事,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全球观众的认同,提高新主流电影在海外的知名度

32、成为打造中国软实力的最佳样本。张毓强、庞敏: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新基点、新逻辑与新路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 0 2 1年第7 期。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 0 2 0 年,第46 页。万资姿:论文化哲学视域中的符号,天津社会科学2 0 2 0年第6 期。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 5年,第2 7 92 8 9页。罗兰巴特:神话一一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 2 0 页。相德宝、王静君: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流浪地球国际媒体传播效果及策略研究,全球传媒学刊2 0 2 0 年第4期。张玉能:文艺学的反思与建构,复旦

33、大学出版社,2 0 16 年,第2 52 页。周庆安、卢明江: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逻辑和构建优势,对外传播2 0 2 1年第7 期。杨宁:流浪地球):一部“反好莱坞的好莱坞式”电影,电影文学2 0 19年第8 期。215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的失衡及其破解郭庆光、滕乐:跨越文化寻求共识一一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重新审视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4期。王笛:从 战狼2)报道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对外传播2017年第11期。程曼丽: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思考,国际传播2018年第2 期。高原、薛精华:流浪地球:硬科幻电影的中国道路,齐鲁艺苑2 0 2 0 年第5期

34、。马龙、李虹:论共情在“转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 0 2 2 年第2 期。托比米勒:好莱坞与世界,蔡如一译,电影艺术2 0 0 3年第3期。作者简介:沈菲,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 0 0 2 4责任编辑:吴 明The Unbalanced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Decodingof New Mainstream Films in the Perspectiveof Human Community wit

35、h a Shared FutureShen Fei,Li HuailiangAbstract:After entering a new era,Chinese films have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commercialization to typification,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further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breakthrough from the tradi

36、tional theme films to the newmainstream films.As the cultural symbol with most contemporary character and humanistic implica-tions,the new mainstream film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but also an important dimension for constructing a country wit

37、h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and reinfor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new mainstreamfilms,for one thing,based on the new mainstream film text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xcellentgen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relating the Chinese stories in a better wa

38、y,fostering cultural i-dentity within the for another,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and introduction perspective of new main-stream films,constantly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strategies and pat-terns,condens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by means of emotion resonates and common values effectively,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 deeply,truly creating and becomingthe best sample of Chinas soft power.Key words: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new mainstream films;internationaltransmission;cultural symbol;cultural identity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